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这几天可不太平。短短五天,连续两起救援事件,主角居然是同一个人——一位在东京读书的中国籍大学生。
事情发生在4月26日下午,日本静冈县警方接到一通紧急报警电话:富士山富士宫口八合目,有人倒在雪地上,看起来非常糟糕。
报警的是一组路过的登山者。他们本来是准备下山的,结果在一块碎石坡上发现一个人孤零零地趴着,衣服上沾满了泥土和血迹,整个人瑟瑟发抖,手脚僵硬,脸色苍白得吓人。
这群登山者立刻意识到问题严重,当机立断报了警。救援队收到消息后迅速集结,顶着寒风往八合目方向冲。因为在这种高山环境下,人的状况是分分钟恶化的,晚一步可能就是生死之别。
大概一小时后,救援队找到了倒地的男子。他还能勉强张嘴说话,用磕磕绊绊的日语喘着气说:“好冷……身体……不行了……”整个说话的过程断断续续,看得人捏一把汗。
根据初步判断,这名男子出现了高山病症状——体力严重透支,呼吸困难,四肢发冷。再加上地面寒冷潮湿,他一边失温一边缺氧,状况非常危险。
救援人员小心翼翼地把他固定在担架上,几个人轮流抬着,在坑坑洼洼的雪道上艰难下山。途中他们不得不多次停下来给男子盖上保暖毯,防止体温进一步下降。
到了五合目后,早已等候的救护车立刻把他送往最近的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所幸他的身体没有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没有生命危险,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就在大家以为事情告一段落时,警方的后续调查让人大跌眼镜——这名男子,四天前刚刚在富士山被救过一次!
4月22日,这位27岁的留学生第一次报警求救。那天,他独自攀登到了富士山山顶,本来一切顺利,却在下山时发现,关键的登山装备——冰爪——不见了!
冰爪是什么?对普通人来说可能陌生,但在高山环境下,它就像救命稻草一样重要。冰爪能牢牢抓住冰面和雪地,没有它,人在陡坡上寸步难行,下山几乎是玩命。
失去了冰爪,他根本没办法自己走下来,只能打电话报警求救。考虑到当时山顶的恶劣天气,山梨县的防灾直升机出动了,硬是冒着高风险,把他从山顶吊运下山。
一般来说,经历过这样一场救援,很多人都会心有余悸,不敢轻易再上山。但没想到,这位同学竟然才休整了几天,就又偷偷摸摸背起包,悄悄出发了。
这次,他的目标不是登顶,不是挑战极限,只是想找回上次落下的手机和其他随身物品——尤其是那部据说价格不菲的智能手机,里面存着大量学习资料和个人信息。
然而,富士山根本不是普通的郊游景点。哪怕是四月底,山上的气温依旧低至零下,风力动辄达到六七级,天气说变就变。
更要命的是,这名男子明显没有做充分准备。他穿的衣服不够厚,食物和水也带得不足,甚至连最基本的氧气瓶、急救用品都没有备齐。
结果,没走几个小时,他的体力就开始下滑。头晕、呕吐、全身乏力——高山病的典型症状全来了。他努力咬牙坚持,想至少找到东西再下山,但最终还是在八合目一头栽倒,动弹不得。
如果不是碰巧有其他登山者路过,他可能早已陷入昏迷,甚至发生更严重的后果。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次救援并不是他主动报警,而是别人发现他倒在地上,连滚带爬把他挪到安全地带,然后帮他报警求救。
至于他有没有成功找回那部心心念念的手机?警方目前表示不清楚,留给网友们无限想象。
这起事件曝光后,日本网友们彻底炸锅了。
相关报道下面的评论区里已经刷爆了,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有人愤怒地批评:“富士山不是游乐园!不是你想上就上、想找东西就找的!”
有人心疼救援队:“又是出动直升机又是大队人马,这么多资源全砸在一个人身上,太可惜了。”
更有人尖锐指出:“登山之前不做好准备就是拿自己的命赌,更是对救援人员的不尊重!”
实际上,在日本,山岳救援可不是免费的。每次救援行动背后,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尤其在像富士山这样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地方,救援难度更是成倍增加。
更何况,救援人员自己也在冒生命危险——他们要面对强风、低温、落石等种种威胁。每一次救援,都是拿命在赌。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更广泛的反思:
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对大自然的危险认识如此薄弱?
很多年轻人似乎觉得,只要有点装备、胆子够大,就能征服任何环境。但现实远比想象残酷得多。山不会因为你的冲动而变得温柔,大自然也不会因为你是游客就手下留情。
想必现在,这位留学生已经深刻体会到了——
为了找回一部手机,差点丢掉一条命,这笔账,怎么算都是血亏。
富士山,这几天可不太平。短短五天,连续两起救援事件,主角居然是同一个人——一位在东京读书的中国籍大学生。
事情发生在4月26日下午,日本静冈县警方接到一通紧急报警电话:富士山富士宫口八合目,有人倒在雪地上,看起来非常糟糕。
报警的是一组路过的登山者。他们本来是准备下山的,结果在一块碎石坡上发现一个人孤零零地趴着,衣服上沾满了泥土和血迹,整个人瑟瑟发抖,手脚僵硬,脸色苍白得吓人。
这群登山者立刻意识到问题严重,当机立断报了警。救援队收到消息后迅速集结,顶着寒风往八合目方向冲。因为在这种高山环境下,人的状况是分分钟恶化的,晚一步可能就是生死之别。
大概一小时后,救援队找到了倒地的男子。他还能勉强张嘴说话,用磕磕绊绊的日语喘着气说:“好冷……身体……不行了……”整个说话的过程断断续续,看得人捏一把汗。
根据初步判断,这名男子出现了高山病症状——体力严重透支,呼吸困难,四肢发冷。再加上地面寒冷潮湿,他一边失温一边缺氧,状况非常危险。
救援人员小心翼翼地把他固定在担架上,几个人轮流抬着,在坑坑洼洼的雪道上艰难下山。途中他们不得不多次停下来给男子盖上保暖毯,防止体温进一步下降。
到了五合目后,早已等候的救护车立刻把他送往最近的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所幸他的身体没有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没有生命危险,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就在大家以为事情告一段落时,警方的后续调查让人大跌眼镜——这名男子,四天前刚刚在富士山被救过一次!
4月22日,这位27岁的留学生第一次报警求救。那天,他独自攀登到了富士山山顶,本来一切顺利,却在下山时发现,关键的登山装备——冰爪——不见了!
冰爪是什么?对普通人来说可能陌生,但在高山环境下,它就像救命稻草一样重要。冰爪能牢牢抓住冰面和雪地,没有它,人在陡坡上寸步难行,下山几乎是玩命。
失去了冰爪,他根本没办法自己走下来,只能打电话报警求救。考虑到当时山顶的恶劣天气,山梨县的防灾直升机出动了,硬是冒着高风险,把他从山顶吊运下山。
一般来说,经历过这样一场救援,很多人都会心有余悸,不敢轻易再上山。但没想到,这位同学竟然才休整了几天,就又偷偷摸摸背起包,悄悄出发了。
这次,他的目标不是登顶,不是挑战极限,只是想找回上次落下的手机和其他随身物品——尤其是那部据说价格不菲的智能手机,里面存着大量学习资料和个人信息。
然而,富士山根本不是普通的郊游景点。哪怕是四月底,山上的气温依旧低至零下,风力动辄达到六七级,天气说变就变。
更要命的是,这名男子明显没有做充分准备。他穿的衣服不够厚,食物和水也带得不足,甚至连最基本的氧气瓶、急救用品都没有备齐。
结果,没走几个小时,他的体力就开始下滑。头晕、呕吐、全身乏力——高山病的典型症状全来了。他努力咬牙坚持,想至少找到东西再下山,但最终还是在八合目一头栽倒,动弹不得。
如果不是碰巧有其他登山者路过,他可能早已陷入昏迷,甚至发生更严重的后果。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次救援并不是他主动报警,而是别人发现他倒在地上,连滚带爬把他挪到安全地带,然后帮他报警求救。
至于他有没有成功找回那部心心念念的手机?警方目前表示不清楚,留给网友们无限想象。
这起事件曝光后,日本网友们彻底炸锅了。
相关报道下面的评论区里已经刷爆了,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有人愤怒地批评:“富士山不是游乐园!不是你想上就上、想找东西就找的!”
有人心疼救援队:“又是出动直升机又是大队人马,这么多资源全砸在一个人身上,太可惜了。”
更有人尖锐指出:“登山之前不做好准备就是拿自己的命赌,更是对救援人员的不尊重!”
实际上,在日本,山岳救援可不是免费的。每次救援行动背后,是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尤其在像富士山这样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地方,救援难度更是成倍增加。
更何况,救援人员自己也在冒生命危险——他们要面对强风、低温、落石等种种威胁。每一次救援,都是拿命在赌。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更广泛的反思:
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对大自然的危险认识如此薄弱?
很多年轻人似乎觉得,只要有点装备、胆子够大,就能征服任何环境。但现实远比想象残酷得多。山不会因为你的冲动而变得温柔,大自然也不会因为你是游客就手下留情。
想必现在,这位留学生已经深刻体会到了——
为了找回一部手机,差点丢掉一条命,这笔账,怎么算都是血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