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1月22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和当时统治巴拿马地区的哥伦比亚代办托马斯·艾兰签署了《海-艾兰条约》,美国以一千万美元外加额外的分期付款的价格,获得了可永续更新的巴拿马运河沿线地区租借权。[14]1903年3月14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了条约,但哥伦比亚参议院不批准此条约。于是比诺·瓦里拉告诉西奥多·罗斯福和海约翰,一批巴拿马反叛者正在谋划从哥伦比亚独立,希望美国能以军事力量和资金支持这批反叛者。罗斯福改变了策略,基于1846年的《马利亚里诺-比德莱克条约》,派人接触争取脱离哥伦比亚独立的巴拿马反政府武装,答应帮助他们取得独立。
1903年11月2日,美国军舰封锁了哥伦比亚军队可能前往镇压巴拿马暴动的航线。11月3日巴拿马宣布独立并很快获美国承认。11月6日,比诺·瓦里拉作为巴拿马驻美国大使在《美巴条约》上签字,给予美国建设巴拿马运河和无限期管辖巴拿马运河区和其防御设施的权利。然而,许多巴拿马人视这一条约为对新生国家主权的侵犯并予以责难。[15][16]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名言“我带来了(巴拿马)地峡,启动了运河工程,还让国会不要为运河争论,而应为我争论。”一些美国党派将巴拿马运河事件视为与哥伦比亚的战争:《纽约时报》将美国给予比诺·瓦里拉的支持称为“卑鄙的征服行为”;《纽约晚邮》报则称其为“一次唯利是图的投机”。这一事件常被视为是美国在拉丁美洲实施巨棒外交的典型例子,也是对罗斯福引用的古老非洲格言“讲话轻声细语但拿着一根巨棒,你能走得更远(Speak softly and carry a big stick, you will go far)”的最佳阐释。自1903年独立到1939年,巴拿马一直是美国的保护国。[17]
当地时间2月5日晚,美国国务院在社交媒体X平台发布声明称:“美国政府船只现在可以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这可以每年为美国政府节省数百万美元。”
截至发稿,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尚未就此声明作出回应。
美国国务院单方面宣布:以后不付钱了 推文截图
据公开资料,1903年,美国通过支持巴拿马独立,与巴拿马政府签订了《巴拿马运河条约》,取得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运河和运河区的权利。此后,为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收回运河区的主权,巴拿马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77年,美国与巴拿马签订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经营的条约》。1999年12月31日起,巴拿马将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驻在运河区的美军将全部撤出。
自去年11月赢得大选以来,特朗普已多次指责巴拿马运河对过航美国船只收取过高费用,威胁巴拿马要收回这一“美国重要国家资产”,同时还不忘扯上中国。对此,巴拿马总统穆利诺立即表示反对,强调巴拿马运河“现在属于,将来也将继续属于巴拿马”。
上个月,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负责人莫拉莱斯也表态称,巴拿马运河属于巴拿马人民。
莫拉莱斯强调,巴拿马运河向所有国家的贸易开放,任何对现行运河运营规则做出例外规定的举动将导致“混乱”。他补充说,由于美巴“中立条约”,运河不能给予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特殊待遇,唯一的例外是美国军舰,它们可以快速通行。
关于运河使用费,莫拉莱斯表示,任何额外的涨价措施都将在今年上半年考虑,以便让客户在规划时有确定性,并将经过公众意见征询程序。他指出:“收费方面不存在歧视,收费规则对所有过境运河的商船来说都是统一的,而且定义明确……规则就是规则,没有例外。”
巴拿马已就特朗普有关“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威胁向联合国投诉。
2月1日,鲁比奥在一片抗议声中抵达巴拿马 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月1日,在一片抗议声中,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开启就任后首次外事访问。他打破以往惯例,选择拜访中美洲五国,首站便是遭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要“收回”运河的巴拿马。
在鲁比奥出访之前,穆利诺已排除了任何关于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讨论。尽管如此,鲁比奥仍在会面时施压穆利诺,宣称若不按特朗普的要求削弱中国影响,那么美国就将对巴拿马采取“必要行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早前回应相关提问时指出,中方认同巴拿马总统穆利诺所说的,巴拿马的主权和独立不容商讨,运河不受任何大国直接或间接控制。中方没有参与运河的管理运营,从不插手运河事务,一贯尊重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承认运河为永久中立的国际通行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