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司法部指控引来美媒兴致 蓬佩奥遭伊朗特工"暗杀"?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8月12日 7点4分 PT
  返回列表
72848 阅读
10 评论
国际观察

在网上被称为特朗普“哼哈二将”的蓬佩奥和博尔顿,遭到伊朗特工“暗杀”?

美司法部一份新发布的指控文件描述了一系列好莱坞大片式的“密谋暗杀”情节:那个所谓“伊朗特工”据称来自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他分别出价100万和30万美元“干掉”蓬佩奥和博尔顿,结果竟然委托给了FBI“机密线人”……

美国官方表态加上美媒“兴致勃勃的炒作”,让这个“指控”迅速成为国际舆论热点,但也立即遭到伊朗方面的严正驳斥。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批评美方指控毫无根据,具有政治目的,并且严厉警告美国别对伊朗公民采取任何行动。

而美伊之间的这场“戏剧性互动”,恰好发生在一个特殊时刻。

1

美国司法部描述了一场好莱坞大片式的“暗杀密谋”。

被指控者,沙赫拉姆•普尔萨菲,现年45岁,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成员,在美媒报道中被简称为“一名伊朗特工”。美国检察官说,这可能是对美国2020年1月杀害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进行报复。

指控文件这样梳理“策划过程”:

一开始,普尔萨菲联系上一个在美人员,要求他拍摄博尔顿的照片,用于自己正在创作的一本书。但巧合的是,这个“在美人员”正好是为FBI工作的“机密线人”。

接着,普尔萨菲又问这个线人能否雇用杀手“除掉一个人”,目标后来被证实就是博尔顿。指控文件中说,普尔萨菲出价30万美元,并承诺事后为那个线人和杀手提供保护。

指控书说普尔萨菲还就暗杀行动提出一些细节性“建议”,比如在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实施,特别提醒说博尔顿有独自散步的习惯。

除了干掉博尔顿,这个“伊朗特工”说他还有“另一份差事”,出价更高,100万美元。

这第二个目标是谁?指控文件没说。但CNN和Axios等美国媒体多方打探,说接近蓬佩奥的消息人士证实,那个美国前国务卿就是预定目标。早在上周,美国司法部就通知了他。

美国司法部“戏剧性的”指控一出,立即引来美媒兴致。

相关报道几乎都介绍了博尔顿和蓬佩奥的对伊强硬立场,以及他们在任时的各种反伊仇伊言行。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俩人成为伊朗特工的暗杀对象“变得可信了”。

比如,博尔顿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时一直支持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来特朗普政府也确实那样干了。蓬佩奥呢?美军杀害苏莱曼尼时,他正在国务卿任上。

博尔顿很快发表声明,对美国司法部、FBI和特勤局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当晚,他在CNN一档谈话节目中进一步回应。他一边打趣说“为如此低的暗杀价码感到难堪”,一边又对伊朗放出各种狠话,核心意思就是一个:伊朗“是美国的敌人”。

在美国司法部宣布相关指控后,现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也出来表态,称伊朗如果攻击美国公民,“包括现在或曾经为美国效力的人士”,将会面临严重后果。

美检察官说,这个“伊朗特工普尔萨菲”一是被控密谋买凶杀人,最高可判10年;二是被控试图为跨国谋杀提供物质支持,最高可处15年监禁。FBI10日当天就发出通缉令,但据称普尔萨菲现在伊朗境内,而美伊之间并无引渡协议。

美国司法部、FBI加上白宫高官和一众美媒“前赴后继”的指控、通缉、警告和猜测报道,让“伊朗特工试图暗杀特朗普时期两大高官”的消息立即成为国际舆论焦点。

伊朗方面的回应来得非常快。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当晚就做出驳斥,批评美方指控毫无根据,具有政治目的和动机,“旨在制造气氛并试图逃避美国政府犯下的无数恐怖罪行,比如暗杀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支持以色列政权以及扶持恐怖组织等”。

他还表示,美国对伊朗无休止的指控以及失败的对伊政策仍在延续。伊朗强烈警告美国,不要以这些荒谬的指控为借口对伊朗公民采取任何行动,伊朗将保留在国际法框架内捍卫政府和人民的权利。

2

这一“暗杀”戏码的爆出时机,耐人寻味。

就在3天前的8月8日,新一轮旨在美国解除对伊制裁、各方重新履行伊核协议的维也纳会谈结束。伊朗谈判小组当天就返回了德黑兰。

同一天,欧盟向伊核谈判各方提交了一份关于恢复履行2015年伊核协议的“最终文本”。

伊朗方面对此的表态和以前几无差别:“最终协议必须满足伊朗人民的权益,并保证可持续解除对伊朗的制裁。”

如今,正值美伊双方对这一“最终文本”做出政治决定的紧要关头。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告诉补壹刀,伊核谈判一直以来的一个瓶颈,就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定性问题。现在爆出这个所谓“暗杀”戏码,从侧面说明美伊围绕这个问题仍然存在较大分歧,华盛顿就制造出所谓“革命卫队就是恐怖组织”的舆论氛围,试图从外围对德黑兰施加压力。

对是否将革命卫队移除恐怖组织名单一事,美伊长期争执不断。

在华盛顿看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定性问题与伊核问题不相关。

德黑兰对此的态度是,“革命卫队是一支国家军队,将国家军队归类为恐怖组织是不可接受的”。德黑兰还认为,如果恢复2018年之前的伊核协议,那么取消美国2018年后出台的所有对伊朗制裁措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华尔街日报》因此将是否将革命卫队从恐怖组织名单中移除视为伊核谈判中可能最具政治敏感性的问题。

丁隆表示,在革命卫队的定性问题上,美国国内政治保守派势力施加了很大压力,以色列对此也持反对态度,而伊朗方面也很坚持,暂时看不到美伊就此妥协的空间。

除了革命卫队定性的问题,伊核谈判还存在另一个重要分歧。那就是伊朗要求美国给出承诺,不管今后美国政府如何更迭,伊核协议不能再次被废止。

德黑兰的担心很现实。

奥巴马执政时期与伊朗签署核协议,特朗普上台后,却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的大规模制裁。

然而,华盛顿无法做出这样的保证。

美国没有任何现成的法律能够让其与伊朗签署任何约束未来美国政府的协议。如果想要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得要征得参众两院的通过,对拜登政府而言,这具有相当的难度。

3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美伊双方之间你来我往的复杂博弈也给当前的伊核谈判蒙上了一层阴影。

拜登7月中旬的中东之行,“试图减缓正在加速的伊朗核计划”。然而,拜登7月13日在以色列做出表态:“美国不排除使用武力作为阻止伊朗研制核武器的‘最后手段’”。

等到7月16日,拜登中东行的最后一天,伊朗政府宣布对61名美国人实施制裁,其中包括蓬佩奥和博尔顿,理由是“他们支持伊朗的一个恐怖组织”。

紧接着,伊朗外交部称,美国试图利用“伊朗恐惧症”制造地区紧张局势。

对此,美国福克斯新闻网认为,“拜登中东行没有为恢复伊核协议提供保证,(反而)破坏了各方达成任何协议的可能”。

确实,拜登到访之后,中东地区的火药味更浓了。

7月18日,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宣布,特拉维夫“正在制定军事计划,以针对‘伊朗核威胁’发动攻击”。

同一天,伊朗一名政府高官公开表示,“伊朗已经完全有能力制造核弹,但我们并没有决定这样做”。

进入8月,美伊关系仍不见缓和态势。

美国财政部1日以“与伊朗有关联”为由,将6家公司和一艘船列入制裁名单。伊朗第二天就做出对这轮最新制裁的回应:决定启用数百台新型离心机。

之后的事情,就是之前曾经提到过的了。

如今看来,美伊依然严重缺乏互信,伊核谈判的前景恐难言乐观。

拾麦客
1 楼
呵呵!伊朗的业余间谍被美国政府当猴子耍,末了还要抓到动物园展览
技术员
2 楼
喷屁嗷当下届总统没问题了.
青山留夕阳
3 楼
伊朗要是造出核弹,世界将正式走向动荡,中东的火药桶更具威胁。 解决台湾问题相反,世界会很快接受并平静下来,至于国际制裁,相信中共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即便倒退50年又怎样。
北美洛杉矶蒲公英
4 楼
模仿陈水扁的苦肉计
S
Sam大树
5 楼
伊朗太弱,只密谋不行动 美军直接开火,不用管后果
吃素的狼
6 楼
呵呵,伊核谈判取得重大进展,有人欢喜有人愁,还有王八蛋着急上火胡乱下蛆。 “《国际观察》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 -引自“百度百科”,五毛们可以找它算账,咬它。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兲朝“教育部”里博士成堆,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廖。 不要跟着小学生,玩鸟泥干劲十足,不学好嘛。 中共大外宣好歹尊重自己的“学术期刊”一点,表酱紫耍流氓,不行么?
马年生
7 楼
没做亏心事,为何怕鬼敲门?蓬佩奥和博尔顿自己供认是组织暗杀别国领导人和颠覆别国政府的操盘者后,他们被受害国追杀就是难以避免的了。
赵登禹路
8 楼
“哼”将早跟Trump 牛蹄子两瓣了。剩下个胖皮“哈”,不定啥时候也得跟Trump两踹。
f
fonsony
9 楼
怎不是共军情包部?
f
fonsony
10 楼
这依郎特工是废柴、干这些事还要在街边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