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最新警告:短视频算法会“吃掉”孩子的大脑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0月4日 17点51分 PT
  返回列表
40128 阅读
7 评论
谷雨星球


大家好,我是卷卷兔。

毫无疑问,手机沉迷问题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一场流行病,连成年人都无法自拔,每天在社交网站和短视频APP中耗费着大量时间,想停又停不下来。

对于本来就缺乏自控力的青少年来说,手机更是犹如不断散发致命魔力的许愿瓶,成瘾危害更是难以预计。

英国精英私校伊顿公学出台新规,只允许学生用老款诺基亚,禁止使用智能手机。

事实上,从两三年前短视频开始风靡全球,就已经引起了家长的警觉。连马斯克,都对自己的孩子下了「禁令」。

他们的担忧不是多余的。最新的研究发现:年龄越小,就容易越迷上短视频

加上大脑负责自控的模块需要25岁才发育成熟,青少年极其容易早早被短视频的算法「吃掉」大脑:

看短视频和玩老虎机这种赌博行为一致,激活的都是和大脑中成瘾行为相关的部位,导致专注力和记忆力受损。

外媒甚至挖出了短视频公司的内部文件,称算法会刻意将有害的内容推送给孩子,吸引成瘾,造成无法控制的影响。

■人们手里的牌子上,笑容灿烂的女孩赛琳娜就曾被判断重度手机成瘾,才11岁的她就吞药自杀,她妈妈联合100多名家长对社交媒体公司提起了诉讼,认为有毒的算法故意引诱青少年陷入成瘾循环

早在年初,我们就发布了这篇文章《马斯克的最新警告:短视频算法会吃掉孩子的大脑》,短短时间内就得到了50余万的阅读。

甚至引发了现象级对短视频反思:

无数自媒体乃至主流媒体都使用了我们提到的研究,借用此标题进行二次传播。

成千读者也在后台分享了自己和孩子被短视频算法困扰的真实感受,但是或许因为影响力太大了,文中提到的某中文短视频软件频频找来要求删文,只能无奈同意。

然而,删除了文章,也没法掩盖短视频成瘾危害的事实。

今天,我们将文中短视频app模糊处理后重新发文,望在正值刷短视频沉迷的假期,引起更多人的警觉。

■被删掉的文章截图,有不少号抄袭洗稿导致第二次发布后无法申请原创。

 

「我们这是在给大脑下毒」

也许你已经从很多地方看到「刷短视频损害大脑」这样的结论了,但具体如何损害,可能不是每一个人都清楚。

2021年一篇发表在神经科学领域顶级期刊Neuro Image的论文,曾登上世界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因为这是第一项对正在观看短视频的大脑进行影像扫描的研究

而且,这个研究的几位作者来自浙江大学,大脑被扫描的30位被试学生也是浙大的。

这个研究很有意思。

首先,研究者用20个问题的问卷,调查了这30位年轻人的短视频使用情况,确定他们的依赖程度。

接着,就让30名被试在大脑监测的情况下,开始刷视频。还不是随便刷视频,研究者给每个人准备了两类,都长达6分钟:

第一类被称为GV,相当于你刚刚注册短视频APP,还一个视频都没刷过,算法完全不知道你喜好什么,就按照大众喜好推荐短视频,非常随机。

第二类叫做PV,相当于你已经刷了很久,算法对你的喜好一清二楚,能精准推送你喜欢的个性化短视频,比如我平时爱看小猫小狗、美妆运动,这次要刷的PV就都是相关内容。

那么,人们在刷短视频时,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结果发现,当我们刷到为我们特别定制的PV时,大脑中奖励系统的某些部位会被激活。而且,这个部位的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一种在大脑奖励中心发挥作用的神经递质),我们会得到一种幸福或欣快的感觉。

也就是说,算法不断为我们送上爱看的短视频时,我们会觉得被好好款待了,从大脑到身心都充满了舒爽的感觉。

我们有无穷无尽的即时快乐,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国外已经有了专属名词「Tiktok brain」,用来形容短视频沉迷的大脑

人一旦品尝到多巴胺的美妙感觉,就会周而复始地持续追求更多,花更长的时间刷视频。

曾经有个研究短视频的神经科学家说,为了研究她下载了一个TikTok ,注册为新用户,并开始观看里面的 15 秒短视频。

「一个小时后,我重新浮出水面,摇了摇头,想知道我的下午去哪儿了。我第一次刷视频就上瘾了」。

一旦视频停止,多巴胺就会停止。

而我们那已经适应了高度多巴胺释放的大脑,就如同在最高处戛然而止的过山车,心情一落千丈,继而就可能开始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

就这样,你的大脑被短视频劫持了

而成瘾会导致额叶皮层的结构萎缩,让大脑缩小。2018年另一项研究发现,每天使用智能手机超过 7 小时的 9-10 岁儿童的大脑会出现可见萎缩。

如果你的孩子也爱刷视频,不妨回想一下:

当我们喝令孩子必须放下手机去学习时,他们是否同样无法停止?或在被抢走手机后急躁不安,即便坐在了书桌前也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国外的技术专家给了一个形象比喻:「就像我们让孩子们住在糖果店里,然后我们告诉他们不要理会所有的糖果,吃一盘蔬菜」。

为了守卫多巴胺,有的孩子藏起手机,等家长睡了在被窝里摸黑看,视力急剧下降家长却毫无察觉。

还有孩子,被妈妈强行收走手机之后气急败坏,对妈妈拳打脚踢,失去理智。

我很不希望用「下蛊」这个词来形容孩子,但拥有「短视频大脑」的孩子,正如被人工智能下了蛊一样,很难从光怪陆离的虚拟世界中拉回来。

有网友在读了研究之后表示脊背发凉:「我们这是在给自己和孩子的大脑下毒」。

■前段时间一个男孩因为妈妈抢走了手机,而在地铁站暴打妈妈,甚至把妈妈按在墙上锁喉,后来被民警拉开

现在的孩子连5分钟的题目都无法思考」

10秒的短视频就能引爆上百万的流量,一遍遍在男女老少的手机里传播,反倒是单片40分钟以上的纪录片、电视剧、电影,并没有令人痴迷到停不下来的程度。

为什么短视频是在这几年越来越火?

先看一组数据:

YouTube 上大约 94% 的前贴片广告在前5 秒后不久就会被跳过。

TikTok调查的用户中有近50%表示,超过1分钟的视频是「有压力的」。

我们小时候30秒的广告是常态,如今大多数广告最多只有15秒

没错,人们的专注时常越来越短了——

有数据证明,2000年时,人类的平均注意力持续时间是12秒,20年后的今天已经下降到8秒。

而短视频的出现,恰好迎合了这个注意力短暂的大环境,又进一步缩短了我们所剩无几的专注力。

有人调查后发现,2022 年早些时候,Tiktok曾推出了长达10分钟的较长视频格式,但营销人员意识到,超短视频仍然是年轻观众最吸引人的内容类型。

于是这两年,Tiktok视频的最佳长度大约在21-34秒之间。

更令人担忧的是,对于正在读书,将用人生前18年不断学习、考试和升级打怪的孩子来说,仅仅十几秒的专注力,带来的是灾难级别的后果。

正如前段时间我看到的一则来自高中老师的肺腑心声:现在的孩子连5分钟的题目都无法思考了

更有国外的一位大学教授感叹,当她问起学生「毕业后的五年计划是什么」时,学生们看着他,就像他疯了一样:

「五年计划?你在说什么,这就像一个亿万年!他们甚至无法将五年计划概念化,他们只能想到几十秒、几分钟和几天以后的事。」

专注力太差的孩子,记忆力也有可能受到牵连。

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就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招募了80名年轻人,让他们做了一些记忆任务。

他们发现,任务早期时如果大脑不专注,那么记忆任务完成度也会不好。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那些专注力不好的人,往往都是重度媒体多任务处理者。比如,一边聊着微信,一边刷着视频,同时背景音里还放着音乐。

之前就有许多研究表明,重度媒体多任务处理与短期和长期记忆的减少,以及多动症、走神、冲动,和入睡困难相关。

我们将这些结论连起来,仿佛已经可以勾勒出沉迷短视频的连锁反应——

人手几部电子产品,每台设备里N个消磨时间的APP,每天大量时间贡献给刺激好看的短视频,损耗着仅剩一点的专注力。

而我们的孩子,就在用以秒为单位的专注力和记忆力,应对每节40分钟的课,和未来十几年的升学生涯。

 

算法背后危险的「兔子洞」

如果短视频对孩子的大脑、专注力、记忆力的影响,是埋在冰山下,需要很久以后才能被察觉到,那么下面的这些影响,或许是更加快速、直接且致命性的——

就像让孩子跳入一个特别定制的「兔子洞」,迷人而危险。

2021年,有人匿名将一份叫做《Tiktok算法101》的内部文件提供给了《纽约时报》,揭示了这款世界上最成功的短视频APP是如何让人上瘾的。

文件中直白地写道,为追求公司增加日活用户的终极目标,对提供给用户的视频内容流,它选择性地优化了两大密切相关的指标:留存率,即用户是否回访,以及「访问时长」——

这款APP希望你停留得越久越好。

如何做到?就是提供越来越多你爱看的,甚至那些你明知不该看,但内心依然想偷偷看的内容

这个算法里还有一个简略的视频评分公式,推荐系统会根据这个公式给所有视频打分,并将得分最高的视频反馈给用户。

P点赞*V点赞+P评论*V评论+E播放时长*V播放时长+P播放*V播放。

所以,我们的停留时长、点赞、评论信息,都可以将喜好暴露无遗,让算法精准捕获。

曾有调查Tiktok算法的第三方组织人员说:「TikTok似乎在检测兴趣方面比任何其他平台都快,非常了解用户的欲望和兴趣」。

《华尔街日报》曾经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在Tiktik创建了100多个机器人账户,给它们编程了不同的兴趣,但是没有用任何输入的字眼把兴趣透露出来,只是通过视频的暂停、播放动作来表达。

他们发现,对于任何一个全新的账号,Tiktok提供的都是各种各样的热门的视频,没有特定主题。接下来,推荐的视频开始极力迎合用户喜好,甚至出现审查更少,甚至「令人不安」的内容

一些账户最终迷失在危险的「兔子洞」中。

从 10 月初到 12 月初,TikTok 的算法为《华尔街日报》的机器人提供了超过 32000 个减肥视频,比如建议每天只吃300卡路里,用喝水代替正餐,或在暴饮暴食之后吃泻药。

报告发布后,Tiktok官方表示已删除这些内容,不过《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中,依然有女孩在观看大量Tiktok减肥视频后患上厌食症,身体状况糟糕到了必须去医院治疗的程度。

一个沉迷于此的女孩说:「这让你觉得,我不是在自我毁灭,这就是给我的东西」。

■这篇报道读起来触目惊心,推荐家有女儿的朋友读一读

有人说,Tiktok在揭示欲望方面,甚至比人们自己还厉害,「这款APP对内心的透视能力宛如X光」。

Tiktok发言人说,允许用户通过点击「不感兴趣」来屏蔽某些内容,也会定期提醒用户休息。

但问题是,一个拿着手机独自刷视频的孩子,大脑的自控力还没有发育到成熟的程度,当他看到一个个危险又迷人的内容时,真的会主动停下来?

相信所有家长都对答案心知肚明。美国的一位算法专家说:

「这种系统意味着观看时长才是重点。它的算法是为了让人上瘾,而不是给人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孩子每看一条视频,TikTok就会获得一点关于他的信息。几个小时内,它的算法就能测出他的音乐喜好、他的外形喜好、他是否抑郁、是否药物上瘾还有其他许多敏感信息。

其中一些信息很可能会对他自己造成不利。可能被用来向他精准投放内容,或是让他更沉迷于这个平台」。

由算法驱动的短视频信息流,几乎藏在所有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的页面中。

在如此之强的上瘾机制之下,刷短视频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

这让我想起,马斯克在2023年不同的两个场合中发出的警告

我从来不用Tiktok。它的算法完全靠AI驱动,会让你一直盯着屏幕,我觉得AI在探究我的思想,这让我很不舒服」。

人工智能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这项技术会带来“生存风险”,因为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面对比自己更聪明的东西」。

谁也无法预料到,未来的10年、20年这个世界会发展成什么样,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过早被耗尽专注力和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将很难胜任任何学习和工作。

这将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之战」。

空城之主
1 楼
这种因噎废食的脑回路有一定的代表性。当年在康乃尔国际村,有个德国博士后就是不许儿子看电视,说电视糟蹋大脑。
绝望小狗
2 楼
存在即合理
B
BeckyLin
3 楼
短视频的确会让人变得注意力不集中。对小孩们影响应该更大。
Y
Yummy2000
4 楼
除非找到一个,比短视频更有兴趣的东西,否则无法改变这种趋势。 短视频的魔力是巨大的,甚至超过上床房事。
l
lhy86
5 楼
Supporting MUSK's point of view.
h
hyperyan
6 楼
当年说电视毁一代,街机游戏毁一代,台式机游戏毁一代,手机游戏毁一代。 现在又说短视频毁一代。
N
NICOLLEMENG
7 楼
這就像吸毒成癮一般。如果有難受的戒斷反應。說明這個東西確實是有成癮性 好多成年人都不知道自己上癮了更何況孩子。 電視可以教你知識讓你思考。遊戲可以讓你動腦和打比賽。但是手機短視頻不行。 有的都是濾鏡和假信息。什麼也學不到大腦也不用動還上癮沒一點好處。等你 人醒悟回來一下午時間不知道去哪了,什麼也沒學什麼也沒幹。難怪GenZ 都不知道如何跟人打交道,無法共情。傻傻分不清那麼簡單的事實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