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中国话来去中国化 新加坡的神操作有多离谱?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7月12日 23点36分 PT
  返回列表
83700 阅读
53 评论
乌鸦校尉

从今个学年开始,台湾地区的中小学将闽南语、客家话、台湾少数民族语言等“本土语言”列入必修课,而汉语普通话虽然在台湾被称为“国语”,但已经成为了“非本土语言”。民进党当局利用修改课纲搞“去中国化”的野心,昭然若揭。

其实,在文化语言教育上“去中国化”是民进党多年来玩滥了的手段,不过由于以前国民党当局当年强推汉语普通话效果出色,绿营方面这通穷折腾到底也没掀起多少浪花。

比之民进党当局不甚“明智”的强行举措,有些地方的“去中国化”那可真是花了心思的,新加坡的执政者在几十年前,使用极其匪夷所思的手段,搞出了非常成功的“去中国化”。

他们的招数竟然是:用中国话,去中国化。

1

这事,得从二战刚结束那会儿说起。

大战打完了,日本鬼子投降回家了。但对于东南亚各民族来说,这也不是什么太值得高兴的事儿,因为日本人刚走,原来的殖民者就回来了。

但是这会儿的东南亚各民族已经不好糊弄了,当年殖民者第一次来的时候,拥有超强武力,堪称降维打击。可现如今大家伙儿已经看到你们这群白人被日本人揍成了什么德行,既然日本人可以把你们打跑,我们自己为什么不行呢?

只要被压迫者存了这个念头,压迫者的日子也就要到头了。

东南亚民族独立建国之路已经势不可挡。马来人建立了马来西亚,印尼人建立了印度尼西亚。

在这个时候,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峡殖民地变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

海峡殖民地由新加坡、槟城、马六甲三个城市组成,在历史上这块地方因为各种原因与其他殖民地互不统属。而从19世纪中叶开始,英国人在海峡殖民地积极发展贸易,也让此地的商业比周遭发达。

那个年代的东南亚沿海,哪里商业发达都离不开华人。海峡殖民地的人口中,华人移民普遍超过本土居民。

这样就等于在一个马来人的民族国家里,出现了一块巨大的华人占多数的土地。

而经历抗战之后,南洋华人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昂,殖民者视之为隐患,马来人国家也将华人视为威胁。

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执掌新加坡之后,一开始的想法是希望让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用马来西亚的国族主义压制新加坡华人的中国民族主义。

但马来西亚统治者对于华人始终不放心,尽管李先生本人的家庭并不使用中国语言,有很强的本地色彩,还是不能取信于主体民族。

于是,新加坡被迫独立。

那这种乱七八糟的民族环境,是不是欧洲殖民者有意为之,让当地陷入混乱呢?

这次还真不是。殖民统治者对于各种民族主义都是小心提防,之所以造成混乱局面,是因为当初华人来到南洋的时候,还没有中国民族主义这个东西。

下南洋的华人甚至不会用省籍来标识自己的身份,他们只以方言认知自己。19世纪末期以前,东南亚的中国移民如同其移民先辈一样,漂洋过海,为的是有朝一日“捆载而归”。

尽管大多数人终老异域,终生难归故里。他们依地缘、语缘、族缘组合成各种帮派乃至秘密会社、以便维护共同利益、守望相助和保持同家乡的联系。

聚合中国移民及其后裔的纽带,主要是宗亲和同乡意识,而非“中国人意识”。因此,尽管中国移民及其后裔遍布东南亚各地,并形成高度密集的聚居区,但他们客观上并未形成超越帮派的泛中国人组织与联系网络,主观上也基本没有这方面的努力。

讲福佬话的闽南移民围绕妈祖信仰,在南洋各国聚庙而居,后来又在神庙成立福建会馆。新加坡的福建会馆就成立于1840年代。

讲广府话的广东移民则以家乡分为不同的会馆,潮州人和客家人莫不如是。

在那个时代,由于没有中国人认同,唐话(方言)与唐山(家乡)是维系移民认同感的纽带,移民社群对中国的关注,也就限于对家乡的关注。

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早年热衷于捐资助学,今日的集美大学与厦门大学都赖此公慷慨解囊。不过这两所学校都位于厦门,也就是陈先生的家乡同安县。

据20世纪30年代统计,福建沿海侨办学校达到300多所,基本上达到村村有小学。泉州的培元中学,晋江的养正中学、侨光中学、石光中学,漳浦的佛昙纯美中学等,都是办学卓有成效的侨乡名校。

但缺乏中国人的总体认同,狭隘的乡土观念和宗族、方言、行业的排他性,常使华人帮派、社群之间冲突不断,内耗不已。

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马六甲附近的卢骨、双溪乌绒、间征等地发现了锡矿,继而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在雪兰莪的北部及暗邦、霹雳的太平和近打河流域发现了大量锡矿。

为了争夺锡矿的所有权,雪兰莪爆发了代理人战争,史称雪兰莪内战。在这场内战中,以惠州客家人为主的海山公司和以嘉应客家人为主的义兴公司,尽管都是客家人,却分别支持两方,互相之间打得不可开交,死伤惨重。

1928年,济南爆发五三惨案,震动东南亚华人社群。陈嘉庚组织华侨社会捐款,但由于潮州商人和广府商人害怕陈先生通过福建会馆组织捐助,让福建会馆一家独大,事情进展极不顺利。

最终还是陈嘉庚摒弃乡土观念,以富商俱乐部的形式筹办捐助事宜,才让华侨社会勉强团结了起来。

可见在这一时期,南洋华人对中国的情感,只能说是重乡土而轻家国。

这种单纯的爱乡情结是如何转换为爱国情结的呢?

很简单,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让南洋华侨发现,单纯想救乡没有用,如果救不了国,家乡也是一样要完蛋。

1916年,中国国内政治动荡,福建军匪患严重,地方颇不安宁。

旅居世界各地的300多万闽侨,运用经济力量,以各种形式开启救国救乡运动。海沧,地处同安、龙溪、海澄交界处,属于三不管地带,因侨胞海外打拼之后馈赠家乡,逐渐富庶,继而成为盗匪的目标。

闽南侨胞心里苦啊,“走千万里风波卒,数十年心力无非为事父兄贻子孙计,岂知皆入盗囊”。

自己辛辛苦苦下南洋讨生活,一分钱掰成八瓣花,好不容易攒下的钱财寄回家,全成了给强盗打工了。

菲律宾侨胞过半数是生长于闽南的,不忍桑梓之区出现打家劫舍、派响、绑票等惨剧,因此自发组织成立了“南洋闽侨救乡会”。

菲律宾侨胞的救乡运动开始了。

1926年3月15日至30日,“南洋闽侨救乡会”在厦门鼓浪屿召开临时大会。期间召开6次会议审议若干议案,研究各县乡团组织及整理问题、教育、道路等。

1930年,菲律宾岷里拉中华商会号召侨胞捍卫乡里,以“民团”保护人民,募捐3万元,购步枪600支、子弹30万发与军方联络,剿灭匪帮。源源不断的海外捐助,支持地方武装保护乡民。

但是,这水一样的银子从菲律宾流回福建,却没什么太大用处,侨胞们从给强盗打工,变成了给军阀打工。盗匪是给剿了,军阀来了更要命,闽南侨胞这下算是知道,什么叫匪过如梳,兵过如篦了。

直到十九路军入闽,提出一系列安定秩序、建设福建的主张,并明确提出肃清匪盗,禁绝烟赌,保护侨胞,恢复经济等口号。在实践上,蔡廷锴很快就命令禁止赌博、销售鸦片、种植罂粟,取消28种苛捐杂税,处决匪首。

菲律宾侨胞忙活了十几年的事情,在闽南是啥也没救成,十九路军来了,才把问题解决。

但是好景不长,蔡将军的十九路军在福建通电反蒋,蒋介石对福建发动内战。土匪军阀刚被消灭,蒋公又来了。

事实证明,蒋公可比军阀和土匪坏多了。

1933年12月下旬,国民党抽调嫡系部队由赣东、浙南分两路进攻福建,并于1934年1月上、中旬先后占领延平、古田、福州,十九路军反蒋失败。在镇压人民革命政府期间,蒋介石政权出动飞机对泉州等侨乡进行狂轰滥炸,令南洋侨社大哗。

之后,蒋公在福建的统治也没维持几年,日本鬼子又来了。

1937年10月26日,日军占领金门,揭开了侵略福建的序幕。1938年5月13日,厦门岛沦陷。此后日军又集结兵力先后侵犯平潭、诏安、东山岛等地。

日本侵略军进入福州时,在全市大小街口布满岗哨,手持军刀,架设机枪,任意残杀市民。杀人手段除枪毙、活埋、砍头、剖腹外,还有火烧、灌水、蛇咬、倒悬、投河等酷刑,令人发指。

闽南侨胞这时候才明白,只想着救福建,是绝对救不了福建的。如果不能救整个中国,土匪、军阀、蒋公、日寇这样的反动势力,会不断地荼毒乡里。

陈嘉庚在1920年代的一段话,正是南洋侨胞由爱乡进而爱国的写照,“吾闽之落后,惨不胜言。民国初年在未有闽人治闽之前,则希望闽人治闽之得享大福。迨闽人治闽而后,希望尽违,痛苦尤甚,更思反求外省优秀者”。

没有闽人治闽之前,侨胞们盼着闽人治闽,有了闽人治闽之后,侨胞们觉得,还是让外省人来吧……

国家不宁,侨乡没有独自发展的可能,只有救国,才能救乡。在祖国积弱、民不聊生的大背景下,家乡不能独存。华侨在爱乡、救乡的过程中意识到救国的重要性,进而爱国。南洋华人对家乡的关心开始上升为对国家的关心。

这一阶段,是侨胞们由乡土而家国的转变。

2

说回文章开头提到的新加坡建国历史。

1965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完全独立。

当时看新加坡这个国家,简直脑门上就写着“要完”两个字,国内三大种族,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各有强大的祖国,人们也都对自己刚刚赢得完全独立的祖国有很强的认同感。相比之下,在他们心中还没有“新加坡是个国家”这种概念。

尤其是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华人,经历上文中所述的由乡土而家国、从爱乡发展为爱国的历程之后,对故土中国感情深厚。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了李光耀面前的难题。

尽管不少人民行动党高层都出身于讲峇峇语言和英语的家庭,但他们深知,华人的爱国热情源自于对家乡的热爱,只有斩断华人社群与故乡的物质文化联系,才能让华人的民族主义变成无根之水,从而断绝。

在人民行动党的领袖们看来,以方言群划分的宗乡会馆,一条街上都是中国风情,宛如小同安、小广州的街巷,简直就是把华侨的老家搬到了新加坡。在这里长大的人,和在广东、福建老家长大的人没有区别,他们在这里说自己的方言,像中国人一样生活,肯定也会把自己当成中国人。

新加坡原本是个方言堡垒,也是个方言宝藏,华人社会通用的方言有闽南话、潮州话、广府话、海南话、客家话、福州话、福清话、广西话和上海话等十一种。

1920年1月民国教育部训令全国小学教授国语,影响所及,新加坡的华校才逐渐改用汉语普通话作为教学媒介语,但也只限于学校范围。由于方言的情意结,也因为方言便于传承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家长都喜欢用方言和子女交谈。

斩断方言,才能斩断中国认同,瓦解方言,已经不可避免。

一场针对方言的“战争”开始了,与其他民族国家通过本民族标准语建立本民族的认同不同,新加坡这次开战,却是用本民族的语言,摧毁对本民族的认同。

1979年,欧进福博士在新加坡文化部任职。时任部长王鼎昌在6月份时找到欧进福谈话,说了几件不痛不痒的事情之后,忽然转换话题,问他是否熟悉方言。

欧进福回答,自己在厦门街长大(注意这个地名),以讲闽南话为主,母亲是潮州人。在念小学时,同学间多数以闽南话交流。

王鼎昌则说:李光耀总理觉得华族方言各社群间,应有一共同语言,也认为方言干扰华、英双语教学政策,有意推行一个推广华语的运动,并要欧进福负起这项任务。

于是,欧进福博士依托新加坡政府,联络了华社的工商团体、宗乡会馆、文教组织、工会、媒体、社区,将新加坡社会权力的方方面面全部囊括,传达了李光耀的旨意之后,为后世延续数十年的“讲华语运动”铺平了道路。

虽然不知道这些参与者是不是真的支持新加坡政府的政策,但他们肯定不敢说自己不支持……

1979年9月7日,杀气腾腾的李光耀总理在大会堂主持讲华语运动的开幕仪式。

开幕隔天,严令即下。公共部门推广华语委员会召开会议,通过公共部门配合讲华语运动的各种措施。 

9月21日,公务员首长致函给各政府部门,即日推出一些措施,包括华族公务员柜台服务时和华族公众人士尽量以华语,不用方言交谈;文化部、敎育部负责编纂各有关部门常用的华语词汇和发音;鼓励华族公务员之间,在公共场所如熟食中心,商店和巴士车上,以华语代替方言。

为了合理化打压方言的决策,李光耀援引了一些诡异的“语言专家”说辞,比如孩子的头脑无法容纳超过两种语言,所以为了学好华语,就得抛弃方言。

然而,根据语言学家在1980年做的调查发现,新加坡华人通常会说几种中国语言:自己家里使用的方言、新加坡本地最强势的福建话(闽南话),以及再多一种其他方言。

不知道李光耀当时援引的是哪路语言专家……

总之,新加坡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被人民行动党政府动员了起来,为消灭方言,推广华语一起奋进。

新加坡政府对于禁止随地吐痰这件事的执念非常强,强到让全世界人都不太理解……但和消灭方言比起来,禁止吐痰的政策就十分小儿科了。

1979年,“讲华语运动”的标语是“多说华语、少说方言”,1983年的标语,虽然中文叫做“华人说华语,合情又合理”,但是英文直接大剌剌写”Mandarin’s In. Dialect’s Out”(华语来,方言滚)。

下沉到华人社区,那就更是赤裸裸的了,“Start with Mandarin, not Dialect”、”Better with more Mandarin, less Dialect”、”More Mandarin, Less Dialect. Make it a way of life”,活脱改成了“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意思。

政府开始撤换掉那些不会说华语的政府柜台服务人员,学校课本里出现的华人小孩名字,不再是方言发音,而是汉语拼音。

小学校园里谁要是说了方言,轻则被罚站,罚抄写“我是华人,母语是华语”,重则直接拉出去打10鞭子……

只能说,新加坡政府对于“母语”的定义,还真是跟我们的理解蛮不同的。

最最搞笑的是,1979年10月底,新加坡政府决定把香港电视剧《倚天屠龙记》配音为华语,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弹。

中国内地有配音港剧、港影的习惯,一方面是我国内地幅员辽阔,不通粤语者极多,另一方面也是我国配音人才繁盛,有些为港剧配音的演员,台词功底甚至远超原作主创,为香江影视在内地的推广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新加坡区区几百万人口,哪有这么好的配音演员。那一版《倚天屠龙记》新加坡版配音十分糟糕。据说当年不只是讲粤语人士不满,不少说英文的人也投函报章,强烈批评配音使连续剧尽失原味。

你这音配得让洋人都听不下去了,得是有多差劲……

这种强迫症式的语言政策,与其说是推广华语,不如说是一个消灭方言行动。

经过新加坡政府的努力,1980年之后的十年间,在家和配偶使用福建话的人口大幅降低8%、潮州话6%、广东话5%。

到如今,新加坡年轻人里通方言者更是十不存一,在宗乡会馆这种方言堡垒里,也听不到方言了。

年轻人不通方言,甚至很多都无法与自家长辈交流,他对于原乡的想象和感情也就更谈不上了。瓦解了方言的社会基础,新加坡华人原本的由爱乡情感所生发、进而才支持的对中国的认同,也不可能继续存在了。

1995年,几个语言学家记录了一个新加坡华人家庭中的祖孙对话情形:

婆婆:(广东话)你刚刚去哪里了啊?

爸爸:(英语)去跟婆婆说话

孙子:(对着爸爸;英语)说英语可以吗?

爸爸:(英语)告诉婆婆(广东话)说一些话

孙子:(英语)我根本不会说广东话!怎么说?

如果说新加坡政府消灭了方言之后,汉语普通话,也就是华语能够提升使用率,那就算了,但是从2000到2010的10年间,讲方言减少11.5个百分点,华语只上升2.6个百分点。

剩下的人说什么语言了?当然是说英语去了!

不过,反正人民行动党政府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方言,并借此消灭华人对中国的认同,你问他们华语好像竞争力越来越不如英语啊?他们会说,It's none of my concern,let it be.

西方人有这个说法:标准语是一种拥有军队的方言。但是,也不是所有国家都靠标准语政策塑造民族认同。新加坡立国的特殊性也决定,它必须瓦解华人对中国的认同,才能建立起华人对新加坡的认同。所谓在位谋政,所处立场不同,我们也不必大加挞伐。

只是,这样“巧妙”的“去中国化”效果,是我们不得不防的。

x
xin5k
1 楼
新加坡可以说是墙头草的典范 小国在大国之间求生存的典范 客观来说政治智慧真是可以
键盘虾
2 楼
同文同种未必同国,不必做用国家代表民族 [1评]
h
han89012
3 楼
什么是小国? 小国就是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抗拒外部因素。 什么是大国? 你就是别人口中无法抗拒的外部因素。
键盘虾
4 楼
台湾和大陆统属一个中国,不是一个政府。和新加坡毫无关联 [1评]
键盘虾
5 楼
海外华人不等同中国人,看国籍。
P
Phillip
6 楼
这些海外侨胞有几个没上土共当的?
c
cbyyz
7 楼
现在在国内看网络小说,动不动敏感字屏蔽,用拼音代替的都还算好了,一堆乱七八糟的替代文字有时根本无法理解。到底谁在去中国化,真特么笑死个人
P
Phillip
8 楼
好笑,中国话啥时候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话的?
老六生
9 楼
新加坡去方言化 和中国在西藏,新疆推广普通话一样 语言统一,可以帮助国家统一 这篇文章,有点莫名其妙 学会了典型的美国式双标 .. 西方,也走过同样的历程 不过时间比我们早了很多
溜一下
10 楼
有奶便是娘!你一个国家富强了,国家认同感根本不需要你这种意识形态式的强迫
p
pumaking0614
11 楼
新加坡这个算是整合语言和文字...他自己如果不精通方言就无法洗脑那个人群...所以强制给你升级语言包。而中国的起飞也让这政策变相当有前瞻性。
零号新冠患者
12 楼
台湾应该学习新加坡模式 两者之间有共同点也有差异 但都是宪政体制,对于人权自由也比大陆要好得多 至于民主与否,只要比大陆优越,拿捏的恰到好处就行,
s
sws6park
13 楼
不用担心,语言姓钱。在现在及可见的未来,都是中国大陆最有钱。连香港商家都对说国语的顾客高看一眼。语言的嫌贫爱富趋富秉性无人能改。
砍瓜切菜侠
14 楼
新加坡有自己的国情和理由去选择自己国家的道路,指手画脚的说三道四让人笑话。还不得不防?也就是这是个无名小自媒体的见解,这也算坚持了中国一贯的在本国内实现对外国事物言论自由的精神。
d
dingding6
15 楼
汗奸无耻至极,竟然连自己的文化都不要了。洋人最看不起的就是汗奸。
英国流氓
16 楼
新加坡去没去 不知道 墙国已经有2万个禁词了 什么 自由 民主 起来奴隶 都只能用音标代替了。 赵家加油 以后韭菜上网全是拼音缩写 [1评]
d
diss2
17 楼
2万个禁词? 有没有 释放阿桑奇? 你美国爹这么自由民主,不让阿桑奇说话? 跑去英国 关心下你英国爹吧 别给美国做狗 硬气一次 释放阿桑奇 [1评]
马党总书记
18 楼
中共正在大力推行去方言教育,严令各地方电台、电视台停播方言类节目,严格审核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 小编你这是低级红还是高级黑?!
西
西方失败2015
19 楼
书同文天经地义
英国流氓
20 楼
: 哈哈哈 去把这个话贴到CCTV去
屡教不改
21 楼
什么狗屁逻辑?如果台湾推广地方话是要去国家化,怎么新加坡推广国语也是去中国化?新加坡和台湾推广国语都是为了促进人民交流,这和大陆推普通话一样。 倒是中共去繁体字推简化字才是去中国化,甚至解放初要学越南搞纯拼音文字。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前搞了50年去中国化,现在又反过来说台湾去中国化,真是笑话。再看看中国拆了多少古迹,包括北京城墙等等。中共对中国文化的破坏仅次元朝和清朝,实属外国文化(极左共产思想)的侵略。工党头目一开始都是苏联指派。
大饼鸡蛋
22 楼
普通话是基于北京语音的一种北方地区方言,进而全国推广。北京语音和北方地区方言可以上溯到元大都蒙古统治时期的北方官话流传至今。闽南语粤语和客家话甚至东南亚越南一带的发音都比普通话更接近汉语的古音声韵。 你是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还是新加坡人,都只是一个公民的身份而已。比这重要得多是你要做一个人,有生存的权利和生活的自由。如果连最基本的公民权利和自由都没有的话,还要操心别的华人国家怎么去中国化,很难理解这是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新加坡是华人主导建立发展的多民族国家。新加坡人包括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族裔。在华人主导的国家都享有同样的民主权利。经济发达,社会文明,政治清明,这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 [2评]
键盘虾
23 楼
我也这么觉得
顽犊子童
24 楼
作者 水平太凹。。 胡扯
其乳大尺
25 楼
香港,廣州要母語教學可以麼?還不是都改了
灯塔路
26 楼
新加坡 威力小 危害大
m
mmjsh
27 楼
这观点挺搞笑。 合着中国民主化之前,偏离这个话题的东西都不可以读?
d
diss2
28 楼
为啥啊?你怎么不把释放阿桑奇 要求言论自由放到BBC啊 哈哈个鸡毛
关注者
29 楼
脱钩,漂亮
l
leejackson
30 楼
污损中国语言的正是中共治下的中国。主要原因是文字罪,造成民间不得不用曲笔书写文字。
陷疯稻谷
31 楼
这个无所谓,新加坡华人在海外建国是本事,人家没义务强调中国人。台独分子和港怂要是能海外建国也可以为所欲为
y
yuba
32 楼
英语教育要加紧
l
leejackson
33 楼
所以用普通话押韵不了中国唐诗宋词。
罗马军团
34 楼
你管天管地还管得着新加坡干什么。
l
leejackson
35 楼
放你的狗屁,鲁迅说:钱只能通神,不能通文。”
罗马军团
36 楼
印尼屠杀华人的历史教训还不够深刻,好的不学偏去学毛子那种哪里有毛人哪里就是毛国的地盘那种大国沙文主义。
c
cxy1223
37 楼
新加坡是个封建国家,请不要混进民主国家行列。
s
stevecanada01
38 楼
同样是权威体制,新加坡就很成功,说明这种体制对领袖的素养品德及能力要求很高
r
rally
39 楼
“普通话“是满语,客家语,闽南语,粤语,等等才是汉语。
t
tgmfwm
40 楼
这是傻逼论点,如果不是用华语统一思想,华人还是四分五裂,旁边围着一群什么鬼不知道吗?
a
aupark
41 楼
狗屁不通
老虎爱小米
42 楼
要不然呢?新加坡不强调自己的国家认同,而是成为中国海外属地?倘若如此,天朝大国能提供什么帮助,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 想想从辛亥革命,抗战到改革开放,海外华人包括东盟诸国华人对中国的鼎力协助,出钱出力甚至流血牺牲,我们真该心存感恩,而非不痛不痒说些怪话。忘恩负义了这是。
飞翔的鱼头
43 楼
这篇文章简直是胡说八道一派胡言,抹黑李光耀
t
threefinger
44 楼
这就是有多靠谱。唯二保存了中华文化的地方。就是台湾和新加坡。。。至于现地嘛,则是马教横行,奸佞当道,文化俱灰,传统不再。
l
lyabc
45 楼
本来就是弹丸小国,还有几十种方言,还有许多个派别,面对四周虎视眈眈的马来人,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