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一篇由英国和德国学者共同撰写的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文章题为《Phylogenetic network analysis of SARS-CoV-2 genomes》,第一作者为剑桥大学的Peter Forster博士。
截图自《美国科学院院报》官网
论文内容显示,研究人员按照进化关系,将新冠病毒变种分为A、B、C三类,A类和从蝙蝠、穿山甲身上提取的病毒最为相似,更多的发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受感染者,研究人员称A类病毒为“爆发根源”(“the root of the outbreak”)。B类毒株是中国境内的主要类型,C类在欧洲大规模传播,亚洲地区的香港、新加坡、韩国也出现此类型。
2月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题为《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论文,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与蝙蝠的冠状病毒相比,具有96%的相似性。基于此研究,Peter Forster博士的研究团队,在其论文中将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设定为起源。
截文
Mutated versions of ‘A’ were seen in Americans reported to have lived in Wuhan, and a large number of A-type viruses were found in patients from the US and Australia.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据我所知有很多病毒学家并不认可这篇文章。下面我摘一段 Andrew Rambaut (Molecular evolution, phylogenetics and epidemiology)的原话:
‘The first is that tries to root a SARS-CoV-2 tree using the bat virus RaTG13. This is the closest non-human virus but still has > 1100 nucleotide differences to SC2. Note however the branch to the bat is a bit shorter than that for some reason.
Actually that is pretty much all I have to say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paper. The root is wrong and all the conclusions are simply not supported. ’
“Forster and colleagues found that the closest type of COVID-19 to the one discovered in bats – type ‘A’, the “original human virus genome” – was present in Wuhan, but surprisingly was not the city’s predominant virus type.”
Mutated versions of ‘A’ were seen in Americans reported to have lived in Wuhan, and a large number of A-type viruses were found in patients from the US and Australia.
Wuhan’s major virus type, ‘B’, was prevalent in patients from across East Asia. However, the variant didn’t travel much beyond the region without further mutations – implying a \"founder event\" in Wuhan, or “resistance” against this type of COVID-19 outside East Asia, say researchers.
我怎么看得和观察网不一样
拜托,自己再读这句
Mutated versions of ‘A’ were seen in Americans reported to have lived in Wuhan, and a large number of A-type viruses were found in patients from the US and Australia.
还有这句
The research revealed three distinct “variants” of COVID-19, consisting of clusters of closely related lineages, which they label ‘A’, ‘B’ and ‘C’.
自己查下lineages的意思。
In the T-allele subcluster, four Chinese individuals (from the southern coastal Chinese province of Guangdong) carry the ancestral genome
原文,原文,原文。重要的东西说3遍!!!
看不懂英文的低级5毛请勿评论。
【文/观察者网 程小康】新冠病毒到底从哪里来?一直是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因为武汉疫情最先爆发,美国的一些政客在公开场合总是嚷嚷着“武汉病毒”、“中国病毒”,试图污名化中国。
近期,关于新冠病毒起源问题的研究有了新进展,不过,就研究结论看,似乎对美国指控中国的说法不利。最新的研究发现,新冠A类病毒更多发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受感染者,在武汉只有极少数案例。
A类新冠病毒更多发现于美国病例
4月8日,一篇由英国和德国学者共同撰写的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文章题为《Phylogenetic network analysis of SARS-CoV-2 genomes》,第一作者为剑桥大学的Peter Forster博士。
截图自《美国科学院院报》官网
论文内容显示,研究人员按照进化关系,将新冠病毒变种分为A、B、C三类,A类和从蝙蝠、穿山甲身上提取的病毒最为相似,更多的发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受感染者,研究人员称A类病毒为“爆发根源”(“the root of the outbreak”)。B类毒株是中国境内的主要类型,C类在欧洲大规模传播,亚洲地区的香港、新加坡、韩国也出现此类型。
2月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题为《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论文,新冠病毒的基因组与蝙蝠的冠状病毒相比,具有96%的相似性。基于此研究,Peter Forster博士的研究团队,在其论文中将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设定为起源。
截图自《自然》杂志官网
该研究团队使用了160个完整的病毒基因样本,标记为A、B、C三类。这些样本在2019年12月24日至2020年3月4日期间,采集自世界各地。利用基因网络技术,他们重建了新冠病毒变异与进化的早期传播路径。
因为A类毒株与蝙蝠身上的冠状病毒最为相似,研究人员认为,该类型是在人类群体传播的原始类型。
研究发现,在武汉的病患样本发现了A类病毒,但是大规模传播的为B类。令人惊讶的是,在武汉居住过的美国人身上发现了A类病毒,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病患体内也发现了大量的A类病毒。中国乃至整个东亚范围内,传播最广泛的是A类病毒的变异体,即B类病毒。
最后一种C类病毒,是欧洲的主要类型,在法国、意大利、瑞典和英国的早期病患中都有发现。160个样本中,中国大陆地区没有出现该类型病毒,但在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地区有发现。
图自研究论文
从论文给出的传播路径网络图与专家的结论看,与原始毒株最为相似的A类病毒,在武汉虽有出现,但并未广泛流传,其变异体B类,在中国境内乃至东亚大范围传播。A类型真正扩散地区,是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欧洲传播的C类型病毒可能是东亚B类型变异过去的。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分析指出,病毒最早被传入意大利的路径,与德国和新加坡群体密切相关。
此前,意大利马里奥内格里药理研究所主任雷穆齐(Giuseppe Remuzzi),在接受美国公共广播网(NPR)采访时表示,意大利可能早在去年11月和12月就已经出现了高度疑似新冠病毒肺炎的不明原因肺炎。他说,这意味着在我们知道中国的疫情暴发之前,病毒至少就已经在意大利的伦巴第北部地区传播起来了。
借“病毒起源”问题污名化中国
关于病毒起源问题,一直是中美两国争议的焦点。虽然世卫组织已经就新冠病毒作为正式命名,但是,在3月17日的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蓬佩奥开场直呼“武汉病毒”,并在讲话中屡次使用该措辞,“明示”这种病毒来自中国武汉。特朗普此前也修改演讲稿,称新冠病毒为“Chinese Virus”。
美国一些议员甚至想要中国为美国的疫情买单,而且打起了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主意。在一档福克斯新闻节目中,印第安纳州共和党籍众议员吉姆·班克斯(Jim Banks)宣称:“我们要从迫使中国支付新冠病毒为美国带来的负担和成本开始,我想我们有很多办法做到这点,例如总统可以迫使中国减免一大部分美国债务......”
吉姆·班克斯(右)和福克斯主持人塔克·卡尔森
对于美方的诬陷,3月24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耿爽表示:“中方已多次重申,美方个别人处心积虑地将新冠病毒同中国相联系,不断对中国搞污名化。中国人民对此强烈义愤、坚决反对。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都明确反对将病毒同特定国家和地区相联系,反对搞污名化。”
病毒来源问题仍待科学研究
疫情期间,不少专家学者,也发表了对病毒发源地的看法。
2月底一次记者会上,钟南山说“疫情不一定来源自中国”,引发轰动效应。但据广州日报报道,他会后补充说,“从科研角度看。‘首先发现’和‘发源’不能划上等号,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判断疫情是来自国外。只有对新冠病毒进行溯源,有了结果,才可能回答这个问题”。
3月11日,美国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在听证会上,就检测试剂不足问题被质询。对当时的检测工作不满的议员问道“在美国,人们可能表面上是死于流感,实际上却可能死于新冠病毒,对吧?”,他的回答是:“迄今为止,一些病例的诊断情况就是如此”。
对于病毒来源问题,剑桥大学Peter Forster博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目前仍无法就病毒来源给出一个明确答案,不过,他们研究中发现的证据显示,新冠病毒最初感染人类的时间则大致在2019年9月13日至2019年12月7日这个区间。
为何中国境内A型病毒没有广泛传播?Peter Forster博士对媒体的回复是,这有可能是因为A型并不适应当地人的免疫系统,所以才变异成了B型,但也有另一种可能,即当地更多的病例是由B型的感染者传染出去的。
值得注意的是,国外主流媒体并没有对Peter Forster博士的研究进行广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