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狡猾的日本,为什么非要搞氢能源?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1年12月7日 22点46分 PT
  返回列表
74885 阅读
47 评论
华商韬略

安倍晋三曾郑重宣布:“我们要领先于全世界,创造一个氢能源社会!”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发生14个月之后,2012年5月8日,广濑直己出任东京电力公司新总裁。

当天,频频鞠躬之后,他信誓旦旦地表示:“未来,东京电力公司将对核事故进行赔偿,并对核反应堆进行废炉。”

为挽回公司形象,广濑直己还大举进军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源领域。但这些洗心革面的表象之下,他正在秘密利用各种政治资源,伺机重启核电站。

 

东京电力公司是日本数一数二的电力企业,福岛事故之前承载着日本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电力供应,业务以天然气、核电发电为主。它拥有福岛第一、第二和柏崎刈(yì)羽共3座核电站,发电量占日本核电的一半。但核事故之后,东京电力不得不关闭了所有的核设施。

然而,弃核的表象之下另有玄机,这一切要先从氢能源说起。

2017年4月的一天,在日本政府“氢能源阁僚会议”上,安倍晋三郑重宣布:“我们要领先于全世界,创造一个氢能源社会!”随后,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到2050年全面建成氢能源社会。由此,日本成为世界上首个以此为目标的国家。

就像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一样,日本也向国际社会承诺自己要在2050年实现碳净零排放。福岛事故后,随着大量核电站被关闭,为了达成减排目标,以安倍为首的日本政府愈加重视氢能源。

安倍在任期间因修改“和平宪法”引发众多反对声音,这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形象。所以“氢能源社会”的承诺能否变为现实,对安倍的政治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氢能源和石油、天然气相比,有两个重要优势。一是氢气燃烧热值很高,在同样重量下,它可以产生四倍于天然气的热量。

另外氢气产生能量的过程是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这个过程只产生水,所以它的碳排放是零。这就是日本政府把它视为“减排神器”的原因所在。

氢气的应用一般是被输入燃料电池中,通过和氧的化学反应来产生电流,以电力形式提供人们日常交通、取暖、家电所需的能量。

被广为关注的氢能源汽车也是一种电力汽车。和锂电池车相比,氢燃料电池车加氢气非常便捷,加满氢只需要3-5分钟。由于氢气的燃烧热值高,所以氢能源车一次加氢的续航里程可以在600-800公里。

如果氢燃料电池车得到普及,那么锂电池车将被淘汰。

日本政府积极推广氢能源,日本企业界也都热情高涨,包括有“前科”的东电公司。

广濑直己很想利用投资氢能源来改善公司形象,2019年他宣布公司要在东京着手建设更多的加氢站点,要在东京奥运会期间向世界展示氢能源的优势,同时也展示东京电力的全新形象。

但和其他很多日本企业一样,东京电力的氢站建设进度非常缓慢。直到今天,全日本一共只有160多座加氢站。

加氢站发展缓慢,严重限制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丰田公司最早研制出了世界首款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并于2002年开始限量销售。如今MIRAI的售价已经降至32万元人民币,但去年销量仅为900辆。

此外,东京燃气公司和松下、东芝一起研发的氢能源热电共生系统ENE-FARM,可以让燃料电池为家庭供电、供暖、供热水。尽管日本政府每台补贴40万日元(约2.25万元人民币),但是从2009年至今,它只售出10多万台。

总体来说,日本的氢能源建设步伐近乎“龟速”。

虽然发展不顺利,但自民党政府并没有放弃。今年7月,日本经济产业省(相当于中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能源政策草案中又提到了氢能源,计划到2030年,让氢、氨等新燃料的发电量达到总发电量的1%。

怎么才1%?这离安倍豪情万丈的“氢能源社会”目标是不是相差太遥远了?为什么发展步伐如此缓慢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氢气的生产方式。

氢气其实并非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纯净。依照生产方式的不同,工业氢一般分为灰氢、蓝氢、绿氢。

灰氢和蓝氢都是通过传统化石能源——天然气或煤炭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氢气。其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所以都不值得推广。

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或者核能产生的电力,电解水产生的氢气被称为绿氢。绿氢的生产是真正零碳排放。安倍眼中理想的“氢能源社会”,指的也是广泛使用绿氢。

东京电力新建的制氢工厂就被外界怀疑是蓝氢工厂,果真如此的话,其发展氢能源的诚心就很值得怀疑了。

从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氢能源虽然叫能源,但它其实是一种能量存储形式,是一种传递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中介载体”。

那么问题来了,在核安全受到质疑,碳捕捉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日本要推广绿氢就只能依靠可再生能源。

可是,日本的可再生能源偏偏就特别不给力。福岛事故之后,可再生能源的不足是安倍政府最头疼的事情。

去年日本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仅为23%,远低于英国的43%和德国的46.3%,比例差了一半。

最新的能源草案中,日本政府计划到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占比为36%-38%,也只有德国同期目标的一半。

这一半差在哪里?就差在风力发电上。

英国、德国都是风能大国。德国去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3.17GW。

那么日本截至去年,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是多少呢?只有4.37GW,是德国的6.9%。

在多数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风能的今天,日本的风能为何如此不堪?

首先,日本不是一个多风的国家。有专家测算,日本陆上的风力发电能力只够满足国内电力需求的1%-4%。

此外,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而风电项目回报周期长达20-25年。这意味着日本企业对风电机不能心存侥幸,设备必须有很强的抗震性能。这对风电机的生产技术和成本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成本、高风险,让日本能源企业不敢轻易涉足风电项目。

再有日本虽是岛国,但它的临海大多水深较深。较深的海水意味着无法建设固定式的海上风力发电机,所以日本周边大量海域的风能潜力非常有限。而欧洲北海之所以能成为风能资源的“宝藏”,就是因为其拥有大量浅水海域。

为了树立绿色环保的企业形象,广濑直己就曾下令东电子公司JERA在北海道石狩市建设号称日本最大的风电项目,但其预计装机容量也只有0.52GW。

日本风能的薄弱是其自身地理、气候条件决定的,这也是日本政府把到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定得如此之低的原因所在。

由于日本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不足,绿氢的产量就很难提升上去。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氢气的价格就会比较高。在日本,用纯氢气发电的成本是1度电高达97.3日元(合5.46元人民币)。我国西部地区用天然气发电的成本则仅为1度电0.4至0.5元人民币。

氢能源相关硬件设备的价格本身就很高,比如加氢站建设成本约1500万元人民币,比充电站贵3倍以上。如果氢气价格再居高不下,就很难让普通民众买单。

可见,日本要想实现大量生产绿氢,实现安倍的氢能源社会,就必须依靠核能。只有用核能制取氢气才是最优解。

 

事实上,日本政府在对待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态度上,一直表现得很纠结。可再生能源不给力,核能又受到民众反对。

福岛核泄漏事故之前,日本的核电占比是25%。核事故之后,日本政府关闭了所有54个核反应堆。日本首相菅直人还承诺,日本依靠核能的发展计划将作废,未来核能占比将不断下降。

虽然后来日本又陆续重启了9座反应堆(分别隶属于四国、九州、关西三家电力公司),但目前的核能占比只有7%。

但是未来要发展氢能源,就必须重启核能。

纠结之下,日本政府甚至使出了“瞒天过海”的计谋。去年日本经济产业省还推出过一版能源政策草案,里面提到,要在2030年前让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占比一共达到50%。但草案中并没有明确这50%里,两种能源各占多少。

这是遮遮掩掩,偷偷发展核能的策略吗?

民众当然是不接受的,于是日本政府在今年最新一期的能源草案中索性亮明底牌了:

到2030年,让核能发电量占比达到20%-22%。这几乎恢复到核事故之前的水平。

其实日本政府恢复核能的心思酝酿已久。福岛核事故后核电站停运,日本不得不大量进口煤炭和天然气,这不但背离了其一直以来追求能源独立的初衷,而且造成电价大幅上涨。

2014年北海道泊核电站关停后,北海道电力公司每年要增加2000亿日元(约合103亿元人民币)购买煤炭等燃料,电价随之上调了15.33%。当年,日本为了进口原油和液化天然气,就比10年前多支出了10万亿日元(约合5629亿元人民币)。这让日本政府愈加“想念”核能。

其实这种状况和法国很像。法国也被称为“四个零”国家,即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都很匮乏,一直以来法国政府也追求能源独立,非常依赖核能。法国是世界上核电占比最高的国家,甚至达到75%。

福岛核事故后,法国左翼领导人奥朗德为迎合民众反核呼吁,宣布到2025年要将核电占比降低到50%。

马克龙上台之后,立刻意识到削减核能后导致的高电价会严重削弱国家的竞争力。他在去年考察核电企业时,对媒体大胆地指出:“我们的能源和生态未来取决于核电;我们的经济和工业未来取决于核电;我们的战略未来取决于核电。”

和马克龙一样,安倍晋三早就意识到,不论是从民生、能源独立角度,还是从建设氢能源社会的角度,日本都离不开核能。只有走核能+氢能源的路线,才能最终实现零排放。但是迫于核事故后汹涌的舆情,这一点一直不可明说。

不过广濑直己对日本政府的想法可谓心知肚明。东京电力作为亚洲乃至全球最大的民营电力公司,像法国最大的核电企业阿海珐集团一样,对本国政治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影响力。

日本朝日新闻曾披露,东京电力的董事们每年都会以个人名义向日本自民党的政治基金捐献大笔金钱,可见东京电力和自民党联系之紧密。

正因如此,核事故之后,广濑直己表面废炉,实际上仍积极推进重启柏崎刈羽核电站、福岛第二核电站,前者是日本最大的核电站。

早在2013年,东京电力就向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提出申请,开始了重启柏崎刈羽核电站6、7号机组的准备工作。

2014年7月,广濑直己宣布公司成立“新潟(xì)总支社”,该部门的工作就是为重启位于新潟县的柏崎刈羽核电站,全面开展针对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游说工作。

2015年6月,在东京电力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共有15份股东提案,要求公司抛弃核电。但在这次大会上,广濑直己纵横捭阖,联合其他股东轻松否决了这些提案。

核事故之后,由于关停核电站,东电公司的发电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在全日本电力供应的占比由之前的三分之一,下降为五分之一。

所以广濑直已怎么可能真的放弃核电呢?

今年初,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绿色增长战略》中,明确提出未来要发展小型核反应堆,并要利用核能来实现低成本的氢气制取。结合之前提到的能源政策草案中有关提升核电占比的计划,可以看出,日本政府现在基本已经明确了,未来要走核能加氢能源的路线,而且日本未来会更重视安全性更高的小型反应堆。

而这一切,显然早已在广濑直己的预料之中。

纵观如今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能源变革的大形势,我们可以看出,实现碳净零排放是各国政府努力奋斗的目标,但是每个国家自身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科技发展水平也不同,很难强求用相同的方式实现减排。

英国、德国风力资源丰富,于是选择更多依靠风能;挪威水力资源丰富,更多依靠水电来解决能源问题。

最近还有新闻报道称,沙特因为担心欧洲减排运动影响自己石油的出口,准备要大力发展太阳能,凭借太阳能来为欧洲供电。沙特拥有大量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沙漠,用来发电也确实是有其合理性。

而日本依赖自身的条件,正在一步步走上核能加氢能源的发展路径,只是这背后的政治博弈,恐怕还将继续下去。

c
cxy1223
1 楼
氢能源和石油、天然气是一种东西么?哪个地方埋藏着大量的单质氢么?
c
cxy1223
2 楼
我觉得现阶段最现实的还是小排量内燃机和200、300公里电池的插电混动。
经度为零
3 楼
用天然气制氢气的技术成熟,作为副产品的二氧化碳可以完全回收。比起每辆车带一吨容易污染环境的电池,环保更可行。
华夏复兴
4 楼
氢能源本身是环保的,但是生产氢气的电力是哪里来的, 是否环保吗?
经度为零
5 楼
大规模氢气制备的原料只能是天然气。电解水不可行,太贵。
l
laosanlaosi
6 楼
蓝氢,灰氢既然不能用,只能用绿氢,那制氢和发电2次产生的能量损耗,不小于给锂电池充电产生的损耗的话,使用绿能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l
laosanlaosi
7 楼
二氧化碳回收回来干嘛?这个有用途的话,化石燃料发电厂的二氧化碳也回收不就结了。
I
ICH
8 楼
海上风电难以传输和利用, 就地电解水很方便.
意见没
9 楼
这叫“自贱者人人贱之”🤣
经度为零
10 楼
回收CO2主义不是用,而是因为零排放的要求. 化学反应出的纯CO2都在管线容器里,不需多花钱就回收了。而燃烧排放的CO2, 量大回收提高造价。企业会像特斯拉那样亏钱生产。
经度为零
11 楼
哈哈,业内人事都想不出来的设计让你拍脑袋就得到了, 你太棒了
j
javi
12 楼
其实是人口太多了,地球严重超载了
I
ICH
13 楼
: 过誉, 行业内已经开始这种尝试了 荷兰启动海上风电、氢能与油气平台的整合验证项目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6422431.html
I
ICH
14 楼
业内人士没你想象力这么狭窄 世界上第一个海上风电制氢工厂即将上线! 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16050-1.html 一家由浮式风机供电的海上制氢厂计划明年在法国投入运营。 这个制氢系统将安装在法国勒克罗西克海岸的SEM-REV示范风场,并将与Floatgen浮式风机相连。据Floatgen 的运营方之一法国南特中央理工(Central Nates)称,这将是世界上第一个投入运营的海上绿色制氢设施。 该项目将由法国可再生氢项目开发商Lhyfe与Chantiers de l'Atlast合作建立,后者将在基于GEPS技术的浮动平台上安装电解槽,并将其连接到包括Floatgen风机在内的各种海洋可再生能源。 “我们相信,海上制氢是一种非常适合大规模部署的未来氢解决方案。” Lhyfe的CEO和创始人Matthieu Guesné表示:“我们在这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决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部署海上可再生氢生产解决方案的企业。” 南特中央理工表示,在2024年大规模工业部署之前,可以通过这个示范项目验证海上制氢技术的所有标准。
I
ICH
15 楼
: 给你个德国项目的地址吧, 虽然估计你也看不懂 https://energiewinde.orsted.de/trends-technik/reallabor-westkueste-100-wasserstoff Wind im Tank Ein Großversuch in Schleswig-Holstein soll Deutschland den Weg in eine CO2-freie Zukunft weisen: Im Projekt „Westküste 100“ werden Industrie, Verkehr und Gebäude mit Wasserstoff aus Windstrom versorgt. Im August fiel der Startschuss.
经度为零
16 楼
是啊,很多科学探索引人关注。但现在生产氢的主要方法就是从天然气。https://www.energy.gov/eere/fuelcells/hydrogen-production-natural-gas-reforming
I
ICH
17 楼
怎么不是我拍脑袋想出业内人士想不出来的了?
北鬥王
18 楼
倭蠻人是世上最表裡不一狡詐凶險的動物正如羅斯福前總統說過
n
neophoenix
19 楼
中国已经超越了天下无敌,进入天下无人不敌的最高境界
经度为零
20 楼
抱歉,刚才说话冒失,多有得罪。
飞行的板砖
21 楼
对氢弹情有独钟
w
wilburwang
22 楼
: 太阳能用起来环保,面板造起来污染大。 氢能源也一样,用起来确实只有水,尼玛制氢靠化石能源发电???那还不如直接用汽油效率还高些
4
44776
23 楼
自已笨却在怪別人太聰明的又一例證!
B
Betty99
24 楼
hydrogen bombs are cheaper to make and more deadly
m
mrweida
25 楼
参考当年的MD碟片,beta磁带
w
wml2013
26 楼
制氢的过程不但不环保且能率也低,并且液态氢的运输和加注成本高危险性大,目前氢燃料车成本高有安全隐患不适合普通民用尤其是家用车辆
无畏
27 楼
狡猾
N
NDT81
28 楼
开发技术也扯上狡猾
e
ericericpeter
29 楼
日本不發展電池車,他的目標是氫汽車。
b
bigsloth
30 楼
题目略显傻冒, 在这些领域,日本人做什么,中国人管得着么,反过来也是.
野鼠缉毒
31 楼
大方向是对的氢能源取之不尽生成的化合物又是非常环保
s
sibakouen
32 楼
日本好
脸皮10厚
33 楼
操你妈日本好,见一次操一次
湖中独钓
34 楼
现实中加氢的站几乎看不见。
长园小新
35 楼
日本水多,脑子里更多
w
wakawaka
36 楼
日本搞氢气是因为他在这项技术上积累的专利最多。
舞岭
37 楼
氢能源技术的心脏是氢离子交换膜,一直是日本的强项。不过,后起之秀锂电池技术在应用上已胜超。最近还有铝离子电池在研发。 仍然是佩服日本人的顽强。
多拉爱猫
38 楼
安倍是核电站利用的主要站队政治家,把氢宣传起来蒙蔽下世人和媒体的眼睛,然后继续开启使用那些因为大地震关闭的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