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
从女学霸到女富翁,中国生物化工专业“第一位女博士”,近来被人津津乐道。
前不久,#范代娣才刚凭借上任#西北大学副校长火了一把,很快就又因“持股市值达443亿元而成为新一任陕西首富”走红。
● 范代娣
虽然所谓的“陕西首富”纯属乌龙,上述财富系范代娣、严建亚夫妇共同所有,但作为一名搞科研出身的女创业者,范代娣的人生确实精彩。
● “陕西首富”辟谣消息
毕竟她跟很多科研学者不同,是一位少有的能将科研成果实现商业转化的大能。
不仅个人被誉为“类人胶原蛋白之母” ,所创立的国货美妆企业#巨子生物还是“胶原蛋白第一股”。
光这一家企业,一年就能狂赚20亿,被人称为“女人的茅台”,并且以约900亿港元市值,稳居国货美妆“市值一哥”。
而走到今天,范代娣没少费功夫。
科研“牛人”
陕西蒲城,是远近闻名的产粮大县。1966年,范代娣在蒲城的一个小村落呱呱坠地。
出生于产粮大县,原以为范代娣的人生将与农耕脱不了关系,但范代娣打小就聪明伶俐,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是村里有名的大才女。
她的勤奋好学,让她在80年代就顺利考入西北大学,与化学结缘。
后来,她又转战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在90年代获得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生物化工专业的“第一位女博士”。
● 学生时代的范代娣
毕业后,正值市场经济浪潮汹涌澎湃,去东部地区闯荡或留在沿海高校任教,是很多人趋之若鹜的选择,可范代娣做出了一个让不少人惊讶的决定:
她毅然回到母校西北大学,在相对宁静的西部开启了她的教学与科研征程。
当时学校能提供的只有3000元的安家费、5000元的科研启动金,以及一个40平方米的小实验室,条件十分艰苦。
范代娣却并没有丝毫抱怨和退缩。她说:“西大是我的根,选择回母校时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范代娣深知,那些令人敬佩的成功背后,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某次,范代娣了解到国外学者尝试用动物胶原蛋白制造“人工耳”“人工肾”,这让她深受启发,于是决定自己也尝试一番。
然而,从牛、猪、鱼等动物源制备胶原蛋白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可能有病毒隐患,还会引发排异反应。
这让范代娣顿时陷入苦恼,不过也激发了她的创新思维:既然动物源的胶原蛋白有这么多弊端,那能不能直接用人的胶原蛋白?
当然,她可不是要从人体直接提取胶原蛋白,毕竟这很稀缺,而是想到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胶原蛋白,让它和人体胶原蛋白高度相似。
她满怀憧憬,“要是能制备出重组胶原蛋白,那人造器官就能更接近真正的临床应用了。”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要知道,构建新的重组胶原蛋白分子,并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借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摸索。
● 科学实验中的范代娣
深知其中艰难,范代娣却并没有放弃,反而带领团队日复一日地投身于科研工作中。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2000年,她的实验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
用基因工程技术高密度发酵生产的一种类人胶原蛋白成功问世。
这是首个由中国人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胶原蛋白。不仅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空白,更是合成生物学领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
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然而,实验室里的研究,不过是科研征程的起点。一项技术只有走出实验室,才能真正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的价值。
范代娣深谙此道,她绝不允许自己倾注心血的科研成果,在实验室里“沉睡”。
2001年,怀揣着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梦想,范代娣与丈夫严建亚携手创立了巨子生物,正式开启了重组胶原蛋白研究成果的商业转化。
与几乎所有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落地应用一样,这是一条极其艰辛的道路。
此前,巨子生物主要计划将产品用于市场急需的外科医用敷料、止血海绵、人工骨等领域。但医疗的研发和审批流程极为复杂,且周期漫长。
● 范代娣与学生查看实验数据
因此,公司新成立最初几年,几乎没有任何收益,全靠范代娣与丈夫严建亚的家庭补贴来维持运转。
连续7年亏损里,困难如潮水般涌来,巨子生物还差点卖身外资。
当时,有国际护肤品公司向其抛出诱人的橄榄枝,出价8000万至1亿美元收购巨子生物公司和重组胶原蛋白专利。
一旦转让,意味着多年心血拱手让人。因此,思虑再三后,范代娣和丈夫严建亚选择了坚守。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直熬到2009年,巨子生物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重组胶原蛋白量产,成功攻克重组胶原蛋白批量生产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巨子生物才迎来命运的转折。
彼时,巨子生物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技术,创立了“可丽金”品牌,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批量生产胶原蛋白护肤品的公司。
2011年,又乘胜推出“可复美”品牌,其产品类人胶原蛋白敷料,也就是后来爆火的“可复美医美面膜”。
● 可复美医美面膜产品
酒香也怕巷子深。
在创业初期,由于消费者对重组胶原蛋白的认知度极低,巨子生物在商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依旧困难重重。
如何才能打开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呢?
2012年,微信朋友圈悄然兴起,范代娣和丈夫严建亚迅速捕捉商机,果断选择以“微商”破局。
她们先与知名的微商平台万色城展开合作,借助微商的力量,成功打开了销售渠道。随后,又推出自己的微商平台——创客村。
创客村一经推出,迅速成为巨子生物的重要收入来源。仅在2019年,创客村就为巨子生物贡献了5亿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例超过50%。
之后,随着电商行业日益火爆,范代娣和丈夫严建亚又乘势布局线上电商渠道,通过天猫、京东、小红书和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产品销售。
在不断拓展销售版图的同时,范代娣和丈夫严建亚还在积极拓展线下客户,点亮更大的销售版图。不仅面向普通大众消费者,还凭借其独特的医美功效,成功开拓了医疗机构市场。
如今,巨子生物的产品已累计入驻中国约1700家公立医院、约3000家私立医院和诊所、超130000家药房门店,以及约6000家化妆品连店及连超市门店。
一切都在向好发展,范代娣夫妇也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胶原蛋白第一股
2022年11月,巨子生物成功登陆港交所,一举成为“胶原蛋白第一股”。上市以来,巨子生物仿佛装上了强劲的“增长引擎”,业绩与股价一路高歌猛进。
巨子生物营收从2022年的23.6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5.39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从6.96亿元增长到20.62亿元,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 巨子生物财报业绩。图片来源:雪球网
而作为中国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领头羊”,巨子生物的业务版图已覆盖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保健食品三大热门领域。
其中,核心品牌可复美主打医用敷料和术后修复,2024年依然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实现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62.9%。
精准定位中高端抗衰老市场的可丽金品牌表现同样出色,实现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36.3%。
凭借对重组胶原蛋白的专注与执着,自2019年起,巨子生物已连续多年稳坐中国最大的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宝座。
手握核心专利技术,巨子生物的毛利率高达82%,又被人称为“女人的茅台”。
巨子生物不断创造业绩神话,股价也随之水涨船高。上市以来,公司股价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至今涨幅超过200%,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 巨子生物股价走势。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目前,巨子生物以约900亿港元总市值,超越爱美客的500亿元,是国货美妆行业当之无愧的“市值一哥”。
这也让范代娣夫妇财富滚滚而来。2024年胡润百富榜中,严建亚、范代娣夫妇以245亿元排在全国第196位,位居陕西地区富豪第三。
一项技术,成就一家公司,造就一对富豪,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
2022年,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突然“爆红”,无数目光聚焦于此,期待“胶原蛋白”像“玻尿酸”一样,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爆款。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7年至2021年,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渗透率从6.3%增至14.9%,预计2027年将进一步增至的30.5%。
此外,2017年至2021年,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52.8%,预计2022年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5%,增速明显超过了透明质酸(玻尿酸)。
● 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图片来源:美业与未来
面对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范代娣难掩喜悦:
“巨子生物的意义就在于把整个行业带动起来,推动我国在生物材料领域的整体进步,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最大化”。
培养后代是第一要务
不过相较于经商,在范代娣心中,“育人”才是自己的第一要务。培养更多契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出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前,范代娣便已从巨子生物抽身。如今,她在巨子生物既不担任任何职务,也不在主要股东名单之中。
近年来,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够紧跟科技前沿的步伐,范代娣经常将精力用于组织团队和学生开展研讨交流活动。
在交流过程中,她总是细致入微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验进展和遇到的难题,精准指出关键问题所在,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建议。
● 范代娣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她时常语重心长地说:“科研成果不能只写在纸上,更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要面向社会的需求,我希望学生既有从事科研的能力,又有服务社会的能力。”
多年来,在人才建设方面,范代娣成果丰硕。
她先后培养相关专业博士生31人,博士后11人,硕士研究生80余人,以及国家级人才3名,省部级人才10名,为中国生物化工领域输送了一大批人才。
除了对学生严格要求外,范代娣对自己的女儿严钰博的培养也毫不松懈。
30岁的严钰博曾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金融经济学和统计学双学位,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
目前,担任巨子生物董秘、执行董事兼首席产品官的严钰博,还曾在2019年至2021年短短两年,先后拿下基金从业资格、董事会秘书资格、证券从业资格、金融风险管理师(FRM)等证书。
如今的范代娣,依然脚步匆匆,不敢有丝毫懈怠。她一心扑在研究上,同时不忘成果转化,力求做到研究转化两手抓、两不误。
当谈及这些年来所获得的荣誉时,范代娣总是十分谦逊,“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会加倍努力,在研究和转化方面齐头并进,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和美丽。”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
从女学霸到女富翁,中国生物化工专业“第一位女博士”,近来被人津津乐道。
前不久,#范代娣才刚凭借上任#西北大学副校长火了一把,很快就又因“持股市值达443亿元而成为新一任陕西首富”走红。
● 范代娣
虽然所谓的“陕西首富”纯属乌龙,上述财富系范代娣、严建亚夫妇共同所有,但作为一名搞科研出身的女创业者,范代娣的人生确实精彩。
● “陕西首富”辟谣消息
毕竟她跟很多科研学者不同,是一位少有的能将科研成果实现商业转化的大能。
不仅个人被誉为“类人胶原蛋白之母” ,所创立的国货美妆企业#巨子生物还是“胶原蛋白第一股”。
光这一家企业,一年就能狂赚20亿,被人称为“女人的茅台”,并且以约900亿港元市值,稳居国货美妆“市值一哥”。
而走到今天,范代娣没少费功夫。
科研“牛人”
陕西蒲城,是远近闻名的产粮大县。1966年,范代娣在蒲城的一个小村落呱呱坠地。
出生于产粮大县,原以为范代娣的人生将与农耕脱不了关系,但范代娣打小就聪明伶俐,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是村里有名的大才女。
她的勤奋好学,让她在80年代就顺利考入西北大学,与化学结缘。
后来,她又转战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在90年代获得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生物化工专业的“第一位女博士”。
● 学生时代的范代娣
毕业后,正值市场经济浪潮汹涌澎湃,去东部地区闯荡或留在沿海高校任教,是很多人趋之若鹜的选择,可范代娣做出了一个让不少人惊讶的决定:
她毅然回到母校西北大学,在相对宁静的西部开启了她的教学与科研征程。
当时学校能提供的只有3000元的安家费、5000元的科研启动金,以及一个40平方米的小实验室,条件十分艰苦。
范代娣却并没有丝毫抱怨和退缩。她说:“西大是我的根,选择回母校时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范代娣深知,那些令人敬佩的成功背后,往往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某次,范代娣了解到国外学者尝试用动物胶原蛋白制造“人工耳”“人工肾”,这让她深受启发,于是决定自己也尝试一番。
然而,从牛、猪、鱼等动物源制备胶原蛋白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可能有病毒隐患,还会引发排异反应。
这让范代娣顿时陷入苦恼,不过也激发了她的创新思维:既然动物源的胶原蛋白有这么多弊端,那能不能直接用人的胶原蛋白?
当然,她可不是要从人体直接提取胶原蛋白,毕竟这很稀缺,而是想到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胶原蛋白,让它和人体胶原蛋白高度相似。
她满怀憧憬,“要是能制备出重组胶原蛋白,那人造器官就能更接近真正的临床应用了。”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要知道,构建新的重组胶原蛋白分子,并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借鉴,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摸索。
● 科学实验中的范代娣
深知其中艰难,范代娣却并没有放弃,反而带领团队日复一日地投身于科研工作中。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2000年,她的实验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
用基因工程技术高密度发酵生产的一种类人胶原蛋白成功问世。
这是首个由中国人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胶原蛋白。不仅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空白,更是合成生物学领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
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然而,实验室里的研究,不过是科研征程的起点。一项技术只有走出实验室,才能真正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的价值。
范代娣深谙此道,她绝不允许自己倾注心血的科研成果,在实验室里“沉睡”。
2001年,怀揣着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梦想,范代娣与丈夫严建亚携手创立了巨子生物,正式开启了重组胶原蛋白研究成果的商业转化。
与几乎所有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落地应用一样,这是一条极其艰辛的道路。
此前,巨子生物主要计划将产品用于市场急需的外科医用敷料、止血海绵、人工骨等领域。但医疗的研发和审批流程极为复杂,且周期漫长。
● 范代娣与学生查看实验数据
因此,公司新成立最初几年,几乎没有任何收益,全靠范代娣与丈夫严建亚的家庭补贴来维持运转。
连续7年亏损里,困难如潮水般涌来,巨子生物还差点卖身外资。
当时,有国际护肤品公司向其抛出诱人的橄榄枝,出价8000万至1亿美元收购巨子生物公司和重组胶原蛋白专利。
一旦转让,意味着多年心血拱手让人。因此,思虑再三后,范代娣和丈夫严建亚选择了坚守。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直熬到2009年,巨子生物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重组胶原蛋白量产,成功攻克重组胶原蛋白批量生产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巨子生物才迎来命运的转折。
彼时,巨子生物以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技术,创立了“可丽金”品牌,成为全球首个实现批量生产胶原蛋白护肤品的公司。
2011年,又乘胜推出“可复美”品牌,其产品类人胶原蛋白敷料,也就是后来爆火的“可复美医美面膜”。
● 可复美医美面膜产品
酒香也怕巷子深。
在创业初期,由于消费者对重组胶原蛋白的认知度极低,巨子生物在商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依旧困难重重。
如何才能打开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呢?
2012年,微信朋友圈悄然兴起,范代娣和丈夫严建亚迅速捕捉商机,果断选择以“微商”破局。
她们先与知名的微商平台万色城展开合作,借助微商的力量,成功打开了销售渠道。随后,又推出自己的微商平台——创客村。
创客村一经推出,迅速成为巨子生物的重要收入来源。仅在2019年,创客村就为巨子生物贡献了5亿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例超过50%。
之后,随着电商行业日益火爆,范代娣和丈夫严建亚又乘势布局线上电商渠道,通过天猫、京东、小红书和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产品销售。
在不断拓展销售版图的同时,范代娣和丈夫严建亚还在积极拓展线下客户,点亮更大的销售版图。不仅面向普通大众消费者,还凭借其独特的医美功效,成功开拓了医疗机构市场。
如今,巨子生物的产品已累计入驻中国约1700家公立医院、约3000家私立医院和诊所、超130000家药房门店,以及约6000家化妆品连店及连超市门店。
一切都在向好发展,范代娣夫妇也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胶原蛋白第一股
2022年11月,巨子生物成功登陆港交所,一举成为“胶原蛋白第一股”。上市以来,巨子生物仿佛装上了强劲的“增长引擎”,业绩与股价一路高歌猛进。
巨子生物营收从2022年的23.6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5.39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从6.96亿元增长到20.62亿元,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 巨子生物财报业绩。图片来源:雪球网
而作为中国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领头羊”,巨子生物的业务版图已覆盖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保健食品三大热门领域。
其中,核心品牌可复美主打医用敷料和术后修复,2024年依然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实现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62.9%。
精准定位中高端抗衰老市场的可丽金品牌表现同样出色,实现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36.3%。
凭借对重组胶原蛋白的专注与执着,自2019年起,巨子生物已连续多年稳坐中国最大的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宝座。
手握核心专利技术,巨子生物的毛利率高达82%,又被人称为“女人的茅台”。
巨子生物不断创造业绩神话,股价也随之水涨船高。上市以来,公司股价不断刷新历史纪录,至今涨幅超过200%,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 巨子生物股价走势。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目前,巨子生物以约900亿港元总市值,超越爱美客的500亿元,是国货美妆行业当之无愧的“市值一哥”。
这也让范代娣夫妇财富滚滚而来。2024年胡润百富榜中,严建亚、范代娣夫妇以245亿元排在全国第196位,位居陕西地区富豪第三。
一项技术,成就一家公司,造就一对富豪,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
2022年,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突然“爆红”,无数目光聚焦于此,期待“胶原蛋白”像“玻尿酸”一样,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爆款。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7年至2021年,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渗透率从6.3%增至14.9%,预计2027年将进一步增至的30.5%。
此外,2017年至2021年,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52.8%,预计2022年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55%,增速明显超过了透明质酸(玻尿酸)。
● 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图片来源:美业与未来
面对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范代娣难掩喜悦:
“巨子生物的意义就在于把整个行业带动起来,推动我国在生物材料领域的整体进步,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最大化”。
培养后代是第一要务
不过相较于经商,在范代娣心中,“育人”才是自己的第一要务。培养更多契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出任西北大学副校长前,范代娣便已从巨子生物抽身。如今,她在巨子生物既不担任任何职务,也不在主要股东名单之中。
近年来,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够紧跟科技前沿的步伐,范代娣经常将精力用于组织团队和学生开展研讨交流活动。
在交流过程中,她总是细致入微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验进展和遇到的难题,精准指出关键问题所在,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建议。
● 范代娣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她时常语重心长地说:“科研成果不能只写在纸上,更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要面向社会的需求,我希望学生既有从事科研的能力,又有服务社会的能力。”
多年来,在人才建设方面,范代娣成果丰硕。
她先后培养相关专业博士生31人,博士后11人,硕士研究生80余人,以及国家级人才3名,省部级人才10名,为中国生物化工领域输送了一大批人才。
除了对学生严格要求外,范代娣对自己的女儿严钰博的培养也毫不松懈。
30岁的严钰博曾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金融经济学和统计学双学位,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
目前,担任巨子生物董秘、执行董事兼首席产品官的严钰博,还曾在2019年至2021年短短两年,先后拿下基金从业资格、董事会秘书资格、证券从业资格、金融风险管理师(FRM)等证书。
如今的范代娣,依然脚步匆匆,不敢有丝毫懈怠。她一心扑在研究上,同时不忘成果转化,力求做到研究转化两手抓、两不误。
当谈及这些年来所获得的荣誉时,范代娣总是十分谦逊,“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会加倍努力,在研究和转化方面齐头并进,让更多的人拥有健康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