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了!最年轻诺贝尔奖获得者或将诞生在中囯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9月25日 21点35分 PT
  返回列表
83968 阅读
78 评论
高中生学习

当很多人正谈论周杰伦的新歌时

一只命运的蝴蝶

正挥动着改变世界的翅膀

它,是通往核聚变时代的前沿材料

它,是困扰全球科学界107年的难题

它,是未来人类从地球走向宇宙的必由之路

而解决这一百年大难题的人

是来自于中国的一位天才少年

当前,世界数百位顶级科学家

正试图让他的科研成果扩大化

一旦这个成果投入市场,它将为中国乃至

世界能源节省数十万亿人民币

这个“他”

就是2018年度十大科学家之首、

全球顶级科学杂志《自然》最年轻的论文发表者:

年仅23岁的四川少年,曹原!

1996年,曹原出生在素有

天府之国美称的成都

当时,西南地区普遍贫穷

成都虽然是省会城市

但与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相比

连望其项背的资格都没有

为了孩子的教育

也为了将来事业的发展

在曹原三岁时

他父母就举家搬迁到深圳

90年代的深圳,有三多:

钱多、商人多、电子产品多

成长于深圳浓烈电子氛围中的曹原

自打记事起,就对铺满各种元件

和线路的电子产品

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当时他最喜欢做的事

便是从电子市场淘一大堆物件回来

拆了装,装了又拆

拆装难不倒他后

他又去研究里面的电子线路

反正就是不想消停

就像是亚马逊丛林的一只蝴蝶

轻轻挥动翅膀就能掀起一场飓风那样

正因为曹原从小对电子产品的兴趣

为他日后改写世界科学进程埋下深深的伏笔

2007年9月,11岁的曹原

成功考取深圳耀华实验学校

这所学校可不是一般的中学

而是以“超常教育”闻名广东全省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所专门培养“天才少年”的学校

在深圳耀华,老师们经常用

这么一句话来教育孩子:

不好好念书,你们只能考本地的深大!

深圳大学,广东八所顶级大学之一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的母校

但在耀华老师的眼里

它只是差生才会读的大学

对于耀华人而言

清华北大才是他们的初级目标

而更高级的目标,是诸如麻省理工

牛津、斯坦福这样世界顶尖大学

虽然耀华中学的学生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但身材瘦小、其貌不扬的曹原

仍然以高超的知识理论鹤立群雄:

一个月学完初一全部课程

三个月学完初二全部课程

不到半年,整个初中的课程被他全部搞掂

深圳耀华实验学校

2009年9月,年仅13岁的曹原

就从初中部直接升到高中

当所有人都以为高中的复杂的学业

能延缓他的“进攻”步伐时

曹原却再次以逆天之举

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极限:

短短一年时间内

曹原不仅学完了高中的全部知识

甚至还有一大半时间去折腾实验

在学校和家里,除了学习的课桌

他呆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布满各种仪器的实验室

在一次物理实验中

老师黄佳堂告诉他:

如果有人能在常温状态下发明出一种超导材料,

就可以颠覆整个世界。

年轻气盛的曹原被老师这段话吸引了

他时常追问老师这要怎么做

但老师终究只是老师,不是科学家

他只能用满怀希翼的口气对曹原说:

老师已经老了,这是你们这代人必须攻克的问题!

正是老师这段话

打开了曹原对物理认知的新大门

也打开了世界科技的新大门

2010年,14岁的曹原迎来人生

第一次高光时刻:高考

6月22日,高考成绩公布

他以理科669的高分

被中科大无条件录取

想当年,歼20总师杨伟被西工大

提前录取时,也才15岁

三十多年后,舞勺之年的曹原

用“14”这个数字打破了历史!

中科大录取曹原后,没有任何犹豫

直接把他送进了“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中科大本身就是培养科学家的大学

而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更是定向培养未来顶级科学家的地方

用军事术语来说,就是

特种部队中的特种部队!

能进这个少年班学习的人

都是经历过一轮又一轮惨烈的厮杀

最后才留下了精英中的精英

然而,即便是有同学们的群雄环绕

和老师们的魔鬼训练

曹原,这位不世之材

却依旧冠绝群伦、独占鳌头

成为这个班最靓的“仔”!

但不管身处何地

他时常想起高中时老师说的那段话:

这是你们这代人必须攻克的问题

曹原是时代的佼佼者

命运与性格的始然

让他视此为人生最大的使命!

于是,念到大二时

曹原主动找上曾长淦教授

希望能去他实验室

学习石墨烯超晶格知识

后来,每当有人提起曹原时

以教学严苛著称的曾长淦教授自豪的夸赞道:

这是在我实验室混过的娃,他还发表了一篇论文,当时就觉得这个孩子太厉害了。虽然我的实验室除了很多位郭沫若奖,但他在其中非常特殊,必有大成!

曾教授说得没错

曹原不仅成就了个人

还成就了一个时代

2012年,作为中科院首批国际交流生

曹原被派往美国顶级研究型大学——

密歇根大学学习

2013年,曹原获得中科大“顶尖海外交流奖学金”

同年,他被英国顶级研究型大学

牛津大学选中,受邀前往伦敦做

为期两个月的科学实验

2014年,曹原再次获得中科大最高荣誉奖:

郭沫若奖学金!

2015年,命运的转折点与曹原正面相撞

他被导师看中,推荐至当时

全球第一大理工科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攻读博士学位,从那天起

曹原迎来了人生第二次高光时刻

改变世界的序幕,即将被他拉开!

在麻省理工学院读书期间

这位天之骄子废寝忘食的搞研究

只因为一件事:

让石墨烯成为那个颠覆世界的超导材料!

众所周知,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

电力就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次级能源

工业生产需要用电

居家生活需要用电

战争机器需要用电

交通设备需要用电

没有电,人类社会至少倒退三百年!

注:初级能源是指铁矿石、石油、橡胶这样自然生成的能源;次级能源则是指钢铁、电力这种需要人工二次合成的能源

然而,电力在发电站传输

到终端用户的过程中,电能会

随着传输距离的加长而不断衰减

为了保证电能的稳定性

发电站只有通过燃烧更多的能源解决损耗问题

面积狭小的国家还好说

国土面积大的国家就非常烧钱了

美国为什么停电事故频发?

因为美国没有一张全国性电网

而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资本家对电力供应进行划区域垄断

二是美国国土面积太大

建立一张全国性电网所需的能源消耗

任何人都承担不起

中国虽然用特高压输电技术

解决了全国一张网的问题

但电能供应对初级能源的消耗,依旧非常惊人

自19世纪电力发明以来

为了解决在传输中的损耗问题

无数应用型物理学家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终于,在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

海克·卡莫林·昂内斯有了重大发现

经过无数次实验,卡莫林最终确认:

汞在温度接近0K的极限值

也就是-273℃时

流通的电子会无限接近于“无阻”通行

其在传输中对能源的消耗最低可以降至零

卡莫林把这个“零电阻状态”称之为“超导电性”

作为人类史上第一个发现超导体存在的科学家

卡莫林因此于1913年被授予诺贝尔奖

虽然证明了超导体对控制电力损耗的有效性

但问题是能在-273℃环境下

实现电力零损耗传输的材料,几乎没有

为什么说“几乎”?

因为有这种材料

但冷却成本比发电成本还高

没有任何市场价值

而一种无法投入市场使用的材料

根本不能产生经济效益

换言之,这种材料没有任何作用

科学家们并不死心

为了寻找这种“低冷却成本”的超导材料

他们极尽疯狂

终于,在1980年欧洲物理学家发现

铜氧化材料最低温度

可以达到-140ºC

但由于排列结构难以调整

无法进一步降温

这剩下的133ºC

就像是一道天堑横亘在

所有物理学家的实验室中

纵算他们穷尽毕生余力

也无法解开铜氧化超导的秘密

此后的整整三十年里

物理学家们一直徘徊在解开铜氧化超导研究的黑暗中

这三十年,又被科学家们称之为

“电力物理界的黑暗时代”

有人妄言:按照当前的技术水平

能实现卡莫林超导电性的材料

再过五十年都研究不出来!

看着那133ºC的差距

那种发自内心的绝望

让很多物理学家饱受煎熬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

曹原,这位来自中国

年仅23岁的“准博士学生”

竟然在黑暗时代点燃了星星之火...

2017年,在曹原攻读麻省理工博士期间

他通过实验发现石墨烯的排列结构中

具有非规超导电性的因子

他据此推测出:

当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发生轻微偏移的时候

材料的特性会发生剧变

并因此催生出超导体的性能

然而,当时诸多物理科学家

对这个结论非常嗤之以鼻

他们想当然的认为,无数顶级前辈

历经107年都不曾解决的难题

怎么可能被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

的中国学生解决,更何况他才23岁?

在那些大师辈出的时代

23岁他们还在给导师打打下手呢

他们极其厌恶的觉得:

这个来自中国的学生,一定是想成名想疯了!

面对种种质疑声

曹原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他要用成果狠狠的打他们一耳光

虽然在理论转换为实验的过程中

曹原遭遇了种种困难,但他心态非常好

每一次失败,他就安危自己:

实验失败是家常便饭

心态平和地对待失败就没什么压力

还有成功的希望!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在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失败与日夜不眠之后

终于,奇迹女神眷顾了曹原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当他把两层石墨烯材料旋转到特定叠加值时

超导体诞生了!

虽然成功让他欣喜若狂

但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曹原深知,在理论储备异常严苛的科学界

成功一次或许是偶然

你必须具备足够充分的理论水平

才能证明它的有效性

于是,他又经过六个多月的反复试验

最终确立起石墨烯传导的全方位理论!

2018年3月5日

曹原把论文投给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

收到曹原的投稿后

《自然》编辑部一片哗然

连版都没来得及排

就在一天之内连续刊登了两篇

曹原关于石墨烯超导理论的论文

3月6日,全球科学界四方雷动

无人不为曹原的论文倍感震撼

一位哥伦比亚大学物理教授惊呼:

曹原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们能做的太多了!

自卡莫林发现超导体107年后

自欧洲铜氧化材料止步37年后

曹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

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

为电力物理学界在黑暗时代

点燃了一把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2014年

华为CEO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说:

未来10-20年内一定会爆发一场技术革命。这个时代将来最大的颠覆,是石墨烯时代颠覆硅时代,但是颠覆需要有继承性发展,现在芯片有极限宽度,硅的极限是七纳米,已经临近边界了,石墨已经是技术革命前沿边。

毫无疑问

曹原是这场新科技革命的发动者

在曹原论文发表之后的第十个月

石墨烯商业化道路正式开启

权威能源机构估测

曹原在石墨烯领域探索的成果

不仅会带动电子产品的腾飞

更会为能源行业节省数万亿人民币的资金!

一朝成名,天下雷动

在数据确凿的论文面前

所有人都无视了曹原23岁的年龄

从美国到欧洲,无数顶级大学和

科研机构向他抛出橄榄枝

如果曹原愿意

他可以成为麻省最年轻的教授

或者欧洲科学研究院最年轻的学者

但他对这一切都不屑一顾

3月8日,关于石墨烯超导论文

轰动世界的第三天,曹原回到中科大

这一天,是中科大少年班成立40周年纪念日

曹原将这份举世无双的研究成果当作寿礼

以庆祝少年40大寿!

那天,满身霞光的曹原

说了一句平淡的话: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学成以后要回到中国去

一句如此平淡的话

却又照射出一个年轻中国学者

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

曾几何时

不少人都说中国没有核心科技。

但他们忘了一点

最核心的科技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人才

毛主席说过:

人,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因素

中国不止一个曹原

更不止曹原一个科学家

我们有为中国导弹事业

不惜压上身价性命的钱学森

我们有为中国生物事业

舍弃一切荣华富贵的施一公

我们有为中国量子事业

甘愿隐姓埋名数年的潘建伟

2016年,中国留学生及华人

回国总人数已高达265.11万人

新华社将之评价为:

一个民族史上最罕见的人才人才回流潮!

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前赴后继的努力

才有了今天敢于登顶世界之巅的祖国!

少年强,则中国强

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

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

以曹原为标志的杰出少年

正开启中国史上最宏伟的强盛之路

我们坚信

未来的中国,必定有十个

百个、乃至成千上万个曹原

他们,必将用科技的星星之火

点燃一个属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时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为曹原,点赞!

为祖国,祝福!

s
sutter
1 楼
挺赞的。但是导师是谁?这个最初的idea是算导师的还是学生的。国内媒体不吹都能死过去,谨慎一些好。
e
edtrezza
2 楼
诺贝尔算什么。吹牛我帝宇宙无敌
l
lianaigguobiao
3 楼
发现石墨烯英国人已经获奖了,不可能再获奖了
w
wakakacn
4 楼
文科小编写的这文章真是费劲,看着就是浪费生命! 总结一下: 中国曹原关于石墨烯超导理论的论文发表在《自然》,有望成为最年轻的诺奖获得者。
a
assvenger
5 楼
抛开一切,这个人对人类的贡献秒杀绝大多数人。
D
DK148
6 楼
让子弹飞一会再说急什么
l
liuyuanren88
7 楼
袁岚峰在知乎上说这项成果最大的功劳要归于论文的通讯作者,也就是他的导师、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的副教授Pablo Jarillo-Herrero博士,其次才是第一作者曹原,然后还有论文的其他若干位作者。
天涯一枝花
8 楼
大外宣高潮了,是不是要感谢党呀?
w
weiqing4638
9 楼
诺贝尔不是评定中国人价值的标准!有人就是标题党!
s
shimmering
10 楼
经验告诉我这么巨大的成就一定要等等再看
j
jolly11
11 楼
我还以为是黄之峰呢
g
glendu4
12 楼
少年強則中國強,不管成與不成---鼓勵!
洪达
13 楼
为什么要歧视成都?成都为什么要歧视深圳大学?为什么实验成功是为了打外国人的耳光? 他的𢦓果不还是在英美著名大学的实验室进行的吗?这文章的作者站在什么立场写这样的新闻?总是想对立于世界,好事读起来真的很变味!
走马读人
14 楼
-- 最初的idea, Google "word secret by numerology shu bethune" the only one is recorded
洛阳沙漠
15 楼
全组都做这个的,最大功劳就是导师,而不是第一作者
l
liuqun
16 楼
拿到诺奖再来说事行不?
m
man_yam_esq
17 楼
然后在2024年的秋天,爱国美籍华人科学家曹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领取全世界最难得到的绿卡 --- 中国绿卡。党中央国务院为了照顾洋大人曹博士的生活起居,特地安排了一名13岁的学伴秘书贴身照顾曹博士。曹博士当着cctv记者的面,伸出了大拇指夸奖:“China! OK!"
m
mastGD
18 楼
你妈小编,好事情,烂文章。看到一多半,讲了一大堆废话才知道是石墨烯。
j
jxxy1234
19 楼
把你女儿送去了? 哦,忘了你女儿是母狗了,宠物狗?
j
jxxy1234
20 楼
自媒体的傻逼文
你信不
21 楼
2017年,在曹原攻读麻省理工博士期间 他通过实验发现石墨烯的排列结构中 具有非规超导电性的因子 他据此推测出: 当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发生轻微偏移的时候 材料的特性会发生剧变 并因此催生出超导体的性能 然而,当时诸多物理科学家 对这个结论非常嗤之以鼻 他们想当然的认为,无数顶级前辈 历经107年都不曾解决的难题 怎么可能被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 的中国学生解决,更何况他才23岁?
绝对
22 楼
和平奖
你信不
23 楼
他的导师为什么不发表这个发现?
你信不
24 楼
他的导师为什么不发表这个猜测?为什么要让曹独立发表?成熟压力和猜测?这小朋友曹是想出名想疯了吧。
春天5678
25 楼
少年强则中国強。当我们是少年时,没人讲这话,等我们老了才讲这话。哎!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一分为二好
26 楼
如果通讯作者的贡献更大,大多数情况下,会要求成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时,3个学生发表文章是,被导师(初稿中的通讯作者)要求该为第一作者。其中一起闹到系院校三级,差点上法庭。导师的理由几乎都是:“the original idea is mine"。这是没法证实的理由,因为导师指导学生的内容是无法说清楚的。 当然,文中小编的确有写没有底线的胡天胡地乱吹。
你信不
27 楼
导师和学生的这个关系值得玩味,二者似乎有些微妙,在这篇文章中,完全没有交流似的。这说明,1.这篇文章偏颇 或者 2. 二者有些微妙的关系。 导师虽说研究N个课题,按理说,这么重大的发现,导师怎么也要写个自己的名字在上面流芳千古啊。
你信不
28 楼
往一方面推下去,导师看不上这个idea,也觉着是瞎折腾,所以曹要发表,导师说你去发吧,老子不淌这浑水。。 往另一方面推,导师觉着这小朋友善发现,是你发现的,你搞下去,成功了,这是你的荣耀,我已功成名就,你年轻你需要这个世界承认你的机会,并且这也确实是你发现并且研究出来的。 第三个就更阴暗了,学生和导师各执一词,都说是自己的研究,导师不应该署名,导师觉着你是我的学生,你研究出来什么我参与不参与都要有我的名字。
你信不
29 楼
楼下那几个倾向于第三个阴暗推理,我倾向于第二个,实际可能是第一个。
m
man_yam_esq
30 楼
然后在2024年的秋天,爱国美籍华人科学家曹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领取全世界最难得到的绿卡 --- 中国绿卡。党中央国务院为了照顾洋大人曹博士的生活起居,特地安排了一名13岁的学伴秘书贴身照顾曹博士。曹博士当着cctv记者的面,伸出了大拇指夸奖:“China! OK!"
震震
31 楼
人不错
地球另一边
32 楼
一篇好好的新闻,可惜写成不伦不类的散文,真他妈的
r
reddust2013
33 楼
还没提名,急什么?楼下几个都说得对。一旦涉及名誉和利益,有些东西就必须厘清了。谁的贡献大至少目前还不得而知。
p
peen
34 楼
有时候idea还真不是导师的,我的课题都是自己琢磨的,遇见了人渣老板,什么都不会做。
w
wyzustc
35 楼
小编是个傻逼,新闻来源居然是高中生学习,操
k
kk1977
36 楼
你别扯淡了。物理或生物这类学科,论文的credit主要属于last author,就是排名最后的通讯作者。曹原发的两篇文章,last author都是他导师。也就是说,如果要论功行赏,他的导师必然是排第一位的。其中一篇曹原被列为通讯作者,一方面说明他在这个项目中贡献巨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导师为人比较厚道,愿意把通讯作者跟曹原分享。一般情况下,即使项目从头到尾都是博士独立完成,导师也不需要把他列为通讯作者。
真是服了你们
37 楼
我不信能解决107年问题的人,会不解决自己的绿卡问题
真是服了你们
38 楼
我不信能解决107年问题的人,会不解决自己的绿卡问题
顽童在线
39 楼
你妈,搞糊涂了,开头是核聚变,结果后面是石墨烯,到底是啥?
轻风之空
40 楼
人和人追求不同。你看到美国绿卡的惬意人生,他追求学术看到中国充足的科研经费。
北冥_逍遥子
41 楼
等几年再看看吧,按照以往的经验,谨慎些没坏处。
走马读人
42 楼
大家对这个结论嗤之以鼻 顶级前辈100年不曾解决 名不见经传的怎么能解决 這也是我的處境
走马读人
43 楼
-- 大家嗤之以鼻 百年不曾解决 小人物怎能解决 這是我的處境
独钓老翁
44 楼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学成以后要回到中国去”。 这说明啥? 这说明,对如今的中国年轻人来说,中国梦比美国梦更有吸引力! 少年强则国强,我大中华崛起指日可待矣。 呵呵。
c
ceenine
45 楼
这是一篇诗歌?
独钓老翁
46 楼
一个曹原,又惊起一滩GL。 哈哈。
真是服了你们
47 楼
: 这么有追求为什么去美国。
r
renfei79
48 楼
from the article: "Contributions Y.C. fabricated samples and performed transport measurements.Y.C., V.F. and P.J.-H. performed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ed the results. P.J.-H. supervised the project."
d
demo
49 楼
这选择没毛病,在诺奖遍地的美国,他虽然厉害现阶段也只是一只大一点的蚂蚁,经媒体一吹,回国瞬间化身巨兽。
涸泽渔
50 楼
说到底,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牛!
C
CUOBI
51 楼
说到知识分子的时候请不要把毛泽东拿出来...
万里孤鸿影
52 楼
专业性太强,的确看不明白也没必要非强迫自己阅读,可是这种文章的文风实在让人不敢恭维,23岁了居然还是少年,就说他是青年怎么啦----
k
kilblade
53 楼
诺奖也就是在中国稀奇点
一分为二好
54 楼
闹到要上法庭的那一起,就是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是本系一位中国同学和犹太裔导师之间的纠葛,那位中国学生email给Nature编辑:“I will sue you if you change the name-order". 那为同学的论文最后发表了4篇东西。但遗憾的是,最重要的那篇还是改为他导师第一作者同时也是通讯作者(同学即将毕业,工作还未敲定,通讯作者也作不成)。
一分为二好
55 楼
last author 一般也称 senior author. 网上有一种说法,杨振宁和李正道的矛盾就是起于谁是第一作者。
一分为二好
56 楼
last author 不一定是通讯作者。
x
ximenyanei
57 楼
这文章被傻逼记者写的真恶心
一分为二好
58 楼
说明这项工作主要是曹原做的。负责的导师,可能在研究中起来关键的作用。不负责任的,可能没花一分钟。但,学生必须把导师列为 senior author.
角落
59 楼
小编又想捧杀了。
你信不
60 楼
: 你有啥想不开的,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想不开
a
august
61 楼
小编这么使劲,应该获诺贝尔傻比小编奖!
c
carlobunn
62 楼
傻逼一个
m
man_yam_esq
63 楼
然后在2024年的秋天,爱国美籍华人科学家曹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领取全世界最难得到的绿卡 --- 中国绿卡。党中央国务院为了照顾洋大人曹博士的生活起居,特地安排了一名13岁的学伴秘书贴身照顾曹博士。曹博士当着cctv记者的面,伸出了大拇指夸奖:“China! OK!"
c
cjk
64 楼
还是个美国的华人嘛
南朝人
65 楼
看到最后他回国了我心才放下
p
pittluck
66 楼
不好意思提critical current 是多少? 跟生物里面讲毒性不提计量一个意思 大家都懂 lol
秒杀鬼子
67 楼
这小子一看就是个会来事的,舔狗儿们各种酸。
哈巴狗
68 楼
去他妈的,奖是给发明人的不是给高学历人的,这些读书好的人,发明能力就是残废人
山药
69 楼
没有加入美国籍吧?
t
tintin9999
70 楼
: 还是有可能的! 石墨烯的奇妙还有很多待发现!
i
icepauly
71 楼
楼下那些酸中国的,你们也是说中文的,中国强对你们有坏处吗?
走马读人
72 楼
曹不錯,四大名著,幾乎兩曹領風騷
s
studio
73 楼
一路开挂往前冲
H
HL168
74 楼
牛!!!
R
R4zor
75 楼
屌的一匹
b
bodhidharma
76 楼
如果真是先出理论再验证的那就太牛了
B
Bigdaddy
77 楼
回复[[13]]不这么写怎么刊登党媒?怎么让五毛射?
z
zhenjiayan
78 楼
: 如今导师最大的作用是解惑,减少走弯路的时间。好多天才在冲击超导,为啥是这么年轻的中国学生做到了?而不是导师自己或者哪个45岁的博士后或者某犹太或印度天才?吹归吹,牛还是牛的,倒是当权者要想想如何在国内建立健康发展环境,让人才在国内也能催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