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砂泡出黄金鲍”海鲜大厂加违禁药粉后续更惊人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3月15日 23点22分 PT
  返回列表
78949 阅读
25 评论
新京报

鲍鱼、海参等美味

不少人都很爱吃!

但背后的食品安全必须引起重视!

315前夕有媒体曝出

光鲜亮丽的“高端”海产品背后

或涉嫌非法添加有毒药剂

“药粉”泡发:

保质保鲜,色泽更好

315前夕,新京报记者根据爆料,以操作工的身份进入一家海鲜加工厂进行暗访。这家公司是一家集海珍品养殖、捕捞、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渔业企业。官网显示:企业园区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全年生产加工各种各类海参、黄金鲍等海洋珍品达1000余万斤,产值达10亿元。

在工厂一楼的车间内,摆放着十余个长约1米、高约80厘米的蓝色塑料水槽,槽内数百斤的“鲍片”正在被工作人员加水浸泡。每个槽内的水面都聚满了白色泡沫。

被“药液”泡发的“鲍片”更加滑嫩,散发出类似洗衣粉的味道。暗访视频截图

黄金鲍盛产于北非,实际是一种海螺,因为形似鲍鱼,所以在国内被称为黄金鲍。进货包装显示,这是一种名为“宽口涡螺”的海产品,产地为塞内加尔。

“里面加药了,保鲜、漂白,螺肉会更好看。”一位工作人员称,这些海产品切片实为螺肉,他们对外都叫“鲍片”。记者对比发现,经过2个小时的浸泡后,不管是看起来还是摸起来,“鲍片”较之前都更加嫩滑,色泽更白亮。

左为未用“药液”泡发的黄金鲍,呈黄褐色。右为用“药液”泡发一小时的黄金鲍,颜色已经变淡。

“黄金鲍”被药液泡发后,药液呈现出红色

工人将泡好的黄金鲍与买来的鲍鱼壳组合。鲍鱼壳粘贴上螺片后,将以“喜宴鲍”、“鲍贝”等名称出售。

这种神奇“药粉”到底是什么?

面对记者询问

多位工作人员对此三缄其口

即使是每日称重

分配下药的工作人员

也称“不知道”

违禁添加剂:药粉含有毒硼砂

记者看到,在该公司的一、二楼两层加工区域内,多数车间和走廊内都装设有监控设备。然而,配置“药粉”的制冰间里,并没有安装摄像头,且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调配。

工人在制冰间里“配药”。

究竟是什么药?记者看到,这些装着“药粉”的外层牛皮纸袋和内层的塑料袋上,均未标注任何关于该产品的信息,唯一能够区分的就是纸袋上有手写的字母“G”和“B”。

为了弄清楚“药粉”的成分,新京报记者在车间对两种药粉取样后,送到吉林省长春市一家化学实验室进行XRD物相分析检测,检测结果显示,“G”样本中主要成分均为硼砂,“B”样本也含有硼砂。

《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硼砂属于有毒、有害物质,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早在2008年,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发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就将硼砂和苏丹红等添加剂列入第一批禁止添加、使用的名单。

然而就是这个对人体会造成损伤,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剂,仅在2月27日就被使用了四五袋,粗略估计有200斤。而这些被硼砂浸泡了2天的黄金鲍,出现在该企业的网店里时,打上了“放心美味”的字样。

工人将调配好的“药”放进水槽,加水稀释。

海参上色:边煮边染变“高端”

卧底调查期间,记者曾被抽调到海参生产线。在海参蒸煮间内,一筐筐原本泛青色的海参通过煮制后,最终变成了黑褐色。在该公司的网店里,这些黑褐色的海参,被称为“野生”“高端的海参”。

蒸煮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海参煮过之后颜色变深,并不是因为被煮熟的原因,而是锅内添加有可以染色的物质,煮其实就是染色的过程。经过蒸煮、泡发等工序,再冷冻包装。

染色后的海参通体发黑

记者询问了多位蒸煮间的工人,他们均表示不确定给海参上色使用的是什么物质,只表示称“类似于茶叶的黑色东西”。

除了使用违禁添加剂

浸泡海产品外,

该公司对员工的健康管理制度

也并不严格。

记者在应聘该公司时,提出没有健康证是否可以上岗的问题。招聘人员称,可以先行上岗,后续会安排相关体检,但从记者入职到离开的5天时间内,始终无人安排记者前去体检,也无人询问记者是否办理了健康证。入职的第3天,记者签订了劳务合同。

最新后续:

负责人称添加为好卖相

查处前疯狂转移

昨天(3月14)日下午,上述涉事企业负责人找到记者称,并不清楚添加剂中含有硼砂成分。

随后,记者将相关情况

反映给当地市场监管局

但当记者随市场监管部门

进厂检查时

操作车间里的产品和添加物

已不见踪影

不过,另一路记者已将工厂

疯狂转移黄金鲍的过程拍摄下来

目前

属地市场监管及警方已介入调查

民以食为天,

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

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

必定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小坊也将持续关注!

“硼砂泡出黄金鲍”后续:记者被威胁,官方通报:涉事企业被关停,警方开展刑事调查

据新京报3月14日报道,随着“3·15”临近,有关消费者权益、问题商品曝光的话题热度越来越高。日前,记者根据爆料,以操作工的身份进入辽宁大连一家海鲜加工厂进行暗访,记录下了海鲜加工的那些“狠活”。

拳头大小的黄金鲍鲜嫩肥美,“放心美味”;黑褐色的海参参体饱满、肉质Q弹,“高端的海参,不需要解释”。这是大连一家海产品公司在其网络店铺中对所售商品的介绍,图片里的黄金鲍看起来鲜嫩金黄,海参个大体肥。然而,这些光鲜亮丽的“高端”海产品背后,却涉嫌非法添加有毒药剂。

记者调查发现,该企业生产的“鲍片”“黄金鲍”大多使用产于塞内加尔的宽口涡螺作为原料,但这些“鲍片”“鲍贝”“黄金鲍”制作过程中,都会使用药剂泡制,而这些药剂经记者取样第三方送检,均含有国家明令禁止、具有毒性的硼砂成分。此外,该企业生产的“高端海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经过了染色泡发。

《食品安全法》规定,硼砂属于有毒、有害物质,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早在2008年,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发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就将硼砂和苏丹红等添加剂列入第一批禁止添加、使用的名单。然而就是这个对人体会造成损伤,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剂,仅在2月27日就被使用了四五袋,粗略估计有200斤。而这些被硼砂浸泡了2天的黄金鲍,出现在该企业的网店里时,打上了“放心美味”的字样。

记者了解到,当日,涉事企业将加工区内的相关产品紧急转移到了一处废品收购站。目前,警方、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14日下午,记者将涉事企业使用违禁添加剂一事,分别向大连市、金普新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在金普新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涉事企业陈姓负责人告诉记者称,使用添加剂的目的,是为了让黄金鲍、鲍片好看,但否认使用的添加剂是硼砂。

企业负责人在政府工作人员和记者面前称“不知情”“不了解”,而在厂区内,工人已经“秘密行动”了。蹲守在厂区的记者看到,厂区内两辆叉车不间断地将装满黄金鲍和鲍片的蓝色槽箱运离厂区。

记者跟踪确认,这些疑似已被浸泡过硼砂的海产品,被运到了厂区对面一处废品收购站内的空地上。现场记者留意到,叉车每趟运送两槽海产品,两辆叉车来回运了7趟。

除了转移海产品外,记者在现场看到,使用白色编织袋装的食品添加剂,也被工作人员使用叉车装进一辆厢式货车内,运离厂区。当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赶到涉事企业的加工车间时,上下两层的大车间里,已找不到一槽黄金鲍和鲍片。原本在制冰间内贴墙放置的硼砂,也不见踪影。

面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问询,加工车间工作人员称,从未使用过含有硼砂的违禁添加剂,当日也没有加工黄金鲍,所以看不到相关产品。而当记者带领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到厂区外找到被转移的黄金鲍和鲍片后,企业工作人员才承认,确是他们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揭露“硼砂泡出黄金鲍”记者曾受到涉事厂家威胁。

3月15日,大连金普新区管理委员会通报,3月14日下午,接举报反映大连某海鲜加工厂涉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问题,经联系举报人确认,涉事企业为大连中科海产品发展有限公司。金普新区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迅速赴涉事企业开展调查,对货品及原料封存并进行取样化验,同步开展对相关人员调查取证工作,委托专业机构对样本连夜进行检测。3月15日上午,检测结果显示,该企业加工的“黄金鲍”(国外进口涡螺的俗称,非本地鲍鱼)检出硼酸成分,企业涉嫌存在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违法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市场监管部门已第一时间对涉事企业进行关停,相关产品下架,并由企业召回已售产品,对企业和相关责任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已开展刑事调查,对危害群众健康的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打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对监管部门涉嫌失职失责问题启动调查,后续处理情况将及时通报。

T
Tangojackson
1 楼
国内食品的花活儿多了去了,这是事儿?!感觉震惊的人是昨天才出生的?
d
dingding6
2 楼
民众生活富裕了,钱多了,有关部门要更加严厉看管这些食品安全生产,不要忘记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训,保护民众的身体健康。
r
rootrootroot
3 楼
科技与狠活
r
rootrootroot
4 楼
这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开一万次会都解决不了的,反正领导们吃特供,等危害到领导们时再查也不迟
鱼余同
5 楼
小聪明,大智慧
6 楼
科技强國😎
唐山肖三
7 楼
P民懂什么,这是党妈的一步大棋。坚持几年,咱们就不怕敌对势力的生化武器了,嘿嘿。
q
qwertyuiop5656
8 楼
大工厂都这么干,小作坊呢?
我是键盘侠
9 楼
5毛习惯了
N
NBC111
10 楼
中国人毒害中国人 太正常了
j
jjjohnson
11 楼
有密歇根州直接拿一火车皮毒药往饮用水源里灌厉害吗👍 [1评]
糖桔喝得
12 楼
鲍鱼那是富豪吃的,我等屌丝只能上网站或者买本杂志来欣赏一下了。
l
liuyuanwang99
13 楼
都没有你妈屄历害,下出你这么个王八蛋操的!
l
linantiger
14 楼
这工厂老板肯定去过台湾学习过。要不怎么会知道这种处理工艺?
W
Wuyueshanren
15 楼
厲害👍牆國多多益善
小凡人
16 楼
怪不得现在傻红的智商这么低,高档食品都这样搞,那些五毛天天都在吃些啥?真幸福呀!
a
abc868
17 楼
民以食为天, 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
c
checkup
18 楼
傻逼中國人,這些人應該槍斃,什麼這個調查,就是當場開槍,可以震懾
专看评论
19 楼
东西不见可见监管机构和这家企业或众多企业有联系收取好处费,要不这些监管机构如何捞金
任艾嘉
20 楼
监管太差
e
execom
21 楼
好像女的没有什么事,女的吃货这么多,没有听说得癌的,反而是男的多
走西口
22 楼
诈骗大国!只有不知道的,没有不敢做的!
D
DonaldTramp
23 楼
这种黑心企业给大连丢人啊。
m
myemail889
24 楼
-
那就好好生活
25 楼
海参卖得很贵,真是很奇葩事。 几千块一斤。都是别人做出来的东西罢了。 开车从大连到沈阳的路上,田野里很多坑,水塘,都是养海参之类的。什么来自于大海,野生海货。怎么可能。 论营养,海参也是没什么出奇。 但是很多中老年人,就是愿意花那个钱。大连张奶奶海参,什么什么虾夷山北,海里游走,很多美妙的故事。 经济蓬勃发展,大家都有钱。自己吃,买了送给人,总得有贵重的产品。就看谁能制造一个美丽的故事了。
欲火难耐
26 楼
显然质检有内鬼报信了应该把内鬼揪出来撤职查办 厂家也应该直接曝光让它见光死 这样才有威慑力 不然永远禁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