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尿门背后全球啤酒之王 中国高端酒碾压式第1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6日 15点12分 PT
  返回列表
67505 阅读
8 评论
华商韬略

文|华商韬略 吴苏

近日,网络流传一则消息,称百威啤酒有员工多年来往里面尿尿。看到这里,是不是突然感觉手里的啤酒不香了?

对此,7月2月晚间,百威啤酒官微发布声明,强调此事纯属捏造,希望广大媒体和网友不信谣不传谣。与此同时,媒体也证实,始作俑者是一家专门炮制假新闻的娱乐网站Foolish Humor。

尽管证实是“恶搞”,但媒体留意到,7月3日,百威啤酒港股上市公司百威亚太早盘报22.55港元,微跌0.22%。

▲图源:雪球

之后收盘时,百威亚太股价没涨也没跌。毕竟,百威啤酒的母公司百威英博是全球最大的啤酒公司,被称为“啤酒之王”,一则“恶搞”消息的影响比较有限。

【1】

说到百威,一般人的印象,可能更多停留于红色包装的百威啤酒,但其实,百威是一个巨大的啤酒王国。

我们耳熟能详的啤酒,比如哈尔滨啤酒、金士百、科罗娜、鹅岛、教士、福佳、雪津、CASS等,都是百威英博旗下品牌。

拥有如此丰富的品牌,当然是通过并购整合得来。

英博前身可以追溯到1366年的比利时啤酒厂,经过1987年一次合并后改名为英特布鲁。2003年前,英特布鲁主要立足西欧,但也开始在中国、加拿大、美国、韩国等国家布局。

2004年,英特布鲁与当时排名全球第五的Ambev合并,超越SABMiller,一举成为全球最大啤酒集团,在南美市场取得领先地位。

2008年,又收购世界第三大啤酒集团Anheuser-Busch,在啤酒第一大利润池美国取得领先地位。也是在这一年,百威英博正式成立。

2013年,收购墨西哥Modelo,斩获全球顶级出口品牌科罗娜,在墨西哥占据领先地位。

广受瞩目的是2016年,百威英博以超过1000亿美元的代价,收购全球第二的SABMiller。这是啤酒市场史上最大的收购案,百威英博成为名副其实的“啤酒之王”,但也使其背负巨额债务,截至2018年末,百威英博的净债务达1028.4亿美元,负债率从2015年的320%增长到360%。

对于超级巨头,债多不压身,如今,百威旗下经营500多个啤酒品牌,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8年,百威总收入达546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合资企业和关联企业。546亿美元营收是什么概念?当时约合人民币3750亿元,相当于每一天进账10亿人民币,这一营收,是茅台同年营收的5倍,青岛啤酒的14倍。

【2】

在中国市场,百威同样延续进击作风。

据媒体称,百威亚太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16.4%,次于华润和青岛啤酒,但是在高端及超高端品牌里面,其具有绝对优势,市场份额高达46.6%,“占据中国高端啤酒近半壁江山”。

有研报分析,从2013年到2018年,中国高端及超高端啤酒市场中,华润雪花、青岛啤酒、嘉士伯的份额都在萎缩,只有百威亚太的市场份额在提升。

但是到了2019年,百威亚太遭遇严峻考验。

尽管去年9月,百威亚太登陆港股市场,且股价一路飙升,总市值一度高达4310亿港元,但上市10天后,股价便迅速下跌,到201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出现首次破发,3个月市值蒸发超千亿港元。

截至2020年7月3日收盘,百威亚太市值为2993亿港元。也就是说,短短十个月时间,百威亚太市值跌去1317亿港元。

之所以跌跌不休,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因为中国及韩国的销量减少,百威亚太销售业绩不大理想。

为了改变这一态势,2020年新春,百威亚太推出“聚红运”礼盒,还请来当红明星肖战、陈奕迅、雎晓雯及经济学家薛兆丰代言。

然而,疫情突然爆发,不管是聚会,还是超市采购,啤酒消费都深受冲击,百威亚太想要逆势翻盘,却平添障碍,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销量继续下跌。

当然,随着中国绝大部分地方疫情转好,夜生活消费也开始恢复,有研究报告预计,百威亚太销售将从第三季度起“转正”。

这意味着,和其它诸多行业一样,即使是行业龙头,百威同样受到重创,急需走出“至暗时刻”。

n
nasastar
1 楼
百威啤酒超级超级难喝,还高端啤酒呐
s
sydneypark
2 楼
4 pines, 最爱之一
t
tuitui
3 楼
能信这个谣言的需要考虑下自己的智商。 当代工业化生产的流程里哪个环节能留给人自己加入成分的机会?
m
mcbccbggd
4 楼
共产党要求媒体姓党的惯用伎俩 共产党在每个还在中国大陆的中国人嘴里拉屎 现在也想在每个香港人嘴里拉屎 你们也得闭嘴,说香,媒体姓党就是这个目的 明白?
注册成功后
5 楼
百威一点都不好喝,但的确是啤酒界的广告之王
憬轩
6 楼
什么几把玩意儿啊,啤酒中的垃圾
y
youmyyou2016
7 楼
轮子,你为何要整这么大的篇幅?
夜雨濛
8 楼
捷克百威呢?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