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造车路线之争,终于尘埃落定了。
余承东略胜一筹,徐直军暂退幕后。
对于华为不造车,也有了全新的解释。原来说“华为不造车”的意思是,华为不追随蔚小理、小米等整车制造模式,而是以全套技术方案供应商的角色,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
这种模式下的代表车型有北汽极狐,但市场反馈很差。不仅极狐汽车卖得不如人意,还被依靠埃安起飞的广汽给抛弃了。对比之下,余承东主导的赛力斯问界销量暴走,成为中国最快破十万销量的新势力品牌。
可问界模式很快也出现了问题。华为主要提供技术,设计、销售和营销服务,却并不拥有问界品牌。这让问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BUG:买车的时候,问界是华为主导的,售后服务的时候,问界是赛力斯的。这种偏差直接损害的就是问界的品牌力。这时,华为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种是,禁止问界挂靠华为品牌,以避免华为品牌被问界所拖累。华为是一个成熟的国际品牌,而问界是初生牛犊,任正非花一辈子心血打造的华为品牌,绝不愿意与问界一起捆绑。只是一夜之间,已经制作好的“华为问界”标识,全部被下架,剔除。
余承东的“华为汽车梦”被任正非紧急叫停,踩了刹车。
可是,真正在前面顶着炮火指挥战争的将军是余承东,华为的司令部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认知,远不如余承东。真正的将军是在炮火里打出来的,余承东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看法,是非常精准的。
华为要做的不是普通的供应商,而是把控车企灵魂的核心供应商。但上汽、广汽、长安、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等比较有实力的大厂,都不愿意把灵魂交给华为。哪怕华为与长安一起合作的阿维塔汽车,华为也是没有一丝股权的。在阿维塔的体系内,华为的话语权并不比宁德时代更强。
华为的三电系统、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智能座舱系统等,都是一体化的,拆开来卖,华为没有竞争力,打包一起卖,又会过于强势,推高车企的采购成本。车企既不想给电池厂打工,也不想给锂矿公司打工,自己去收购矿山,自己去组建电池厂,又怎么可能把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以及三电系统交给华为呢?这不就变成车厂给华为打工了吗?
愿意跟华为合作的只有小车厂,如改名为赛力斯的东风小康。在这种形势下,华为想要成功,就必须加强自己的主导地位,打造独立生态品牌。在这一点上,余承东想的非常透彻。从结局来看,余承东的想法正在被华为集团所落实。
他的主要计划是,把问界品牌独立出来,划归华为旗下,不再由赛力斯控股问界品牌。以问界为核心,链接车企,联合车企共同打造不同车型,统一到问界这一个品牌矩阵下面。
具体的操作就是,问界与赛力斯合作,打造出问界M5、M7、M9等车型。未来,问界还可能与奇瑞合作,打造出奇瑞系问界车型,与江淮合作,打造江淮系问界车型。不管与哪个车厂合作,最后都挂问界的车标。
也就是说,问界品牌将全面脱离车厂,变成华为公司旗下的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统一按照华为制定的生产标准出货。
在品控管理这块,华为经历过全球化的洗礼,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标准上,比传统生产更加严格。就像赛力斯在打造问界M5时,第一步是改造生产车间。在品控管理上,余承东就曾自豪地说:“某些车企几乎每天都在自燃,按照华为的标准,是不能出厂的。”随后,余承东又补充道:“问界销量过十万了,除了一辆因商场起火被烧外,没有一辆自燃。”
余承东的言外之意就是,华为的品控管理体系是非常严格的。
而今,余承东对问界品牌的规划都在走进现实。问界的商标权已经转让到了华为公司,从此以后,问界不再属于赛力斯,而100%属于华为。也就是说,真正的华为问界要出来了。
对于华为不造车也有了最新的解释:“华为不造车,是指华为不单独造车,而是联合车企一起造车。”
“华为不造车”的最终解释权归属于华为。简单地说就是,华为要造车了,只是不以华为的名义造,而是以问界的名义去造。
背靠华为这棵大树,问界品牌要自立门户,摆脱赛力斯的束缚,开启新一轮闯荡了。
华为的造车路线之争,终于尘埃落定了。
余承东略胜一筹,徐直军暂退幕后。
对于华为不造车,也有了全新的解释。原来说“华为不造车”的意思是,华为不追随蔚小理、小米等整车制造模式,而是以全套技术方案供应商的角色,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
这种模式下的代表车型有北汽极狐,但市场反馈很差。不仅极狐汽车卖得不如人意,还被依靠埃安起飞的广汽给抛弃了。对比之下,余承东主导的赛力斯问界销量暴走,成为中国最快破十万销量的新势力品牌。
可问界模式很快也出现了问题。华为主要提供技术,设计、销售和营销服务,却并不拥有问界品牌。这让问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BUG:买车的时候,问界是华为主导的,售后服务的时候,问界是赛力斯的。这种偏差直接损害的就是问界的品牌力。这时,华为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种是,禁止问界挂靠华为品牌,以避免华为品牌被问界所拖累。华为是一个成熟的国际品牌,而问界是初生牛犊,任正非花一辈子心血打造的华为品牌,绝不愿意与问界一起捆绑。只是一夜之间,已经制作好的“华为问界”标识,全部被下架,剔除。
余承东的“华为汽车梦”被任正非紧急叫停,踩了刹车。
可是,真正在前面顶着炮火指挥战争的将军是余承东,华为的司令部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认知,远不如余承东。真正的将军是在炮火里打出来的,余承东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看法,是非常精准的。
华为要做的不是普通的供应商,而是把控车企灵魂的核心供应商。但上汽、广汽、长安、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等比较有实力的大厂,都不愿意把灵魂交给华为。哪怕华为与长安一起合作的阿维塔汽车,华为也是没有一丝股权的。在阿维塔的体系内,华为的话语权并不比宁德时代更强。
华为的三电系统、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智能座舱系统等,都是一体化的,拆开来卖,华为没有竞争力,打包一起卖,又会过于强势,推高车企的采购成本。车企既不想给电池厂打工,也不想给锂矿公司打工,自己去收购矿山,自己去组建电池厂,又怎么可能把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以及三电系统交给华为呢?这不就变成车厂给华为打工了吗?
愿意跟华为合作的只有小车厂,如改名为赛力斯的东风小康。在这种形势下,华为想要成功,就必须加强自己的主导地位,打造独立生态品牌。在这一点上,余承东想的非常透彻。从结局来看,余承东的想法正在被华为集团所落实。
他的主要计划是,把问界品牌独立出来,划归华为旗下,不再由赛力斯控股问界品牌。以问界为核心,链接车企,联合车企共同打造不同车型,统一到问界这一个品牌矩阵下面。
具体的操作就是,问界与赛力斯合作,打造出问界M5、M7、M9等车型。未来,问界还可能与奇瑞合作,打造出奇瑞系问界车型,与江淮合作,打造江淮系问界车型。不管与哪个车厂合作,最后都挂问界的车标。
也就是说,问界品牌将全面脱离车厂,变成华为公司旗下的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统一按照华为制定的生产标准出货。
在品控管理这块,华为经历过全球化的洗礼,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标准上,比传统生产更加严格。就像赛力斯在打造问界M5时,第一步是改造生产车间。在品控管理上,余承东就曾自豪地说:“某些车企几乎每天都在自燃,按照华为的标准,是不能出厂的。”随后,余承东又补充道:“问界销量过十万了,除了一辆因商场起火被烧外,没有一辆自燃。”
余承东的言外之意就是,华为的品控管理体系是非常严格的。
而今,余承东对问界品牌的规划都在走进现实。问界的商标权已经转让到了华为公司,从此以后,问界不再属于赛力斯,而100%属于华为。也就是说,真正的华为问界要出来了。
对于华为不造车也有了最新的解释:“华为不造车,是指华为不单独造车,而是联合车企一起造车。”
“华为不造车”的最终解释权归属于华为。简单地说就是,华为要造车了,只是不以华为的名义造,而是以问界的名义去造。
背靠华为这棵大树,问界品牌要自立门户,摆脱赛力斯的束缚,开启新一轮闯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