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26天 一图还原湖北·武汉的“生死时速”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2月17日 15点46分 PT
  返回列表
70606 阅读
20 评论
长江日报/每日经济新闻

作为新冠疫情的中心,武汉和湖北的疫情防控已到了大决战的时候。 2月16日,湖北省要求,取消一切聚集性活动;与此同时,城乡所有村组、社区、小区、居民点实行24小时最严格的封闭式管理;严管外来车辆,非必需不进出;严管外来人员,非必要不入内。

同一天,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召开视频会,会上提出:“武汉是决战之地,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而不是松松垮垮打持久战。”要求武汉开展三天集中拉网清底大排查,以社区为基础,彻底排查清楚各类病人和密切接触者。

除此之外,还要严肃依法处理不服从小区封闭管理的人员,同时完善配送体系,为“宅”家市民提供物资保障。 武汉封城已经过了26天,对刚刚主政湖北的应勇、主政武汉的王忠林和中央指导组副组长陈一新来说,防控疫情的任务依旧艰巨,但积极的变化值得如此艰辛的付出。

应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2月13日,中共中央决定:应勇同志任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同志不再担任。 同日的湖北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应勇发表任职后首个讲话,他说,他将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思想境界不负重托。他同时指出,当前湖北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并恳请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给予支持和帮助,也诚恳接受大家的批评和监督。

这几天,应勇动作不断,但从各方面释放的消息来看,他的关注点集中在四个字——救治、阻隔。

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在16日当天,湖北一连串发了不少文件,其中包括: 《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通告》、《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小区封闭管理工作的通知》、《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加强农村村组封闭管理工作的通知》。 

这些文件中提到:“千方百计做好救治工作。优化医疗力量、资源配置,坚持生命为重、救治为先、关口前移,早收早检、早诊早治。“更大力度落实“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措施,对所有确诊患者集中救治,疑似患者集中收治,发热患者集中留观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 除了阻隔和救治外,理顺各方面职能也是新省委书记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上文提到的省委、省政府的意见中,各方面的分工也更加明确清晰。 比如:

“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等部门要全力支持各地特别是武汉市抓紧落实紧急救治场所和隔离场所建设任务” “各地指挥部要成立地区工作组” “各地要组建强有力的专门管控收治队伍,统筹疾控、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 “省经信厅要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抓紧出台具体措施,鼓励支持一批企业复产、扩产、转产,提高我省医护产品供给能力。”

2月16日下午,应勇还调整了湖北省防控指挥部组成人员及职责分工。 《湖北日报》称,此举意在“优化指挥部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推动落实等职能”。 

调整后的指挥部体系也得以披露,共包括五个工作组,分别是办公室和综合组、医疗救治与疾控组、物资与市场保障组、宣传组、社会稳定组。 这和之前的架构明显不同。此次调整之前,在《湖北日报》和湖北省政府网站中,出现的工作组有物资保障组、交通保障组、社会捐赠组和科技攻关组,有明确负责人的是交通保障组和社会捐赠组。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与此同时,湖北各个市、县、区也进一步加大了防控力度。16日,孝感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6号令”,部署对全市疫情防控发起全面总攻。“16号令”要求,彻底排查管控到位。要采取最果断、最严厉的措施,做好筛查甄别全覆盖,小区(村)封闭管理全覆盖,公共区域管控全覆盖。坚决切断传染源,做到应收尽收、应隔尽隔,确保所有确诊患者集中救治、疑似患者集中收治、发热患者集中留观、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

同日晚,孝感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又发布“17号令”。规定2月17日零时起,孝感市所有城镇居民,必须足不出户,严禁外出;所有车辆禁止上路行驶;所有非必需的公共场所必须关闭;违反本令的,一律纳入失信人员名单。

除此之外,“17号令”还提出,所有车辆(含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三轮车)禁止上路行驶。抗疫车辆、公务用车、医护人员用车、运输生产生活必需品车辆,救护、消防、抢险、环卫、警车、邮政等特种车辆和持通行证车辆可通行。

黄石市委副书记、市长吴锦17日也表示,外防输入方面,对全市33个对外卡口严格落实24小时值守制度,严格对外来人员进行查温、信息登记。

内防扩散则通过卡口查热、上门测温、有奖举报等多种方式方法,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过一天”的要求对老百姓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另外还加强公共场所消毒通风等安全管理,组织由公安干警,相关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的纠察队,对街面上未经允许出行的人员、车流进行督察。

陈一新:要“病床等人”不能“病人等床”

2月8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出任中央指导组副组长,当日即赶赴武汉。

到今天,陈一新已经已经在武汉工作9日。在这9天里,这位中央空降地方的指导组副组长为“武汉保卫战”频频出台硬核措施,昨日,陈一新再度明确表态,要对打好武汉保卫战发起总攻。

考虑到武汉各区一把手工作忙、任务重、时间紧,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陈一新选择通过微信群与武汉干部们“见面”。 他在群中强调,当前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应收尽收”的重要指示作为首要任务,明确目标要求,健全责任机制,一手抓鼓舞士气、一手抓严肃问责,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和舆论引导工作,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夺取抗疫斗争的胜利。

2月10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以下简称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1号令”红头文件,主要是为确保按时完成确诊重症、疑似重症转运工作。其中多项内容似乎与陈一新所提及的前述要求相吻合。“1号令”内容较为精简,字数约200字。内文具体要求,武汉市领导立即下沉到区、区领导立即下沉到街道、社区一线指挥,强化调度;建立每小时通报制度;在一线考核干部,对完成较好的予以表扬,对未完成的严肃追责。

图片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2月12日至14日,陈一新坐镇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连续3天每天上午用一两个小时召开专题会,研究了医疗床位、医护力量、医疗物资等三大“粮草”紧缺问题。

陈一新指出,在战时状态,要保证所有市、区两级机关工作人员都要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可实施“二二制”,二分之一干部到基层网格工作,加强基层基础管理;二分之一在机关值守,助推抗疫工作。 陈一新强调,要“病床等人”不能“病人等床”,确保“应收尽收”、“每日清零”。想要疫情出“拐点”,先要信心出“拐点”。

要提振士气、凝聚民心,实行“三量管控”: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要全力救治感染病毒的医护人员,防护物资优先保障一线医护人员;要建立轮休机制,让连续奋战的医护人员得以休息。

同时,严格落实相关补助、奖励措施并重视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抚慰。 此外,要改进和优化医护人员接待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意识,竭尽所能为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提供保障。要尽量就近或就地安排医护人员住宿,保障全时通勤。要丰富医护人员生活物资供给,还要考虑对本地医护人员家属提供服务保障,解决医务人员后顾之忧。

王忠林:武汉是决战之地

和应勇同一天赴任的武汉新市委书记王忠林,有着17年的政法工作经验,“精力旺盛、雷厉风行”是外界对他的普遍评价。 此前还在济南时,王忠林就常以济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组长(总指挥)身份,前往济南居民小区、零售药店、集中隔离点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就在王忠林离开济南履新武汉的13日,济南0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47人,治愈10人,济南累计确诊人数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五。 到任武汉的第二天,王忠林就主持召开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视频例会,研究分析当前突出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防控工作。 他在会上说,“行百里者半九十”,疫情防控工作越是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越要克服厌战、松懈、畏难情绪,树立必胜信心。 

王忠林要求,要把强化患者救治作为重中之重,继续新建“方舱医院”,千方百计增加床位,配足配齐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科学优化救治流程,完善援汉医疗队各项服务,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力求做到“床等人”;强化疫情防控,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力争做到“确诊患者百分之百应收尽收、疑似患者百分之百核酸检测、发热病人百分之百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百分之百隔离、小区村庄百分之百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同时,还要强化物资保障,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发挥武汉产业优势,抓好医疗物资扩能生产和对外采购,建立完善精准化配送体系和信息网络。要强化舆论引导,加大正面宣传,强化信息发布,及时回应舆论关切,积极做好来汉媒体服务工作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据《长江日报》报道,2月16日,王忠林在参加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例会后,立刻出发前往正在建设中的“方舱医院”督导。谌家矶“方舱医院”位于江岸区谌家矶大道红桥集团工业园区。王忠林一行来到这里察看“方舱医院”建设进度。

该“方舱医院”将按照每个标准厂房160个床位进行改造。 王忠林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参与“方舱医院”建设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大家要与时间赛跑,和病魔较量”,以抢的姿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不分昼夜,加快“方舱医院”改造建设。王忠林还叮嘱现场工作人员,要注意施工安全,做好自身防护,切不可麻痹大意。 2月17日,王忠林主持召开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调研会,他说,目前来看,床位需求还不少,要切实统筹好全市床位,流程要顺畅,真正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统筹用好,及时向社会发布,哪个医院能看什么病,给市民发一个安民告示。 他提出了以下5点要求:

1.不管重症、轻症,只要确诊都得收治

2.核酸检测要抢时间

3.安排医院及时救治非新冠患者

4. 用心做好援汉医疗队服务

5. 市民打来的每一个电话都要认真对待

此前2月16日的视频会上,王忠林就提出:“武汉是决战之地,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而不是松松垮垮打持久战。”疫情每拖一天,代价都是巨大的。

不管从全国支援武汉的力量、还是市民的耐心、亦或是各级干部的精力来看,都不能久拖。“我们必须背水一战,没有退路,没有时间,务必打赢!” “我们每个人,既是抗击疫情的参与者、更是疫情防控的示范者。”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时时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做好防护,当好示范标杆。真正认识到,防控更严一些,就是对自己、对他人的生命负责。

编辑|孙志成 杜恒峰

武汉拉网式大排查首日:晚上挨家挨户数灯,查看电表对照敲门

集中力量坚决打一场战“疫”歼灭战!

2月17日,武汉市全市总动员,开始开展为期3天的集中拉网式大排查。一大早,全市各区所有社区都行动起来,以科学方法、严格标准、及时收治、有力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汉阳区洲头街工作人员严格管控外卖人员进入封闭小区 通讯员 王磊 尹娟 供图

大排查首日 各社区开展大排查各有妙招 用信息化手段“织密网” 再各想办法 逐一上门“补缺”

精准排查“不漏一人”

数灯、对照电表敲门

“您好,现在您家里有几个人在家?”“家人身体怎么样?”“今天测的体温数据是多少?”……17日一早,江岸区台北街道桃源社区以网格进行划分,每个网格分别安排网格员、社区群干、下沉干部、志愿者各一人,展开了拉网式排查,挨家挨户敲门询问,并针对新增的住户名单进行重点询问。

江汉区花楼社区,工作人员逐户排查、询问居民困难 记者 郭良朔 摄

前一晚,接到大排查的通知后,社区就开始了准备工作,社区网格员全部下到楼栋,挨家挨户数楼栋住户亮灯情况,对比前期排查数据,查漏补缺。

“有些居民家里亮着灯,但不在名单里,我们再列进来纳入排查名单。还有些在名单里的住户家里没灯,我们打电话询问发现他们回了老家,但以往让报体温的时候对方也报了,这类人员若未返汉就不再排查。”桃源社区书记胡郡艳介绍,目前的重点工作是对前期未入名单的上门入户进行排查。同时对于返汉人员及时跟踪,重新纳入排查名单,在隔离期间,每天询问情况。

“现在这个电表跟我们的数据是匹配的,1号房和4号房都是有人的。”17日下午2点,在洪山区张家湾街万科金色城市,社区副书记徐秋思走进1805栋楼排查摸底。她打开电表箱,一边查看电表工作情况,一边对照手上的入住登记表认真核实。

徐秋思介绍,金色城市社区共有70多个楼栋,9547户,2万余居民。前期社区主要通过电话和线上微信群排查,“基数太大,工作人员数量又有限,这样查难免有‘漏网之鱼’,所以就想了上门查表的方法。表在动说明肯定有人,我们再上门或打电话问情况,真正确保不漏一人。”

徐秋思一边查看电表工作情况一边对照入住登记表核实信息 通讯员 李涛 供图

机器人排查发热患者

利用科技化织密“排查网”

“我们逐一排查了25个门栋的居民,通过微邻里、微信群、qq群、按门铃、打电话多种手段排查。”东湖风景区梨园书记李艳梅向记者介绍,党员、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等下沉社区人员,已加入“微邻里”社区,随时保持密切的联系。社区年轻住户,通过团购买菜买药等,已建立微信群和qq群,由网格员和志愿者进行帮助和排查,对无法使用网络的老人,社区安排网格员打电话、按门栋门铃的方式,与老人们保持联系。

在东湖高新区,更多科技化手段得以运用,提高大排查效率。今早9时,东湖高新区九峰街德欣里社区一户人家接到了东湖高新区的人工智能语音随访,这段对话,通过电话线,实时传输到位于3公里外的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局(大数据管理局)的系统后台中心,并被转换成文字记录在电脑内。

与此同时,德欣里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登陆帐号、查看外呼反馈的结果数据后,发现对话里有“体温计坏了”这一关键信息,工作人员赶紧带上体温计上门排查。经查,该户男主人体温正常,工作人员将消毒后的新体温计留下,并向区指挥部承诺,将持续对这户人家每天监测,并再次与对方明确对应的网格员联系方式。

同时,“智慧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支撑平台”也在拥有1315户的光谷佛祖岭B社区运行着。依托人脸识别摄像头,外来人口无法从出入口进入该社区。据了解,自17日起东湖高新区106个社区、203个小区、881个网格,将进行自下而上拉网式大排查、自上而下倒查,除了对过去的“四类”人群大排查外,东湖高新区还将利用此次集中排查机会,同时对全区非新冠病人(各种疾病、常规病等)合并一类,集中排查五类人员,以摸清非新冠病人底数并采取相应救治对策。

扫楼包干扎实干

下沉社区干好“每件小事”

拉网式大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必须要靠扎扎实实干出来,从17日起,各区都全面动员各方力量下沉社区,网格员扫楼,分栋包干,上门不入户,分发温度计……干好“每一件琐碎小事”,全面摸清底数。

工作人员逐户排查、并为有需求居民送上菜品 记者 郭良朔 摄

17日早上8点30分,江夏区五里街节毛家畈村村干部陈元就跟小组长一起,拿着村民名册和额温枪来到四方罗湾挨家挨户开展拉网式排查。此前,村里已经发放了一千余只温度计让村民自测体温,对没有手机的老年人,村干部上门用额温枪为他们测量体温。

东西湖区长青街新建大队志愿者在老旧社区进行入户排查 通讯员 孙敏 供图

上午9时,硚口区汉中街爱国社区党委书记朱福生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拉网式大排查”,为保证不漏一人,排查结果更准确,社区全部采用水银温度计进行体温测量。

硚口区爱国社区工作人员为温度计酒精消毒 摄影记者 陈亮

黄陂区前川街油岗社区群干就全员上门进行拉网式排查。针对无应答的居民,他们在门上贴一张温馨告知单,并做好登记,再进行电话联系,做到不漏一户。

上午九点半,新洲区邾城街祥燕社区祥和世纪城小区第二网格群内,社区工作人员操金莲正在统计居民家庭信息,她要求每家每户每天两次,在上午九点和下午五点,在群内报体温情况。如果居民没有及时上报,她就上门询问,确保居民在家。

在东西湖区常青花园,第四社区十一小区居民在第四、五网格党支部的带领下,自发组织起了“分栋包干”体温自测行动,并将结果及时上报社区。

东西湖区长青街三民社区民警和社区人员一道上门进行体温测量 通讯员 余爽摄

在东湖风景区建强社区,17个工作人员、23个社区志愿者和管委会的干部,全部下沉到社区,登记信息测量体温。汉阳区龙阳街龙阳湖社区组织了60多位社区工作者、社工组织人员、街道下沉人员、企业下沉党员都加入工作。汉阳区西大街小学、楚才小学近100名教师对全区2200多名密切接触人员进行集中摸排。

从2月17日到19日,蔡甸区将集中用三天时间,对全区51个社区和339个村社区所有的确诊患者、发热人员、疑似患者、不明原因发热者、密切接触者等进行拉网式的“清仓见底”。该区55家区直单位和街乡1768名党员干部,配合社区群干、党员志愿者,以“党支部+党小组”等方式,拉网式逐栋(湾)逐户摸排。

解决居民紧要问题

共克时艰完成“大排查”

完成拉网式大排查,确保摸清底数,居民严格配合“不出门”非常重要,否则容易造成数据不准确。17日,多位社区工作人员呼吁:买菜、买药、办理天然气圈存,还有给父母、儿女送东西……居民出行需要很多,理由也都很充分,但是为了配合大排查工作,请大家克服暂时困难,全力配合“报体温”“不出门”。

上午8点半,蔡甸区河街社区居民李女士来到社区服务中心求助,“儿子小肖有发热情况”,河街社区书记邓雪雅了解情况后,为李女士开具了通行证,让发热患者去拍CT确认情况。

蔡甸区教育局党员下沉社区进行入户排查 通讯员 孙克亮 摄

武汉集中拉网式大排查首日,邓雪雅部署完工作就接到发热病人求助,令她不敢放松。邓雪雅说,为保证不漏一户,他们将机关下沉的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近60人,编成了20多个小组,挨家挨户敲门查体温,统计居民生活物资上的需求。“社区有居民1000多户,2439人,今天上午排查了大概七成,目前暂未发现其他发热病人。”邓雪雅说。

江岸区台北街道桃源社区是个老旧社区,老年群体较多,社区书记胡郡艳说,排查还要结合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针对社区患有其他重症疾病的居民,因疫情无法住院治疗的,社区在排查时也进行了统计,“下一步再想办法看怎么让他们得到及时治疗”。

“群众的实际困难都会放在心里,请大家不要着急。”自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开发区军山街龙湖社区对所有住户防控用品进行了免费提供,做到每户家庭有体温计、消毒液和口罩,并对慢性病、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实行需求登记和集中采购制度,保证他们的需求。东西湖径河街电犁社区按网格分布进行上门排查,同时统计居民需要的药品,由社区统一联系医药公司送货,再由网格员挨家送上门。

35岁的叶梅丹,是武昌区中华路都府堤社区居委会的一名网格员,所管辖的居民共有300多户,”因为所辖社区老旧,楼栋高,住户多,经常排查到夜里十点,碰到一些孤寡老人,问询时间长,多个楼栋扫下来,会工作到夜里转钟。江汉区民意街舞台社区“兵分五路”开展大排查,关爱孤残、排查工作、体温监测、心理疏导有条不紊。

青山区钢花村街119社区里,市旅发投集团下沉社区干部高剑前后打了约20个电话,遇到居民有买菜买药等信息,他也全部记录下来,答应尽快购买。冶金街碧苑花园社区副书记梅琴说,在了解居民身体状况的同时,会全力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代购服务。

汉阳龙阳街龙阳湖社区给居民送菜上门 通讯员 熊伟 供图

汉阳区洲头街全面开展封闭小区大排查工作,辖区范围设置了13个值守点位,对前来下沉、防疫人员进行严格审查登记,对于希望外出的居民“发动洪荒之力”劝导、帮助,“越是年纪大的居民越难说服,还遇到有的居民因不让出门直接把口罩拉下来,威胁值守人员”。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劝阻居民外出,还需要对外卖人员严加管理,希望外来人员不要进入封闭辖区。

长江融媒出品 

千風飛揚
1 楼
隱瞞都不止二十六天⋯
j
junkuanzhb
2 楼
Google一下就可以得到證明:洋狗奴许章润才因為煽動社會動亂, 早在2019年3月,清華大學就停止許章潤的教學和學術工作---許章潤,就是中國人稱之為:【專門咬中國人】的下賤的慕洋狗 。。。
a
abpro168
3 楼
应勇救疫?还是淫庸韭疫比较贴切。
g
gaotyuan2
4 楼
3楼,cnmb
X
XXyourOO
5 楼
请问,是现代版的白色恐怖,“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么。。。。。。?
h
hellbbq
6 楼
湖北以外只要拐点向下,就真可以集中力量救湖北了。一定要守住人口千万级的城市,绝不能出现第二个武汉。
j
junkuanzhb
7 楼
abpro168 謾罵能阻止疫情,那我也來罵一下: 你媽媽她【獨享不太用的公牛】---呵呵!
楚天千里清秋
8 楼
你全家淫庸就疫,全家死光光,连带九族,死个精光,就剩下你这条畜生在风中凄厉哭嚎。
d
dannyconan
9 楼
人家会幽默 你只会生殖器?
楚天千里清秋
10 楼
幽你妈逼默,这种畜生式的攻击,只有你们这种死全家的垃圾才会使用。去死吧,你们这些港癌湾蛆,死全家的狗粮粪蛆。
d
dannyconan
11 楼
: 蠢逼五毛狗怎么还没被传染呢
j
junkuanzhb
12 楼
謾罵能阻止疫情,那我也來罵一下: dannyconan 你媽媽她【獨享不太用的公牛】,你爸爸直接把你射墙上,你和病毒一样,可以在墙上长大!---呵呵!
三介中
13 楼
共克时坚,这词的发明者有意思,正读倒读都可以,大智慧。
g
gaotyuan2
14 楼
我这么幽默的回答,被你看到只有生殖器?哎,对牛弹琴
北小湾
15 楼
不放过一人是真的,杀,应该是杀的病毒,看你怎么理解。虽然你读过小学,但是有些词语的使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平时可以多吃点核桃,多看看科普性的文章。少看转法轮,那个作者小学都他妈没毕业。
h
ha123
16 楼
中国应对疫情处理真是臭棋不断,越看越来气! 第一个武汉发现疫情封城不果断,泄露信息造成500万人逃离,导致疫情大规模扩散,加快疫情全国甚至世界范围传播。 第二疫情控制是长期的过程,疫苗没出来,夏天没到,短期内根本无法消灭病毒,借年假各地封锁2周对延缓疫情是有帮助的,但是为啥某个SB的疫情拐点,举全国之力闭关锁国,毁掉生产和经济,毁掉生活和发展,真是SB至极和毫无意义。 第三中国小红卫兵一代正是岗位末期,这次应对疫情明显感觉到老红卫兵们再次焕发第二春的味道,千万不要让这帮家伙再一次祸国殃民
S
Sunstreaker
17 楼
呵呵 武汉这事情爆发后不管后面处理怎样 全封闭一解除就会有史上最大的一波中国人离开中国 这国家实在是多灾多难到没法活
X
X00X
18 楼
就算发现疫情也不能封城 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立刻动用宣传机器,设立电话微信热线。 先从小区开始,有症状的,在家隔离,千万不要自行到医院,事实证明41%是在医院交叉感染的 派军警到医院维持次序,劝退有症状的人回家 医院只收重症病人 以上都是发达国家正常程序,军警除外,那是中国国情
m
matrix127
19 楼
傻逼 junkuanzhb 就是一个狗婊子出来的野狗,整天乱吠。 这就是翻墙出来的素质。你自己吃野兽死了也就罢了,还害得天怒人怨。
w
wolf99
20 楼
2月16日湖北省才宣布停止一切聚会?还得换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