赵忠祥因鳞状细胞癌扩散去世,癌症果真防不胜防?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1月16日 20点59分 PT
  返回列表
80365 阅读
22 评论
MoreHealth爱医传递

今晨!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因鳞状细胞癌扩散去世,癌症果真防不胜防?

1月16日,赵忠祥78岁生日当天因病去世。他的儿子赵方发文悼念称,父亲2019年底身体不适,就医检查发现患癌,已经扩散。为了不影响家人心情,一直乐观积极配合治疗。住院期间母亲一直陪伴在身边,尽心照顾,直到父亲安详离去。

有媒体从知情人士获悉,赵忠祥是在去年12月因腿部不适前往世纪坛医院就医。医院诊断发现,赵忠祥患有肺部鳞状细胞癌,并已扩散

据悉,鳞状细胞癌可以发生在皮肤、舌头、肺部、食道、肺脏、前列腺、阴道和子宫颈等覆盖鳞状皮肤的部位。发生在皮肤的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

以下为全文

↓↓↓

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赵忠祥先生的儿子赵方。家父于2020年1月16日7:30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岁。父亲于2019年底感到身体不适,就医检查,发现身患癌症,已经扩散。为了不影响家人的心情,父亲一直乐观而积极地配合治疗。他非常尊敬医护人员,多次向他们表示感谢。住院期间,母亲一直陪伴在身边,尽心照顾,直到父亲安详离去。 
父亲住院期间,有关领导、亲友前来探视,这给了母亲和我们全家人极大的安慰,我们向所有关心我父亲的领导和亲友表示感谢!
父亲退休前是央视播音员、主持人,因为央视这个国家级媒体平台,也因为他本人对播音主持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他主播的新闻节目,解说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主持春节联欢晚会以及其它国内外大型活动等,陪伴海内外朋友们度过了那些难忘的美好时光,记录许多历史的精彩瞬间。他的具有辨识度的声音受到海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这是父亲一辈子努力的荣耀。他尊重这份职业,这份职业成就了他;他尊重亿万观众,亿万观众记住了他。对于党和政府以及亿万观众对他的培养和支持,父亲充满感恩。
退休后,父亲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自己的兴趣上,除了偶尔参与主持配音等工作,更多时间放在书画、厨艺、会友、自媒体以及培养年轻人等方面,这给他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里安详、怡然、快乐。家人和亲朋会一直思念他,为他祝福。相信他的作品也将留在喜欢他的观众们的心里!
家父的告别仪式,时间地点另外敬告。感谢朋友们的关心,感谢大家对家父生前工作的支持和厚爱。祝大家平安、健康!

谢谢大家!

赵方

 

据赵忠祥儿子发文透露,赵忠祥2019年底感到身体不适,就医检查,发现身患癌症,已经扩散。说到癌症,很多人都害怕和癌症“扯上关系”,但其实加强防癌筛查、早诊早治才是关键。
14种高发癌症防治方法

2019年,上海市抗癌协会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推出2019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涉及的肿瘤扩展至14个,包括了详细的高危人群、筛查建议和预防建议。

那么,哪些人群是14种癌症的高危人群,什么样的方法去检查呢?

01 大肠癌

大肠癌高危人群: 

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大肠癌筛查建议: 

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指标阳性应进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年龄大于20岁的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粪便或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筛查,粪便标本的证据更为充分,但由于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大肠癌预防建议:

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02 乳腺癌

乳腺癌高危对象:

未育或≥35岁初产妇; 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年的妇女; 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前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二级亲属指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 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 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

(上述情况均为乳腺癌高危因素,伴2条及以上因素时应考虑为高危乳腺癌对象筛查建议)

乳腺癌筛查建议:

一般妇女

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一次;

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X线检查: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线检查(钼靶)>40岁,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乳腺X线检查1次;

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癌高危人群

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MRI)检查。

乳腺癌预防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 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

 

03 宫颈癌
宫颈癌高危人群:1. 有多个性伴侣者;2. 性生活过早者;3. HPV感染者;4. 免疫功能低下者;5. 有宫颈病变史的女性。
宫颈癌筛查建议: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筛查:1. 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2. 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连续筛查3年无异常后,每5年1次;3. 筛查结束时间:>65岁且既往多次检查均示阴性,则结束筛查若曾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史者,再持续筛查20年,筛查频率视病情定;4. 接受过子宫全切术的女性(无宫颈),且过去20年里未曾有CIN2、CIN3类型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检查;5. 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
宫颈癌筛预防建议:1. 接种HPV疫苗;2. 不吸烟或戒烟;3. 安全与健康性行为;4. 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5. 增强体质。

 

04 肺癌

肺癌高危人群:

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

吸烟≥20年包(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被动吸烟者;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肺癌筛查建议: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建议尽可能使用32层或以上多层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胴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根据病灶具体情况形态、大小、边界等特征,建议至专科医院咨询具体下一步诊疗计划; 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不同特征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低剂量螺旋CT复查; 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人群肺癌筛查的方法。

肺癌预防建议: 

不吸烟或戒烟; 对于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应做好防护措施; 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暧、接触油烟等; 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 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

 

05 肝癌
肝癌高危人群: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人群:1.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者;2. 有肝癌家族史者;3. 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4. 药物性肝损患者。
肝癌筛查建议:1.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2. 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一次。
肝癌预防建议:1. 接种乙肝疫苗;2. 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复制;3. 戒酒或减少饮酒;4. 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5. 避免发霉食物的摄入。

 

06 胃癌

胃癌高危人群:

凡有下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对象:

60岁以上人群; 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溃疡; 胃息肉; 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恶性贫血者。

胃癌筛查建议:

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作胃镜检查。

胃癌预防建议:

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 戒烟; 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放松心情,合理减压。

 

07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高危人群:1. 年龄>50岁的男性;2. 年龄>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3. 年龄>40岁且基线PSA>1g/L的男性。(具有以上前列腺癌高危因素的男性,需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异常结果进行合理随访。)
前列腺癌筛查建议:1. 建议对身体状况良好,且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开展基于PSA检测的前列腺癌筛查,且在筛查前应详细说明前列腺癌筛查的风险和获益;
2. 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
3. 对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应尽早开展基于血清PSA检测的筛查;
4. 不建议针对40岁以下男性进行人群筛查。
前列腺癌预防建议:1. 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2. 减少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增加蔬菜水果摄入;3. 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4. 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勤解尿,避免憋尿、久坐不动;5. 建议适度体育运动。
 

08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高危人群:

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线尘埃接触史者; 由于其它疾病,头颈部进行过放疗的患者; 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 Cowdent Carney综合征、 WernerG综合征和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有血缘关系); 甲状腺结节>1cm,且结节生长迅速半年内增长到1cm以上; 甲状腺结节>1cm,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并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 甲状腺结节>1cm,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者。

凡有上述情况之一者,均系高危甲状腺癌对象

甲状腺癌筛查建议:

甲状腺筛查要同时进行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 一般人群:目前没有用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试验。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颈部超声检查:30岁后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 甲状腺癌高危人群:颈部超声(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检查,每年一次。 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一次颈部超声检查。

甲状腺癌预防建议:

避免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健康生活,合理饮食,增加运动; 合理疏导情绪不良。

 

09 淋巴瘤

淋巴瘤高危人群:

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者; 感染及慢性炎症患者; 免疫功能低下,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器官移植史者。

淋巴瘤筛查建议:

淋巴瘤临床体检项目包括:

①外科体检:浅表淋巴结和肝脏脾脏触诊;

②B超检查:浅表淋巴结、肝脏脾脏和腹腔淋巴结;

③血常规。

一般人群:临床体检,每2~3年1次。 高危人群:临床体检,每年1次。

淋巴瘤预防建议:

避免放射线照射和放射性尘埃接触; 健康生活,加强运动等体育锻炼; 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炎症; 合理疏导情绪不良。

 

10 食管癌

食管癌高危人群:

年龄>40岁,并符合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

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我国食管癌最密集区域位于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侧,尤以磁县为著,在秦岭、大别山、川北、闽粤、苏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对集中的高发区); 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症状; 有食管癌家族史; 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食管癌筛查建议:

食管癌高危人群

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一次;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

食管癌预防建议:

不吸烟或戒烟; 少量饮酒或不饮酒; 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 增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11 皮肤癌

皮肤癌高危人群:

具备下述高危因素者,均系皮肤癌高危对象;

经常暴晒与紫外线照射; 长期接触化学性物质,如沥青、焦油衍化物; 患有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的疤痕、瘘管、盘状红斑狼疮、放射性皮炎等; 曾患有皮肤癌; 持续增大或近期生长明显的胎记; 足底、掌心等易接触摩擦部位长痣。

皮肤癌筛查建议:

临床体检,每年一次。

有高危因素者,由专业的医生进行皮肤检查,包括痣、胎记或其他色素异常区域,记录颜色、大小、形状或质地的变化,必要时进行活检。

皮肤癌预防建议:

定期皮肤自查(以尺比对,拍照备用); 户外做好物理或化学防晒,避免暴晒; 足趾或皮肤色斑勿自行反复修剪或弄破; 合理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12 胰腺癌

胰腺癌高危人群:

40岁以上,伴有下述任意1项者(第6项因素会增加胰腺癌风险,但一般不做筛查):

有胰腺癌家族史、糖尿病史; 有长期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史; 无明显诱因的中上腹饱胀不适、腹痛,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消瘦或腰背部酸痛等症状; 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者,尤其合并胰管结石的慢性胰腺炎;主胰管型粘液乳头状瘤、粘液性囊性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有血清CA19-9升高者; 无家族遗传史的新近突发糖尿病患者; 有幽门螺杆菌(HP)阳性、口腔牙周炎史者。

胰腺癌筛查建议:

上述对象以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血检结果结合腹部CT、MRI进行筛查,B超也能提供相应的帮助; 上述人群尤其是有家族史者和已有胰腺病变者每年一次CT或MR检查。

胰腺癌预防建议:

戒烟、控酒; 提倡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饮食; 多食禽类、鱼虾类食物,提倡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菜、白菜、萝卜、西兰花等; 提倡户外有氧活动; 为防止良性病变恶化,有胰管结石、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和囊性腺瘤或其他胰腺良性病变患者应及时就医。

 

13 胆囊癌

胆囊癌高危人群: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结石越大风险越高); 长有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特别是单发、宽蒂息肉)者; 瓷化胆囊或胆囊萎缩者; 胆胰管汇合异常或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 胆囊腺肌症患者; 慢性伤寒感染人群;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人群; 炎症性肠病人群; 合并糖尿病人群。

胆囊癌筛查建议:

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 一般人群:建议每年行血清CEA、CA199和肝胆B超检查,尤其是女性。

胆囊癌预防建议: 

超过1厘米的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的胆囊腺肌病患者,建议限期行胆囊切除术;有症状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萎缩、瓷化胆囊以及小于1厘米的胆囊腺肌症病患者,建议尽早行胆囊切除术。 按照筛查建议进行定期体检。

 

14 脑部肿瘤

脑部肿瘤高危人群:

脑部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

头痛常常清晨发作,较剧烈,起床轻度活动后逐渐缓解或消失; 喷射状呕吐; 视力模糊,视觉障碍; 精神异常常常有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表现; 单侧肢体感觉异常痛觉、温觉、震动觉减退或消失; 幻嗅; 偏瘫或踉跄、醉酒步态; 耳鸣、耳聋多在打电话时,一耳听到,另一耳听不到; 巨人症; 幼儿发育停止。

脑部肿瘤筛查建议:

重视脑部肿瘤的十大早期信号,需要到神经科或相关科室(眼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等)进一步检查。

脑部肿瘤预防建议:

健康生活,避免熬夜; 增加户外锻炼和运动,保持合理体重; 合理饮食。


最后,癌症关键是早查早治!对照14种男女常见癌症高危人群和筛查建议,才能更好的做好癌症的预防!建议大家赶紧收藏!

 

MORE Health

美国官方认证的严格遵守美国HIPAA法案的专业医疗服务机构。 提供危重疑难疾病领域的中美线上会诊多学科会诊赴美就医赴美质子治疗等医疗服务。 已拥有30000+美国顶级医生,为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受法律保险双重保障的医疗会诊服务。 自主开发FDA认证国际远程会诊平台。

MORE Health 爱医传递2011年成立于美国硅谷,由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前肿瘤外科主任Dr. Robert Warren (罗伯特 沃伦医生),前血液肿瘤科主任Dr. Marc Shuman(马克 舒曼医生)等一些顶级专家及其他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

扫描下方二维码与我们的案例经理联系

或拨打8885610885免费医疗咨询

MORE Health爱医传递优势

⊙30000+全美顶级医生为患者提供最权威的治疗方案;

⊙专业的医学博士为患者提供的病例翻译及同声传译等服务;

⊙覆盖全球的医疗事故保险,全方位保障用户权益;

⊙如有必要,可为患者安排赴美就医绿色通道。

 

T
Taroyang75
1 楼
很全的防癌小知识
我想对你说
2 楼
划重点:戒烟戒酒,多吃蔬菜水果,多运动
一人有一个梦想
3 楼
麟状细胞癌的肺癌和食道癌都是抽烟喝酒导致的。是不是他抽烟很多?
一不做二不休
4 楼
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多睡觉
p
phantomoftheopera
5 楼
78岁,这一辈子都幸福着,还想怎样。 人类的贪婪实在过分。
道心通明
6 楼
“就医检查后,一直乐观积极配合治疗。 直到安详离去。” 还没人警醒就医的后果? ??
老李子
7 楼
前列腺使用过度了
p
pop4
8 楼
"是不是他抽烟很多?" 他抽了37年烟,17年前戒烟。 一开始说鳞癌,我就猜是肺的。老烟枪戒烟,但祸根早已种下。 不过要是他不戒,可能70都活不到。
l
lurenjia2014
9 楼
看完不敢吃东西了,只敢喝蒸馏水。
乐月
10 楼
通常肺癌是很凶险走得很快的
陈水阿扁
11 楼
谢谢分享,逝者安息
f
fkkn
12 楼
得了病好好看病,不要老想趁机上大夫
血刀老祖
13 楼
可惜发现晚了,鳞癌应该是肺癌恶性程度最低的
s
springdale
14 楼
肺鳞癌恶性程度不高,尤其在老年人,如果不治疗,可以维持好几年。 有钱人,或当官的,被忽悠而接受暴力性的治疗,没有几天就一命呜呼。
苍松翠柏
15 楼
一个字,紧
M
May123
16 楼
如果只是说鳞状细胞癌,那通常指的是发生于皮肤的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 carcinoma, SCC),是一类上皮组织细胞、鳞状细胞病变后产生的癌症,可以发生在皮肤,也可以发生在消化系统、肺部、以及身体其他组织。但是,如果原发部位是肺部,一般会称作“肺鳞状细胞癌”。 "腹股沟肉芽肿"--很多人并不了解这种疾病,它又称性病性肉芽肿,是一种具有轻度传染性的性传播疾病,这种疾病在发作的时候,通常会影响生殖器部位,给人们带来很大痛苦。本病经过缓慢,可迁延数年甚至十数年,不能自愈。少数晚期病人损害可发生恶变,导致鳞状细胞癌。
M
May123
17 楼
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 carcinoma, SCC, SqCC),也被称之为表皮样癌(epidermoid carcinoma)或鳞状细胞上皮瘤(squamous cell epithelioma)。是一类上皮组织细胞、鳞状细胞产生病变的癌症。这些细胞是浅层皮肤的主要组成部分,该癌症也是皮肤癌中的主要形式。但是鳞状细胞也和消化系统、肺部、和身体其他组织有联系,而且鳞状细胞癌也会在其他组织中出现,包括嘴唇、口腔、食道、膀胱、前列腺、肺部、阴道和子宫颈等处。尽管他们都统称“鳞状细胞癌”,但在不同位置上病发的鳞状细胞癌会有症状、发病史、预后和癌症治疗方法的不同。
没事逛逛88
18 楼
pop4 发表评论于 2020-01-16 10:09:30 他抽了37年烟,17年前戒烟。 一开始说鳞癌,我就猜是肺的。老烟枪戒烟,但祸根早已种下。 不过要是他不戒,可能70都活不到。 ----------------------------------------------------- 我一亲戚就是80岁肺癌去世的。年轻时抽烟很凶,但已经戒了将近20年了,谁也没想到最后还是肺癌。
g
gamlastan
19 楼
老赵得的是肺癌。鳞癌(NSCLC)跟吸烟有关。很多鳞癌都是中心型,没有手术机会,尽管有些鳞癌分化尚好,但是它也仍然很快就会转移,看他的病程,像是脑转移。NSCLC一旦脑转移了也就无力回天了。
笔名已被占用
20 楼
发现时就已经转移 看样子 老赵的腿部不适 是由于癌症转移到腿部引起的
g
ggsd
21 楼
跟空气污染有关吧?
瞎扯淡
22 楼
长知识,比隔壁批判歌颂老共产党员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