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创制多年生稻 种一次免耕收获3至4年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1月9日 17点38分 PT
  返回列表
72789 阅读
34 评论
观察者网

微信公众号“云南大学”11月8日消息,近日,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联合国内外相关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性》发表了题为“多年生稻的可持续生产力与生产潜力”的研究论文,并同步发表了题为“多年生稻变革促进可持续农业”的研究简报,详细报道了该团队20多年来坚持和探索多年生稻的培育、创新、应用。

云南大学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试验站

多年生稻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系统可持续、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有广泛应用潜力。这一创新研究,将有助于维护粮食安全和生态完整性,同时对其他多年生粮食作物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胡凤益教授团队在试验田里开展研究

目前胡凤益团队已成功育成了多个多年生稻品种,包括多年生稻23、云大25、云大107等,在中国及周边多个国家试验成功并推广。其中多年生稻23(PR23)于2018年通过品种审定,具有广适、高产稳产、多年生性强等特点,是基于种间杂交培育多年生粮食作物领域的里程碑事件。多年生稻种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即自第二季起便无需买种、育秧、犁田和移栽等生产环节,仅需田间管理和收获两个生产环节,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力,是一种轻简化、绿色可持续的稻作生产方式。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的200亩多年生稻集中连片示范基地

胡凤益教授团队在田间查看多年生稻“云大26”长势

胡凤益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试验稻田里观察野生稻

胡凤益在新平县戛洒镇与农民讨论多年生稻栽培方式

多年生稻连续种植4年,每年收获2季,平均每季产量为6.8吨/公顷,与一年生稻产量(6.7吨/公顷)相当。2020年,多年生稻种植面积超过3818公顷,惠及11000余农户;2021年,其种植面积(15533公顷)以4倍度增长,惠及44752农户。

l
lyabc
1 楼
: 科学上无论再小的进步也是对全人类的贡献,即使只能喂牲口,牲口难道不能给人吃? [1评]
E
EmmaLiu的老公
2 楼
这个牛掰 辛苦了
嘿呀嘿呀啊哟哟
3 楼
中国粮食产量印度两倍,蔬菜水果产量是印度n倍,而中国耕地面积还不如印度,中国农业确实搞得非常好。 [1评]
l
lyabc
4 楼
是的
t
tintin9999
5 楼
水稻变韭菜,割了以后还可以再长。
n
neophoenix
6 楼
: 是可以啊,所以我才这么说啊
E
EmmaLiu的老公
7 楼
新发明的火药燧发枪 效率不如 弓箭和连弩 但是是质的飞跃,没有燧发枪的化学知识,就没有运载火箭和空间站 ——《三体》 一年生草本到多年生草本植物,这这是创造/筛选出来了一个新物种 [1评]
搞清弄明
8 楼
没一次产品图?不能让我们看看生产的稻子是什么样吗
C
Cuisiner
9 楼
多年生只是减少了耕种的麻烦,但是不利于高产。比如种韭菜,韭菜虽然多年生,但是若要高产,每隔几年最好移植一次,提高土壤的肥力,让根部重新生长。但是移植当年,产量不佳。 [1评]
n
neophoenix
10 楼
据介绍,粮食作物从其多年生野生近缘种被驯化成一年生栽培种,为人类繁衍和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但是,每年翻耕的一年生作物生产方式带来种子成本增加等问题,还面临生产环节繁多、劳动力短缺及成本上升等问题。 返祖吧 [1评]
l
lyabc
11 楼
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第一是水利。人民公社时期搞的水利设施到现在很多都破坏殆尽,在气候变化越来越异常的情况下,不能光靠天吃饭,水利必须要跟上来。第二是大规模种植。中国农业人口众多,但随着老一辈的年迈,从事农业的越来越少,而机械化的普及已经给大面积种植打好基础,此刻正好是推广大面积种植的时候,政府也正是这样做的,但我们的种植规模,产量,技术都比美国差很多。第三是产业链。农产品从改革开放之后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销售难。近些年随着中国市场的转变,电商平台的发展,销售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但依旧不够完善。 尽管印度一直把中国当成头号竞争对象,什么事都要跟中国比,但印度从来就不是中国的对手。现在我们需要比照的是欧美是发达国家,不止农业,各方各面都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r
rxl
12 楼
稻谷这种禾本植物在热带地区本身就是多年生的。很早以前(~20年)就已有播种一次收获两次的新闻,只不过第二季的收获不如第一季。这个项目并不是创制只是延展,另外田间管理一定是更繁多,需要衡量整个稻谷生命周期的产出和人工量的比值才更合适。
E
EmmaLiu的老公
13 楼
: 是从非洲的稻种筛选出来的 http://lw.news.cn/2021-11/02/c_1310285132.htm
l
lyabc
14 楼
韭菜是种的,不是移植的。 而你提到的问题,我觉得在现代农业未来农业中,并不是问题,未来的农业可能并不需要土壤就可以种植农作物。 而且多年生不一定不利于高产,可能有两三年的高产期,只要收益的增加大于投入的增加,就值得。 多年生水稻为以后的选择增加了一种可能,不论怎样,都是应当庆贺的。 [1评]
y
youmyyou2016
15 楼
我操,还可以这样子。。 如果像水果树一样,永远不败不是更好了。。奇怪,为什么3/4年就不行了,咋不行的呢
大师兄的金箍棒
16 楼
亩产万吨不是梦
媚眼瞟瞟
17 楼
有个屁用。 联合收割机不能上, 只能手工割, 回到原始社会。
C
Cuisiner
18 楼
看来你没种过韭菜,移植是为了让韭菜繁殖和改善土壤。 整什么现代农业,以后人还需要吃饭吗?直接把种粮的营养液输入人体不更省事?
刁太大
19 楼
亩产万斤又来了。包子喜欢这种新闻。
o
oldoldcandy
20 楼
推....
B
Bnm8
21 楼
中国科学家创制百年韭菜 种一次免耕收获百年
j
jindow
22 楼
尼玛,说到底还不就是转基因产品吗?一边唱着抵制转基因,一边无休止地研究。 [1评]
X
XXyourOO
23 楼
关键是靠谱不?到底是真的科研进展,还是向习主席报喜的政治任务?搞清楚这一点,在今天的中国,是很难的。。。。。。
j
jxxy1234
24 楼
: 中国官方什么时候“唱着抵制转基因”了?中国有禁止农作物转基因研究吗? 条件反射式造谣。
炅龙
25 楼
懒人稻。
o
oofone
26 楼
看到这些网红摆拍照片就恶心,
c
caodibian
27 楼
人不是什么都懂的,不懂不丢人,你以为是水果树,这个东西就是正常收割,第二季重新从根部发出嫩芽长成秸秆,长出稻穗开花结果。草本植物的秸秆,即便你不收割也是一年一枯荣,咱们院子里的一些花草,到了秋天自然会干枯,把它割掉以后来年春天,它又会从根部长出新的枝条,开出鲜艳的花朵
媚眼瞟瞟
28 楼
: 你只是想到了其一。 见过机械化收割吗, 一辆收割机几十吨, 旁边一辆载重卡车, 一垄地不同宽窄压两次, 把地压得结结实实。 一块地去掉20%的车道, 第二年收成个屁啊。 老子想得比你深一层。
c
caodibian
29 楼
说话文明一点可以吗?试验地在云南,云南又大平原吗?你见过日本、中国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的的小型插秧机、收割机吗?
南方兔儿爷
30 楼
所以援助非洲农业不仅是授人以渔,也是品种的交流和多样化杂交。这个才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范例。广西云南多山少地,可以将梯田广泛栽种。
l
lyabc
31 楼
: 哈哈哈。好吧,我没讲清楚,韭菜是可以移植的,但移植不适合大面积的种植,我老家那产蔬菜,一种就是好几亩地,移植是要累坏人的。 我提现代农业未来农业,并不是夸张,也不是为了抬杠,无土栽培已经从概念走向现实并且商业化了,相关的信息在google,youtube都有很多,我不列举了。至于把种粮的营养液输入人体,哈哈哈,那得等基因技术让咱也生根长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