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的一篇客座评论警告,北京正在努力让欧中相互依赖变成欧洲单方面依赖中国。《明镜周刊》则指出,在对华政策中“去风险”本身就会造成不小的风险,但总归比“脱钩”要好。 欧中相互依赖是否会演变成单方面依赖? (德国之声中文网)杜塞尔多夫出版的德国《商报》以"我们必须勇于进一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为题,刊发由法兰克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布吕尔(Volker Brühl)撰写的客席评论。作者指出,尽管欧中之间的依赖是相互的,但是北京正在努力增强经济科技自主性,欧洲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陷入对中国的单方面依赖。 "单方面依赖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欧洲依赖俄罗斯油气而引发的能源危机就是例证。经贸关系多样化是民主体制的重要前提,在这个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方才能确保安全利益、人权、国际法、人道援助。" "西方只有显著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度时,才能有效推动北京进行改革。对于汽车产业、机械制造业而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销售市场。正因此,欧盟与印度、印尼、南美、非洲等其他高经济增长体才显得重要。" "德国曾经是光伏发电技术的领军者。但是决策失误导致中国成为了太阳能发电领域的科技冠军与制造龙头。现在,风能、绿色氢能领域也面临同样的风险。我们需要一个欧洲层面的计划来让相关产业落户于欧洲。此外,欧洲还应当降低对于进口半导体产品的依赖度。" 作者还注意到,欧中之间的投资条件也不对等,欧盟亟需修订法规,确保重要技术不会被继续转让,也确保产业链更多地落户欧洲本土。"全球化产业分工固然有许多好处,但是民主国家也应当在重要领域保有一定的自主权。" 自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3月底发表"不脱钩但要脱险"的演讲以来,"去风险"就成为了西方探讨对华政策时的热词 汉堡出版的《明镜周刊》以"如果'去风险'反而自乱阵脚"为题,刊发评论指出,欧盟如今想要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度,但是盲目抬升本土化生产比例反而会造成更大的风险。 文章注意到,自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3月底发表"不脱钩但要脱险"的演讲以来,"去风险"就成为了西方探讨对华政策时的热词。"这是一个很讨冯德莱恩喜欢的句式。'去风险'不仅仅是听上去比'脱钩'更温和,它还能让人各取所需地去理解:拜登等人将其解读为全面孤立中国,许多不愿放弃丰厚中国业务的德企老总们则将其解读为生意照做。最重要的则是:欧盟降低对新兴大国经济依赖度的计划----不论是促进本土原材料生产,还是建设本土光伏产业----总算有了一个大标题。" 作者充满警惕地指出,很多时候,人们所认为的风险其实根本不是风险;还有些时候,风险根本无法排除,除非付出不成比例的高昂代价。而用经济学的谨慎眼光去审视欧盟近期提出的种种"去风险"建议,就会发现"去风险"措施本身造成的风险可能要大于原有的"风险"。文章分析指出,如果欧洲为了降低对中国稀土材料的依赖性而强推稀土本土生产,或是强推太阳能发电板本土化,都会极大地抬升经济运行的成本。 "而且,试图利用贸易壁垒来降低政治风险,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构成了风险。比如在气候保护领域:欧洲计划推动能源转型,而所需的产品和原材料来自哪里?细究起来就会发现通常来自亚洲、非洲、拉美。欧洲的钢铁产业、化工产业要想实现绿色升级,离不开大量的绿色氢能,但这种能源绝大部分也只能在境外生产。" "这意味着,欧盟今后依然要大量进口。而为了有钱来买这些进口物资,欧盟也只能通过出口工业品来挣钱。一个因为地缘政治而导致外贸支离破碎的世界,绝不是欧盟的绿色转型所需要的。未来的绿色经济必然是全球化的,没有全球化就没有绿色经济。" "'去风险'是一个动听的词汇,不过要想把它上升为战略,西方则首先要明确中国风险到底在哪里、哪种反制措施最合适。这个问题很复杂。而不久前召开的G7峰会,好歹有一个成果:西方国家一致认为,'脱钩'并非最佳选项。从这个角度来看,'去风险'概念的提出,也能算作一大进步。"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商报》的一篇客座评论警告,北京正在努力让欧中相互依赖变成欧洲单方面依赖中国。《明镜周刊》则指出,在对华政策中“去风险”本身就会造成不小的风险,但总归比“脱钩”要好。
欧中相互依赖是否会演变成单方面依赖?
(德国之声中文网)杜塞尔多夫出版的德国《商报》以"我们必须勇于进一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为题,刊发由法兰克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布吕尔(Volker Brühl)撰写的客席评论。作者指出,尽管欧中之间的依赖是相互的,但是北京正在努力增强经济科技自主性,欧洲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陷入对中国的单方面依赖。
"单方面依赖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欧洲依赖俄罗斯油气而引发的能源危机就是例证。经贸关系多样化是民主体制的重要前提,在这个坚实的经济基础之上方才能确保安全利益、人权、国际法、人道援助。"
"西方只有显著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度时,才能有效推动北京进行改革。对于汽车产业、机械制造业而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销售市场。正因此,欧盟与印度、印尼、南美、非洲等其他高经济增长体才显得重要。"
"德国曾经是光伏发电技术的领军者。但是决策失误导致中国成为了太阳能发电领域的科技冠军与制造龙头。现在,风能、绿色氢能领域也面临同样的风险。我们需要一个欧洲层面的计划来让相关产业落户于欧洲。此外,欧洲还应当降低对于进口半导体产品的依赖度。"
作者还注意到,欧中之间的投资条件也不对等,欧盟亟需修订法规,确保重要技术不会被继续转让,也确保产业链更多地落户欧洲本土。"全球化产业分工固然有许多好处,但是民主国家也应当在重要领域保有一定的自主权。"
自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3月底发表"不脱钩但要脱险"的演讲以来,"去风险"就成为了西方探讨对华政策时的热词
汉堡出版的《明镜周刊》以"如果'去风险'反而自乱阵脚"为题,刊发评论指出,欧盟如今想要降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度,但是盲目抬升本土化生产比例反而会造成更大的风险。
文章注意到,自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3月底发表"不脱钩但要脱险"的演讲以来,"去风险"就成为了西方探讨对华政策时的热词。"这是一个很讨冯德莱恩喜欢的句式。'去风险'不仅仅是听上去比'脱钩'更温和,它还能让人各取所需地去理解:拜登等人将其解读为全面孤立中国,许多不愿放弃丰厚中国业务的德企老总们则将其解读为生意照做。最重要的则是:欧盟降低对新兴大国经济依赖度的计划----不论是促进本土原材料生产,还是建设本土光伏产业----总算有了一个大标题。"
作者充满警惕地指出,很多时候,人们所认为的风险其实根本不是风险;还有些时候,风险根本无法排除,除非付出不成比例的高昂代价。而用经济学的谨慎眼光去审视欧盟近期提出的种种"去风险"建议,就会发现"去风险"措施本身造成的风险可能要大于原有的"风险"。文章分析指出,如果欧洲为了降低对中国稀土材料的依赖性而强推稀土本土生产,或是强推太阳能发电板本土化,都会极大地抬升经济运行的成本。
"而且,试图利用贸易壁垒来降低政治风险,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构成了风险。比如在气候保护领域:欧洲计划推动能源转型,而所需的产品和原材料来自哪里?细究起来就会发现通常来自亚洲、非洲、拉美。欧洲的钢铁产业、化工产业要想实现绿色升级,离不开大量的绿色氢能,但这种能源绝大部分也只能在境外生产。"
"这意味着,欧盟今后依然要大量进口。而为了有钱来买这些进口物资,欧盟也只能通过出口工业品来挣钱。一个因为地缘政治而导致外贸支离破碎的世界,绝不是欧盟的绿色转型所需要的。未来的绿色经济必然是全球化的,没有全球化就没有绿色经济。"
"'去风险'是一个动听的词汇,不过要想把它上升为战略,西方则首先要明确中国风险到底在哪里、哪种反制措施最合适。这个问题很复杂。而不久前召开的G7峰会,好歹有一个成果:西方国家一致认为,'脱钩'并非最佳选项。从这个角度来看,'去风险'概念的提出,也能算作一大进步。"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