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布丹顶鹤趣味视频 意外引起众怒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1月2日 20点39分 PT
  返回列表
79699 阅读
23 评论
魔都囡

我们看到这个事情也是非常的吃惊!呆了很久很久,查阅了相当多的资料,最终下定决心写这一篇。因为涉及全网媒体,对,你没看错,包括很多官媒在内的都在发这个视频,我们不知道这篇文章能活多久,希望大家点个在看或者转发下,其他的话不多说了。这个视频你们应该看到过,人民日报官博还把它置顶了。

是说一只丹顶鹤在冰面上滑倒了,然后优雅的爬起来梳理下羽毛。

相信很多网友都看到过,没看过的不妨看看,很短,1分钟:其实我们看到这个视频的感受就是好玩而已,一个有趣的动物视频。相信全网媒体发这个的时候也是这种感受,就是图个乐而已。

但是!有很多比较懂的网友看了之后纷纷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大吃一惊!这个事情原来如此严重?

我们真的是看不出来,我们对丹顶鹤的了解甚少,当时好几位鸟类爱好者都给我们发出了类似的信息,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

经过查询,丹顶鹤(就是我们俗称的仙鹤)的确是迁徙候鸟。

我们武侠小说中虚构的鹤顶红就是说的是它(其实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不过丹顶鹤的战斗力的确是比较厉害,前阶段在网上热传的一只鹤打两只老虎说的就是它。(当然,老虎也不是野生的,野生的话丹顶鹤就完蛋了。)

而让全网很多人都愤怒的这个视频的地点是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从这个自然保护区的LOGO就能看出,最大的看点就在于这个丹顶鹤。

历史也是很悠久,1979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并成立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扎龙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的珍稀水禽分布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网友都认为此时此刻,丹顶鹤绝对不应该出现在这里?这个就触及到我们的知识盲区了,经过查询才知道,这个时段,还真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应该是飞到江苏盐城越冬。

这个是权威资料的解释。

这是丹顶鹤迁徙的画面。

蔚为壮观:

丹顶鹤的自然食物主要是鱼虾等,显然,在冰封的东北雪地肯定吃不到东西,的确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果然,很多懂行的网友马上反驳,这个绝对是不正常的现象!

而很多懂行的网友直接一语道破!这个根本就不是野生的丹顶鹤,而是人工繁殖的!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普及一个概念。

自然保护区和动物园是两码事!丹顶鹤是国家一级,即使有动物园要极小规模饲养也要批准,而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官方定义:

也就是说,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应该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对于丹顶鹤来说,应该保护的是野生丹顶鹤的处所,出手救助的也大部分是应该是个体,比如受伤、落单、雏鸟意外、生病等等。

这叫保护,保护的是原生态自然环境。不是动物园,动物园是把动物圈起来饲养后展示给游人看,以此作为赚钱谋生的目的。这点区别大家应该看得懂。但是现在呢?作为丹顶鹤的最大自然保护区,竟然出现了人工圈养的丹顶鹤?很多网友明白过来之后当即表示愤怒:

显然,人工插手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说不好。

那么到底繁殖了多少?如果只是救助很少的数量,那对于自然保护区来说也是很正常的呀,但是我们从官方资料来看,饲养的数量400只左右(最新的数量还不知道)。

可能有人不会觉得有问题,人工繁殖丹顶鹤不正式为了保护?

错!问题恰恰就在这里!人工繁殖的确是帮助稀少动物维持种群数量的一个手段,但是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都听说过:放归大自然!对吧,最终肯定要回归大自然的,但是对于丹顶鹤来说,不行!人工饲养的丹顶鹤根本起不到补充到野生丹顶鹤之中的作用。吃惊嘛?事实如此。我们一向用数据说话,这是2015年的一份调查报告:

这是其中的一段结果的话,我们看最后一句就行了:

如果人工繁殖丹顶鹤对于野生种群的数量有补充的话,怎么会连年减少?对吧?这是统计到2015年的一个数据,我们再来看一个比较新的,统计的奥2017年的一个数据:

答案是一样的,连年锐减!

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人工繁殖了那么多,怎么会还连年锐减?保护区都划好了,怎么还会这样?

著名的鸟类科普博主也发出类似呼声:

我们给大家简单讲一下为何人工繁殖的丹顶鹤对于野生种群几乎没太大的作用。

1、丹顶鹤必须在野生父母的培育下成长,这个迁徙是跟着父母的,人工繁殖的丹顶鹤根本没有候鸟的基本迁徙能力。2、丹顶鹤的野外驯化顶多就是让“丹顶鹤飞起来”,类似的文献有不少:

但是!没有一篇国内文献是说怎么让人工饲养的丹顶鹤成功的恢复迁徙能力!对,没有一篇!我们查阅了整整一天都没查到,因为极其困难!

从小不是在野生父母身边长大,怎么会懂得需要迁徙这个道理?一只没有迁徙能力的候鸟还怎么融入野生种群?这个不是其他动物能驯化出来的结果,人工是教不出丹顶鹤飞行路线的,更为可怕的是,一旦人工饲养代数多了,那么所有的“路线图”将彻底从丹顶鹤的脑子里消失。这样的丹顶鹤和养鸡场的一只母鸡并没有任何区别。这是我们要的自然保护的效果吗?另外一位博主也贴出了类似的声音:

事实上,曾经有报告指出,人工孵化的丹顶鹤的成功率依然不理想,技术难度很大,为了保持人工饲养的数量,有些情况下,是从“野生”的下手……

我们话说的很含蓄了……大家应该都懂。

怪不得野生的种群数量一致上不去反而降下来。

另外一位网友也曝出了相同的情况:

当然,我们不知道具体是哪个地方这么做的,我们也不知道扎龙的人工繁育是怎么完成的,但是起码!在目前的技术还不能保证人工繁殖的丹顶鹤能够起到补充野生种群的情况下还去繁殖那么多为何?

很多网友和我们的答案一样:观赏。因为按照正常保护区的构架,冬天你根本看不到野生丹顶鹤!都去迁徙了哪里看得到?一个景区没有了丹顶鹤谁还去?这是扎龙的一些丹顶鹤的饲养情况,这可不是动物园啊!这是自然保护区啊!这是另外一位科普博主在2016年拍摄的:

丹顶鹤都关在笼子里。

当然,对于游客来说是兴高采烈,一年四季任何时候都能看到丹顶鹤,但是在鸟类爱好者眼里,这样的形式谈何“野生保护”?

怎么丹顶鹤什么时候成为圈钱的工具了?无独有偶,摄影师王树青老师早年也去拍过,得到了相同的感受。

其中的段落让我们默然无语。

这是开始圈丹顶鹤的画面:

而这些很多都是小鹤。

未成年的丹顶鹤:

小丹顶鹤在为游客表演鹤舞。

这是王老师最后的观点:

我们的观点和他一样:鸟类是人类共有资源,他不应成为地域经济的增长点,更不应用人为改变其生活习惯的作法,把珍稀鸟类作为吸引游人的旅游项目。这是比较少的一笼鹤。

这是另外一位摄影师在2012年去看的感受:

摄影师其实都一样,最大的愿望是能捕捉到群鹤开始展翅飞扬,开始漫漫长途迁徙的过程,但是现在,都是笼子里的大白鸡,当然失望。

我们不知道这些应该在天上翱翔的仙鹤此时此刻终日被关在笼子里是什么感觉!

我们从它们的眼神中感觉不到开心:

作为一个迁徙的候鸟此时终生待在笼子里,它们天天望着天空,应该还是很向往能展翅高飞的吧。

这里我们必须暂停下,让大家听首歌,35岁以上的网友应该都知道这个故事和这首歌,必须听下,当年可是让我哭了很久:

20年前一个女孩和丹顶鹤的真实故事唱哭过无数人。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保护区的爱鸟,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这个保护区就我们今天说的扎龙和盐城!(很多是因为这个事故、这首歌而去扎龙看丹顶鹤的。)她叫徐秀娟,1987年,滑进盐城保护区沼泽地,再没上来,终年23岁。

她从小跟随她的父亲,扎龙第一代养鹤人——徐铁林。

对,也就是说,在那个没有什么旅游的年代,她和父亲一起,创造出当时全世界顶尖的丹顶鹤人工培育保护技术!用独创的“人工孵化+野外散养”的“半野化”保护方式,成活率最高,野性保持最好,而且幼鹤自然地就跟着成鹤南飞了。在不同的文献中我们都可以明确的看到,80~90年代一直到2000年初期,丹顶鹤的野生种群达到了巅峰!其中就有徐秀娟一家的功劳啊!

1987年9月15日,又有幼鸟飞走未归。徐秀娟整整一天在盐城保护区芦苇荡中蹚水寻找,心力交瘁。第二天一早,她说听到了“宝贝”的鸣叫,没顾上吃饭就又出门了。不想从此永别,她终因疲劳过度,淹没在沼泽里。

这就是这首歌的由来,为了保护野生丹顶鹤,她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更不为人知的是,到了2014年,她的弟弟也因为保护野生丹顶鹤而献出生命!2014年,徐秀娟的弟弟徐建峰发现湿地内有个鹤巢,便前往看护,因摩托车失控扎进了沼泽,献出了生命。

从扎龙到盐城,一家人为丹顶鹤的保护奉献出了一切!而此时此刻,我们看到那些在游客面前翩翩起舞的丹顶鹤,心里百感交织……丹顶鹤不该成为旅游项目啊!

那么多的丹顶鹤更不应该被圈养在笼子里!

据说每个鹤还要编号,不能飞丢一只……

不回笼的要赶回去:

我们不知道这些代表什么……

这是很多旅游网站上的点评:

我们在扎龙的官博下没有看到最后有多少丹顶鹤融入野生种群,很多网友都去愤怒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看到官博还放了一张“美图”。

固然,从画面上看,很美,但是知道情况的人都会很痛心,这根本不应该是丹顶鹤呆的地方!

丹顶鹤也不是给我们人类“看”的!我们能看到野生丹顶鹤是缘分,是一种美丽的邂逅,而不是刻意的追求!

请让丹顶鹤回归到它们应该去的地方!这才是保护它们的最好方式!不要让它们成为旅游消费品的一部分!这不是保护!保护的关键是恢复自然野生种群数量啊!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喔~啊~还有一只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r
reporter1228
1 楼
左逼真特么二啊
望京西
2 楼
自然保护区的动物,比美国印第安和切诺基原住区的待遇要更公平一些。
三鹤教主
3 楼
我也很愤怒!为什么驴打滚、狗吃屎摔倒的不是普咩咩?!哈哈哈
[
[公孙弘]
4 楼
蛋疼的网友真tm多 动物学家研究候鸟迁徙那么多年都不知道究竟候鸟为什么迁徙 这些水友倒是一个个都是专家 还不正常 不正常nmlgb 同一种鸟都可能会出现“留鸟”和“候鸟” 很多鸟类都会出现候鸟突然不迁徙的情况 大惊小怪
X
XXyourOO
5 楼
为大家强烈推荐一部老片《伴你高飞》,看看咱们跟人家老外,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到底差在哪里.
1
123paul
6 楼
人民日报总部那个鸡巴大楼,应该完工了吧
r
richino
7 楼
应该可以做的更好,提问题的人的不用苦大仇深,被提问的不用推卸责任,尽可能的高效务实就可以了。
真的是假不了的
8 楼
前不久在哈尔滨参观东北虎林园。那天我们到的比较晚,据说是下午最后一趟参观车了。一路上司机好几次大力的敲响铁棒。吸引老虎们的注意。作为野生动物园,原旨是提供模拟自然的生存环境,参观者可以进去观察,但不应该影响到动物的生活。可惜很多野生动物园徒有其名而已。
h
holytuzki
9 楼
这事还能喷...
r
reiwa
10 楼
厉害👍墙国
t
tinyL
11 楼
用J20带丹顶鹤迁徙是有一定难度……
我爱北京的秋天
12 楼
美丽的鸟
胡不语
13 楼
向网友致敬
N
NINESUNS
14 楼
同样是鸟。鸡的命运不用说。待遇和关注度没得比
f
firewall
15 楼
文章里面那么多数据及证据显示“留鸟”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圈养,你是装作看不到吗?
f
flmask2014
16 楼
人民愤怒,说明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素质提高了,人民万岁!
s
smile
17 楼
真是闲的蛋疼的一群傻逼
[
[公孙弘]
18 楼
: 文章说的就是对的了?建议多读书。 圈养只是其中一种导致候鸟变留鸟的情况,事实上远不止这一种。 比如雀形目鸟类黑卷尾,在中国南部的海南岛、云南等地为留鸟,而在长江流域和华北则为候鸟。具体什么原因也没人能弄清楚
斗山
19 楼
喷子真尼玛多,而且角度新奇,花样翻新
y
yuanfangzhi
20 楼
毛泽东:越有知识越反动!
R
RomeoGigli
21 楼
: 嗨,您就别提印第安人了,白人屠杀印第安人给他们赶到自留地的那年,东北人在嘉定和扬州脱下裤子排着队轮奸华东妇女,刀不卷刃地屠杀中国人民呢。你问问东北人愧疚吗?
A
AndrewZhang
22 楼
在对自然和动物保护方面,不得不承认和西方差距甚远,这不光是经济水平的问题,意识觉醒需要更长时间。
h
hu2020
23 楼
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基本策略, 先找到存货或个体,大量人工繁殖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种群,然后划定保护区对后代逐步野放,争取保护野放后的第三代第四代真正野性的物种。 你觉得现在丹顶鹤这个状况,直接放归山野自由迁徙,就能够扩大规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