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颂善表示,正在努力应对在危机,保护旧金山的所有人,也就不能忘记"保护我们的移民家庭",包括那些未被涵盖在救助计画中的家庭一样。法案分成三部分,首先会成立一个"紧急家庭援助基金"(Emergency Family Relief Fund),然后紧急立法让这个项目的有效期和本地紧急状态一致,随后再从市府的储备基金中申请拨钱。
不过也有新闻媒体的分析师认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其实民众对于「新闻资讯的获取」渴望程度反而大幅成长,加上防疫在家、以及资讯即时性的缘故,都使得新闻网站的点阅量、或是电视新闻的收视率都有显着的提升。像是东岸着名的《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截至今年2月底的线上付费版会员数量,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万人。
据美媒消息,已宣布退出美国总统大选的民主党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宣布支持前副总统拜登竞选美国总统。
截至发稿前,美国累积确诊577373,今日新增20160人,累积死亡23390人,治愈42324人。
中新社纽约4月13日电 (记者 马德林)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13日称,纽约州12日新增新冠肺炎死亡病患671例,死亡总数达到10056例。
科莫当天在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举行记者会。数据显示,过去一周纽约州共增加5166名死于新冠肺炎的病患,平均每天死亡738人。目前,纽约州确诊新冠病毒感染者超过19.5万人,为全美最多,是第二名新泽西州的3倍多。
另一方面,4月7日纽约州住院病人总数超过1.8万后,截至12日一直不到1.9万;4月3日之后,住院病例净增数量大幅降低,过去5天净增住院病例共746人,而净增最多的4月2日一天就增加了1427人;单日新增新冠肺炎住院病例数也开始下降,12日新增1958名新冠肺炎住院病例,大致回落到3月22日的水平。科莫说,这些数据说明纽约州疫情曲线已逐渐拉平。
对于纽约州何时能够“重启”,科莫称这是一个需要细致权衡的问题,如果仓促解除当前措施很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现在必须坚持严格管控,才能确保度过疫情高峰。他就未来的“重启”提出几项目标,包括减轻隔离力度、促进经济活动、修订“关键岗位”门类、扩大病毒检测范围并加大预防措施、阻止感染率上升等。科莫强调,“重启”不会一蹴而就,将考虑不同领域的协调问题,分阶段、分地区实现。他还称将与纽约周边各州共同讨论“重启”的各方面问题。
纽约市长白思豪当天在记者会上说,纽约市12日的有关数据有所好转。新冠肺炎新增住院病例383人,比前一天减少80人;新冠肺炎及疑似病例重症监护数为835人,比前一天减少22人;单日病毒检测阳性率为58.1%,比前一天下降1.2%。但他当天在接受采访时说,纽约市必须密切检测未来10天到两周的相关数据,才能确认是否真的控制住了疫情。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13日下午,全美新冠病毒感染者已超过56万人,死亡近2.29万人,康复4.2万多人。
纽约州长:最坏情况已过 完全恢复需12-18个月
纽约州长葛谟(Andrew Cuomo)表示,目前纽约市已经基本控制了疫情传播,并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死亡人数已经保持平稳,医疗体系也没有崩溃,"这是我们的成就。"但他仍然表示,短期内疫情难以结束,可能需要12到18个月。
葛谟表示,要恢复正常生活仍有许多条件未能满足;他说,首先社会需要开始计画恢复经济,然后一些企业开始复工,同时也需要找到有效疗法,以及研发出疫苗。他表示,根据一些公卫专家的意见,要完全达到这些条件,至少需要12到18个月。
纽约州长葛谟(Andrew Cuomo)13日表示,重启经济必须与防疫保持平衡,因此只能按部就班地放松管制,目标是确保感染率不会反弹;同时也将吸取其他国家恢复经济的经验,也将联合邻州共同制定防疫和恢复经济的计画。
葛谟说,恢复经济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按部就班进行;第一步是一定程度上放松隔离政策,然后一点一点恢复经济活动,包括对"关键行业"进行重新定义,让不同行业逐步返工,同时也要加强检测力度和其他防控措施,最终的目标是在恢复经济的同时确保感染率不会继续增长;如果感染率出现反弹,说明放松防控过火了。
葛谟表示,重启经济的计画应当听从公卫和经济专家的建议,而不应该由政客制定;此外,重启经济需要多行业协同进行,尤其需要多个地域协同进行,地方政府不应各自为政。他下午将和新泽西 州、康乃狄克州、宾州、特拉华州和罗德岛州州长商议协同防疫和恢复经济计画,届时将发表联合声明。
联储局官员:美国经济恐陷入18个月停摆
美国疫情对美国经济影响渐浮现,有联储局官员警告,若没有出现有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疗法或疫苗,美国经济可陷入长达18个月的停摆。
明尼阿波利斯储行行长卡什卡裡(Neel Kashkari)指:
「我们在看全球各地的情况。当他们放鬆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时,疫情又会再度爆发。」
(We’re looking around the world. As they relax the economic controls, the virus flares back up again.)
所以,卡什卡裡认为,直至出现有效疗法或疫苗之前,疫情可能会不断爆发,然后受控,继而又再度爆发,之后再受控。
卡什卡裡指出,现时应集中制定长达18个月的医保系统及经济策略。
卡什卡裡今年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拥有投票权。卡什卡裡坦言,按照现时情况,很难看到经济会出现V型复甦。
另外﹐今年同样拥有投票权的克利夫兰联储银行行长美斯特(Loretta Mester)上周表示,联储局手中尚有弹药,意味联储局的救市方案可能未完,但认为应由美国财政部来主导纾困工作。
旧金山拟每户发500美元 至新冠疫情结束
联邦政府和加州出台众多疫情相关的福利救助项目,但是如果不是绿卡持有者或者公民,可能都无法申请。旧金山(专题)作为庇护城市(Sanctuary City)则紧急出台新的基金项目,资助不符合任何联邦、加州福利的移民(专题)家庭,每个月发500元,直到疫情结束。
这个立法由议员华颂善(Shamann Walton)提出,据悉已经获得共计足够市议员的支持,料将在下周生效。
这个福利项目仅仅限定于有18岁以下的小孩的旧金山移民家庭,单身人士则不符合。同时,该申请人也必需证明自己无法申请联邦和加州的福利,比如因为移民身分的状态无法获得联邦的1200元的"派钱",或者无法申请失业补助金等。
华颂善表示,正在努力应对在危机,保护旧金山的所有人,也就不能忘记"保护我们的移民家庭",包括那些未被涵盖在救助计画中的家庭一样。法案分成三部分,首先会成立一个"紧急家庭援助基金"(Emergency Family Relief Fund),然后紧急立法让这个项目的有效期和本地紧急状态一致,随后再从市府的储备基金中申请拨钱。
像是联邦的1200元派钱计画,原则上绿卡公民一定都有,但是许多持工作签证(H1B)、学生工作状态(OPT)的人士,同样也是"纳税人",则处于灰色地带,是否能够最终获得则不得而知。同时在加州的无证移民(undocumented)中,也几乎无法申请任何联邦的福利项目。
此外,像是"梦想生"(DACA),"临时保护身份"(TPS,Temporary Protected Status)状态的移民,都处在申请救助的灰色地带,那么这500元的项目则可以解决燃眉之急。至于这500元的项目会不会成为新的一种"公共负担"(public charge),影响上述移民最终申请绿卡或者入籍?市议员卢凯莉(Hillary Ronen)表示,会和移民权益代表商榷,如何在立法的角度让这个项目不会最终伤害到移民。
法案初步需要1000万元的预算资金,共计会资助大约5000个旧金山的移民家庭。
疫情风暴 美恐面临沉重债务 影响数年后才显现
新冠病毒大流行全面造成的影响,可能要数年后才能显现出来,但即时易见的结果已很清楚,就是政府、企业、一些家庭及个人债台高筑,要承担更多的债务。
据高盛(Goldman Sachs)估计,在截至今年九月三十日的预算年度中,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赤字会达到破纪录的三兆六千亿元,下一年赤字也达到二兆四千亿元;企业在削减银行信贷额度并开发债券市场;家庭也在寻求信贷资金。
戴维斯加州大学经济学者泰勒(Alan Taylor)认为,目前民众、企业及政府都面临着经济衰退的冲击,即使疫情过后,沉重的债务将会改变政府及私人机构的运作模式,甚至影响随后的发展。
美国政府目前有十七兆九千亿元国债,这是从私人投资者及其他国家借入的资金,用来弥补年度预算赤字。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八十九,也是自一九四七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新冠病毒危机前,政府早已因为增加对军事和其他计画的支出,加上二○一七年颁布的减税措施,使债务和赤字进一步上升。
现在政府採取超过二兆美元的经济纾困计画,增加失业保险,而企业却因疫情关係收入减少,以致于税收下降,在这样一个无法节流而开源不足的情况下,预计政府的债务在未来几个月只会继续勐增。
此外,川普总统还在推动一项针对基础设施的刺激计画;众院议长波洛西估计,另一轮刺激措施可能会超过一兆元,这样一来联邦政府债务将愈来愈大。
除联邦外,由于各州通常会实行平衡预算以避免大笔债务,因此它们很可能在未来几星期会宣布成立应急备用金以及削减开支,确保在经济低迷时能掌控预算,然而这样一来经济活动势将出现疲弱。
穆迪分析公司预计,纽约(专题)、密西根、西维吉尼亚、路易斯安纳、密苏裡、怀俄明和北达科他等州,受影响最大。
美国报业迎来“大灭绝时代”?数百媒体恐关门
地方今日无新闻:疫情头版下,美国报业迎来的「大灭绝时代」?
「瘟疫期间买报纸广告,是错估情势的赔本投资?还是逢低买进的曝光良机?」随着美国疫情的急遽恶化,除了大量店面停业造成的民生冲击外,更连带使得各大型企业、娱乐集团等投资面临中断;而在这波疫情连锁的经济圈震撼下,原本就已经有生存危机的纸本报业,在投资广告应声喊停、读者在家防疫减少外出买报的双重夹杀中,已经陆续出现地方中小型报纸不堪负荷,正面临大量裁员和倒闭的产业危机。但讽刺的是,每天升温的严峻疫情,都让地方新闻需求量大增,但产业冲击造成的地方城镇「新闻真空状态」,却也给了各种不实疫情谣言流传的机会;在当前疫情的困境持续下,报业的结构崩坏恐正加速倒数,但被假新闻的殭尸网站见缝插针的「空壳传媒」时代,却更令人加担忧。
「全美已知有超过2万8,000名新闻工作者,面临失业、无薪假或减薪。」《纽约时报》在上週发表了新闻业目前正忧心的危机实况,受到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影响,令新闻业雪上加霜的问题就是广告收入的大幅减缩,以及防疫期间民众减少外出后,随之降低的报纸发行量与购买数,派报员的正常出勤也受到影响。而经营方目前最直接的应对方式,就是先节省人事成本——裁员减薪等方式来「共体时艰」。
根据报业或杂志的规模不同,在疫情影响下减损的广告收入也不一,不过整体而言相比还没有疫情出现的正常状况,广告收入缩减的范围约在30%到60%之间,「在不到一周的状况下就马上出现这个大缺口,对仰赖广告收入的中小型媒体、地方报纸而言根本吃不消。」《纽约时报》表示。
而目前疫情惨重的纽约,儘管多数人都已经在家自我隔离减少外出,不过《纽约时报》现在依然有安排派报人员,并保证过程的消毒和清洁,确保送到订户处时没有病毒感染的疑虑。
不过这个产业危机警讯,透过《纽约时报》、《卫报》等大型媒体集团的报导,却也别有一番意义。有新闻业界观察表示,美国的《纽时》、《华尔街日报》以及《华盛顿邮报》等已经开发数位版付费读者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的冲击比起尚未实现数位转型的中小型媒体要小得多。对于各州的在地形报纸发行商而言,就像是产业链的最下游,仰赖餐饮娱乐等商业广告投资的挹注,才能继续运转。
例如西雅图当地发行的免费周刊报《The Stranger》,就对外表示将近9成的广告全数停摆,急需地方民众的捐款来度过难关,现今《The Stranger》也已经准备暂时停刊、并解僱了18名员工。同样是疫情惨重的路易斯安纳州,《The Advocate》和《The Times-Picayune》等地方型纸媒,同样靠着员工无薪假和减少出勤人数的方式,减缓收入短缺的营运冲击。
「疫情过后,恐怕会有数百家媒体关门大吉。」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新闻学者阿伯纳西(Penny Abernathy)向《卫报》指出,传统纸媒(包括报纸与杂志)在病毒疫情之前,早就有好几年的时间面临产业生存危机,而这一波全国扩散疫情导致的经济断裂,加速了整个产业链的终结倒数,尤其以城市小报、地方中小型媒体的受害最深,阿伯纳西悲观地认为「堪称是灭绝等级的事件」,因此倒闭的媒体恐怕将会有数百家之多。
但尴尬的问题是,对于各州地方居民而言,生活周遭迫切的疫情资讯才是首要,哪些场所已经关闭?那些地方出现感染?各种在地即时的防疫新闻,就极需要地方型媒体的报导传播。但是阿伯纳西也指出,早在2004~2018年之间,美国就有1,800家地方媒体消失;其中超过1,300个城镇更是「完全没有地方新闻」,彻底成了资讯真空的「新闻沙漠地带」。
如果真如阿伯纳西所认为的,未来会有数百家倒闭潮,地方新闻集体消失、大报集团吃小报的结构,就会让这种真空状态继续恶化。阿伯纳西的研究指出,地方新闻媒体的大量减少,连带让地方的资讯和公共服务性质的报导质量全数缩减,而其后果不仅是对城镇社区资讯流通的打击、美国重视的社区意识也难以藉此沟通互动,还让许多「空壳媒体」在地方上寄生,出现借壳伪装的假新闻殭尸网站,造成不实谣言和假新闻流传的破口。
然而以当前的美国报业生态来说,就算这些地方媒体撑过了过去10多年的转型潮流,如今始料未及的肺炎疫情,恐怕在如何死命挣扎,最终仍得面临关门的命运。
不过也有新闻媒体的分析师认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其实民众对于「新闻资讯的获取」渴望程度反而大幅成长,加上防疫在家、以及资讯即时性的缘故,都使得新闻网站的点阅量、或是电视新闻的收视率都有显着的提升。像是东岸着名的《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截至今年2月底的线上付费版会员数量,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万人。
「大家还是想要读新闻、读故事,只是方式都不一样了。」记者向《美国之音》表示。然而这样的产业变化,却也如《纽约时报》所言,是多年来就已经出现的状态,只是疫情导致了资金链断裂加速,使得残喘的传统纸媒恶化加剧。
但这并不表示,新闻网站或是拥有数位版的报纸集团,就能在疫情中逃过一劫。财务的青黄不接同样有记者在减薪的情况下工作,或是因为防疫隔离而降低了採访与新闻产製的数量。
同时比较同为纸媒大国的日本,也有同样的危机问题。最先发难的是週刊类刊物,诸如《日刊Sports》和《週刊文春》等,担忧发行量跟着疫情继续减少的话会有「废刊危机」。
而传统大报诸如《读卖新闻》、《朝日新闻》等,都有各自相对成熟的线上付费会员,目前并未有纸本发行销售的冲击资讯;但令业界担忧的是,像《朝日新闻》的东京本部,一名记者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而隔离,所幸并未继续出现社内其他病例,不过都让目前疫情中仍在岗位上的新闻工作者,面临不小的风险压力。
2个月以前,谁能想到美国将成为全世界确诊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而且数字还在持续增长?昨天,美国顶级免疫学家Anthony Fauci博士,接受CNN采访时承认,川普政府本可以更早采取行动,挽救更多人的性命。
(图片来自CNN 版权属于原作者)
“从逻辑上说,你知道有一个正在进行的流程,如果你早点采取行动,那么你可以拯救更多人的生命...但是当时有太多人拒绝关闭。”
Fauci博士说道,“我们纯粹从健康的角度提出建议,通常我们的建议会被采纳,但有时候并非如此。”
(图片来自EPA 版权属于原作者)
疫情还没有结束,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CNN等主流媒体,已经开始了一系列问责报道。
(图片来自nytimes 版权属于原作者)
美国究竟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跟随省钱君的跟踪报道,让我们来捋一捋美国抗疫的时间线。
不重视的1月
1月3日
美国CDC就从中国获悉了关于疫情和防控措施的信息
1月8日
CDC首次警告临床医生,寻找有呼吸道症状的旅行史患者
1月17日
旧金山SFO、纽约JFK、洛杉矶LAX三大机场开始对来自中国的旅客进行筛查
1月18日
川普才第一次接到有关新病毒的报告,但他当时忙于参议院的总统弹劾审判,并未上心
1月21日
一名从武汉返回美国西雅图的男子确诊,成为美国公布的首例新冠肺炎患者
1月22日
川普第一次在媒体采访中被问及新冠病毒,他回答,完全不担心病毒会大流行,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1月24日
芝加哥确诊全美第二例患者
1月28日
美国入境筛查扩大到20个机场
1月29日
美国第一批撤侨人员返回美国
1月30日
美国出现首例人传人患者,为第二例确诊患者的配偶
1月31日
美国宣布禁止任何两周前曾前往中国的非美国公民入境,这也成为川普抗疫中最“引以为傲”的预防措施
回顾来看,1月份美国采取行动够早的呀?为何还是导致爆发?
其实,1月份美国各大机场的入境筛查执行的并不严格,很多游客反馈入境连体温都没有测,更不用说健康追踪了。数据显示,1月份共有43万旅客从中国飞抵美国。
(图片来自nytimes 版权属于原作者)
昨天,Fauci博士接受NBC采访表示,早在1月中下旬,新冠肺炎已经在美国社区开始传染。也就是说,1月份的美国就已经输在了这场和病毒赛跑的起跑线上。
撤侨、试剂盒乌龙不断的2月
2月2日
旧金山湾区连爆4例确诊患者,美国本土再次出现人传人病例
2月5日
钻石公主号邮轮爆发开始,10人确诊
2月5日
FDA批准CDC检测盒的紧急使用授权。CDC准备开始向美国境内和国际实验室大批量发放试剂盒
2月10日
川普在竞选千人大会上称,4月天气变暖,病毒就会自动消失
2月11日
美国第13例患者确诊,来自撤侨包机,CDC将撤侨患者阳性样本和其他人员样本搞混,导致阳性患者被放回撤侨基地
2月12日
CDC首次警告为全美社区爆发做准备,可此时全美官公布的确诊患者仅13例;同一天CDC检测盒被曝有缺陷,无法大批量发放检测盒,各州必须将检测样本寄回CDC亚特兰大实验室,等待多日才能得到检测结果
2月12日
圣地亚哥隔离营的撤侨人员联名请愿,要求CDC对隔离营严格进行病毒检测和消毒
2月17日
美国从钻石公主号撤侨340人回美,允许14名阳性患者登机
2月23日
加州、阿拉巴马等各州开始互相甩锅,拒绝接收撤侨人员
2月24日
川普政府向国会申请25亿美元抗疫,民主党:不够,至少得85亿。川普政府:够了!
2月25日
旧金山市最早宣布进入紧急状态,CDC:新冠肺炎迟早在美国爆发
2月25日
川普发Twitter称:美国做得很好,没有一例死亡
2月26日
美国加州出现首例无法溯源社区病例,川普任命副总统彭斯为新冠疫情小组的协调员
2月29日
美国本土首例患者死亡,FDA允许私人实验室开发试剂盒
整个2月,美国都在手忙脚乱的撤侨和检测,效率非常低下。2月底,CDC一共才检测了几百人,官方公布确诊仅15人。
一方面,撤侨管理不严,未对每一个撤侨人员都进行检测,仅对出现症状的患者检测;也未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隔离基地的撤侨人员基本上是无防护同吃同住14天后放回社区。
(图片来自buzzfeed 版权属于原作者)
另一方面,CDC检测盒各种乌龙不断。因为误判形式,CDC严格限制必须在过去14天去过中国,或者与确诊患者接触过的人才能检测,导致检测能力和效率远跟不上病毒的传播速度。
(图片来自politico 版权属于原作者)
2月26日,加州首例无法溯源社区病例,就并不符合CDC的检测标准,而是在医生的坚持汇报下才得以检测。
该患者所在的Solano县,正是Travis隔离空军基地所在地,患者可能在无意识中接触感染了病毒。这也说明Travis隔离基地的防护措施的不足,证明当时病毒在美国社区已经爆发。
事实上,1月份的美国患者中就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2月份中国已经有很多新闻报道了关于无症状患者、假阴性患者、气溶胶传播等新闻。而从2月份美国的操作可以看出,川普政府当时对新冠病毒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显然是不够的。
为时已晚的3月
3月2日
纽约首例患者确诊,有伊朗旅行史,加州多名医护人员感染
3月6日
美国学校开始陆续停课,川普参观CDC总部,表示检测几乎完美,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检测
3月7日
纽约暴增至76例,进入紧急状态,美国国会拨款80亿美元抗疫
3月8日
洛杉矶2.7万人马拉松照常开跑
3月10日
纽约北部小镇New Rochelle“封城”
3月12日
美股首次熔断(删除:川普参观CDC总部,表示检测几乎完美,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检测)
3月13日
终于,川普政府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
3月14日
川普政府宣布禁飞英国,3月16日生效
3月15日
欧洲返美旅客挤爆各大美国机场
3月16日
首位志愿者接受疫苗注射,疫苗研发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3月25日
美国17州颁布“限家令”,美国政府通过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
3月26日
美国确诊人数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一
3月30日
纽约首个“方舱医院”开始运营
3月上旬,美国人民仍然毫无警惕,还在各种马拉松、牛仔节、派对狂欢之中。3月13日,随着川普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执行社交疏离规定,才真正开始进入抗疫状态。然而,紧接着的是纽约等重灾区医疗资源准备严重不足的困境。
虽然1月底,美国就对中国颁布了旅行禁令,但却直到3月底才对欧洲国家实施旅行禁令。近期研究显示,疫情最重灾区纽约最早的病例可以追溯到2月中旬,而且是来自欧洲而非亚洲。
(图片来自nytimes 版权属于原作者)
好在3月下旬开始,美国政府、企业和民间都开始了高效行动:开启Drive-throgh检测点、开发雅培快速检测仪、发明口罩净化系统、特斯拉生产呼吸机、波音公司生产3D打印防护面罩、Twitter CEO捐款10亿美元、比尔盖茨捐款1亿美元,并将资助七家疫苗工厂的建设...
(图片来自mddionline 版权属于原作者)
回顾过去的三个月,不可否认,美国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起步太晚,错过了预防疫情的黄金时期。正值疫情高峰期,来自各大媒体的问责报道,提醒着我们接下来的抗疫丝毫不可松懈,并且尽量客观全面的看待美国的抗疫行为。
4月12日,比尔盖茨接受BBC的采访时表示,“几乎没有国家在这场疫情考试中可以拿A...我们对流行病的到来准备严重不足...无论是在卫生健康政策还是经济政策上,我们都处于未知的领域。”
(图片来自BBC 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