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对食品安全把控非常严格,甚至几乎近于苛刻的国家,而近日,连蔬菜的形状都会经过挑选才进行贩卖的日本,却出了一起让日本国民十分惊恐的牛奶安全事件。
这些牛奶都是在明治位于关西的工厂生产的,而关西工厂生产的 “明治牛奶 ”会被运往日本西部的所有地区,包括关西地区、中部地区和北陆地区。这些牛奶都是瓶装的,本来用于发送给订购了牛奶的家庭,会配送到订购的家庭中。
简而言之就是,这些牛奶是完全被预定好的商品,所以可能大多已经送到客户家里,甚至有可能已经被食用了。而目前,大阪府政府已根据《食品卫生法》下令,食品制造商明治公司召回其关西工厂生产的约 44,000 瓶牛奶。
据大阪府政府称,岸和田公共卫生中心于 6 月 6 日对位于贝冢市的明治关西工厂进行了检查,发现了兽药磺胺甲氧嘧啶。
召回的这 44,000 瓶牛奶,有效期为本月 13 日,目前尚未确认对健康造成损害,但是情况也算是十分紧急了。
而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关西工厂在生产这批牛奶的时候,没有严格遵守“禁止在挤奶前72小时给奶牛使用药物”这一规定,也就是说,奶牛吃了这种药还没过3天,就被挤奶了。
这一新闻的发布,让日本国民非常惊恐和愤怒,有人提出了为什么国外的商品在日本商家不需要那么严格的检测。
“国外生产的牛肉含有生长激素,小麦含有除草剂,这些都可以在超市货架上找到。而国产产品是禁止的,进口产品却可以在不违法的情况下通过,这样的法律不奇怪吗?规则本身被扭曲,以及对牛奶中抗菌剂残留的担忧,对于准确了解原因和背景非常重要。到底是谁受益?”而更有网友认为日本人的体质大多不适合喝牛奶,会乳糖不耐,那不如不喝。
“长期以来,牛奶一直是蛋白质和钙的简单来源,这对成长中的儿童尤其有益。然而,奶牛饲料中含有的抗生素和其他药物一直存在问题。一些专家表示,这只会对牛奶消化困难的日本人民有害,但大型饮料公司和奶牛养殖者的生活方式使这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我认为牛奶会促进过敏,所以如果你不想喝的话,我认为最好不要强迫自己喝。但事实是,我喜欢牛奶。我开始喝很多它来增强肌肉,但它很美味。所以我知道有喂养问题,但他还是喝了不少。对我来说,牛奶就像酒精一样,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尽量避免,但两者都很美味,我就是无法放弃。”更有网友认为这次的事件并不是意外,而是故意为之,甚至因此想起了23年前另一个食品界巨头雪印牛奶的中毒事件。
6月25日和歌山县的三名饮用过雪印低脂牛奶的儿童最先出现呕吐症状,后来越来越多同样症状的患者出现,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大阪市一家医院向大阪市保健所报告了疑似食物中毒病例,因此大阪市公共卫生中心对大阪工厂进行了现场检查,并指示该公司主动召回可疑产品,并在报纸上发布了公司通知。
但大阪工厂却因总公司高管正在参加股东大会而推迟做出决定,直到第二天才开始召回30万件产品,且没有发布公司公告。同一天,大阪市公共卫生中心对大阪工厂的反应感到担忧,发布了自己的新闻稿,宣布怀疑发生食物中毒。深夜,大阪工厂召开首次新闻发布会,宣布暂时停止低脂牛奶生产。受污染产品于 21 日开始发货 8 天后,该决定被暂停,但反应来得太晚,无法遏制损失。
而那次事件影响了整个日本的牛奶行业,规定了只有纯正的牛奶能使用“牛乳”的商品名,而任何有添加其他成分的只能挂“ミルク”(Milk)的商品名。而在更早之前,大概50年代,另一个日本食品行业巨头森永乳业著名的“奶粉砒霜中毒事件”,至今回忆起都让人心惊胆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延续至今。
这也是常常被称为日本第一起食品安全问题事件。这起事件发生在1995年的6月左右,主要发生在日本西部地区,当时许多婴幼儿饮用了森永的奶粉中毒了,因为奶粉中含有砒霜。
森永当时花了很大的广告费用推广,几乎日本全国一半的牛奶都是森永生产的。鲜奶供不应求了,于是森永就用非鲜奶作原料,加入一种叫作磷酸苏打的稳定剂。当然这种稳定剂,也分药用和工业用途,森永的德岛工厂却选用了含砒霜成分、用于杀虫的工业磷酸苏打,这个东西咱们俗称砒霜。
起初不少婴儿的症状被当成了一种怪病,原因不明的腹泻,发烧,那其实是因为摄入了这种化学物质后的中毒反应,会导致神经障碍,器官受损等结果。
这起案件最终导致了12344名婴儿中毒,其中有130名婴儿死亡。然而,当时因为“消费者权益”尚未确立,并没能为患者采取令人满意的救助措施。而这起案件的许多受害者,至今都因为当初的中毒留下了后遗症,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终身残疾。
所以日本国民对于牛奶等奶制品出问题的态度是一直很敏感,这也是应该的,毕竟上面说的这些大品牌可都是大家每天食用的国民品牌。如此的信任被辜负,难免难以接受,也难免担心。如今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却再次出现了这样因为疏忽才导致的牛奶安全问题,实在让人愤怒和担忧。
日本是对食品安全把控非常严格,甚至几乎近于苛刻的国家,而近日,连蔬菜的形状都会经过挑选才进行贩卖的日本,却出了一起让日本国民十分惊恐的牛奶安全事件。
这些牛奶都是在明治位于关西的工厂生产的,而关西工厂生产的 “明治牛奶 ”会被运往日本西部的所有地区,包括关西地区、中部地区和北陆地区。这些牛奶都是瓶装的,本来用于发送给订购了牛奶的家庭,会配送到订购的家庭中。
简而言之就是,这些牛奶是完全被预定好的商品,所以可能大多已经送到客户家里,甚至有可能已经被食用了。而目前,大阪府政府已根据《食品卫生法》下令,食品制造商明治公司召回其关西工厂生产的约 44,000 瓶牛奶。
据大阪府政府称,岸和田公共卫生中心于 6 月 6 日对位于贝冢市的明治关西工厂进行了检查,发现了兽药磺胺甲氧嘧啶。
召回的这 44,000 瓶牛奶,有效期为本月 13 日,目前尚未确认对健康造成损害,但是情况也算是十分紧急了。
而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关西工厂在生产这批牛奶的时候,没有严格遵守“禁止在挤奶前72小时给奶牛使用药物”这一规定,也就是说,奶牛吃了这种药还没过3天,就被挤奶了。
这一新闻的发布,让日本国民非常惊恐和愤怒,有人提出了为什么国外的商品在日本商家不需要那么严格的检测。
“国外生产的牛肉含有生长激素,小麦含有除草剂,这些都可以在超市货架上找到。而国产产品是禁止的,进口产品却可以在不违法的情况下通过,这样的法律不奇怪吗?规则本身被扭曲,以及对牛奶中抗菌剂残留的担忧,对于准确了解原因和背景非常重要。到底是谁受益?”而更有网友认为日本人的体质大多不适合喝牛奶,会乳糖不耐,那不如不喝。
“长期以来,牛奶一直是蛋白质和钙的简单来源,这对成长中的儿童尤其有益。然而,奶牛饲料中含有的抗生素和其他药物一直存在问题。一些专家表示,这只会对牛奶消化困难的日本人民有害,但大型饮料公司和奶牛养殖者的生活方式使这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我认为牛奶会促进过敏,所以如果你不想喝的话,我认为最好不要强迫自己喝。但事实是,我喜欢牛奶。我开始喝很多它来增强肌肉,但它很美味。所以我知道有喂养问题,但他还是喝了不少。对我来说,牛奶就像酒精一样,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尽量避免,但两者都很美味,我就是无法放弃。”更有网友认为这次的事件并不是意外,而是故意为之,甚至因此想起了23年前另一个食品界巨头雪印牛奶的中毒事件。
6月25日和歌山县的三名饮用过雪印低脂牛奶的儿童最先出现呕吐症状,后来越来越多同样症状的患者出现,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大阪市一家医院向大阪市保健所报告了疑似食物中毒病例,因此大阪市公共卫生中心对大阪工厂进行了现场检查,并指示该公司主动召回可疑产品,并在报纸上发布了公司通知。
但大阪工厂却因总公司高管正在参加股东大会而推迟做出决定,直到第二天才开始召回30万件产品,且没有发布公司公告。同一天,大阪市公共卫生中心对大阪工厂的反应感到担忧,发布了自己的新闻稿,宣布怀疑发生食物中毒。深夜,大阪工厂召开首次新闻发布会,宣布暂时停止低脂牛奶生产。受污染产品于 21 日开始发货 8 天后,该决定被暂停,但反应来得太晚,无法遏制损失。
而那次事件影响了整个日本的牛奶行业,规定了只有纯正的牛奶能使用“牛乳”的商品名,而任何有添加其他成分的只能挂“ミルク”(Milk)的商品名。而在更早之前,大概50年代,另一个日本食品行业巨头森永乳业著名的“奶粉砒霜中毒事件”,至今回忆起都让人心惊胆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延续至今。
这也是常常被称为日本第一起食品安全问题事件。这起事件发生在1995年的6月左右,主要发生在日本西部地区,当时许多婴幼儿饮用了森永的奶粉中毒了,因为奶粉中含有砒霜。
森永当时花了很大的广告费用推广,几乎日本全国一半的牛奶都是森永生产的。鲜奶供不应求了,于是森永就用非鲜奶作原料,加入一种叫作磷酸苏打的稳定剂。当然这种稳定剂,也分药用和工业用途,森永的德岛工厂却选用了含砒霜成分、用于杀虫的工业磷酸苏打,这个东西咱们俗称砒霜。
起初不少婴儿的症状被当成了一种怪病,原因不明的腹泻,发烧,那其实是因为摄入了这种化学物质后的中毒反应,会导致神经障碍,器官受损等结果。
这起案件最终导致了12344名婴儿中毒,其中有130名婴儿死亡。然而,当时因为“消费者权益”尚未确立,并没能为患者采取令人满意的救助措施。而这起案件的许多受害者,至今都因为当初的中毒留下了后遗症,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终身残疾。
所以日本国民对于牛奶等奶制品出问题的态度是一直很敏感,这也是应该的,毕竟上面说的这些大品牌可都是大家每天食用的国民品牌。如此的信任被辜负,难免难以接受,也难免担心。如今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却再次出现了这样因为疏忽才导致的牛奶安全问题,实在让人愤怒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