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张据说是日本新一代战斗机F-X首架原型机露面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大伊万也看到了照片了。
从“照片”中看,这架“战斗机”像模像样地披着日本国旗,后机身覆盖着毡布,只露出了一个被固定带固定在拖车上的机头,在毡布上有“JN”字样,意思这是日本的飞机。在飞机旁边,还有几个工作人员在忙活着,穿着橘红色警示装或者空自迷彩,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的。
日本航空工业就这么搓出自己的第六代战斗机来了?“画皮”才流传了不到半天,就被戳破了。
其实,就连大伊万看到这张图,第一反应也是——“这怕不是AI吧”?别的不说,你就看在飞机左侧忙活的、似乎穿着空自蓝色迷彩的工作人员。
咱们就按照平均身高一米七计算吧,这工作人员身高,只有这飞机机体高度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这意味着啥呢?意味着这个所谓的飞机,光是前机身高度就有5米多,那这飞机的总长度不会亚于40米,起飞重量高低在100吨左右……
美军B-1B轰炸机与F-18战斗机
所以,你这个飞机是战斗机还是战略轰炸机?现实中能找到一架这样的战斗机吗?
比如从飞机的机体蒙皮来看,我们都知道第五代战斗机的机体蒙皮,表面都做了特殊处理,比如尽量看不出接缝,接缝部位都有锯齿型处理等。
而这个所谓的“飞机”,机头部分的接缝看起来,就像是几片大铁皮、焊接在一起一样,而且肉眼可见接缝。这何止达不到第六代战斗机的工艺水准,连第二代战斗机的工艺水平都做不到……
至于这个所谓的“飞机”表面的文字符号都是鬼画符,所有的工作人员面容都模糊不清,这些AI特征不要太明显,大伊万都懒得说。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这个所谓的日本新一代“战斗机”F-X,就是AI制作出来的假图。话说,现在这种AI作图的不要太多。但是,目前来看,AI作图做军事类图片暂时还做不到“比较真”,而是停留在介于“保留部分细节,大体胡编乱造”的水平上,此次这个日本的新一代战斗机就是代表。
那么传说中的日本新一代战斗机,目前工程究竟发展到了哪个地步了?其实,日本获取新一代战斗机的努力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日本的国力还不错,手头还有点闲钱,F-15J战斗机用了20来年,还有些F-4EJ战斗机,日本空自就寻摸起了给这些飞机换代的问题。
最初试图求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22A,结果毫不意外因为保密因素,美国不肯把F-22A卖给日本。你老美不肯卖是吧?行,老子自己整!
于是乎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三菱重工和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联合起来,开始了新一代战斗机的论证工作。先后提出了多个技术方案,有些类似于F-22A,有些类似于X-35,研制工作贯穿了整个21世纪最初10年时间。
在经过早期的技术验证,包括风洞校核与缩比模型试飞后,ATD-X计划,也就是所谓的先进战斗机技术验证机计划正式立项。
该计划的要义,是研发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而且技术验证成果还可以直接复用,为日本空中自卫队下一代战斗机的正样研制积累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从2008年开始,ATD-X计划开始骤然提速,从原先的只有缩比模型和全尺寸模型开始过渡到实机制造上。
根据日本防卫省的计划,从2009年到2016年,为ATD-X拨付了392亿日元的预算,要求制造一架验证机用于试飞,加上之前已经付出的相关预算,日本防卫省已经为ATD-X项目投入接近2300亿日元。
2012年,三菱重工宣布已经开始制造ATD-X的首架验证机,时任日本防卫大臣的小野寺五典更是豪情万丈地表示ATD-X要在2014年实现首飞。
事实上,到了2014年,ATD-X连下线都没下线呢。2014年7月,ATD-X战斗机才终于被从三菱重工的厂房里拖了出来,这就是我们众所周知,当年传的神乎其神,仿佛日本马上就要搞出第五代战斗机的“心神”战斗机。其实现在回头看:
第一,“心神”它根本就不是个战斗机,只是日本先进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相信了解718验证机和真正的歼-20战斗机2011号原型机、31001验证机和歼-35原型机之间区别的军迷都明白技术验证机和原型机区别有多大;
第二,“心神”就算是技术验证机,它也只是个缩比技术验证机。长度只有14米,翼展只有9米,起飞重量不到10吨,使用两台推力只有600多千克的XF5-1行涡轮风扇发动机,是真正的小推;
第三,“心神”实际出来的时候,咱们的歼-20战斗机原型机已经在试飞了。万万没想到,日本新一代战斗机技术验证机跟咱们五代机原型机的出现节点差不多,咱是不是记岔了,印象里怎么“心神”技术验证机的出现时间要非常早呢?
不用说,“心神”在2014年才被拖出厂房,真正完成首飞已经是2016年4月22日的事情了,到了这一步其实已经是一步慢,步步慢了。毕竟,2016年咱们的歼-20战斗机都开始装备部队试用了。
所以,“心神”战斗机在烧钱烧了两年之后,2018年3月5日,日本的《朝日新闻》正式披露说,日本防卫省已经不再考虑开发国产新一代战斗机,那“心神”自然也就下马了。
要不是“心神”好赖还验证了一些航空技术,比如柔性蒙皮技术、光传飞控技术和折流板式的推力矢量发动机(事实上效率很低),后续可以转入技术储备,否则这飞机简直是亏大发了。
至此,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想自行研制新一代战斗机的努力,算是彻底黄了摊了,什么五代机,什么“心神”,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此后日本开始寻求以联合研制或者外购的方式来采购新一代战斗机。
2022年7月,日本防卫省和英国宣布,日本将正式加入英国的“Tempest”(“暴雨”)战斗机计划,二者联合研制新一代战斗机,而到了2022年年底,意大利也加入进来,这一计划被正式命名为GCAP,也就是所谓的“全球空战协议”。至此,日本完全靠自己的航空技术力量研制新一代战斗机的努力宣告终结,而是改为和英国,意大利联合研制了。
所以,目前日本的新一代战斗机计划,根本就不叫F-X,而是GCAP,而这个GCAP,也不是这张AI图里画的这个样子。2024年7月的范堡罗航展,10月的东京航展,英国的BAE系统公司都展出了GCAP的全尺寸模型,并宣布该机的外形设计已经冻结,接下来转入详细设计阶段。
从外形设计来看,GCAP使用的是无尾式布局,可能采用的是DSI进气道,双发动机,机翼面积比较大、翼载荷相对比较低,看起来活脱脱像是一架取消了鸭翼的歼-20型战斗机。
显而易见,GCAP的性能可谓是介乎于第六代战斗机和第五代战斗机之间。说它有些第六代战斗机的特征,按照英国BAE系统公司的说法,GCAP具备使用人工智能和指挥忠诚僚机的能力,这属于第六代战斗机的典型作战性能。而说它又只有第五代战斗机的能力,GCAP居然还保留着垂直尾翼。
我们都知道,垂尾是一个巨大的反射腔体,如果第六代战斗机要做到全向低可探测性能,那么无垂尾是一个硬性条件。当然,无垂尾的话,对飞机的方向稳定性有比较大的影响,需要飞机在飞控系统性能上,有深厚的功力进行补偿。
很显然,BAE系统公司没做到这一点。在它的新一代战斗机上居然还保留着垂直尾翼,那么也就意味着它的全向低可探测性能未必达标,达不到第六代战斗机的标准,只能跟五代机坐一桌了。
而且,就算是这个GCAP,它最早也得等到2035年才能投入使用。所以,也不知道日本到底图什么,2035年投入一款比歼-20战斗机强的有限,可能跟歼-20S战斗机差不多的飞机?在中国空军新一代作战平台全面试飞的情况下,日本的选项更是令人十分疑惑。
当然,这对于日本来讲,其实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毕竟,如果它不押宝GCAP,那还得接着捏着鼻子用F-35A,别说相比我们的新一代平台了,连和歼-20战斗机相比都没什么优势可言。所以,GCAP现在对日本空自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总的来讲,从当时搞“心神”时的意气风发,到2018年“心神”黯然落幕,再到现在拖拖拉拉要等到10年后才能开始装备新一代战斗机,日本的五代机、五代半战斗机之路,可谓是冷暖自知。
而另一方面来讲,所谓的F-X,也就别传了,起码最近几年内是出不来的,中国空军对日本空自,很快就会形成代差优势,大概就是这样。
这两天,一张据说是日本新一代战斗机F-X首架原型机露面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大伊万也看到了照片了。
从“照片”中看,这架“战斗机”像模像样地披着日本国旗,后机身覆盖着毡布,只露出了一个被固定带固定在拖车上的机头,在毡布上有“JN”字样,意思这是日本的飞机。在飞机旁边,还有几个工作人员在忙活着,穿着橘红色警示装或者空自迷彩,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的。
日本航空工业就这么搓出自己的第六代战斗机来了?“画皮”才流传了不到半天,就被戳破了。
其实,就连大伊万看到这张图,第一反应也是——“这怕不是AI吧”?别的不说,你就看在飞机左侧忙活的、似乎穿着空自蓝色迷彩的工作人员。
咱们就按照平均身高一米七计算吧,这工作人员身高,只有这飞机机体高度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这意味着啥呢?意味着这个所谓的飞机,光是前机身高度就有5米多,那这飞机的总长度不会亚于40米,起飞重量高低在100吨左右……
美军B-1B轰炸机与F-18战斗机
所以,你这个飞机是战斗机还是战略轰炸机?现实中能找到一架这样的战斗机吗?
比如从飞机的机体蒙皮来看,我们都知道第五代战斗机的机体蒙皮,表面都做了特殊处理,比如尽量看不出接缝,接缝部位都有锯齿型处理等。
而这个所谓的“飞机”,机头部分的接缝看起来,就像是几片大铁皮、焊接在一起一样,而且肉眼可见接缝。这何止达不到第六代战斗机的工艺水准,连第二代战斗机的工艺水平都做不到……
至于这个所谓的“飞机”表面的文字符号都是鬼画符,所有的工作人员面容都模糊不清,这些AI特征不要太明显,大伊万都懒得说。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这个所谓的日本新一代“战斗机”F-X,就是AI制作出来的假图。话说,现在这种AI作图的不要太多。但是,目前来看,AI作图做军事类图片暂时还做不到“比较真”,而是停留在介于“保留部分细节,大体胡编乱造”的水平上,此次这个日本的新一代战斗机就是代表。
那么传说中的日本新一代战斗机,目前工程究竟发展到了哪个地步了?其实,日本获取新一代战斗机的努力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日本的国力还不错,手头还有点闲钱,F-15J战斗机用了20来年,还有些F-4EJ战斗机,日本空自就寻摸起了给这些飞机换代的问题。
最初试图求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22A,结果毫不意外因为保密因素,美国不肯把F-22A卖给日本。你老美不肯卖是吧?行,老子自己整!
于是乎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三菱重工和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联合起来,开始了新一代战斗机的论证工作。先后提出了多个技术方案,有些类似于F-22A,有些类似于X-35,研制工作贯穿了整个21世纪最初10年时间。
在经过早期的技术验证,包括风洞校核与缩比模型试飞后,ATD-X计划,也就是所谓的先进战斗机技术验证机计划正式立项。
该计划的要义,是研发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而且技术验证成果还可以直接复用,为日本空中自卫队下一代战斗机的正样研制积累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从2008年开始,ATD-X计划开始骤然提速,从原先的只有缩比模型和全尺寸模型开始过渡到实机制造上。
根据日本防卫省的计划,从2009年到2016年,为ATD-X拨付了392亿日元的预算,要求制造一架验证机用于试飞,加上之前已经付出的相关预算,日本防卫省已经为ATD-X项目投入接近2300亿日元。
2012年,三菱重工宣布已经开始制造ATD-X的首架验证机,时任日本防卫大臣的小野寺五典更是豪情万丈地表示ATD-X要在2014年实现首飞。
事实上,到了2014年,ATD-X连下线都没下线呢。2014年7月,ATD-X战斗机才终于被从三菱重工的厂房里拖了出来,这就是我们众所周知,当年传的神乎其神,仿佛日本马上就要搞出第五代战斗机的“心神”战斗机。其实现在回头看:
第一,“心神”它根本就不是个战斗机,只是日本先进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相信了解718验证机和真正的歼-20战斗机2011号原型机、31001验证机和歼-35原型机之间区别的军迷都明白技术验证机和原型机区别有多大;
第二,“心神”就算是技术验证机,它也只是个缩比技术验证机。长度只有14米,翼展只有9米,起飞重量不到10吨,使用两台推力只有600多千克的XF5-1行涡轮风扇发动机,是真正的小推;
第三,“心神”实际出来的时候,咱们的歼-20战斗机原型机已经在试飞了。万万没想到,日本新一代战斗机技术验证机跟咱们五代机原型机的出现节点差不多,咱是不是记岔了,印象里怎么“心神”技术验证机的出现时间要非常早呢?
不用说,“心神”在2014年才被拖出厂房,真正完成首飞已经是2016年4月22日的事情了,到了这一步其实已经是一步慢,步步慢了。毕竟,2016年咱们的歼-20战斗机都开始装备部队试用了。
所以,“心神”战斗机在烧钱烧了两年之后,2018年3月5日,日本的《朝日新闻》正式披露说,日本防卫省已经不再考虑开发国产新一代战斗机,那“心神”自然也就下马了。
要不是“心神”好赖还验证了一些航空技术,比如柔性蒙皮技术、光传飞控技术和折流板式的推力矢量发动机(事实上效率很低),后续可以转入技术储备,否则这飞机简直是亏大发了。
至此,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想自行研制新一代战斗机的努力,算是彻底黄了摊了,什么五代机,什么“心神”,都已经成为过眼云烟,此后日本开始寻求以联合研制或者外购的方式来采购新一代战斗机。
2022年7月,日本防卫省和英国宣布,日本将正式加入英国的“Tempest”(“暴雨”)战斗机计划,二者联合研制新一代战斗机,而到了2022年年底,意大利也加入进来,这一计划被正式命名为GCAP,也就是所谓的“全球空战协议”。至此,日本完全靠自己的航空技术力量研制新一代战斗机的努力宣告终结,而是改为和英国,意大利联合研制了。
所以,目前日本的新一代战斗机计划,根本就不叫F-X,而是GCAP,而这个GCAP,也不是这张AI图里画的这个样子。2024年7月的范堡罗航展,10月的东京航展,英国的BAE系统公司都展出了GCAP的全尺寸模型,并宣布该机的外形设计已经冻结,接下来转入详细设计阶段。
从外形设计来看,GCAP使用的是无尾式布局,可能采用的是DSI进气道,双发动机,机翼面积比较大、翼载荷相对比较低,看起来活脱脱像是一架取消了鸭翼的歼-20型战斗机。
显而易见,GCAP的性能可谓是介乎于第六代战斗机和第五代战斗机之间。说它有些第六代战斗机的特征,按照英国BAE系统公司的说法,GCAP具备使用人工智能和指挥忠诚僚机的能力,这属于第六代战斗机的典型作战性能。而说它又只有第五代战斗机的能力,GCAP居然还保留着垂直尾翼。
我们都知道,垂尾是一个巨大的反射腔体,如果第六代战斗机要做到全向低可探测性能,那么无垂尾是一个硬性条件。当然,无垂尾的话,对飞机的方向稳定性有比较大的影响,需要飞机在飞控系统性能上,有深厚的功力进行补偿。
很显然,BAE系统公司没做到这一点。在它的新一代战斗机上居然还保留着垂直尾翼,那么也就意味着它的全向低可探测性能未必达标,达不到第六代战斗机的标准,只能跟五代机坐一桌了。
而且,就算是这个GCAP,它最早也得等到2035年才能投入使用。所以,也不知道日本到底图什么,2035年投入一款比歼-20战斗机强的有限,可能跟歼-20S战斗机差不多的飞机?在中国空军新一代作战平台全面试飞的情况下,日本的选项更是令人十分疑惑。
当然,这对于日本来讲,其实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毕竟,如果它不押宝GCAP,那还得接着捏着鼻子用F-35A,别说相比我们的新一代平台了,连和歼-20战斗机相比都没什么优势可言。所以,GCAP现在对日本空自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总的来讲,从当时搞“心神”时的意气风发,到2018年“心神”黯然落幕,再到现在拖拖拉拉要等到10年后才能开始装备新一代战斗机,日本的五代机、五代半战斗机之路,可谓是冷暖自知。
而另一方面来讲,所谓的F-X,也就别传了,起码最近几年内是出不来的,中国空军对日本空自,很快就会形成代差优势,大概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