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平学区房卖1200万 看房半小时就转账:最后的豪赌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5月16日 23点40分 PT
  返回列表
69603 阅读
16 评论
中新经纬客户端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16日电 北京西城区入学新政实施已有半月,搅动一池春水。有心急的购房家长半小时内定下上千万的学区房,有房主赶在最后一波疯狂前匆忙下车。前面几个月几乎颗粒无收的中介,在“迎来送往”中迎来了迟到的春风。

买家:看完房不到半小时就开始转定金

4月30日,西城区公布了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自2020年7月31日后,西城区购房并取得房屋产权证书的家庭适龄子女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这一政策也被坊间称为“430新政”。按照这一政策,如果赶在今年7月31日前取得产权落完户口还能锁定名校。

“我们得争取在7月31日之前把户口落进来,如果算上整个贷款流程的话,时间窗口实际上只有一个多月了。”430新政出台后,李佳下定决心买下西城区金融街片区的一套学区房。

资料图。中新经纬摄

金融街片区和德胜片区都属于西城区抢手区域,被家长戏称为“站在学区房鄙视链顶端”,片区内有实验二小、宏庙小学等知名牛小。

李佳的孩子今年3岁,原计划走单位福利政策保障上小学的他去年下半年了解到,政策保障入学的名额十分有限,还是买学区房“来的靠谱”。原本计划慢慢看房慢慢挑的他先是被疫情打乱了节奏,等到疫情缓解下来,西城区出台的一纸学区房新政彻底打乱了他的原计划。

在五一期间,李佳约上中介,在看了五六套房后就迅速给其中一套的卖家交了定金。这套对口西城区牛小实验二小的房子面积仅60平米出头,单价高达18万,总价近1200万元。

“从来没想过,一个一千多万的决定可以来得如此之快,可能差不多半小时就开始打开手机app给之前的业主转账了,快得我都感觉太草率了。”李佳和爱人都属于工薪阶层,用他的话来说,“平常在菜市场买个菜都得砍半天价”。

1000多万的房子长什么样呢?据李佳描述,小区里毫无绿化可言,楼道里堆满了落灰的自行车,厨房和卫生间一看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装修,至于客厅和餐厅都是不存在的,一间稍大的卧室分担了部分客厅和餐厅的功能。去看房的时候,之前的业主一家四口人白天都挤在卧室里活动。

受访者供图。

而他们此前的房子是结婚时买的,刚精装修完住了不到两年,“之前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装了新风系统,厨房里装了洗碗机、垃圾粉碎机,卫生间里用智能马桶盖,平常扫地都是用扫地机器人,可以说生活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为了孩子的教育,牺牲掉现在的生活质量,到底值得吗?李佳毫不犹豫地回答:“一切为了孩子,当然值得,做了父母你就知道了,你肯定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把最好的给他。”

至于以后会不会跌,李佳说现在来不及考虑这么多。“这个就是一场豪赌,赌赢了赚点钱,赌输了大不了亏点。但是,至少孩子上学有保障了不是吗?”

中介:一月卖出两套学区房,半月抵半年

和李佳抱有同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房产研究机构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前13天,北京二手房日均成交量相比4月日均增加42.4%,相比去年5月日均增加86%。

在金融街片区某大型房地产中介工作了近四年的陈曦(化名)告诉中新经纬记者,近两周仅金融街片区近期成交就超过80套,而以往在学区房买卖火爆的三四月,一个月也就是30-40套的成交量。

“430新政出来以后,我们整个五一期间都没休息,从早到晚都在带客户看房,有时一天成交就有十几套。”据陈曦回忆,以往三四月份才是学区房成交的小高峰。今年受疫情影响,开学时间推迟,再加上430新政一出,五一就变得异常火爆了。

据他观察,大约有一半的买家选择了全款购房。“全款的话整个流程20多个工作日能走完,如果贷款的话需要一个半月以上,而且现在交易量大,有些环节就会拖上几天。”

五一假期里,陈曦“收获颇丰”。“刚帮业主卖了两套学区房,一套宏庙小学的,一套实验二小的。之前有时候半年也就卖两套。”他所说的宏庙小学有宇宙第一小学之称,再加上有直升实验中学和北京八中的优势,一直以来备受西城区家长追捧。

丰汇园小区和宏汇园小区是距离宏庙小学较近的学区房。中新经纬记者在链家APP上看到,两居室的单价基本上在18万元以上,三居室单价稍便宜,而一居室的房源则较少。

“一居室的房源是最抢手的,单价基本上在24万左右,价格太高就不在外网展示了,而且基本上一上来就被卖掉了,秒光!”陈曦发来的一张内网房源截图显示,宏汇园一套42.3平的一居室单价超过24万,总价在1020万元。

据陈曦介绍,一般买一居室的家长都只为占个学位,不会入住而是选择出租给租客。“你算算啊,这一居室一个月租到1万是没问题,过几年孩子上学了又能卖出去,还能涨点,是不是一笔划算的生意?”

卖家:有人趁机下车,有人准备观望

对于陈曦的观点,王璞是“部分赞同”的。“以前买肯定是划算的,新政以后很难说。”

早在2016年王璞就在金融街片区购置了一套两居室的学区房,当时的单价刚过13万,总价约为700万元,而如今这里已经涨到了18万多一平。

今年春节过后,王璞的租客租约到期,王璞便没有再租出去。“我之前看其他区都陆续出台了多校划片的政策,心想着西城区也快了,又加上手头需要用钱,就想着先把房子挂出去慢慢卖。”

430新政后,王璞的心理价位甚至还降低了些。“现在就准备赶紧卖出去,钱到手里就踏实了。”

陈曦也向中新经纬记者透露,除了部分特别抢手的一居室外,附近的学区房价格基本和前期持平,而且由于部分业主都抱有早点出手的心理,谈价空间甚至比之前还大了一些。

据王璞计算,刨掉其他七七八八的费用,按18万的价格出手,这套房子给她带来的盈利大约在200万。“这个收益率完全秒杀市面上大部分理财产品了,更别说我家娃还在这上了学。”

而对于另一些买了西城区稍次学区房家长来说,他们期待着多校划片政策带来的“削峰填谷”效应。据了解,此前东城区实施多校划片以后,一线学区房价格略有回调,而二线学区房则有所上涨。

购买了实验二小受水河分校学区房的朱青便准备在7月31日后再看看机会。“当时买这个房子就是冲着有一天能出台多校划片政策买的,多校划片以后,我们这也有可能上本部,价格多少都会涨一点吧!”

据了解,当时朱青购买时的单价为14万元一平,相比实验二小本部对应的学区房便宜约4万元左右。

和李佳一样,朱青也认为买学区房就是一场“豪赌”。“除了赌政策赌市场以外,其实更多赌的是,学区房能培养出一个所谓的牛娃来。但如果你真的指望买一套学区房就能万事大吉,那么,从一开始你就输了。”(中新经纬APP)

p
pipitoo
1 楼
20万一平,不贵
j
jntiger1981
2 楼
都是拿子女教育当幌子想图升值以后卖给更傻逼的家长的。如果真的为了子女教育,1200万在家里请全国最顶尖的老师私塾也绰绰有余了。
茗若酒
3 楼
继续忽悠。
二四六八十
4 楼
搏傻 有1200万送子女出国留学,外加买套小房也够 至于买个80年代的破房子么
R
R00M
5 楼
是的,我师姐家大概4年前2000W买了一套,据说幼儿园的家长都是医院院长,银行行长之类的。 海淀的学校质量更好,西城的社交圈更好。
你猜
6 楼
别拿有钱人当傻子看,就中国这个人口比例,好学校就那么多,总有人想去。学区房买了就是为了入学,等不需要了,转手卖掉不亏
a
add321
7 楼
疯了...... 社会主义不应该是这种特色!
c
cjk
8 楼
反正上了清华北大的最后还是出国,有这个钱还不如直接移民,让孩子在国外读书算了。
扶风
9 楼
费了那么多精力的最终目的还不是逃离中国。既然这样直接选择移民就是了。何况随着后清和全世界对抗,中国马上就要回到晚清+文革的状态。早走就像金庸活下来,晚走就像胡适儿子死掉。
只想一个人
10 楼
真有钱啊
l
liebsh
11 楼
厉害了,我的国! 有这钱,还不如直接把这个小学老师搬回家一对一的教!
j
jiangzthgw
12 楼
挺好,这就是说的韭菜吧
中国土人
13 楼
我那会儿上实验二小需要坐好几站37路到民族宫下车, 根本不是学区房,也没什么
纽约王大拿
14 楼
赌输了跳楼不要喊人去救
专业潜水十余年
15 楼
大清王朝~~~~怪事一摞摞~~嘿~~怪事一摞摞~
b
budongzhuang
16 楼
其實多少錢並無所謂,孩子讀完書就搬家同樣賣出去,主要是現在有沒有錢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