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天宣布对共计对80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至15%的关税。特朗普1日签署行政令,对加墨中三国产品加征关税,中方当天就做出回应和警告,但是在3天后的今天,中方宣布加征上述关税,是因为美国的关税生效期是北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就在今天早晨,特朗普在最后时刻宣布推迟对加墨征收关税30天,但是没有宣布推迟对中国的加税计划,等于是美国新征关税单上暂时只留下了中国。中国的报复性关税措施随之出台。
不仅如此,中国今天还宣布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决定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表示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依法对其进行立案调查;以及正式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
加征关税是特朗普的“大棒”,同时也是他谋取其他利益的筹码。但是如果他想通过关税“征服”中国,那他真是想错了。中国早就领教了他们的这一套,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美国的高关税和更高关税威胁,中国企业一直在采取对策,不断未雨绸缪。
中美贸易额与2018年时相比,不降反升,美国一些政治精英巴不得与中国贸易脱钩,但是他们脱不动。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6882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5246亿美元,比2018年的中国对美出口4784.2亿美元反而多了。
▲2018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挑起中美经贸摩擦。2021年以来,拜登政府不仅延续了加征关税措施,还鼓噪对华“脱钩断链”“去风险”,打造“小院高墙”,搞“友岸外包”,破坏全球经贸体系。美国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战六年来,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被压垮,反而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图源:新华网)
从美国沃尔玛超市的情况看,2023年中国生产的商品所占比例与2018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60%。沃尔玛作为一家企业,显然有意采购渠道多元化,以增加应对中美贸易战的能力,这60%的中国商品之所以难以继续撼动,就是因为沃尔玛花同样价钱从世界其他地方买不到同等质量的商品,甚至花更多一些钱也买不到。美国政治精英推动同中国脱钩,“能断则断”,但是目前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绝大多数商品,包括沃尔玛超市里货架上的60%中国商品,都是维持美国人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刚需。
老胡大约七八年前曾经在印度一家奥特莱斯店里看上了一款我穿过的品牌衬衫,我见它的价格比国内奥特莱斯店里好像还便宜些,就买了两件。回国后穿了一两水,就不行了,与我在国内奥特莱斯店里买的同款衬衫完全不是一个质量。有那一次经历,就塑造了我作为消费者对“印度制造”的印象。更不要说各种小家电了。东南亚国家和南亚国家工人的素质以及供应链的可靠性,包括每一个零部件的质量,如何能与中国的情况相提并论?把东南亚、南亚的产品降价10%甚至更多一些,就真的能与中国的同款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开展竞争了?开玩笑嘛!
中国如今已经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规模达到25.45万亿元人民币,比2018年货物贸易出口16.42万亿元人民币增加了54%。这意味着美国对华贸易战并没有能够阻止中国对外贸易的继续扩大,而且世界大部分制造业的产品里都包含“中国元素”。不买中国产品改为采购东南亚和南亚产品,绕来绕去他们跳不出泛中国制造的圈子。真正离开中国制造,意味着美国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就要被打回到上个世纪中国制造业高速崛起之前去。
▲特朗普竞选期间曾表示,他计划对中国征收60%关税。(图源:外媒)
所以说,特朗普根本就没有与中国把贸易战打到底的筹码,他在相当程度上是虚张声势,他根本不可能对中国产品普征他在竞选时宣称的60%关税,除非他准备让美国人一起去喝西北风。
中国厂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增加市场的“备胎”,只要我们做到保质保量,整个世界就离不开与我们的合作,因为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劳是我们赢得世界市场的根本原因。我们无需用进一步降价来承受美国新关税,在对外贸易上,中国厂商需要守住盈利的底线,相互之间不能进一步 “卷”了。特朗普新征的10%关税必须要让美国经销商和美国消费者去承担,让美国的物价上涨抬高民怨,进而逼出特朗普的后退
中国今天宣布对共计对80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至15%的关税。特朗普1日签署行政令,对加墨中三国产品加征关税,中方当天就做出回应和警告,但是在3天后的今天,中方宣布加征上述关税,是因为美国的关税生效期是北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就在今天早晨,特朗普在最后时刻宣布推迟对加墨征收关税30天,但是没有宣布推迟对中国的加税计划,等于是美国新征关税单上暂时只留下了中国。中国的报复性关税措施随之出台。
不仅如此,中国今天还宣布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决定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表示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依法对其进行立案调查;以及正式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
加征关税是特朗普的“大棒”,同时也是他谋取其他利益的筹码。但是如果他想通过关税“征服”中国,那他真是想错了。中国早就领教了他们的这一套,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美国的高关税和更高关税威胁,中国企业一直在采取对策,不断未雨绸缪。
中美贸易额与2018年时相比,不降反升,美国一些政治精英巴不得与中国贸易脱钩,但是他们脱不动。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6882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5246亿美元,比2018年的中国对美出口4784.2亿美元反而多了。
▲2018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挑起中美经贸摩擦。2021年以来,拜登政府不仅延续了加征关税措施,还鼓噪对华“脱钩断链”“去风险”,打造“小院高墙”,搞“友岸外包”,破坏全球经贸体系。美国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战六年来,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被压垮,反而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图源:新华网)
从美国沃尔玛超市的情况看,2023年中国生产的商品所占比例与2018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仍然高达60%。沃尔玛作为一家企业,显然有意采购渠道多元化,以增加应对中美贸易战的能力,这60%的中国商品之所以难以继续撼动,就是因为沃尔玛花同样价钱从世界其他地方买不到同等质量的商品,甚至花更多一些钱也买不到。美国政治精英推动同中国脱钩,“能断则断”,但是目前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绝大多数商品,包括沃尔玛超市里货架上的60%中国商品,都是维持美国人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刚需。
老胡大约七八年前曾经在印度一家奥特莱斯店里看上了一款我穿过的品牌衬衫,我见它的价格比国内奥特莱斯店里好像还便宜些,就买了两件。回国后穿了一两水,就不行了,与我在国内奥特莱斯店里买的同款衬衫完全不是一个质量。有那一次经历,就塑造了我作为消费者对“印度制造”的印象。更不要说各种小家电了。东南亚国家和南亚国家工人的素质以及供应链的可靠性,包括每一个零部件的质量,如何能与中国的情况相提并论?把东南亚、南亚的产品降价10%甚至更多一些,就真的能与中国的同款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开展竞争了?开玩笑嘛!
中国如今已经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规模达到25.45万亿元人民币,比2018年货物贸易出口16.42万亿元人民币增加了54%。这意味着美国对华贸易战并没有能够阻止中国对外贸易的继续扩大,而且世界大部分制造业的产品里都包含“中国元素”。不买中国产品改为采购东南亚和南亚产品,绕来绕去他们跳不出泛中国制造的圈子。真正离开中国制造,意味着美国人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就要被打回到上个世纪中国制造业高速崛起之前去。
▲特朗普竞选期间曾表示,他计划对中国征收60%关税。(图源:外媒)
所以说,特朗普根本就没有与中国把贸易战打到底的筹码,他在相当程度上是虚张声势,他根本不可能对中国产品普征他在竞选时宣称的60%关税,除非他准备让美国人一起去喝西北风。
中国厂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增加市场的“备胎”,只要我们做到保质保量,整个世界就离不开与我们的合作,因为中国人的聪明和勤劳是我们赢得世界市场的根本原因。我们无需用进一步降价来承受美国新关税,在对外贸易上,中国厂商需要守住盈利的底线,相互之间不能进一步 “卷”了。特朗普新征的10%关税必须要让美国经销商和美国消费者去承担,让美国的物价上涨抬高民怨,进而逼出特朗普的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