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o wo geht das geld denn hin, wenn china nach amtlicher aussage ein so langes und grosses wirtschaftswachstum gehabt hat aber das durchschnittliche einkommen der buerger nur bei 28000 rmb liegt? fuer wen werden so viele neue wohnungen und haeuser in peking, shanghai und anderen grossen staedten gebaut, pro quadratmeter wuerde aber mehr als 10 tausend euro kosten?! auch so viele luxus autos sind auf der strasse zu sehen, die wuerden ebenfalls ueber einige hundert tausend euro kosten, wer faehrt die denn?!
in wessen tasche ist das geld gelandet?! die regierung behauptet immer gern, dass die chinesen immer reicher sind, aber wer gehoert dazu? zu diesen REICHEN chinesen?! soehne toechter von beamten sowie beamten selbst?!
说得好像new Yorker and boston的房东没有租房收入似的。我爸在上海的房子出售都挂牌快一年了,比市场价便宜还卖不出去。boston的房子好点的一百万刀马上加价卖出了,难道人家卖房子就不赚钱。
钱有时真的不能衡量一个人的生活,虽然没钱万万不能,但钱的定义就是用来交换的,如果没有了交换的作用,就没有价值,还有谁定义一块钱就值一块钱,说不定明天什么新闻一出,一百万也只能买个盒饭。
排版:杂芜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博士学位、年入百万...“
这些曾经在知乎上的标签式语句如今已经成为段子,也由于装逼文化的泛滥,知乎被不少网友笑称为“逼乎”。
知乎上总会有些标题为“年入100万是什么体验?”,“年入50万是什么体验?”的帖子,在无数网友挥洒大方的回答下,仿佛年入百万已经成为平均水平,年入50万也只是刚刚起步。更令人好奇的是,这些年入百万的高端人群竟然有时间在知乎上写这么多文字分享年入百万的美妙感觉。
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年入百万在中国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下面就来看一看。
一、中国人民没那么富
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初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这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请注意,这些数据不是月收入,而是一整年的可支配收入,看到这个数据后,任何怀疑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的人都会哑口无言。
还没完,比平均数更有意义的是中位数,由于中国存在相当程度的贫富差距,平均数很容易被高收入者拔高,这时中位数就更具有代表性。
中国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只有24336元,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年净得超过24336元,就已经超过了一半的国人!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8》进一步告诉了我们更早一年(2017年)全国五等分人均收入数据:
全国五等分人均收入数据
从上面的五等分数据可知,只要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64934元/年,那么就达到了全国至少前10%的水平(极少数人拉高均值,前20%人群的平均数大于中位数),而年入百万是这个高收入水平的15.4倍之多。
个人所得税信息反应了更加准确的国民收入状况,2018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升至5000元,据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公开信息,税改前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数约为1.87亿人,税改后将下降至约6400万人,也就是说,当你的月收入超过5000元时,就超过了全国95%的人。虽然这个数据漏了大量的企业主和个体户,但考虑到中国绝大多数人是工薪阶层,因此仍然具有参考价值。
另外,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以及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分析结果,中国年入100万及以上的人大概在万分之五的比例,这个数字已经说明了年入百万的难度。
二、一线城市没那么强
人们都说一线城市是中国财富的焦点,但实际上,一线城市除了房价高得明显之外,人均收入水平相比其他大城市相比并没有很显著的优势。
2018年,北京和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2361元、64183元,这个年收入水平大概只相当于当地非中心区一平方米的房价。
在一线城市当中,深圳的数据最全面。
去年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2018年深圳市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在该文件的第6页,写明了2018年当地居民收入的情况。2018年深圳的工资的高位值、中位值、低位值和平均值分别为:25860 元/月、5069 元/月、2882 元/月和 6413 元/月。
《2018年深圳市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第六页写明了当地的工资水平
市场分位值是将所有调查的员工工资水平或企业人工成本水平按由低到高排序后处在某个分位上的工资水平,其中高位值是数列中最高的10%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中位值是排在50%中位的数值,低位值是数列中最低的10%的数据算术平均值。
由此可见,在深圳,税前工资达到2.58万已超过95%以上的工薪阶层(2.58万这个高位值是前10%收入者的平均值,由于薪资的分布呈偏态分布,少数极高收入者会将整体平均水平拉高,2.58万显然要高于前10%人群的中位数,说2.58万超过95%的人其实相当保守),而月薪超过5069元,就已经超过深圳一半的工薪阶层了。
这个数据是否让你感到吃惊?
即使在遍地高薪岗位的深圳,普通人要达到年入百万也是非常困难的,这需要税前年薪150万才行,合每月12.5万,这已经是深圳全市前5%工资水平的近5倍了。
三、高薪大厂没那么牛
BAT和华为等IT大厂以高薪著称,毕竟996的工作节奏几乎是在用时间和生命换钱。
以腾讯为例,腾讯2019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至2019年6月30日,腾讯有56310名雇员,腾讯上半年总薪酬成本达242.59亿元,人均半年43万元,人均月薪7.17万元。
腾讯2019上半年财报第101页
财报一出,各大媒体为了吸引眼球,纷纷以”腾讯人均月薪7.2万“为标题向读者渲染焦虑。似乎只要在腾讯工作,很快就可以年入百万了,毕竟整个腾讯的人均月薪都达了7.2万,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腾讯财报中的7.2万是指公司在雇员身上的所有开支,包括工资、奖金、个人所得税、五险一金等,7.2万开支背后的人均净得月薪和7.2万是有相当差距的。
另一方面,腾讯内部员工的”贫富差距“很大,少数高管的超高年薪将整个公司的人均薪酬拉高了。腾讯2018年报显示,马化腾当年薪酬为3884万,刘炽平薪酬为3.13亿。除他们两人外,进入腾讯高管序列的还有12人。其中,薪酬在80万-1500万有1人,4000万只6500万有1人;6500万至1.15亿有4人;1.15亿至1.65亿有4人;2.15亿至8.15亿有两人。
打工皇帝刘炽平
这些年薪动辄上亿的核心高管加上数量更多的其他高管,拔高了腾讯的人均年薪,所以腾讯的中位数薪酬可能只有平均薪酬的一半甚至更少。
阿里、华为等IT大厂的情况与腾讯类似。前不久号称自己年入170万的阿里征婚男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客观来说,如果他的收入属实,那的确是少有的人才,虽然是凤凰男,但这个收入的确非常不简单。要知道,中国还是一个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8228元的发展中国家。
四、人在美国没那么神
年入百万在中国如此难得,那如果真的人在美国,年入百万人民币是不是就轻松了?答案是仍然很难。
以2017年的数据为参考,美国人均税前收入为60558美元,排在世界第7,同时也是全球5000万人口以上国家中最高的。按照当年度联邦税率,一个税前收入60558美元的单身者税后净得52680美元,合37.4万人民币,远不及年入百万。
2017年全球人均年薪资排名
单身情况下税前收入60558美元在2017年的所得税计算,需缴纳7878美元所得税
美国的高薪产业和中国类似,科技类行业工资远高于传统行业,那么是不是进了硅谷就可以年入百万了呢?也不一定。
年入十几万美元在硅谷很普遍,但对于这种收入的群体,所得税的税率非常高。在硅谷,一个年入14万美元的软件工程师,即使不投401k,每年税后净得只有9.5万美元(合67.4万人民币),距离100万人民币还是有很大差距。
年薪14万美元的单身税表,需缴纳35001美元所得税
如果按照税率反推,在硅谷要使得税后收入达到100万人民币(14.1万美元),那么税前收入需要到21.7万美元,这一收入对于在硅谷工作的IT从业者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对于美国其他行业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来说也是一辈子都难以达到的。
美国对中产阶级的定义为家庭年收入在中位数(约5.9万美元)的67%-200%,如果一个人的年薪就超过20万美元,这早已超越了中产阶级定义,进入了富人的范畴。在美国这样一个世界头号发达国家尚且如此,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竟然有人视年入百万为简单的事,或者抱怨年入百万的生活苦,就不知究竟是矫情还是炫耀了。
年入百万人民币(税前21.7万美元)在美国排在前3%,已超过中产范畴
我们再来看看欧洲,欧洲是全球发达国家最密集的大洲,包括英法德意在内的西欧大多数国家的人均税后月收入大概在1500-3000欧元之间;西欧极少数小国、城邦国家和北欧个别国家的人均收入稍高,如挪威3452欧元、丹麦3270欧元;但东欧所有国家都在1000欧元以内,超过一半的东欧国家竟然还不到500欧元/月。
欧洲各国人均税后月薪情况(可点击图片放大浏览)
目前,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9,可见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人均月收入也不到2万人民币,而年入百万是这个数字的四倍以上。
经过和欧美国家的对比,可以体会年入百万不光在中国是顶尖收入群体,在全世界都是佼佼者。
五、网络故事没那么真
可以100%确定地说:年入百万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城市、任何公司,都是很了不起的存在。
当然,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每个人实现收入增长的途径也各不相同。与其充满焦虑地在互联网上看键盘侠写故事,不如脚踏实地做好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