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时,澳洲共录得有288579名留学生。
其中中国内地学生63695人,数量遥遥领先。
到了2024年12月,国际学生总数升至853045人。
中国仍居第一(189,282人),但以印度学生为代表的南亚学生激增。
2023-24财年,澳洲教育出口(即国际学生在澳消费的学费、生活费等)总额510亿澳元,其中学费206亿,生活开支302亿。
中国学生贡献122亿澳元,占比最大,且比例很稳定(2005年占22%,现在为24%)。
相比之下,一个印度学生对于澳洲的价值显著不及前者。
报告指出,澳洲国际教育现在面对着来自南亚国家的“教育移民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以中国学生为代表的“教育出口流”。
2022年来自教育机构Navitas的调研发现,南亚和非洲学生在择校时,最看重的因素依然是——工作机会,学费成本,打工机会,以及永久居留通道。而教育质量最不会是他们的主要考量。
而对于中国学生,最看重的是安全,教学质量以及院校排名。
2023年,全球教育服务机构IDP在《新兴未来》报告中指出,
整体上,52%的留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地时最关注“毕业后工作机会”,43%关注“移民路径”。
尤其南亚学生普遍依靠在澳洲工作来支付学费与生活费,以及寄钱回家。
相比之下,只有约20%的中国学生在澳打工,大多数是使用中国的家庭资金完成学业。
报告的作者,副教授Salvatore Babones表示,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大量国际学生靠在澳洲打工缴学费,甚至在被剥削的条件下超时工作,违反签证规定”。
尤其在疫情期间,当教学转为线上时,南亚学生由于失去在澳工作机会,入学人数暴跌。
"这说明仅靠家庭资金,南亚国家难以维持大规模留学输出。对于他们,学生签证更像是变相工作签证”。
2023年的《移民审查报告》里显示,在澳居留3年的国际本科学历毕业生中,51%从事低技能工作,凸显出“劳工属性”。
而相比之下,中国学生大多就读八大名校,是用在中国的资金缴费,并在毕业后离境。而这才符合“教育出口”的定义。
(中澳两国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他们更多地在选择回去)
报道指出,澳洲的“教育出口”产业,现在本质上越发成了“移民输入”机制。
当然,澳洲本土雇主依然需要廉价劳动力,来做本地人不愿意做的事。
如果澳洲确实要玩真的,试图重新"让教育变得纯粹",进一步收紧工作权利和移民路径时,以及提高留学门槛(比如学签证申请费),这些南亚学生的规模被指"最终将崩溃"。
2005年12月时,澳洲共录得有288579名留学生。
其中中国内地学生63695人,数量遥遥领先。
到了2024年12月,国际学生总数升至853045人。
中国仍居第一(189,282人),但以印度学生为代表的南亚学生激增。
2023-24财年,澳洲教育出口(即国际学生在澳消费的学费、生活费等)总额510亿澳元,其中学费206亿,生活开支302亿。
中国学生贡献122亿澳元,占比最大,且比例很稳定(2005年占22%,现在为24%)。
相比之下,一个印度学生对于澳洲的价值显著不及前者。
报告指出,澳洲国际教育现在面对着来自南亚国家的“教育移民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以中国学生为代表的“教育出口流”。
2022年来自教育机构Navitas的调研发现,南亚和非洲学生在择校时,最看重的因素依然是——工作机会,学费成本,打工机会,以及永久居留通道。而教育质量最不会是他们的主要考量。
而对于中国学生,最看重的是安全,教学质量以及院校排名。
2023年,全球教育服务机构IDP在《新兴未来》报告中指出,
整体上,52%的留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地时最关注“毕业后工作机会”,43%关注“移民路径”。
尤其南亚学生普遍依靠在澳洲工作来支付学费与生活费,以及寄钱回家。
相比之下,只有约20%的中国学生在澳打工,大多数是使用中国的家庭资金完成学业。
报告的作者,副教授Salvatore Babones表示,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大量国际学生靠在澳洲打工缴学费,甚至在被剥削的条件下超时工作,违反签证规定”。
尤其在疫情期间,当教学转为线上时,南亚学生由于失去在澳工作机会,入学人数暴跌。
"这说明仅靠家庭资金,南亚国家难以维持大规模留学输出。对于他们,学生签证更像是变相工作签证”。
2023年的《移民审查报告》里显示,在澳居留3年的国际本科学历毕业生中,51%从事低技能工作,凸显出“劳工属性”。
而相比之下,中国学生大多就读八大名校,是用在中国的资金缴费,并在毕业后离境。而这才符合“教育出口”的定义。
(中澳两国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他们更多地在选择回去)
报道指出,澳洲的“教育出口”产业,现在本质上越发成了“移民输入”机制。
当然,澳洲本土雇主依然需要廉价劳动力,来做本地人不愿意做的事。
如果澳洲确实要玩真的,试图重新"让教育变得纯粹",进一步收紧工作权利和移民路径时,以及提高留学门槛(比如学签证申请费),这些南亚学生的规模被指"最终将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