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 and China (ROC) were friends against common enemy Japan 80 years ago and now American and Japan are friends against common enemy China (PRC/CCP)! ? Deng said who would be rich and powerful if he would go with American, and China did go with American in last 40 years but now China/X thinks he's more powerful than American and wants to challenge American now. OK, let us watch.
1945年,美国飞机从弹丸小岛天宁岛起飞,携带原子弹飞向广岛和长崎。现在,在岛上苔藓斑驳的“二战”废墟以南,丛林中正在开凿一条新的跑道。
一个狂风大作的2月早晨,在几百米外的天宁岛民用机场,美军航空兵在一次军事演习中为日本战斗机加油。在这次演习中,这两个曾经敌对的盟友使用的跑道、岛屿和日本飞机的数量超过了以往在北太平洋的所有演习。
“我们不关心过去,我们关心的是未来,”日本第九航空团飞行群司令稻留智上校说。“我们可以通过展示实力来确保稳定。”
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正在进入一个剑拔弩张的焦灼时刻,旧时的冲突和眼前的风险不断回响。中国的军备和领土威胁引发不安,加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以及对美国决心的疑虑,该地区各国正在加强国防预算、联合训练、武器制造和战备基础设施。
几十年来,亚洲的崛起使其成为世界的经济引擎,将中国和其他区域制造中心与欧洲和美国联系在一起。人们关注的是贸易。现在,随着中国和美国陷入动荡的战略较量,外交关系处于50年来最糟糕的时刻,恐惧正在蔓延。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周在莫斯科举行的会晤表明,两个大国正在联合起来对抗西方。与此同时,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现在乌克兰首都,这进一步强调一场致命冲突可能很快与千里之外的权力斗争交织在一起。
习近平已经表明了他的意图。他旨在实现“民族复兴”,这包括取代美国成为该地区的主要规则制定者,控制进入南海的通道,以及让台湾——一个被中国视为分离领土的自治岛屿——处于北京的控制之下。
作为回应,中国的许多邻国——以及美国——正在转向加强硬实力,加速亚洲自“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军备竞赛。
3月13日,朝鲜首次从潜艇上发射巡航导弹。同一天,澳大利亚公布了一项价值2000亿美元的计划,与美国和英国共同建造核动力潜艇,这将使澳大利亚成为全世界仅有的七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之一。
在几十年的和平主义之后,日本也凭借美国“战斧”导弹获得了自1940年代以来未曾有过的打击能力。印度与日本和越南组织了联合军演。马来西亚正在购买韩国战斗机。美国官员正试图在台湾储备大量武器,将这个岛屿变成浑身带刺的“豪猪”,以阻止中国的入侵。菲律宾也正计划扩建跑道和港口,以迎接其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美国军事存在。
而这一切可能都不足以与中国相提并论。中国的武器库在激增,现在包括了被称作“怪物”的中国海警巡逻舰,同时迅速增加导弹和核弹头数量。
随着过去一年紧张局势连连出现,中国军方也进行了挑衅或危险的行为:部署创纪录数量的军用飞机威胁台湾,并在去年8月首次将导弹发射到了日本专属经济区海域;去年12月,派遣手持狼牙棒的士兵驱逐印度军队的一个前哨基地,两国近2000公里边界上的冲突升级;上个月,中国使用激光照射菲律宾巡逻艇导致船员暂时失明,还派飞机危险地靠近一架美国海军飞机飞行,咄咄逼人地昭示其在南海的主权主张。
许多国家希望更强大的军队能阻止中国更进一步,但这种军事建设也反映出对美国的信心下降。乌克兰战争消耗了美国的政治资本和物质支持。在许多亚洲国家的首都,人们对美国军队适应和阻止中国前进的能力表示怀疑,并担心美国政治可能产生的后果——对中国挑衅反应过度或被撤军抛弃的可怕噩梦。
亚洲的安全考量最终指向一个不稳定和随时爆发的全球秩序,塑造这种秩序的因素包括:中国由一人专制,日益军事化且经济增长放缓;负债累累的美国的政治两极分化;俄罗斯和朝鲜更大胆的进犯;以及仍在发展中的巨人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寻求更大的影响力。
“力量平衡正在迅速转变,不仅仅是中国,”2010年至2014年担任印度国家安全顾问的希夫山卡·梅农说。
“在变革时代,风险会更高,”他还说。
中国的军事转型
印太地区覆盖地球的三分之二,拥有全球60%的人口,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5%左右。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简称SIPRI)的数据,2000年亚太地区的军费开支占全球的17.5%。到2021年为27.7%(不包括朝鲜,因此实际上还要高),此后支出进一步飙升。
这一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中国的增长。根据SIPRI的数据,经通货膨胀调整后,中国现在每年在军事上的支出约为3000亿美元,远高于2000年的220亿美元——这一支出仅次于美国800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而美国的军费开支覆盖全球网络,中国专注于亚洲,通过装备投入来投射力量并恐吓其邻国。
根据美国海军情报局的数据,中国海军规模已经超过美国海军,在2020年拥有360艘战舰,美国总共拥有297艘。据美国国防部称,2021年,中国进行了135次弹道导弹发射试验,超过世界除战区以外所有地区的总和。
北京的核武库规模不及美国和俄罗斯,但在这方面的差距也开始缩小。国防部估计,中国的核弹头数量到2030年可能会从现在的400多枚增加到1000枚。它已经拥有比美国更多的陆基发射井,这导致一些人呼吁五角大楼不仅要使自己的技术现代化,还要在其现有的3708枚弹头的基础上增加核储备。
尽管中国的许多武器不如美国先进,但这种情况在战斗机和导弹方面开始发生变化。美国国防情报局首席科学家本月告诉国会,中国现在似乎拥有世界领先的高超音速武器库,这些武器可以以数倍音速飞行并在飞行中进行机动,使它们更难被导弹防御系统拦截。
中国的东风-41导弹在2021年环绕地球飞行。东风-26导弹可以携带常规弹头或核弹头,被中国媒体称为“关岛杀手”,因为其射程可及岛上的美国军事设施。
除了实际的军事能力,习近平还有意在印度北部、台湾海峡和南海的有争议边境展示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在柬埔寨的新海军基地以及最近与所罗门群岛的安全协议也加剧了焦虑。
但最重要的是,中美间日益加剧的敌意使该地区处于紧张状态。
愈发令人担忧的是,美军将领最近的言论暗示战争可能在2027年甚至2025年到来,中国的领导层也发出了好斗言论。中国外交部长秦刚本月警告说,如果华盛顿“继续沿着错误道路狂飙下去”,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习近平还提出了他所说的以美国为首的“围堵、打压”行动,告诉中国官员他们必须“敢于斗争”。
国防的相互依存
许多国家得出的结论是,要遏制中国共产党并获得对美国或其他国家的影响力,他们必须表明他们有能力而且会在必要时进行反击。
“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现在还包括菲律宾——都在提供更多给美国。为什么?”新加坡外交部前常务秘书比拉哈里·考斯甘说。“因为中国毫无必要地咄咄逼人。”
率先提高警惕的国家包括日本和印度。2006年,两国开始共享安全评估,原因是担心中国在南亚和东亚扩建临时机场与港口,这些努力后来还包括在其他国家声称拥有主权的岛屿和岛礁上建设军事基地。
此后,印度和日本签署了多项协议,成为该地区国防计划互联的典范。其中一项协议允许两国在彼此的基地获得物资和服务;另一项协议则放宽了相关规定,鼓励军工制造合作。今年到目前,两国已举行了海军联合演练和首次联合战斗机演习。
两国也都在扩大与美国的合作,同时确保彼此不能太过相互依存。前印度外交官梅农称之为一种自然的“制衡反应”——既发出了抵抗中国的信号,又没到集体防卫的程度。
美国还寻求升级其作战方式,将重点放在了有良好协调的相互依存关系上。
如今,在中国和朝鲜有多型导弹可以打击附近日本及关岛的大型美军基地的情况下,美国各个军种开始在印太地区采取分散的方式,国防部称这里为全球安全的“首要战场”,于此部署了30万军队。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增强威慑,美国官员一直在搜寻立足点。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太平洋的美属领土都在配合美国国防部官员,扩大军事准入和设施,通常是由美国来提议投资共享基础设施。
一些美国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应尽快采取更多行动,但其坚定主张已经挑起旧仇。中国、朝鲜和俄罗斯批评了日本不断增加的军费开支。在1910年至1945年间处于日本残酷殖民统治之下的韩国也有其担忧,首尔一些分析人士警告称,尽管两国领导人一直在寻求修复关系,但不能让日本来制定该地区的议程。
在更南边,澳大利亚与美英就购买核动力潜艇达成的“奥库斯”协议也惹恼了印尼,后者担忧核扩散问题,且与中国的军事联系日益紧密。
美国官员承认,随着军事预算增加,地区紧张局势也在升级。但他们表示,相信这种由对中国的共同不满而导致的僵局将持续下去。而像天宁岛这样的集结点已经开始具备更加重要的意义。
在飞行的间隙,日本的F-15战斗机飞行员、37岁的岩本翔太郎(音)上尉表示,他来到此地“意义非凡”,因为夺走数万日本人生命的原子弹正是在这里被装上了美国飞机。离开时,他决心要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以便能在空中与美国盟友更便捷地交流。
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高级将领也共同前往该地区,踏上了的路面开裂的停机坪,凝望着为将巨大的原子武器装到B-29超级堡垒轰炸机上而挖的混凝土坑。
对许多人来说,上一次世界大战遗留的恐怖与眼下的威胁彷如岛上的破旧跑道蒸腾而出的热浪。
“如果我们不具备威慑侵扰者的可靠力量,那最终或许会落入这样一种局面,我们将不得不再次考虑发生那种战争的可能,”澳大利亚皇家空军上校罗伯特·格雷厄姆说道。“我们希望永远都不至于走到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