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德企对中国表现忠诚 对印度无法同中国比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5月25日 22点26分 PT
  返回列表
69925 阅读
21 评论
法兰克福汇报

“梅赛德斯-奔驰不愿推进多样化,它正在提升在中国的销售份额。集团回应,中国在豪华车领域所占的世界市场份额正在加大,同样,奔驰在华销售的市场份额也在增加。公司的股份中已有五分之一掌握在中国人手中,‘今后我们也会扩大在当地的活跃程度’。”

德中经济关系紧密。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5月23日以“巴登-符腾堡州与中国的联系”为题刊文称,拥有众多大企业的巴登-符腾堡州的政界人士近日呼吁经济“更加独立于中国”。但是《法兰克福汇报》的一项调查结果却显示:当地经济界对中国表现出明显的忠诚。

德国有5000多家公司有中国业务,其中德国隐形冠军最多的巴登-符腾堡州占了1200多家。该州州长克雷奇曼最近在一次大会上说,“我们非常关注对中国依赖关系,或放松现有依赖关系”。经济界对印度的兴趣无法同中国相比,但现在是着手经济多样化的时候。该州经济部长妮可勒·克劳特警告说,公司需要多元化,甚至必须为在世界上形成集团做准备,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在达沃斯论坛讲话。

“如果您在巴登-符腾堡州深入经济界实地倾听一番,几乎不会发现任何离开中国的迹象。相反:企业让政界的呼吁随风而散。”《法兰克福汇报》感叹道。比如:

机床生产商通快集团(Trumpf)就写道,“公司目前没有减少中国业务或转移到其他国家的战略考量。” 2025年预计“我们的产品在全球市场销售量的一半”将在中国实现,“所以我们不能退出中国”。

光学集团卡尔蔡司也写道:“中国仍然是蔡司的一个重要增长市场,公司战略性地瞄准了这个市场。”

奔驰在中国市场推出电动车攻势。

机械制造商福伊特公司(Voith)对中国的忠诚未变,并提到历史,“福伊特自1910年以来就进入在中国市场”。

博世公司于 1909 年就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办事处。公司老板斯特凡·哈顿认为中国的“增长势头持续强劲”。他在本月初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这种势头在封锁结束后将立即恢复,“我们将坚守在中国”。该集团是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中国拥有 5.5万名员工。“尽管目前面临挑战,但我们的目标仍然是在中国的年增长高于当地的市场发展,并期待博世在中长期内拥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哈顿说,“没有市场可以取代中国。”“地区之间永远存在依赖关系”,不仅博世和德国依赖中国,中国也依赖德国。

中德贸易火热。

来自腓特烈港的竞争对手采埃孚也表示不会转移,并看到“中国市场增长的潜力”,“采埃孚在中国已经有大约40年的历史了”。

德国《南德意志报》此前还称,巴斯夫董事会成员马库斯·卡米思在股东大会上表示。

“放弃市场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德国和世界范围内的许多活动都与中国密切相关。那里的业务以高百分比增长,并且非常有利可图。首席执行官薄睦乐博士也明确表达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向气候转型产品等业务,只有在中国才有可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增长最快的化工市场。为此,巴斯夫投资了100 亿美元在广东湛江建立一个一体化基地。巴斯夫预计,到 2030 年,中国业务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将增加到 50% 以上。

“德国制造”以高技术著称。

这些公司的回答与德国Ifo经济研究所今年4月中旬对4000家企业的调查结果相对应。调查的结果是:没有哪个行业比汽车工业对中国的忠诚度最高。它们当中只有四分之一希望降低从中国的进口;三分之二的企业不打算做出任何改变。汽车领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超过其它任何一个行业,不仅在销售方面,四分之三的公司依赖从中国进口汽车零配件。梅赛德斯-奔驰在 2022年第一季度首次在中国销售超过 40% 的汽车。

巴斯夫加大中国投资。

尽管如此, 俄乌冲突以来,德国政界和经济界正在持续讨论所谓的减少对中国依赖的问题。德国媒体几乎每天都有此类报道。巴登-符腾堡州商会会长兼马约克·布鲁宁表示,疫情表明“避免过度依赖是多么重要”。新的生产线应该更多地建在中国境外。

但德国大公司目前都对中国投资给予积极回应。在许多企业看来,中国市场的优势是高增长率,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创新环境,不断改善派驻员工的生活条件。最重要的是:与其他成长型市场相比,一直以来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中欧班列的作用越来越大。

错错错错错
1 楼
“忠诚”?!怎么看这个词都觉得怪怪的,一股浓浓的阴阳怪气。 中国市场大,赚的钱多,当然选中国啊。
p
pumaking0614
2 楼
要是跟中国市场脱钩,这几大所谓豪华品牌估计很快就会破产出售了
T
Tulanian
3 楼
嘿嘿, money talks!! 中国跟日本韩国和所谓"印太经济圈"的国家基本上都是贸易第一国?!!!!!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十年老
4 楼
中國實業,物流生產效率非常高,貨運和資金周轉也非常高,本地銷售市場也非常廣闊,離開中國市場去找誰替代?找不到。台灣綠蛙這麼討厭中國,都無法離開啦。台灣絕大部分美元都是靠大陸賺取。
c
cgh
5 楼
德国三大豪华车公司都有近一半(40%)的车在中国销售,美国的豪华车林肯,凯迪拉克前景不妙
t
tiger500
6 楼
德企对印太框架忠不忠?
意见没
7 楼
俄烏衝突以來,德國政界和經濟界正在持續討論所謂的減少對中國依賴的問題。德國媒體幾乎每天都有此類報道。 --德国媒体早已被美钟情局控制,有专书揭露此事: Journalists for Hire: How the CIA Buys the News Hardcover – May 15, 2017 招聘记者:CIA 如何购买新闻 精装 – 2017 年 5 月 15 日 https://www.amazon.com/Journalists-Hire-How-Buys-News/dp/1944505458
意见没
8 楼
巴斯夫投資了100 億美元在廣東湛江建立一個一體化基地 --人家一家公司光在中国一地就投资了100亿美元,印太四国竟想用500亿美元与中国竞争一带一路?🤣
r
realwhz
9 楼
好的,可以继续安心封城了
敞开裤裆任风吹
10 楼
正常啊, 能赚钱 干嘛离开? 当然 你要是能提供更赚钱的离开无所谓啊, 关键是,你倒是给一个啊。 当政客 尼玛的有钱拿,做生意不赚钱,你叫人怎么活?
d
diss2
11 楼
我还以为真像你们1450说的可以脱钩,让台湾代替中国呢。 台湾不行啊
阿帕奇13
12 楼
德国对华市场依赖太大了,就好像能源过渡依赖俄罗斯一样,相比德国其他欧洲国家就没那么强烈,所以他说忠诚其实表达的是一种无奈之举的,德国很多政客们意识到了这点,所以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意识,也怕哪天出现个德版特朗普一样的人物开罪了中国,吃不了兜着走。
p
potatohead
13 楼
德国企业就靠着中国市场赚钱呢。
文学少年
14 楼
跟资本家只能用钱来作为讨论的话题,其他都是无的放矢。
学术大湿
15 楼
那你怎么解释几乎所有的欧美企业都主动退出鹅国了呢?
s
searay
16 楼
印度社会主义体制,太穷
不忘故国
17 楼
德国车除了在本土,在哪个国家能打败日本车?
e
eisfeuer
18 楼
奇怪,中国都没要求德国企业在中印选边站,德国自己倒是担起心来了。 反正中国市场就在这,这钱你不愿意赚就滚蛋,想赚的人有的是
c
cantonese
19 楼
钱不咬手
v
vhengsh
20 楼
民主与共产的效力有所不同!
文强
21 楼
很难 看看大众在中国投资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