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冷11月来了!全美300多地打破低温记录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1月12日 21点9分 PT
  返回列表
78175 阅读
19 评论
北美省钱快报/约克论坛

冬!天!来!了!全美最近很多地区都进入了低温模式,国家气象台预测,未来几天全美有300多地的气温将打破历史最低温!伴随着极寒天气而来的大风和降雪,对全美人民的出行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因为下雪地面过滑,一架在芝加哥奥黑尔机场降落的American Airlines航班,惊险滑出了轨道;全美更是发生了多起汽车交通事故,目前已致死至少4人。

(图片截自cbsnews.com,版权属于原作者)

冷冷冷冷冷!冷到飞机都打转儿...

偏离轨道的这架航班为AA 4125次航班。飞机上共有38名乘客和3名机组人员。飞机从北卡罗来纳州的Greensboro起飞,计划于11月11日本周一早晨7点45分左右在芝加哥奥黑尔机场降落,但因为风力太大再加上地上全是积雪,飞机在降落不久就滑出了跑道。

(图片来自Twitter用户@Joseph Lian,版权属于原作者)

刚开始降落时还正常行驶:

慢慢开始走偏...:

越来越偏:

可以看到已经完全是斜着走了...:

最后总算是停了下来,窗外满是积雪:

在乘客拍摄的视频中能听到乘客们在发现飞机偏离跑道后的的惊呼声,确实很恐怖啊...

(视频和动图来自Twitter用户@Joseph Lian,版权属于原作者)

飞机停稳后乘客们冒着雪下了飞机:

(动图来自dailymail,版权属于原作者)

好在机上的乘客和机组人员并未受伤。因为这一事件,该市的航空部门表示,为安全起见,已经取消了奥黑尔机场的678次航班。而芝加哥的另一个机场中途国际机场也因为大雪取消了93次航班。此外,大雪对芝加哥Metra trains也造成了延误。国家气象局预计,伊利诺伊州的降雪量在未来几天将高达6英寸。

奥黑尔机场

(图片来自AP,版权属于原作者)

芝加哥Metra trains

(图片来自AP,版权属于原作者)

芝加哥下的大雪花:

(动图来自dailymail,版权属于原作者)

全美交通事故频发 至少4人因车祸死亡

AA航班的滑离轨道还算是有惊无险,但频发的路面交通事故却是真正的致命。因为开车时路面过滑而导致车辆相撞,目前至少有4人因此丧生。

密西根州:

(图片来自@AP,版权属于原作者)

在本周一早晨,密歇根州Kalamo Township附近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撞车事故,造成了一名57岁男子、一名64岁女子和一名81岁女子丧生。事后交管部门表示当时糟糕的路况很可能是造成两车相撞的原因。

同样在周一早晨,在堪萨斯州Osage County附近发生了三车相撞的事故,一名8岁的女孩儿不幸丧生。

密苏里州的一起车祸,有两人受伤,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

(图片来自@GMA,版权属于原作者)

因为全美多地都有降雪,所以路面非常湿滑,小伙伴们开车需格外谨慎啊!

(动图来自dailymail,版权属于原作者)

一年一度的比冷大赛,又双叒叕开始了...

国家气象局预计,今冬这股来自北极的极地寒流(Arctic blast )目前在美国境内移动迅速,其带来的寒冷空气将影响全美2亿余人!目前全美已经有超过1200次航班被取消,全美70%地方的温度这周开始骤降。

受这股极地寒流影响,本周内全美多地将打破自己的最冷温度记录,本周二,预计将会有37个气温监测站刷新自己的最低温度。

(图片来自Twitter@NWS,版权属于原作者)

而到了本周三,预计将会有近100个监测站达到或者打破自己的最低温记录。

地图上黄点的部分即是预计将出现低温的监测站。

(图片来自Twitter@NWS,版权属于原作者)

USA Today预测了未来一周内全美各地的降温情况:

(图片来自usatoday.com,版权属于原作者)

截止到本周三全美各地的温度预测:

(图片来自National Weather Service,版权属于原作者)

这股寒流预计会在本周三到周五中间到达美国中西部,然后迅速转移到东海岸,美国中西部到东北内陆地区均会受降雪影响。

Accuweather预测的降雪情况:

(图片来自Accuweather.com,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周一早晨,底特律、堪萨斯城和密尔沃基早早下起了雪,其中堪萨斯城从周六到周一,温度暴跌了近50度。截止周一早晨7点,蒙大拿州的Malta“喜获”全美目前实时最低温度:-24F (相当于零下31摄氏度左右)

(图片来自Twitter@NWSWPC,版权属于原作者)

纽约西部地区受冬季暴风雨影响,也会出现降雪,到周二晚间,气温预计达到超低点,很可能会打破纽约在1873年当天所创造的零下22度历史最低温记录。费城和波士顿地区也可能会出现小幅度降雪。

印第安纳州和佛蒙特州预计将降雪3至6英寸。但是,受降雪影响较大的地区还要数从新英格兰到五大湖区,预计那里有些地方的积雪可能会超过一英尺。

(图片来自AP,版权属于原作者)

当然,每到这个时候,就是全美段子手们斗图的时刻了...

“雪犁” 

(图片来自Twitter@AlwaysAprilE,版权属于原作者)

兴奋到不知所措的牛牛:

(图片来自Twitter@ABC News,版权属于原作者)

更加兴奋的狗狗:

(图片来自Twitter@TheZerffie,版权属于原作者)

Anyway,大家注意多保暖!

(图片来自Twitter@elivanderbrug,版权属于原作者)

周一下了一天雪,多伦多的交通成了这个鬼样子!

周一,多伦多经历了今冬的第二场雪,也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大雪,这场雪将多伦多变成了一个白雪皑皑的水泥丛林,对于广大的驾驶员来说,这场雪简直是噩梦,驾车上班无疑成为了挑战,天色昏暗,道路湿滑。

大雪未降临之前,多伦多市已经准备好了运盐车,来缓解大雪可能给交通带来的困扰,多伦多道路管理部门(Toronto Winter Operations)发了一条推特告知驾驶员,运盐车一整天都会在外工作,以确保道路尽可能地易于同行。

但是等到大雪真的降落之后,似乎,所做的努力都变成徒劳。这场大雪降落之后,就算是再多的运盐车似乎也不够用。

如果你不是那种幸运的可以在家办公,或者请个假休息一天的人,那么你要经历的就是极其糟糕的通勤了。毕竟这可是破纪录的大雪了。

据预测,多伦多西部的奥克维尔和伯灵顿会迎来15-25厘米的降雪,而汉密尔顿将会迎来30厘米的降雪。

从安省省警Kerry Schmid发布在推特上的一段视频来看,晚高峰时间段,这场雪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段视频拍摄的是发生在407号高速公路密市路段的情况没看起来就像是地狱,五辆车撞了。

要知道,今年冬季已经有人因为这样恶劣的天气丧生了,最近大家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有一辆拖车司机在救人的时候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死的新闻。

Schmidt指出上面的五车相撞车祸使一些扫雪车不能继续作业,道路暂时无法清理,给更多人行车带来了不便,甚至可能导致GTA一些交通要道无法使用。

与此同时,周一下午和晚上在多伦多和GTA附近拍摄的其他画面进一步显示了天气造成的影响。

这样的天气,总是会造成一些恶劣的印象,大家在注意防寒保暖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

k
kakac
1 楼
气候变暖肆虐
m
mastGD
2 楼
太冷了,我们需要更多的温室气体,让气温升高。
大裤衩
3 楼
温室效应 怎么就能有那么多不知廉耻的砖家靠撒谎骗钱
网中静草
4 楼
自从气候变暖后感觉越来越冷
u
uuiioopp
5 楼
夏天变很热,冬天变很冷,还不致死,但症状来了,离死又进一步了,呵呵。
r
run007
6 楼
DC地区今天竟然飘雪花了。
e
entang1egeogeo
7 楼
左逼嘴里的“全球变暖”怎么还不来啊???都等了好几年了。 左逼现在肯定会说,全球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是变暖,也可能变冷,地球只要不是恒温24度,就是气体排放搞的鬼。
洞内天地宽
8 楼
气候变暖导致北极融冰太多,海水降温带来的北极寒流。
e
entang1egeogeo
9 楼
我从来没否认全球变暖,但是我不承认的是“全球变暖的主因是人类行为”,我的逻辑是:白垩纪,冰河纪等时期,地球气候的剧烈变化,并没有任何人类行为的影响。人类的行为只是跟最近几十年的全球变暖有正相关,但是却不是原因(或主要原因)。这就好比这个世界上艾滋病例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你的年龄也越来越大,所以有人得出了“你的年龄变大造成了世界艾滋病变多”的结论。 影响全球变暖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太阳的运动,但是左逼硬生生的把它说成是人类行为和二氧化碳排放。左逼政客一个个因此捞金无数(你可以去查查al gore的个人资产是如何在短短几年由170万美金变为几亿美金的,全TM是新能源投资!!!) 极力宣扬“全球变暖”的富豪和政客们,他们的豪宅是普通家庭能源消耗的几百倍,没有一个人觉得有问题的。Obama新买了个1500万美元的海滨豪宅。他如果自己真的信“海平面上升”这种屁话,可能自己把房子买在海边吗(在离海很近而且海拔很低的地方)?
e
entang1egeogeo
10 楼
洗脑药别停。继续吃。
c
coreychang
11 楼
退一步 就算你说的是对的 人类依然要减排控制温度增高的速率 除非人类 1. 觉得自己的种族不能活几百年 2. 想让自己的子孙过一次白垩纪的生活 船漏水了 谁捅的篓子是一个问题 要补船是另外一个问题。
l
libtard74
12 楼
左逼们都是不要逼脸的。占道德制高点,指责别人咋样咋样的。高尔的豪宅每月耗的电是几十个普通家庭的总和。
m
mastGD
13 楼
直到15000年前,北美洲,包括几乎全部加拿大和大部分美国北部,被厚度达到3公里的冰川覆盖。 在最近的15000年,全球一直在变暖中。以至于这么多的冰川都已经融化了。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五大湖,那就是冰川留下的痕迹。
e
entang1egeogeo
14 楼
: 这个问题提的好,起码是动脑子了,不是上来就骂。 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你的房子着火了(全球变暖了),你有一杯水(人类可以选择新能源),你觉得这杯水对救火有多大用??? 而且,我并不介意白垩纪的气候,全球很温暖,美国北部顶多跟现在的新加坡一样,并没有不适合人类居住。而且,如果你去看历史,你会发现人类文明的繁荣时期跟气温上升是有正向关系的。理由也很简单,天气暖和,庄稼长得好,人类的资源变得更丰富,务农人口可以更多的向其他行业转变。
c
coreychang
15 楼
: 人类可以减排多少 对于全球变暖有多少作用 现在都在摸索中 答案不是一天就有的。做事情好过不做 比坐以待毙强。你是不介意白垩纪的气温,这个可以理解.但是由于全球温度升高造成的自然灾害曾多,土地面积减少,酸化降水,农业减产,水源危机等问题,你也许因为自己所处的国家和地区,不需要直接面对,但是是有千百万人需要直接面对这些问题的。也许你认为你的生命高于这些地区的生命,不然如果以全人类来看,大家是需要尽量减缓甚至逆袭变暖趋势的。 关于你说的人类文明的繁荣时期跟气温上升是有正向关,用你自己的“年龄与艾滋病”理论来看,也不怎么站得住脚。
斯巴达300城管
16 楼
很快后天里的情节就要实现了 总统车队被暴风雪袭击团灭 彭副统帅灵前即位
愛国賊
17 楼
西部好
v
vpchan
18 楼
史上最冷11月来了!全美300多地打破低温记录 石油精英:快感谢我们吧!要不是我们玩儿命的烧油制造温室效应,加拿大北美苏联等国家早被暴雪淹没了!
e
entang1egeogeo
19 楼
: “人类可以减排多少 对于全球变暖有多少作用 现在都在摸索中 答案不是一天就有的。做事情好过不做 比坐以待毙强。” 问问自己,如果你不再开车,用电,用手机电脑,不再用现代文明和能源,肯定是能减排,但你是否会这样做?如果不是?为什么? 年龄与艾滋病没有因果关系,而只有正相关(positive correlation),我说的人类文明的繁荣时期与气温上升是有因果关系的,我在原贴中已经做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