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一房企爆雷!国企远洋集团半年巨亏近200亿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8月15日 10点26分 PT
  返回列表
68472 阅读
14 评论
券商中国

继碧桂园、恒大相继爆雷后,国资房企远洋集团也惊现巨幅亏损。

8月14日晚间,远洋集团在港交所公告,预期集团上半年亏损约人民币170亿元至200亿元。在此之前,远洋集团曾在2022年发生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毛利率也创下新低。

与此同时,远洋集团还濒临票据、债券双双违约的边缘。8月14日早晨,远洋公告称,因并未于8月13日支付一笔票据在今年前7月产生的2094万美元利息,导致发生票据项下之违约事件,故票据将自8月14日上午9时正起于港交所停牌;7月18日,远洋集团的“18远洋01”债券还因拟与持有人协商兑付调整事项,自7月18日开市起停牌,随后将兑付宽限至9月1日。

过去两年,远洋是为数不多还未债务违约的房企之一,2022年该集团全额完成到期债务兑付。但如今看来,行业环境的多重压力,令远洋也走到了承压关口。从股价来看,今年以来,远洋集团持续下跌,截至8月14日的年内跌幅为66.06%。8月14日,远洋集团再度大跌5.13%,最新市值28亿港元,约合26亿元人民币。

预计上半年巨亏近200亿元

8月14日晚间,远洋集团在港交所公告,预期集团上半年亏损约人民币170亿元至人民币20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约人民币10.87亿元。

远洋集团解释称,根据目前可获得的资料,预期亏损主要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是整体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营业额及毛利率下降,以及对物业项目计提的减值拨备增加;二是分占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的业绩下降。

这并不是远洋集团第一次以这一理由解释业绩不佳。2022年以来,远洋便开始面临销售额下滑、融资渠道收紧的局面。2022年,在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远洋集团净利润亏损156.5亿元,上一年为盈利50.91亿元;归属母公司净亏损159.3亿元,上年同期净利为27.29亿元;公司毛利率创新低,2022年降至5.15%。

这是远洋集团上市来的首次亏损,远洋集团认为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也是境内整体房地产市场低迷等情况,导致营业额及毛利率下降,以及对物业项目计提的减值拨备增加,分占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的业绩下降,以及人民币贬值造成的汇兑亏损。

远洋的资产负债表也发生异动。截至2022年末,远洋持有现金93.86亿元,较2021年年末下降65.3%;现金短债比0.25,较上年末下降1.20,剔除受限制银行存款的现金短债比为0.12,长短债务比下降至1.55。整体来看,远洋在手现金未能覆盖短期债务,且短债占比过高。

进入2023年,远洋为了保交付、维持流动性,采取了多项自救措施,包括加大销售投入、加速回款、处置资产等,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协议销售额356.6亿元,累计交付1.6万套住宅。但从2023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来看,未能挽救亏损局面。

票据和债券面临违约风险

在业绩持续的亏损的同时,远洋集团还面临着票据及债券或触发违约的情况。

8月14日早晨,远洋发布公告称,应发行人要求,因并未于8月13日支付一笔票据在今年前7月产生的2094万美元利息,导致发生票据项下之违约事件,故票据将自8月14日上午9时正起于港交所停牌,直至作出进一步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远洋集团曾以电子同意的方式,寻求将应于7月30日支付的利息,延期至9月30日支付,但未能获取通过特别决议案所需的大多数票,未能获得利息延期支付。但远洋指出,特别决议议案将提交给在8月17日下午4时15分(香港时间)举行的会议进行审议,截至8月11日下午4时(伦敦时间)已经获得召开本次会议足够法定人数的同意指示,也获得了足够的赞同特别决议案的同意指示以在会议上通过有关特别决议案。

如果有关票据的特别决议案根据同意征求予以执行,则上述违约事件将在修订生效日期(预期为2023年8月18日或前后)签立补充信托契据时获得豁免。

在此之前,远洋集团的债券“18远洋01”已经面临违约风险。

7月18日,远洋集团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拟与“18远洋01”债券持有人协商兑付调整事项,但兑付调整方案尚存在不确定性,为维护债券持有人利益,“18远洋01”公司债券自7月18日开市起停牌。这意味着远洋已经遇到了流动性问题。

公开信息显示,“18远洋01”发行于2018年,规模合计20亿元,期限5年,当前余额20亿元,当期票面利率4.0%,附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及债券持有人回售选择权,本期债券的兑付日为2023年8月2日,每次付息款项不另计利息。

随后,8月1日的“18远洋01”债权人会议通过《关于增加“18远洋01”本金兑付宽限期条款的议案》,给予本金兑付日连续30个自然日的宽限期。同时,债权人反对展期方案,要求按期全额兑付“18远洋01”本息。

这意味着如果9月1日宽限期结束时,若债权人仍不同意展期而远洋仍无法兑付“18远洋01”,远洋集团将构成实质性违约。

多家房企均陷入危机

这两天的房地产行业可谓是腥风血雨,除了远洋集团外,碧桂园、恒大地产等多家房企都曝出危机性新闻。

8月10日晚间,碧桂园发布了最新盈利预警公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上半年预计亏损约人民币450亿元至550亿元,预计净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房地产行业销售下行的影响,导致房地产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物业项目减值增加;以及外汇波动造成预期净汇兑损失所致。

碧桂园在公告中表示,自2021年以来,行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行业销售和公开市场融资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2023年1–7月,集团实现权益销售金额人民币1,408亿元,同比下降35%,较2021年下降61%;7月单月实现权益销售金额人民币121亿元,连续第四个月环比下降,同比下降60%,较2021年下降78%。

8月12日晚间,碧桂园发布公告称,旗下11只公司债券将于2023年8月14日开市起停牌,复牌时间另行确定,涉及金额高达157.02亿元。

8月10日晚,恒大地产也连发多份报告,财报数据显示,恒大地产2022年度净亏损人民币527.20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人民币16787.47亿元,而公司的货币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1.73亿元。公司总负债18338.19亿元,总资产14685.57亿元,已资不抵债。

恒大地产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因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环境、融资环境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陷入债务违约的流动性困境。2022年度,因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本公司债务风险化解方案进度不及计划预期,受流动性危机持续影响,2022年度持续亏损且已资不抵债,本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受到重大影响。

浙商证券认为,房企的供给侧风险仍未出清,可能阶段性仍会对需求端市场销售产生负反馈。多个城市释放需求端调整政策,部分地区的政策调整方式有创新,调整力度有加大,落地速度有加快,三季度仍将为各地需求端政策调整的快速落地期。当前行业整体销售拐点仍需时间,虽然各地需求端政策调整速度加快,但政策放松效果传导至市场成交端仍需时间。

雁过留言机
1 楼
十年执政两茫茫 党指定 红二郎 貌似合理 国运陷泥塘 奈何草包根底浅 瞎折腾 不自量 怨声一浪高一浪 脸皮厚 不下岗 路在何方 傻逼挂倒挡 百姓家国无希望 混不吝 耍流氓 才疏学浅不自量 大撒币 指方向 千年大计 雄安事荒唐 无奈老天不作脸 淹涿州 灌廊坊 天灾人祸不敢当 指责任 躲迷藏 一带一路 几成烂泥塘 内外交困无法章 二百斤 也能扛?
2 楼
地方政府卖地 国企买地盖楼 国有银行贷款 。折腾一圈还是全部都是共党的.底层捞了个70 50 40 年的产权?还看不透吗!全是共党的
爷来也
3 楼
国进民退,这些国企什么货色!
r
rally
4 楼
市值只26亿,半年就亏损200亿,厉害了罗刹国。
R
R83939
5 楼
房价落下来不是随了大家的愿望吗?这也要挨骂骂,十年前,房地产疯狂涨价的时候,大家不都是一个个的盼着房价落下来,各地出台了多少政策打压房价没效果,都说政府部门办事不利,这房价下来,房地产企业日子不好过了,要买房子的不正好吗 [1评]
G
GTI99
6 楼
远洋这种国企不务正业、哄抬房价、与民争利,有关个人捞饱了,留下一屁股烂债给老百姓,这下一尊打不打老虎了?
d
dannyconan
7 楼
没事的,老共崩不了。只能给轮子媒体骗流量用。
r
rally
8 楼
你真能装,房企爆雷被骂不是骂房价跌,是骂房企收了钱却没法交房,人矿三代人供房贷却拿不到房。
E
Edmondon
9 楼
赚来的钱都是私下分掉的,借的债还在
y
yuba
10 楼
漂亮🤩
随意岁月
11 楼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救呗,名字那么相近,正好收购
娄东风
12 楼
这个远洋集团是中远运输集团的下属公司吗? 中文名字太容易混淆,什么王伟张伟动不动就几百万人
R
R83939
13 楼
没交房跑路的美国没有吗?还是这个就光中国有!话再说回来,房子升值了,你分给给开发商了吗?我在国内只买现房,是比期房贵,一手给房子一手给钱,要是想便宜就买期房,但同样的风险也自己担着!股票跌没了,持股人变废纸的没有吗,找dhengf
x
xiaomeiyu
14 楼
所以当时政府不救恒大,救不过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