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爷爷打造大胆住宅:360°全屋透明,屋顶造浴缸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11日 2点58分 PT
  返回列表
85648 阅读
17 评论
一条

广东佛山沙水村,

有一栋“大胆”的房子,

路过的人都会忍不住停下来看几眼,

它没有外墙,

且360度透明,

屋顶上还有一个大浴缸,

更令人意外的是,

屋主刘湛洪竟是一个60后。

白天与黑夜不同状态下的房子

2021年他找到设计师陈国栋,

提出想盖一栋

可以让祖孙三代共居的家。

没有遵循传统广式民居的青砖红瓦,

陈国栋用玻璃和铝合金网格做外立面,

建造了这栋360平方,高4层的家,

这栋房子不仅对刘湛洪有特别的意义,

也是整个村子的骄傲,

“发动了村民们所有的智慧跟能力。”

从房子内部向外看的视野

9月,一条来到广东佛山,

拜访了这个60后、90后、

00后共居的“无墙之家”。

撰 文:秦 楚

责编:倪楚娇

四面全透明的房子

车子一驶入广东佛山沙水村,视野便只剩下一线天。井字形、格子状,一米多宽的巷道,是典型的广东村庄格局。

穿过密密麻麻的民居,远远地就看见一栋通体发亮的白房子,仿佛村庄中的萤火虫,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这栋自建房不仅和周边传统民居大相径庭,更奇特的是——它没有外墙,360度全屋透明。一眼望去,人影若隐若现, 稍微走近两步,便可以清楚地看到屋内人的活动,家具摆设也看得真切,让我们不禁疑惑,在这个房子里如何生活?睡觉、上厕所能有隐私吗?

和周边传统佛山民居对比明显

小朋友可以从墙洞中探出头和地下一层的爷爷打招呼

和村口广场上的二叔婆闲聊几句,屋主的形象逐渐清晰了起来。虽是60后,但刘湛洪却特别前卫,不但是村里第一个放弃稳定工作,下海经商的人,也是村里第一批买进口摩托车、大哥大的。

几年前,在外奔波几十年的刘湛洪回到家乡,出任村书记。如今,刘湛洪一家七口人在这里生活。

2021年,他开始在村里建造这栋“另类”的房子。他找到同为土生土长的广东设计师陈国栋,在了解了刘湛洪的诉求后,陈国栋提出了一个“全透明”方案。“刘叔是第一个接受我的方案的人,他说这个好,我完全想象不出来。” 陈国栋说道。

广东传统乡村建筑密度大,房屋鳞次栉比

初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这却是陈国栋经过对广东乡村肌理的实地考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提出的设计方案。

广东传统乡村的建筑密度很大,大部分宅基地基本只有八九十平方。近些年,村里的人口密度增大,村民把房子盖得越来越高,墙上几乎没有开窗,像一个个封闭的方盒子。

“我小的时候,大家的房子都特别低矮,有一个小天井,就形成了巷道里头的荫蔽空间,一到下午,小孩儿们就跑到巷道里头去纳凉,穿堂风特别的舒服,晚上可以在院子里头看星星……

我就希望满足刘叔一家的空间诉求的前提下,‘解放’房子,打破壁垒,恢复村民跟村民之间的一种集体共居。你在家里做菜,路过的邻居过来可以打招呼,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更紧密一点点,更有温度一点点。”陈国栋说道。

通透的空间环境

整栋房子的外墙,采用透明的玻璃和铝合金网格。

“最早大家可能感觉好像很通透,担心隐私的问题,说,陈老师是不是太开放了?但实际上网格正面去看的时候,它是通透的,但侧一点,里头的玻璃其实有反射,映射进来周边的景象,这样在外面,人是不容易看到室内的,但室内看向室外是毫不费力的。”

金属网格为2×4公分的菱形格子,扭转一定的角度后形成

为了保障隐私性,房子的布局颇有讲究。

东面是房子的主要采光面,因此保留最大尺度的窗,将主要活动空间放置于此侧。和邻居贴得比较近的西、南、北三面,均设计为过道空间。

室内植入内嵌盒子结构示意图

整栋房子下挖1米8,从竖向空间上进行错位。“以前邻里之间的房子就是窗户对着窗户,厕所对着厕所,更加没有隐私可言。”但现在有了视觉上的错位,隐私性反而增加了。

同时,设计师在内部植入了一个内嵌的盒子,“相当于一个小盒子套了一个大盒子”。需要休息的时候,只要将内部的小盒子关闭起来,外面则完全看不到内部。

外挂金属网保持房间内部环境通透

考虑到居住的使用感,陈国栋选用了3公分厚度的隔音玻璃,只要关闭门窗,即使没有外墙,室内也可以保持安静。

玻璃与金属挂网间隔25公分,以便于隐藏所有管线,日常通过气压枪就可以清理外墙。

外挂的金属网不仅可以控制房屋的采光和空气流通,使房屋保持通透的状态,还回应了当下佛山大量生产加工金属网的地区特点。

“最开始会有好奇的村民们问,这个房子夏天的电费会不会特别高?实际上内部的小盒子也起到了第二道屏障的作用,刘叔他们睡觉的时候,不需要开整屋空调,只要打开局部空调,就能达到有效制冷。”陈国栋说道。

围绕着小盒子,形成环形楼梯,随着楼梯的旋转向上,可以从一楼客厅直达屋顶露台。楼梯的东南西北角设置了窗洞,做可推拉的窗,一打开便可形成穿堂风,实现室内气流的自循环。

从负一层的餐厅到顶楼露台,植入了三个挑高空间,形成上下之间空气的流通,达到“烟囱效应”

房子建造过程中,刘湛洪常常喝完早茶就到现场帮忙。“会有路过的人问我,点建造成咁样(为什么房子建成这样)?像个鸟笼子,我都邀请他们等完工后来家里坐坐,真实感受一下。” 刘湛洪说道。

孙子、孙女最喜欢在阶梯上下奔跑嬉闹

历经两年,终于完工。刚入住时,刘湛洪一家有点儿不适应, “让人睇(看)光了。”

随着日子一天天地过,刘湛洪反而越来越有安全感。“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外面下雨了,可以近距离看到水珠从玻璃上流下来;晴天的时候,风吹过树枝,倒映在玻璃中,打开边窗,还能听到沙沙声。人一旦面对大自然,尤其是你熟悉的景观,是无比安心的,我们村里三代的房子都在这里了。”

现在,刘湛洪一家在屋里唱卡拉OK的时候,经过小巷子的左邻右舍,偶尔会探头过来一起哼唱两句,顺便聊上两句家常。

小朋友和爷爷可以随时互动

因为刘湛洪一家人横跨60后、90后、00后三代,生活经历、喜好反差大,如何在一栋房子内实现三代人的和谐共居,是陈国栋面临的另一个问题。“不仅是没有外墙,也要打破人心里的墙壁,形成群居的一种生活方式。”

从负一层餐厅到顶楼露台,每一层的墙壁都做得通透,挖了七个洞。入户门一开,家人在浇花或者在做家务的时候,小朋友的头可以伸出去跟爷爷打招呼。二楼开了一些木窗户,一推开,头可以伸出来,“从竖向上把大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层的小台阶做了镂空,一层和地下一层可以互动

开放式厨房让家人可以更好地交流

每一层的功能布局是灵活的,一家三代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负一楼是开放式厨房,儿子、女儿可以做菜,爷爷奶奶在一旁的内庭院弄弄花草。“刘叔在村里头也弄了一块地,每天去种田,他说这是他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我们把部分植物移到室内来,也是延续他的生活习惯。”陈国栋说道。

二楼有个大通铺,白天把被子一收起来,是一个开敞的空间,小朋友们在这里游戏,大人在一旁可以看书,喝杯咖啡,三代人既可以独处又可以联通。晚上拉上门,变成半封闭空间,可以容纳一家人一起睡觉。

屋顶露台是全家人的集会空间

天台是全家人纳凉的空间,可以供全家人在上面集会,家庭烧烤是刘湛洪最喜欢的活动。屋顶的浴缸是给他孙子、孙女准备的,夏天小朋友可以在里面自由地玩水,登上踏台,还可以远眺到日落的美景。

房子前的广场上会聚集村里的男女老少

“其实,最开始我也很好奇刘叔为什么要建一个这样的房子,他说想给家人在村里留下一个百年的房子,给小朋友留下三代人一起生活的记忆。”陈国栋说道。

每天晚餐前,刘湛洪会带着孙子、孙女顺着楼梯在屋里转转,和他们讲讲屋后老祠堂的来历,然后探出头,和左邻右舍倾偈(闲聊)一句“今天做了乜嘢饭”(今天做了什么饭)。

掩映在自然环境中的房子

实际上,刘湛洪盖这栋房子还有一个不曾和外人提及的原因。“我女儿丽珊从小一个人独立,大了去了美国,她是读广美毕业的,设计师陈老师也是,我想把他们广美的作品搬到我们农村里面,我很重视女儿,为她去建这个房子。”

和中国大多数父亲一样,刘湛洪对女儿的爱是“藏”着的。他向外人介绍起女儿是滔滔不绝的,但在女儿面前很多时候却是沉默的,连丽珊的哥哥都会忍不住“吐槽”,“成日背后念,当面又唔讲(当她面的时候又不说)”。

左:刘湛洪和女儿、儿子小时候的合影;右:去纽约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

因为女儿从小喜欢艺术,刘湛洪就竭尽所能送她去学习,“那个时候我们两公婆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要起来送她去上课,周末就煲好汤送过去。后来她广美毕业去了美国留学,我们花16个小时到纽约参加她的毕业典礼。”

“我初中毕业后就没有再读书了,文化程度不高,但我很为我女儿骄傲的,这些年她读书、学艺术花了不少钱,都是我一分分赚来的辛苦钱,可我觉得很值得。”刘湛洪说道。

刘湛洪挑过砖,运过煤,走过买卖,1988年选择下海经商。“最艰苦的时候,我老婆在一个市场里面摆地摊卖衣服,我去珠海涤纶厂里,拉废料回来卖,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回到家,天都黑透了,小孩子只能寄养在外婆家。”

外挂金属网局部

天台区域的水磨石局部

这栋房子不仅对刘湛洪来说有特别的意义,也是整个村子的骄傲。“发动了村民们所有的智慧跟能力。”

天台的水磨石是由工厂里做保安的大爷手工刷制的,“老爷子年轻的时候曾在施工队待过,60多岁了,刷得比工人做得还要好”。外挂的铝合金网格支架则是由村里开餐厅的小哥帮忙拧上的螺丝。

建房子所有的材料,都是村里周边几个镇的工厂提供的,这栋房子集合了全村人的帮忙和智慧

外立面每一块玻璃重达一千公斤,因为楼间距过小,无法使用吊机。最后是十几个村民一起一块块搬过来,直接手工安装,“非常猛的”。

“不仅如此,建房子所有的材料,都是村里周边几个镇的工厂提供的,而且都是小厂,不是大厂,里面也就有五六台机器。这栋房子仿佛一个平台,串联了村子周边的中小型工厂 。” 刘湛洪说道。

房子在佛山民居中的鸟瞰视角

外挂材料的打样工厂就是一个俩夫妻经营的小厂,第一轮打样出现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米八的外挂材料网格,因为没有经验,工厂一开始怎么都做不出来,后来一起讨论,用拼装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想不到最后真的都实现了。”

“这些工厂从来没用这些材料盖过房子,等房子竣工,去做验收的时候,他们都很惊讶,现在就特别自豪地说,我在哪里做了一个这样的房子。”

这栋没有墙的房子落成后,不仅成为了村里的“明星”,来参观的村民络绎不绝。

附近来逛公园的人,还会因为这个发光的盒子汇聚到村头的广场,下棋的爷爷,带孙子的二叔婆,时不时传来一句“饮早茶咩”。

现在,刘湛洪每天都会坐在广场的大榕树下,和村里的男女老少从天亮聊到天黑, “有聊不完的话,然后看着细路仔(小男孩)、细路女(小女孩)在一旁玩,我觉得这就是最踏实的幸福。”

c
collins
1 楼
做窗帘的兴奋了
f
firecup
2 楼
有钱就建房、几千年不变的消费观😂
万岁我的国
3 楼
能不能把视野搞的大一些?为了改善全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u
unimogman
4 楼
感觉还是不舒服,被铁丝网围着。。。。。
A
Alf
5 楼
还是国内好, 这在加拿大层层审批,盖完成本翻一倍都不止
P
Phillip
6 楼
这哪是造房子,分明是造钱。
1
1stWish
7 楼
1. 白天玻璃反光,看不见屋内。可是夜里屋里看不到屋外,屋外看屋里开着灯一清二楚。到头来还的还有窗帘还得是电动智能的。 2. 采光是好了,为了电暖夏凉,中央空调需要一直开着吧,高耗能。 3. 全部用铁丝网围着,不好吧。 感觉这个设计合适商业建筑不合适家庭居住。
深海天涯
8 楼
笼中鸟的感觉
z
zhcad
9 楼
会不会很晒?感觉阳光太充足了
大春哥
10 楼
唔怕被人打劫?
o
oldoldcandy
11 楼
哈..哈..赤裸裸的來,赤裸裸的活....
k
kobeleng
12 楼
便于观摩
g
gdby
13 楼
这房子独户造在山顶可以。周围都是土楼,和他妹的关动物园笼子里差不多。
中隐
14 楼
其实就是个玻璃温室内建个能打开的屋子
江畔的风
15 楼
这个在广东会被热死吧?在拉萨或丽江就很好
g
gg1985
16 楼
搞笑吧,这换个衣服做啥事情 清清楚楚
c
civic2000
17 楼
铁笼子,着火了怎么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