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卖“唐僧肉” 老爸气到断绝关系 如今年销百吨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7月13日 21点57分 PT
  返回列表
62891 阅读
29 评论
卖家

网红美食的潜力巨大,但谁都无法预料这门生意能走多远。

夏天最快乐的事是吃小龙虾?错了!

在北方,很多人最爱吃的是“唐僧肉”。

唐僧肉就是知了猴。每年一到夏天,晚上天一黑,人们带着灯、棍、杆网等工具,组团捉知了猴,回家炸炸就能吃。

济宁微山湖,86年小伙臧鹏飞,为卖“唐僧肉”,弃医从商,他爸一度要跟他断绝父子关系。

如今他一年能卖出上百吨知了猴,除了北方人,广东人也加入了吃知了猴的大军。

01“猴二代”

臧鹏飞的老爸在气头上,拟好了“断绝父子关系”书,还准备去村里公示一番。他一直想不明白,临床医学毕业的儿子,好好一大学生,越混越奇葩了。

一到夏天,月黑风高之时,娃就带着媳妇儿,径往荒郊野外走,村里的田、朋友的果园,河道旁的小树林边,俩人一个扛杆、夹网、掌灯,一个探路、绕树、找虫,一会儿“老铁666”,一会儿“要吃唐僧肉”,简直不像话。

在他看来,啥“唐僧肉”不“唐僧肉”的,不就是知了猴,从小吃到大!以前日子艰难,他靠收购土鸡卖知了猴养家糊口,大夏天蹬着自行车,风吹雨淋臭味熏天,没少遭受别人的白眼和嘲讽。

他盼了5年,想着儿子以后成为医生,治病救人,“那是一份有尊严的工作”。

可没料到儿子毕业后“弃医从商”,不是摆地摊就是送快递,如今捉知了猴、收知了猴、卖知了猴,感觉自己的生活没了盼头。

但臧鹏飞相信干这行大有盼头。

在他的记忆里,有知了猴的日子充满了快乐。夏天傍晚,大批知了猴从地里钻出,忙活了一天的村民喜欢外出捉知了猴,他也会喊上小伙伴去捉猴,一晚上收获颇丰,能捉到20只,回家丢锅里用油一炸,香喷喷的,比啥肉都好吃。

长大后,日子变好,不缺大鱼大肉,可他总忘不了童年的味道。为了这口美味,他去市场上买过很多知了猴,却发现怎么都吃不出从前的口感,嚼起来发柴,不香脆。

每年6月—8月是知了猴盛产期,山东、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农村,知了猴大批出没,村民们成群结队捉知了猴。收购商会成箱成箱地将知了猴销往商超、市场、大排档等地。

6年前的夏天,当时正在村里送快递的臧鹏飞,想着小时候吃“唐僧肉”的场面,越想越觉得“热闹又快乐”,索性彻底放弃了老爸的医生梦,不顾一纸断绝书,在网上开了舌尖上的微山湖店,子承父业当起“猴二代”。

02臭了,全喂鸡

知了猴又名节老龟、罗锅、爬衩黑蚱蝉、爬叉、金蝉,各地称呼不同。从卵到若虫、成虫需要3年。臧鹏飞决定当“猴二代”后,就和媳妇合计,去地里捉新鲜的卖。俩人从晚上8点捉到11点,最多只能捉几十只。

现捉来不及了,现养也不成,臧鹏飞想到了进货,揣着400块钱,买了两箱知了猴。一箱10斤,有800多个知了猴。可回到家一尝,味道全然不对,臭了,只得全喂了鸡,

“老板从冷库直接拿出来的,从外观也看不出来问题。”他决心学精点,以身试肉。

鸡吃饱了,他不死心,又去了另一个市场进货,和老板谈话时,他时不时偷偷往嘴里塞知了猴,塞了几个后,感觉口感虽然不咋地但至少没坏,他才敢买下400块钱的知了猴。

“烫过的,吃着不臭,但也不香。”虽然对味道不满意,但当时正是吃知了猴的季节,他就直接挂网上卖。

那时一个月一两个订单,一个订单才能卖出去一斤。他琢磨还得靠味道闯市场,思考怎么储存才能还原童年的味道。

刚好有食客指定要现捉的,说撒点盐泡水里寄过来就成,新鲜。他有了灵感:可不是,将活体金蝉直接冷冻泡在水里,是个好法子。

半年后,赶上春节,北方一些地方流行买知了猴送礼,臧鹏飞的生意“小爆发”,由一月一两单到了一天能有一两单。

第二年,他打算做大生意,借了3万块钱,还花3000多元买了新冰柜,一次能进50箱货,冰柜能达到零下40度,不担心知了猴坏了。

家伙什齐全了,但货源不足了。

那一年的7月,当地的知了猴产量不高。正发愁,他听同行说江苏大丰收,当晚11点和媳妇一起,把娃托管给老妈,驾着破旧的小车直奔江苏。两个小时的车程,俩人开了五个小时,天一亮来不及休息,直接去村里集市上抢收知了猴。

这一趟没白来!他们收了一万多只知了猴,俩人心里乐开了花,仿佛知了的叫声里满是快乐和财富的声音。

可在家的老爸可气坏了,听到满屋子的知了叫声,全是梦碎的声音。管不了,看着烦,他索性去了外地打工,眼不见为净。

03赚的比老爸多

他爸在这个夏天失意,他的生意在这个夏天出其不意。

北方人吃知了猴,都是油炸,本来臧鹏飞的客户也是以北方人居多,结果那一年,广东人独树一帜,成了第二大消费省,他们买去不是油炸,而是用来煲汤。

那个夏天,臧鹏飞忙到没时间研究知了猴煲汤是啥味道,店里爆单了,一天卖出一万只知了猴。

到年底他算了算,2018年卖出去了60吨知了猴。

买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很好奇这些知了猴是怎么来的。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吃知了猴的一半乐趣来自捉猴,他要让生活在钢筋混凝土间的人,感受捉猴的快乐。2019年的夏天,他和媳妇在树林里,给网友直播捉猴记。

但是臧鹏飞也遇到了瓶颈,当时每天有800来个人会来店铺咨询知了猴,但是主要都是商超餐厅等客户,鲜有散客。如何让更多人见识到“唐僧肉”的美味,他一时没头绪。

直到网上出现了一篇关于北方知了猴和南方小龙虾,谁能称霸美食界的报道,一切变得疯狂了。店里流量瞬间暴涨,他盯着后台,开始以为是2000个访客,数了数4个0,两万个访客。那段时间知了猴快被抢光了,发货时效先是调整到7天内发货,后来又15天发货,臧鹏飞只能连轴转,边卖边紧急调货进货。

当地的知了猴收购商闻讯而来,让他帮忙在网上销售,有30来岁的年轻人,甚至有80多岁的老爷爷。老爷子说老家是山地,种果树,知了猴多,今年收了一车有上万只。

忙不过来时,乡亲们也乐意到他家里打包发货,赚钱补贴家用。

又一年下来,臧鹏飞卖出去100多吨知了猴。

在工地的老爸全然不知儿子的知了猴生意今非昔比,对他放弃医生职业依然耿耿于怀。前年儿子买房子时,问了一句“你用不用钱”。

“其实我赚得比他多。”臧鹏飞偷偷笑。

近两年,吃知了猴的人多了,知了猴却一年比一年少了,当地知了猴价格水涨船高,由5毛到了近一元一个,有人开玩笑说快被臧鹏飞给卖灭绝了。

北方猴告急,但南方却是另一番景象。在不吃知了猴的城市里,绿化带里知了泛滥。网友支招,派山东人“组团去捉”。

玩笑归玩笑,但做生意不能赶尽杀绝。知了猴的成长缓慢,近年来,所谓人工养殖的知了猴,也只是把带卵的树枝埋在树根下,还得等3年才能收获。

如果把所有环节都垄断了,消灭了,把鸣叫的也抓了,以后说不定真灭绝了。

在学医的臧鹏飞看来,大自然、生意和人体系统一样,循环起来才不会破坏整个生态。

去年人们还在嚷着小龙虾火了,最近又说小龙虾被年轻人抛弃了,就像祖辈父辈们不看好知了猴,如今它爆了,有变成网红美食的潜力了,但谁都无法预料这门生意能走多远。

起起伏伏,纷纷扰扰,他只是记得童年记忆里的味道,想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一门长久生意。

l
lilwho
1 楼
真他吗恶心 [1评]
d
dingding6
2 楼
只要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名字,能够赚钱接可以。名字什么的不重要。
大师兄的金箍棒
3 楼
不然能16年吃出两个祸害世界的SARS-covid吗? [1评]
g
greentee
4 楼
城里长大的,没吃过。倒是有兴趣尝试。不就是吃昆虫嘛。啥味道?
w
woisexy
5 楼
不能养殖么 [1评]
r
ryllensis
6 楼
智障就别出来秀了,去看看有多少国家有吃虫的习惯? [2评]
g
greentee
7 楼
报道里提了,就是故意把蝉卵埋到树根下。等于是半人工养殖。
大师兄的金箍棒
8 楼
武汉病毒是吃虫出来的?你果然是智障啊 [1评]
不渴而饮
9 楼
美国这边的蝉分17年和13年的,也就是从生活在地下的幼虫到破土而出爬上树成蝉脱壳每17年或者13年是一个轮回周期。每年破土而出的数量也很大,只是不爆发。捉了冷冻运中国😂
p
ppplu
10 楼
小时候,夏天的晚上,拿着手电筒去河边或者下过雨后,在树上捉活的。放在腌咸菜的罐子里面腌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起来用油煎了吃,虽然寥寥几只,但是极品美味。 长大以后上了学,牛没有在见到过活的,顶多是冷冻化开的,虽然也是好吃,而且是装盘子的,但已经没有了小时候的味道。 多年以后在美国,前两年美国大肆报道17年一回的红头美国CICADA即将出现。满心欢喜地准备大吃一顿,可信所住地方一直也没有见到。
新的信箱
11 楼
北方大了,我们那没见谁吃这个的。
r
ryllensis
12 楼
回复那个不敢让我直接回复他的[8]楼 有人做贼喊贼啊。 来来各位请仔细看这家伙之前说了什么然后我回了他什么,不到十楼而已一眼看完。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呸
司提凡
13 楼
破壞生態,不知羞恥!
罗马军团
14 楼
小时候夏天天天捉知了玩,但是真的从没吃过,也从没见人吃过,从不知道它还能吃。。。
司提凡
15 楼
不是蟲,是蝙蝠穿山甲,你贏了。
罗马军团
16 楼
我是肯定不吃任何昆虫的,但是有人喜欢吃倒也不是啥奇怪的事。只是吃虫子是由风险的,主要是容易过敏,昆虫低等动物,它们的蛋白质和人类非常不同,因此许多人可能会过敏,叫异种蛋白质过敏,类似吃海鲜过敏,会很危险。因此从没吃过的人要小心,刚开始不要多吃,可以吃一两只先试试。对海鲜过敏的人,大概率会对昆虫过敏,因此要格外小心。
J
J正日
17 楼
对,并且会随着年龄而变化。我小时候吃这些都没事儿,后来成年有几次吃就发现腹痛难忍还冒冷汗,经观察测试确认就事是吃知了猴和蚕蛹之类造成的,每次嘴馋就只敢吃一只尝一下,稍微吃多一点就要肚子疼的直不起腰,感觉要搭进去半条命。这属于高蛋白过敏。
拒绝注册
18 楼
一个医生,放弃了去捉蝉蛹,这个社会就以赚银子多寡来衡量成功?
顽犊子童
19 楼
虫子容易有病毒。
j
jieraaaa
20 楼
北方的知了离灭绝也不远了吧
l
leejackson
21 楼
知了17年蛰伏地下,只有3天的寿命,油炸入口,于心何忍?
g
greatfool
22 楼
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要自己喜欢
c
carmensandiego
23 楼
劝人学医 天打雷劈
海之骄子
24 楼
只是某个省份吧,北方省份多了,不是都吃这个的,小编你妈好好学习,别瞎编。
y
yuba
25 楼
买点啤酒来喝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十年老
26 楼
油炸的非常香脆好吃,就是太贵了,其他没什么毛病。
怪叔叔的大发现
27 楼
台湾人蝙蝠都吃,这算毛
D
DDT666
28 楼
知了猴的背部有一大块肉,吃起来类似于鸡肉,鲜度也相当不错,还行,比虾肉要紧实些。这玩意一身都是靠吸食植物的汁液为生,也不至于让人觉得那么恶心。
t
tosefun
29 楼
台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