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中共中央将于7月19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将对新闻发布会进行直播。
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要点速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关键时期
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宝贵经验和贯彻原则
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
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全会指出,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全党上下要齐心协力抓好《决定》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当前形势和任务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切实搞好“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全会指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防控措施,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要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引领全球治理,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
结合全会精神,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全会强调,要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现代化建设能力。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切实改进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做好巡视工作。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中全会提及城乡融合发展、化解房地产风险,释放了什么信号?
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三中全会公报,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提及的市场机制、宏观调控、民生导向、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内容,对于房地产等行业展开工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在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后续还会在市场、政策等方面系统谋划工作,持续推进房地产工作高质量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是与房地产领域相关的工作要点,预计后续在这些方面还将持续发力。
“城乡融合发展,通过要素双向流动,提高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将内需潜力最大的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的消费释放出来,这是扩大内需,构建消费型社会,促进国内大循环和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其中一部分重要因素。”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称。
其进一步表示,预计未来将会建设一大批连接城市和乡村的强县、强镇,功能区;同时,部分超大特大城市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或尝试推进租房落户、有稳定就业可落户等措施,也将加大保租房及配售型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就公报中提及的“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严跃进预计,后续可能会继续深化这方面改革力度。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指出,未来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将和房地产新模式有序结合,尤其是“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通过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并结合新型城镇化深化发展带来的人口和产业趋势变化,达到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的长期效果。
“三中全会谋划中长期改革,改革需要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李宇嘉表示,在房地产领域,除了在民生保障、城镇化方面展开的部署,防风险也是重要一环。
事实上,关于“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的表述,近几年来已经被多次提及。分析人士称,此次房地产风险的防范化解被写入三中全会文件中,说明相关工作的重要性。
李宇嘉认为,预计监管层将继续加强对地产融资各项指标的监管,推进穿透式资金流向监管。
“加大融资侧支持力度,对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一视同仁给予支持,通过融资协调机制落实各地‘白名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预计依然会延续执行。”张波告诉记者。
在李宇嘉看来,估计三中全会后,可能会形成几方面风险的联合防范机制,包括深化房地产白名单机制,加大地方债务分类处理力度,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
张波表示,财税制度改革将深远影响房地产市场,通过有效推进,有利于优化央地财政关系、地方债务的化解,从房地产视角来看,有望帮助更多地方逐步摆脱土地财政依赖。
“整体来看,本届三中全会为未来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将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释放城镇化潜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将合理划分央地事权、财权,优化地方税收体系,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对当前稳定房地产市场也有望产生积极影响。另外,全会强调化解房地产风险,也意味着稳市场、去库存政策仍将进一步落地落实。”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称。
三中全会会议公报三次提及金融意味着什么?
多位专家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公报三次提及“金融”体现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对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和金融风险防范提出要求。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是公报的重点内容,这也是今年金融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此外,公报提及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保险业则可以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在防灾减灾方面,和完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积极贡献力量。
三次提及金融,涉及金融改革、金融机构化险等
具体来看,公报三次提及“金融”。第一次,提出“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第二次,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三次,强调“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公报三次提到“金融”,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对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风险防范提出殷切希望。金融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进一步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有序推进金融创新,建设强大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建设专业的金融人才队伍,实现金融业态的多样化和金融功能的多元化,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转变。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
董希淼表示,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是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点内容之一。全会强调,要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这也是今年金融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一段时间来,我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协同治理,有序推进,在防范化解三大风险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公报强调落实好三大风险(房地产、地方债和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防范化解相关政策措施。这三大风险是我国当前经济、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隐患。防范化解三大风险,就是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稳定。金融是实体经济血脉,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活则经济活”,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下一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仍然较重,挑战仍然很多。董希淼建议,一是要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二是采取更有力措施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三是稳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公报还提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防控措施,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
董希淼认为,保险业应积极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助力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风控网,彰显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如保险业发挥风险管理优势和风险保障作用,借助历史积累的大数据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事故预防,降低损失发生概率。保险公司利用丰富的事故处理经验,协助对重大灾害事故开展抢险和救援,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此外,持续创新保险产品,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冲机制和商业保险手段,加大对乡村振兴、农业种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服务;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和资金优势,大力支持重大灾害事故的防灾减灾和恢复重建;发展普惠保险,在完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积极贡献力量”,董希淼还表示。
金融改革是热门话题,金融稳定法正在路上
实际上,在关于三中全会的前瞻中,金融改革就是业内热议的话题。
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预计三中全会将提及金融改革的话题,一是金融化险体现“化债+监管”长效模式,要“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二是金融发展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高水平开放”为两大主线。
此次公报中也有提及,化解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统筹推进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等。
值得注意的是,为提升金融行业规范性和稳定性,规定金融风险防范处置的《金融稳定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自6月28日至7月27日已公开征求意见。
“《金融稳定法》从法律层面统筹协调全方位的金融监管工作,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旨在建立一个预防、缓解和应对金融风险以及保障金融稳定的总体制度,为金融监管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提供顶层制度设计”,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徐雯超表示。
徐雯超还指出,《草案二审稿》明确了中央金融工作领导机构对金融工作与监管的统领性职责,赋予其跨部门、跨区域、跨机构统筹协调各部门金融监管工作的职责,在风险形成的早期提前开展纠偏以及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审稿同时明晰了其他部门包括地方政府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职责与义务,压实相关部门的责任,避免多头监管造成的潜在问题。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表示,作为一个法律,金融稳定常态化之后,重要的是金融风险的处置。金融风险不能等积累到系统性风险再处置,出现问题及时处置可以避免后续风险的升级和扩散。金融风险处置需要有完整的流程和机制,比如谁来负责,如何追责等要求,流程完善对金融风险处置工作常态化有重要的作用,《金融稳定法》都有相应的规范。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中共中央将于7月19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将对新闻发布会进行直播。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央视新闻)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要点速览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关键时期
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宝贵经验和贯彻原则
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
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全会指出,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全党上下要齐心协力抓好《决定》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当前形势和任务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切实搞好“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全会指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防控措施,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要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引领全球治理,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
结合全会精神,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全会强调,要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现代化建设能力。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切实改进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做好巡视工作。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中全会提及城乡融合发展、化解房地产风险,释放了什么信号?
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全会指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防控措施,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强舆论引导,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要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引领全球治理,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
“三中全会公报,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提及的市场机制、宏观调控、民生导向、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内容,对于房地产等行业展开工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在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后续还会在市场、政策等方面系统谋划工作,持续推进房地产工作高质量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是与房地产领域相关的工作要点,预计后续在这些方面还将持续发力。
“城乡融合发展,通过要素双向流动,提高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将内需潜力最大的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的消费释放出来,这是扩大内需,构建消费型社会,促进国内大循环和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其中一部分重要因素。”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称。
其进一步表示,预计未来将会建设一大批连接城市和乡村的强县、强镇,功能区;同时,部分超大特大城市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或尝试推进租房落户、有稳定就业可落户等措施,也将加大保租房及配售型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就公报中提及的“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严跃进预计,后续可能会继续深化这方面改革力度。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指出,未来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将和房地产新模式有序结合,尤其是“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通过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并结合新型城镇化深化发展带来的人口和产业趋势变化,达到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结构合理的长期效果。
“三中全会谋划中长期改革,改革需要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李宇嘉表示,在房地产领域,除了在民生保障、城镇化方面展开的部署,防风险也是重要一环。
事实上,关于“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的表述,近几年来已经被多次提及。分析人士称,此次房地产风险的防范化解被写入三中全会文件中,说明相关工作的重要性。
李宇嘉认为,预计监管层将继续加强对地产融资各项指标的监管,推进穿透式资金流向监管。
“加大融资侧支持力度,对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一视同仁给予支持,通过融资协调机制落实各地‘白名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预计依然会延续执行。”张波告诉记者。
在李宇嘉看来,估计三中全会后,可能会形成几方面风险的联合防范机制,包括深化房地产白名单机制,加大地方债务分类处理力度,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
张波表示,财税制度改革将深远影响房地产市场,通过有效推进,有利于优化央地财政关系、地方债务的化解,从房地产视角来看,有望帮助更多地方逐步摆脱土地财政依赖。
“整体来看,本届三中全会为未来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将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释放城镇化潜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将合理划分央地事权、财权,优化地方税收体系,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对当前稳定房地产市场也有望产生积极影响。另外,全会强调化解房地产风险,也意味着稳市场、去库存政策仍将进一步落地落实。”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称。
三中全会会议公报三次提及金融意味着什么?
多位专家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公报三次提及“金融”体现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对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和金融风险防范提出要求。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是公报的重点内容,这也是今年金融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此外,公报提及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保险业则可以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在防灾减灾方面,和完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积极贡献力量。
三次提及金融,涉及金融改革、金融机构化险等
具体来看,公报三次提及“金融”。第一次,提出“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第二次,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三次,强调“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公报三次提到“金融”,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对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风险防范提出殷切希望。金融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应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进一步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有序推进金融创新,建设强大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机构体系,建设专业的金融人才队伍,实现金融业态的多样化和金融功能的多元化,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转变。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
董希淼表示,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是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点内容之一。全会强调,要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这也是今年金融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一段时间来,我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协同治理,有序推进,在防范化解三大风险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公报强调落实好三大风险(房地产、地方债和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防范化解相关政策措施。这三大风险是我国当前经济、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隐患。防范化解三大风险,就是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稳定。金融是实体经济血脉,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活则经济活”,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
下一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仍然较重,挑战仍然很多。董希淼建议,一是要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二是采取更有力措施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三是稳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公报还提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防控措施,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
董希淼认为,保险业应积极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助力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风控网,彰显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如保险业发挥风险管理优势和风险保障作用,借助历史积累的大数据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事故预防,降低损失发生概率。保险公司利用丰富的事故处理经验,协助对重大灾害事故开展抢险和救援,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此外,持续创新保险产品,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冲机制和商业保险手段,加大对乡村振兴、农业种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服务;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和资金优势,大力支持重大灾害事故的防灾减灾和恢复重建;发展普惠保险,在完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积极贡献力量”,董希淼还表示。
金融改革是热门话题,金融稳定法正在路上
实际上,在关于三中全会的前瞻中,金融改革就是业内热议的话题。
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预计三中全会将提及金融改革的话题,一是金融化险体现“化债+监管”长效模式,要“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二是金融发展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高水平开放”为两大主线。
此次公报中也有提及,化解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统筹推进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等。
值得注意的是,为提升金融行业规范性和稳定性,规定金融风险防范处置的《金融稳定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自6月28日至7月27日已公开征求意见。
“《金融稳定法》从法律层面统筹协调全方位的金融监管工作,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旨在建立一个预防、缓解和应对金融风险以及保障金融稳定的总体制度,为金融监管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提供顶层制度设计”,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徐雯超表示。
徐雯超还指出,《草案二审稿》明确了中央金融工作领导机构对金融工作与监管的统领性职责,赋予其跨部门、跨区域、跨机构统筹协调各部门金融监管工作的职责,在风险形成的早期提前开展纠偏以及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审稿同时明晰了其他部门包括地方政府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职责与义务,压实相关部门的责任,避免多头监管造成的潜在问题。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表示,作为一个法律,金融稳定常态化之后,重要的是金融风险的处置。金融风险不能等积累到系统性风险再处置,出现问题及时处置可以避免后续风险的升级和扩散。金融风险处置需要有完整的流程和机制,比如谁来负责,如何追责等要求,流程完善对金融风险处置工作常态化有重要的作用,《金融稳定法》都有相应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