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 2020年接近10%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2月14日 13点28分 PT
  返回列表
99746 阅读
19 评论
每日经济新闻

2 月 11 日消息,由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 11 日在北京举行。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人口和家庭的双重变迁,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2015 年为 6.1%,2020 年接近 10%。

2 月 13 日,# 我国女性终身无孩率接近 10%#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二,引发广泛关注。

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前,年轻一代婚育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日益明显。2020 年,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 2.62 人,较 2010 年减少了 0.48 人。家庭观念变化带来的延迟婚育、不婚不育,成为我国生育水平下行的最主要因素。

全国适龄人口初婚年龄不断推迟,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22 岁持续上升至 2020 年的 26.3 岁,初育年龄推迟到 27.2 岁。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走低,2021 年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 1.64 个,低于 2017 年的 1.76 个和 2019 年的 1.73 个,而作为生育主体的 "90 后 ""00 后 " 仅为 1.54 个和 1.48 个。女性现有子女数由 2019 年的 1.63 下降到 2022 年的 1.19。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2015 年为 6.1%,2020 年接近 10%。

对此,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表示,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 2021 年的调查显示,35 岁以下女性只有不到 70% 的人认为 " 有孩子的人生才完整 "。日本、新加坡等国从上世纪就开始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但 2020 年生育水平还分别处于 1.3、1.1 的极低水平。在我国生育保障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婚育观念的引导,生育水平的提升将异常艰难。

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建议,充分发挥新型婚育文化的引领作用,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落实年休假制度,逐步调整缩短工作时间,推行弹性工作制,给家庭生活和休闲旅游更多支持。大力发展家政、养老、托幼托育产业,不断为家庭建设赋能增效。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中国人口 61 年来首次负增长

2022 年,中国人口形势出现历史性转折。

2023 年 1 月 17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 年末全国人口 141175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85 万人,为 61 年来首次负增长。

1 月 17 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2022 年末,全国人口(包括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85 万人。

从分项上看,全年出生人口 956 万人,人口出生率 6.77 ‰;死亡人口 1041 万人,人口死亡率 7.37 ‰;人口自然增长率 -0.60 ‰。

2022 年首度跌破千万的出生人口,以及连续两年站上千万的死亡人口,其实延续了过去多年 " 一减一增 " 的趋势。

去年 12 月 23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 2022》发布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提出,中国的人口总规模在 2022 年到达了峰值,比预期的要早很多,也意味着 2023 年开始,我国会进入到一个人口负增长时代。

人口变动趋势早已有迹可循。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许颖此前分析," 我国已经累积了 30 多年人口负增长惯性 "。

张许颖指出,拉长时间维度,"1992 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就已经降至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内在增长已经由正转负,人口变动主要是低生育水平不断累积的人口负增长惯性推动的。"

所谓 " 更替水平 ",即总和生育率为 2.1。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有 1.3。

张许颖又做了一次模拟测算,基于 1.3 的现实,即使现在把总和生育率立即提升至 2.1 并保持," 受累积负增长惯性影响,2044 年还是会开始人口负增长,并持续至 2090 年 "。

人口规模大,正的、负的惯性也大。不过,这就像一辆行驶的车,不踩油门靠惯性向前,停下来是早晚的事。

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再加上模拟测算,张许颖提到,我国人口负增长会呈现 " 短期温和,逐步加速 " 的规律。具体来说," 十四五 " 时期我国年度出生人口会有所波动,预计 " 十五五 " 以后将进入稳定人口负增长时期。

w
wang620101
1 楼
大部分人老年都后悔过去没有把握好机会,要个一男半女
z
zzlbentley
2 楼
计划生育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g
groogle
3 楼
嘿嘿 她们就是最后一代 没有软肋 不怕查三代
z
zeh
4 楼
身边统计学,以前的同学里已经结婚几年的,润美澳的多数生2-3个,还在国内的没听说过生超过一个的,像是自带避孕套
H
Huilianghu5
5 楼
七九年的生育低谷是计划生育严格执行的效果。改革开放后的低生育率就是经济环境的影响。 现实社会中,明星都嫁入豪门,有点姿色的都傍上大款,一般的白领向往和追求这样的婚姻,难,所以晚婚了。 育龄妇女担心生育儿女的经济负担,而且中国妇女经济独立程度高,育龄期也是妇女奋斗期,所以晚育,或者根本不生育。 中国的人口增长要全靠农民工了。
b
bluetag
6 楼
女人一个孩子都没有,老了会很惨的,因为女人寿命往往比男的长,到时候老伴很可能已经不在了,差不多年纪的所谓朋友也已经都鸟兽散了。
W
Wodebiming98
7 楼
有孩子又怎样,还打算老了住孩子家吗
s
shamrock100
8 楼
受教育越高的女性越容易不婚不育,不如开放精子库,让这些高学历女性自己养育孩子,像谷爱玲妈妈一样。
C
Chuwu
9 楼
bluetag 发表评论于 2023-02-14 06:04:00 女人一个孩子都没有,老了会很惨的,因为女人寿命往往比男的长,到时候老伴很可能已经不在了,差不多年纪的所谓朋友也已经都鸟兽散了。 ---没孩子的女人多半也没老公,寿命比有家庭的女人短
e
exception1
10 楼
韭菜躺平不生,地主资本家控制的政客霉体真捉急了,天天来鼓吹人口焦虑 这时候环保斗士都到哪里去了?地球80亿减一半,碧海蓝天,森林湖泊都回来了
北美小镇
11 楼
国内哪里养得起啊?各种补习班,还要上私校或者至少买个学区房,卷得父母精疲力尽的。美国养娃多么轻松,随便读读以后找个不错的工作都很容易。 zeh 发表评论于 2023-02-14 04:59:25 身边统计学,以前的同学里已经结婚几年的,润美澳的多数生2-3个,还在国内的没听说过生超过一个的,像是自带避孕套
z
zhongguoren8
12 楼
生了孩子各种补习班,各种操心,精疲力尽,父母折寿早逝。
g
gdx2015
13 楼
现在养孩子太麻烦,不养挺好
简单一点好
14 楼
是因为钱不要孩子?在美国读书中小学不要钱,大学也都有很多奖学金或有困难补助。平常他们参加体育俱乐部打球之类的,活动多朋友也多。家长确实要付出很多。回头来看有点像参加过长跑,跑的时候累,跑完以后还挺舒服的。举重也一样,轻的不一定比重的好。
锦衣卫
15 楼
疫情后最火的一句话就是“不婚不育保平安”
技术员
16 楼
何以断定是“终身”?
l
luting
17 楼
看看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最环保的方针就是缓慢的把全球人口慢慢降下来,全世界有1千万到一个亿就够了,人类应该把多占的资源退回去。
_
___1984___
18 楼
看来中国女性整体来说比较理智聪明。为自己活,活出质量。
m
mikecwu
19 楼
人和其它动物一样,并不是每个个体都会生育。自然界动物都是健康强壮的个体多生育,弱小病态的个体不生育。怕养孩子累,怕养孩子贵等,于是选择不要孩子,或者少要孩子,都是胆小懦弱懒惰的病态心理。不适应在这个世界生存。 我和老婆生育5个孩子,孩子们放学后除了偶尔参加他们自己选择的一两门课外活动外,大部分时间自己玩耍,很轻松。老大照样考上常春藤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