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布“行程码”追踪软件12月13日下线,同时疫情高风险区被锐减85%,苹果供应商的关键工厂所在地解封。
法新社今天12日发自北京的报道说,根据一份官方声明,由中国中央政府负责的"行程码"将从周二午夜开始停用,这款软件已使用了两年半以上。
关闭“行程码”的公告发布时,中国Covid阳性数量似乎正在爆炸性增长,但规模难以评估,因为不再强制测试核酸(PCR),且个人很少将自我测试的阳性结果告知当局。
中国上周三(12月7日)突然宣布大幅放宽清零限制措施。此外,中国政府也宣布停止大规模的禁闭,不再系统地将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安置在被指条件极不舒适的方舱内。
据中国卫生部周一的报告,中国仅有8626个新阳性病例。
据路透消息,中国已削减了COVID疫情高风险地区的数量,重新开放了被封锁的地区,包括一家苹果供应商的关键工厂。
官方数据显示,周一高风险地区的数量下降到大约4500个,比12月7日宣布调整清零限制政策之前的3万多个下降了85%。
苹果iPhone供应商富士康在中国郑州有一个庞大的工厂,该地区周一宣布解除对所有高危地区的封锁。
南德意志报以"中国防疫模式宣告失败"为题,刊发评论指出,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的"动态清零"策略,最终却被习近平玩过了火。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在疫苗研发成功之前,动态清零防疫策略曾经在这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拯救过许多人的生命。民众当时也愿意限制自身自由来保护高危人群。然而,习近平却没有计划从强硬防疫中退出,而是试图把动态清零打造成体制竞赛中的超级武器。"
"国家具有提供医疗服务的义务,习近平却把它变成了一个政治忠诚度的问题。这算得上是习近平最为严重的政治失误之一。防疫问题政治化,导致了疾控人员越发强硬地对待民众。借着持久不断的紧急状态的机会,防疫部门假设所有民众都有传染嫌疑。数字化监控、蛮横的暴力、当局的肆意妄为导致民众的自由被限缩。"
"因此,放宽防疫管制是一个积极的讯号,它将减轻中国经济的重担,有利于缓解全球供应链。但是快速放开依然不可能,因为许多老人依然没有完成接种疫苗,感染率飙升也会很快让中国薄弱的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如果中国现在高调宣扬的疫苗接种运动没能取得足够进展,中国政府就不得不继续拿出封控措施。因此,现在还没有到信心满满的时候。"
中国宣布“行程码”追踪软件12月13日下线,同时疫情高风险区被锐减85%,苹果供应商的关键工厂所在地解封。
法新社今天12日发自北京的报道说,根据一份官方声明,由中国中央政府负责的"行程码"将从周二午夜开始停用,这款软件已使用了两年半以上。
关闭“行程码”的公告发布时,中国Covid阳性数量似乎正在爆炸性增长,但规模难以评估,因为不再强制测试核酸(PCR),且个人很少将自我测试的阳性结果告知当局。
中国上周三(12月7日)突然宣布大幅放宽清零限制措施。此外,中国政府也宣布停止大规模的禁闭,不再系统地将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安置在被指条件极不舒适的方舱内。
据中国卫生部周一的报告,中国仅有8626个新阳性病例。
据路透消息,中国已削减了COVID疫情高风险地区的数量,重新开放了被封锁的地区,包括一家苹果供应商的关键工厂。
官方数据显示,周一高风险地区的数量下降到大约4500个,比12月7日宣布调整清零限制政策之前的3万多个下降了85%。
苹果iPhone供应商富士康在中国郑州有一个庞大的工厂,该地区周一宣布解除对所有高危地区的封锁。
南德意志报以"中国防疫模式宣告失败"为题,刊发评论指出,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的"动态清零"策略,最终却被习近平玩过了火。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在疫苗研发成功之前,动态清零防疫策略曾经在这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拯救过许多人的生命。民众当时也愿意限制自身自由来保护高危人群。然而,习近平却没有计划从强硬防疫中退出,而是试图把动态清零打造成体制竞赛中的超级武器。"
"国家具有提供医疗服务的义务,习近平却把它变成了一个政治忠诚度的问题。这算得上是习近平最为严重的政治失误之一。防疫问题政治化,导致了疾控人员越发强硬地对待民众。借着持久不断的紧急状态的机会,防疫部门假设所有民众都有传染嫌疑。数字化监控、蛮横的暴力、当局的肆意妄为导致民众的自由被限缩。"
"因此,放宽防疫管制是一个积极的讯号,它将减轻中国经济的重担,有利于缓解全球供应链。但是快速放开依然不可能,因为许多老人依然没有完成接种疫苗,感染率飙升也会很快让中国薄弱的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如果中国现在高调宣扬的疫苗接种运动没能取得足够进展,中国政府就不得不继续拿出封控措施。因此,现在还没有到信心满满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