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与美财政部长贝森特周六在日内瓦举行闭门会谈,尝试缓解美中贸易争端。尽管取得重大突破的希望渺茫,但此次会谈被视为重启对话、释放积极信号的一步。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周六(5月10日)上午,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举行。报道介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当天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举行会谈。这是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贸易战以来,双方高层官员首次公开证实针对贸易紧张局势举行会谈。外界普遍认为,虽然取得重大突破的希望渺茫,但此举是缓解中美贸易战的初步尝试。虽然会谈具体地点并未公开,但目击者称,周六当天,双方代表团在午休后返回了位于日内瓦郊区科洛尼(Cologny)的瑞士驻联合国大使官邸继续谈判。美联社报道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消息人士称,周六上午双方进行了大约两小时会谈,随后赴预定午宴。
上个月,特朗普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至总计145%,中国则以125%的报复性关税回应。如此高的税率几乎等同于双方抵制对方商品,严重扰乱去年高达66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
这场贸易争端,加上特朗普对其他数十个国家加征关税的决定,已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动摇金融市场,并引发对全球经济急剧下滑的担忧。
美国财长贝森特(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Seth Weni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期望有限华盛顿希望削减对华贸易逆差,并说服中国放弃其“重商主义”经济模式,更积极参与全球消费,这将涉及中国一系列政治上较为敏感的国内改革。而北京反对外部干涉,要求华盛顿降低关税、明确希望中方增加采购的商品,并在国际舞台上平等对待中国。
然而,在互信缺失的背景下,双方都不愿示弱,经济分析人士对会谈成果预期不高。
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国项目主任孙韵向美联社指出,这是何立峰与贝森特首次会谈。她对会谈能达成实质成果持怀疑态度,但认为若双方同时宣布降低关税,即便幅度不大,也将释放积极信号。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许斌向法新社表示,会谈表明双方愿意对话,这一点本身就很重要。“中国是唯一对特朗普关税进行对等反制的国家,”他补充道。
中国副总理何立峰(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Thomas Trutschel/photothek/picture alliance
瑞士经济部长帕尔默林(Guy Parmelin)周五在日内瓦分别会见了中美代表团,他称会谈的举行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如果双方能达成路线图并决定继续对话,将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他向记者表示,谈判可能持续至周日甚至周一。此次会议是由瑞士在近期中美访问中斡旋促成的。
路透社援引世界贸易组织发言人报道称,何立峰还计划临时会见世贸组织的总干事伊维拉(Ngozi Okonjo-Iweala)。伊维拉早前曾表示欢迎此次会谈,称其是“走向缓和的积极建设性一步”,并呼吁世界两大经济体持续对话。
特朗普周五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对中国产品征收80%关税“看起来合理”,暗示关税可能下调。特朗普还称是中国想与美方谈判,而北京则表示,会谈是应美方请求而举行的。
中国可能也在寻求与其他国家类似的90天关税豁免期,而任何形式的减税与后续谈判都将被投资者视为积极信号。
唐驳虎:特朗普最快下周,向中国“举白旗”?全球或将见证历史性时刻
据悉,中方高层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并在此期间与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9日当天,双方的谈判虽然还没开始,但急不可耐的特朗普就已经开始了他的表演。
【中美谈判前夕,急不可耐的特朗普,抛出了自己的“心理价位”】
他先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对中国征收80%的关税似乎可以有!交给贝森特决定!”——贝森特正是此次会谈的美方牵头人。
随后他又发了一则帖文:“中国应该向美国开放市场——对他们来说简直不要太好!!!
这篇帖文的所有单词全是大写字母,经典的“特朗普式”行文,估计是担心Maga们看不懂。
两则帖文需要连起来看:特朗普暗示可以将对华关税降至80%,来换取中国对美国“开放市场”。
【“对中国征收80%的关税似乎可以有!交给贝森特决定!”】
对华关税从145%降到80%,一下子砍了65%,看起来少了很多。
但实际上特朗普的“心理价位”仍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在关税问题上向中国“打白旗”前,他依旧在虚张声势。
之前的文章就分析过,根据美媒的相关报道、美国政府同其他国家谈判的进展,以及特朗普去年在竞选期间的表态,他对中国关税的“心理价位”就是差不多在50%到60%这个区间。
而就在特朗普连发两帖的前一天,《纽约邮报》的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
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政府正计划大幅降低对华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45%降低至50%~54%的区间,“最早可能于下周正式生效”。
彭博社的消息人士在同一天也给出了差不多的数字:60%以下。
【消息称,美国正计划大幅降低对华商品的关税,从145%降至50%~54%】
54%这个数字怎么来的?其实很简单。
有人可能还记得,特朗普曾分别在今年2月,3月对华两次加征10%关税,加上“对等关税”最初设定的34%关税,10%+10%+34%=54%。
这应该就是特朗普“举白旗”的“心理价位”。
上个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了沃尔玛、塔吉特、家得宝以及劳氏公司等美国主要大型连锁零售商的企业代表,讨论对华关税问题。
而在这次会面结束后,美国商界就流传“对华关税设定为54%”的说法,并且成为多家零售商制定对华采购报价的重要参考。
一家玩具企业的负责人就透露,他们正在基于10%到54%的不同关税水平向供应商询问报价,提前为将来关税政策的变化做准备。
那么回过头来再看特朗普这次在中美谈判前抛出的“关税降至80%”,就很有意思了。
看似是“让了一大步”,但实际上是故意抬高要价,虚张声势。
【美国财长贝森特是此次会谈的美方牵头人】
这种谈判技巧虽然很经典,也很通用,但说实话,对目前的中美谈判来说,意义不大。
一方面,中方已经公开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彻底取消对等关税”,也就是从145%一路降至零。实际上,从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一开始,中方就没有接受过哪怕1%的额外关税。
另一方面,两个大国之间的谈判结果,归根到底取决于实力而非技巧。
哪一方在谈判桌有更多的实力筹码,哪一方的经济更有韧性,能扛住高额关税带来的影响,谁才会是这场谈判最终的赢家。
从目前来看,超过54%(或者50%左右)的部分,其实谈起来的难度相对没那么大。因为这部分基本上都是特朗普“不争馒头争口气”,为了跟中方反制较劲,在4月2日以后硬加上去的。
真正难谈的是如何将剩下的54%降至零,因为这54%的关税里包括2、3月份的两次10%关税,以及10%针对所有国家的“最低基准关税”。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其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10%的基准关税,除了俄罗斯、朝鲜等少数被制裁的国家,美国所有的贸易伙伴都有。
另一部分则是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额外关税。比如针对日本的24%关税,就是10%的基准关税加14%的额外关税。
【两个大国之间的谈判结果,归根到底取决于实力而非技巧】
这额外的部分,其实就是特朗普用来谈判换好处的。比如在跟日本的谈判中,特朗普就只愿砍14%的关税;在与英国达成的协议中,这10%基准关税也被保留了。
那么回过头来再看对华关税。这里不能刻舟求剑,完全套用英国、日本的谈判经验,因为对特朗普而言,中国和这些国家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不论是2、3月份的总计20%关税,10%的“最低基准关税”,还是24%的额外部分,谈判的难度都是很大的,其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可能需要来回的谈判拉扯,真正关系到最终协议的各个细节。
当然,目前距离这部分“深水区”的谈判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此次中美会谈结束后,特朗普是否会在下周,尽快将对华关税145%削减至50%~60%的区间,是我们接下来关注的重点。
但不管最终的数字是多少,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如果特朗普不在关税问题上“举白旗”让步,中国更没有理由松口放行。
更别说特朗普愿意“举白旗”是一码事,中国这边同不同意,那就是另外一码了。反正最快几天之后就能揭晓答案,到时候会不会出现历史性时刻,大家拭目以待吧。
中国副总理何立峰与美财政部长贝森特周六在日内瓦举行闭门会谈,尝试缓解美中贸易争端。尽管取得重大突破的希望渺茫,但此次会谈被视为重启对话、释放积极信号的一步。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周六(5月10日)上午,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举行。报道介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当天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举行会谈。这是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贸易战以来,双方高层官员首次公开证实针对贸易紧张局势举行会谈。外界普遍认为,虽然取得重大突破的希望渺茫,但此举是缓解中美贸易战的初步尝试。虽然会谈具体地点并未公开,但目击者称,周六当天,双方代表团在午休后返回了位于日内瓦郊区科洛尼(Cologny)的瑞士驻联合国大使官邸继续谈判。美联社报道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消息人士称,周六上午双方进行了大约两小时会谈,随后赴预定午宴。
上个月,特朗普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至总计145%,中国则以125%的报复性关税回应。如此高的税率几乎等同于双方抵制对方商品,严重扰乱去年高达66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
这场贸易争端,加上特朗普对其他数十个国家加征关税的决定,已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动摇金融市场,并引发对全球经济急剧下滑的担忧。
美国财长贝森特(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Seth Wenig/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期望有限华盛顿希望削减对华贸易逆差,并说服中国放弃其“重商主义”经济模式,更积极参与全球消费,这将涉及中国一系列政治上较为敏感的国内改革。而北京反对外部干涉,要求华盛顿降低关税、明确希望中方增加采购的商品,并在国际舞台上平等对待中国。
然而,在互信缺失的背景下,双方都不愿示弱,经济分析人士对会谈成果预期不高。
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国项目主任孙韵向美联社指出,这是何立峰与贝森特首次会谈。她对会谈能达成实质成果持怀疑态度,但认为若双方同时宣布降低关税,即便幅度不大,也将释放积极信号。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许斌向法新社表示,会谈表明双方愿意对话,这一点本身就很重要。“中国是唯一对特朗普关税进行对等反制的国家,”他补充道。
中国副总理何立峰(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Thomas Trutschel/photothek/picture alliance
瑞士经济部长帕尔默林(Guy Parmelin)周五在日内瓦分别会见了中美代表团,他称会谈的举行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如果双方能达成路线图并决定继续对话,将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他向记者表示,谈判可能持续至周日甚至周一。此次会议是由瑞士在近期中美访问中斡旋促成的。
路透社援引世界贸易组织发言人报道称,何立峰还计划临时会见世贸组织的总干事伊维拉(Ngozi Okonjo-Iweala)。伊维拉早前曾表示欢迎此次会谈,称其是“走向缓和的积极建设性一步”,并呼吁世界两大经济体持续对话。
特朗普周五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对中国产品征收80%关税“看起来合理”,暗示关税可能下调。特朗普还称是中国想与美方谈判,而北京则表示,会谈是应美方请求而举行的。
中国可能也在寻求与其他国家类似的90天关税豁免期,而任何形式的减税与后续谈判都将被投资者视为积极信号。
唐驳虎:特朗普最快下周,向中国“举白旗”?全球或将见证历史性时刻
据悉,中方高层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并在此期间与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9日当天,双方的谈判虽然还没开始,但急不可耐的特朗普就已经开始了他的表演。
【中美谈判前夕,急不可耐的特朗普,抛出了自己的“心理价位”】
他先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对中国征收80%的关税似乎可以有!交给贝森特决定!”——贝森特正是此次会谈的美方牵头人。
随后他又发了一则帖文:“中国应该向美国开放市场——对他们来说简直不要太好!!!
这篇帖文的所有单词全是大写字母,经典的“特朗普式”行文,估计是担心Maga们看不懂。
两则帖文需要连起来看:特朗普暗示可以将对华关税降至80%,来换取中国对美国“开放市场”。
【“对中国征收80%的关税似乎可以有!交给贝森特决定!”】
对华关税从145%降到80%,一下子砍了65%,看起来少了很多。
但实际上特朗普的“心理价位”仍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在关税问题上向中国“打白旗”前,他依旧在虚张声势。
之前的文章就分析过,根据美媒的相关报道、美国政府同其他国家谈判的进展,以及特朗普去年在竞选期间的表态,他对中国关税的“心理价位”就是差不多在50%到60%这个区间。
而就在特朗普连发两帖的前一天,《纽约邮报》的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
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政府正计划大幅降低对华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45%降低至50%~54%的区间,“最早可能于下周正式生效”。
彭博社的消息人士在同一天也给出了差不多的数字:60%以下。
【消息称,美国正计划大幅降低对华商品的关税,从145%降至50%~54%】
54%这个数字怎么来的?其实很简单。
有人可能还记得,特朗普曾分别在今年2月,3月对华两次加征10%关税,加上“对等关税”最初设定的34%关税,10%+10%+34%=54%。
这应该就是特朗普“举白旗”的“心理价位”。
上个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了沃尔玛、塔吉特、家得宝以及劳氏公司等美国主要大型连锁零售商的企业代表,讨论对华关税问题。
而在这次会面结束后,美国商界就流传“对华关税设定为54%”的说法,并且成为多家零售商制定对华采购报价的重要参考。
一家玩具企业的负责人就透露,他们正在基于10%到54%的不同关税水平向供应商询问报价,提前为将来关税政策的变化做准备。
那么回过头来再看特朗普这次在中美谈判前抛出的“关税降至80%”,就很有意思了。
看似是“让了一大步”,但实际上是故意抬高要价,虚张声势。
【美国财长贝森特是此次会谈的美方牵头人】
这种谈判技巧虽然很经典,也很通用,但说实话,对目前的中美谈判来说,意义不大。
一方面,中方已经公开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彻底取消对等关税”,也就是从145%一路降至零。实际上,从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一开始,中方就没有接受过哪怕1%的额外关税。
另一方面,两个大国之间的谈判结果,归根到底取决于实力而非技巧。
哪一方在谈判桌有更多的实力筹码,哪一方的经济更有韧性,能扛住高额关税带来的影响,谁才会是这场谈判最终的赢家。
从目前来看,超过54%(或者50%左右)的部分,其实谈起来的难度相对没那么大。因为这部分基本上都是特朗普“不争馒头争口气”,为了跟中方反制较劲,在4月2日以后硬加上去的。
真正难谈的是如何将剩下的54%降至零,因为这54%的关税里包括2、3月份的两次10%关税,以及10%针对所有国家的“最低基准关税”。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其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10%的基准关税,除了俄罗斯、朝鲜等少数被制裁的国家,美国所有的贸易伙伴都有。
另一部分则是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的额外关税。比如针对日本的24%关税,就是10%的基准关税加14%的额外关税。
【两个大国之间的谈判结果,归根到底取决于实力而非技巧】
这额外的部分,其实就是特朗普用来谈判换好处的。比如在跟日本的谈判中,特朗普就只愿砍14%的关税;在与英国达成的协议中,这10%基准关税也被保留了。
那么回过头来再看对华关税。这里不能刻舟求剑,完全套用英国、日本的谈判经验,因为对特朗普而言,中国和这些国家完全是两码事。
所以不论是2、3月份的总计20%关税,10%的“最低基准关税”,还是24%的额外部分,谈判的难度都是很大的,其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可能需要来回的谈判拉扯,真正关系到最终协议的各个细节。
当然,目前距离这部分“深水区”的谈判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此次中美会谈结束后,特朗普是否会在下周,尽快将对华关税145%削减至50%~60%的区间,是我们接下来关注的重点。
但不管最终的数字是多少,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如果特朗普不在关税问题上“举白旗”让步,中国更没有理由松口放行。
更别说特朗普愿意“举白旗”是一码事,中国这边同不同意,那就是另外一码了。反正最快几天之后就能揭晓答案,到时候会不会出现历史性时刻,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