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轰轰烈烈的印巴空战,再次将南亚次大陆推上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5月7日和5月10日接连两轮印巴空战,印度空军阵风、苏-30MKI、幻影2000、米格-29纷纷落马,“四代半”战斗机在巴基斯坦歼-10CE与霹雳-15E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巴基斯坦以一套中式空防体系,上演了“以一敌多”的惊艳表现。至此,印度空军想“找回面子”,唯一的选项似乎只剩——采购五代机。
▲印度航展上的苏-57与F-35
问题随之而来:印度会选择谁?美国的F-35受限重重,美式武器一贯“带锁”;中国的歼-20不卖,歼-35更不可能;韩国的KF-21和土耳其的KAAN似乎又不那么靠谱;这时候,俄罗斯的苏-57仿佛成了“唯一希望”。而面对印度有可能引进隐身战机的“升级对抗”,巴基斯坦是否也会迈出关键一步,采购中国的隐身战机歼-35?南亚空战格局未来或将迎来“第五代机大战”的转折点。
先回顾这场印巴空战的“惨烈战报”:印度空军号称能与歼-20掰手腕的“阵风”战斗机,被中国出口型歼-10CE连续击落,甚至一度传言飞行员被俘(后来被证实应该是假消息),这不仅让法国军工脸面尽失,也让印度国防部颜面无存。除此之外,苏-30、米格-29、幻影2000同样难逃“落地”命运。事实证明,印度所谓“集各家之所长”的空军部队,在联合作战体系缺失、数据链割裂、电子战支撑薄弱等问题下,不过是一盘散沙。
▲巴基斯坦空军歼-10CE与ZDK-03预警机
巴基斯坦则用“中式作战体系”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预警机ZDK-03指引方向,歼-10CE打头阵,霹雳-15E精准发射,后方还有红旗-9BE与LY-80层层设防,形成空地一体化作战网络。相比之下,印度空军几款战机各说各话,数据共享困难,态势感知混乱,作战节奏慢三拍,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面对如此惨败,印度空军内部的“更新换代”呼声水涨船高。国产“光辉”战斗机遥遥无期(性能其实大家懂的都懂)、阵风采购遭遇舆论暴击、F-35因政治限制几乎无望,印度空军真正能考虑的,也就只剩俄罗斯的苏-57了。好歹是五代机,隐身性能、超巡能力、远距拦射都有一定说服力。毕竟,如果苏-57配备R-37M超远程空空弹,射程超400公里,理论上确实可以与挂载霹雳-15的歼-10CE一较高下。但问题在于——印度买得起吗?用得好么?指挥得了吗?
首先,苏-57单价不菲,加上后勤维护、弹药采购、配套设施,花费可能超过百亿美元。其次,俄乌冲突持续,俄方产能有限,还得优先满足本国空军。更关键的是,印度现有的空军体系已经足够“混乱”,再加一款五代机,无疑是火上浇油。预警机A-50对接不了“阵风”,苏-57又怎么指望能顺利融入印度的作战系统?
而从俄罗斯的角度,卖苏-57给印度,真的是“稳赚不赔”吗?恐怕未必。要知道,苏-30MKI已然让苏霍伊“翻车”,一旦苏-57也在印巴冲突中“折戟”,俄罗斯恐怕连最后的颜面都保不住了。俄方内部也不乏保守声音:不能再把“顶梁柱”拱手交给不靠谱的队友。
▲中国歼-35隐身战斗机
当印度还在为是否能买到苏-57发愁的时候,巴基斯坦却可能已经在规划下一阶段的“换代升级”了。歼-10CE在实战中连战连捷,巴方自然会扩大订单。而更加引人关注的,是歼-35是否也会进入巴基斯坦的采购清单。作为中国第二款隐身战斗机,歼-35以中型双发、舰载潜力、隐身能力为卖点,若能出口,必然成为对抗F-35的“明星级产品”。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引进歼-35不仅是性能上的跃升,更是体系上的全面升级:可以与现有ZDK-03预警机、红旗-9P防空系统、054AP护卫舰、甚至未来的空警-500无缝联动,打造真正的“海陆空一体化”作战体系。更别提歼-35可与新一代CM-401、霹雳-21等先进武器配套,将打击范围与效率提升至一个全新水平。从战略角度看,巴基斯坦如能配备隐身机型,将从“区域防御者”变为“战略制衡者”。这不仅能压制印度的战机数量优势,也将为空军战略布局提供极大弹性,增强全国防空的多维度回应能力。
▲五代机之间的首次对决,会不会也在南亚大陆最先打响呢?
目前来看,这个问题的答案既现实又遥远。从技术层面看,苏-57与歼-35都具备五代机的典型特征,隐身、态势感知、远距打击能力不容小觑。从实际可操作性看,印度与俄罗斯的军事关系更近、采购流程更快,但面临体系整合困境。而巴基斯坦与中国长期合作,歼-35如果开放出口,将是极具现实可能的选择。
5月的印巴空战,揭开的是“第四次印巴战争”的序幕,更是全球军火市场新一轮洗牌的开始。阵风的失利、歼-10C的崛起、苏-57和歼-35的潜在出口,都昭示着一个信息:谁掌握先进武器并懂得体系作战,谁就掌握了制空权。这场“苏-57对歼-35”的隐身大战,或许还未真正打响,但无论在地缘战略、军备竞赛还是技术比拼上,它的火药味,已经在南亚的高空弥漫开来。
一场轰轰烈烈的印巴空战,再次将南亚次大陆推上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5月7日和5月10日接连两轮印巴空战,印度空军阵风、苏-30MKI、幻影2000、米格-29纷纷落马,“四代半”战斗机在巴基斯坦歼-10CE与霹雳-15E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巴基斯坦以一套中式空防体系,上演了“以一敌多”的惊艳表现。至此,印度空军想“找回面子”,唯一的选项似乎只剩——采购五代机。
▲印度航展上的苏-57与F-35
问题随之而来:印度会选择谁?美国的F-35受限重重,美式武器一贯“带锁”;中国的歼-20不卖,歼-35更不可能;韩国的KF-21和土耳其的KAAN似乎又不那么靠谱;这时候,俄罗斯的苏-57仿佛成了“唯一希望”。而面对印度有可能引进隐身战机的“升级对抗”,巴基斯坦是否也会迈出关键一步,采购中国的隐身战机歼-35?南亚空战格局未来或将迎来“第五代机大战”的转折点。
先回顾这场印巴空战的“惨烈战报”:印度空军号称能与歼-20掰手腕的“阵风”战斗机,被中国出口型歼-10CE连续击落,甚至一度传言飞行员被俘(后来被证实应该是假消息),这不仅让法国军工脸面尽失,也让印度国防部颜面无存。除此之外,苏-30、米格-29、幻影2000同样难逃“落地”命运。事实证明,印度所谓“集各家之所长”的空军部队,在联合作战体系缺失、数据链割裂、电子战支撑薄弱等问题下,不过是一盘散沙。
▲巴基斯坦空军歼-10CE与ZDK-03预警机
巴基斯坦则用“中式作战体系”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预警机ZDK-03指引方向,歼-10CE打头阵,霹雳-15E精准发射,后方还有红旗-9BE与LY-80层层设防,形成空地一体化作战网络。相比之下,印度空军几款战机各说各话,数据共享困难,态势感知混乱,作战节奏慢三拍,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面对如此惨败,印度空军内部的“更新换代”呼声水涨船高。国产“光辉”战斗机遥遥无期(性能其实大家懂的都懂)、阵风采购遭遇舆论暴击、F-35因政治限制几乎无望,印度空军真正能考虑的,也就只剩俄罗斯的苏-57了。好歹是五代机,隐身性能、超巡能力、远距拦射都有一定说服力。毕竟,如果苏-57配备R-37M超远程空空弹,射程超400公里,理论上确实可以与挂载霹雳-15的歼-10CE一较高下。但问题在于——印度买得起吗?用得好么?指挥得了吗?
▲印度航展上的苏-57与F-35
首先,苏-57单价不菲,加上后勤维护、弹药采购、配套设施,花费可能超过百亿美元。其次,俄乌冲突持续,俄方产能有限,还得优先满足本国空军。更关键的是,印度现有的空军体系已经足够“混乱”,再加一款五代机,无疑是火上浇油。预警机A-50对接不了“阵风”,苏-57又怎么指望能顺利融入印度的作战系统?
而从俄罗斯的角度,卖苏-57给印度,真的是“稳赚不赔”吗?恐怕未必。要知道,苏-30MKI已然让苏霍伊“翻车”,一旦苏-57也在印巴冲突中“折戟”,俄罗斯恐怕连最后的颜面都保不住了。俄方内部也不乏保守声音:不能再把“顶梁柱”拱手交给不靠谱的队友。
▲中国歼-35隐身战斗机
当印度还在为是否能买到苏-57发愁的时候,巴基斯坦却可能已经在规划下一阶段的“换代升级”了。歼-10CE在实战中连战连捷,巴方自然会扩大订单。而更加引人关注的,是歼-35是否也会进入巴基斯坦的采购清单。作为中国第二款隐身战斗机,歼-35以中型双发、舰载潜力、隐身能力为卖点,若能出口,必然成为对抗F-35的“明星级产品”。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引进歼-35不仅是性能上的跃升,更是体系上的全面升级:可以与现有ZDK-03预警机、红旗-9P防空系统、054AP护卫舰、甚至未来的空警-500无缝联动,打造真正的“海陆空一体化”作战体系。更别提歼-35可与新一代CM-401、霹雳-21等先进武器配套,将打击范围与效率提升至一个全新水平。从战略角度看,巴基斯坦如能配备隐身机型,将从“区域防御者”变为“战略制衡者”。这不仅能压制印度的战机数量优势,也将为空军战略布局提供极大弹性,增强全国防空的多维度回应能力。
▲五代机之间的首次对决,会不会也在南亚大陆最先打响呢?
目前来看,这个问题的答案既现实又遥远。从技术层面看,苏-57与歼-35都具备五代机的典型特征,隐身、态势感知、远距打击能力不容小觑。从实际可操作性看,印度与俄罗斯的军事关系更近、采购流程更快,但面临体系整合困境。而巴基斯坦与中国长期合作,歼-35如果开放出口,将是极具现实可能的选择。
5月的印巴空战,揭开的是“第四次印巴战争”的序幕,更是全球军火市场新一轮洗牌的开始。阵风的失利、歼-10C的崛起、苏-57和歼-35的潜在出口,都昭示着一个信息:谁掌握先进武器并懂得体系作战,谁就掌握了制空权。这场“苏-57对歼-35”的隐身大战,或许还未真正打响,但无论在地缘战略、军备竞赛还是技术比拼上,它的火药味,已经在南亚的高空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