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导演记录下母亲痴呆变老全过程,观众被虐到流泪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5月2日 14点5分 PT
  返回列表
61963 阅读
25 评论
英国报姐

阿兹海默症,当病魔把手伸向一个普通家庭,原有的一切,都慢慢开始溶解、破碎。

而当日本导演信友直子记录下自己父母慢慢变老的过程时,母亲突然患上的阿兹海默症,搅乱了这个原本平静而温暖的家。

信友直子 图源:日经ARIA

《我痴呆了,请多关照》——去年年底,一部小成本纪录片拿下了日本文化厅的“文化记录电影大赏。

没有巨大的投资和吸人眼球的宣传,也没有人们耳熟能详的有名团队支撑,整部片子的素材,都出于从事影视工作的信友直子一人之手。

镜头里记录下的,是直子的父母最真实的日常。这些平淡如白开水般的片段,却在每一位观众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渐渐失去自我的母亲、一句话说好几遍才能听清的父亲、远离家乡工作的我”

——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以母亲的病情为转折点,开始被迫直面失去与死亡...

广岛县吴市,这座距东京有大半天路程的小城,是直子一直以来的家。

在东京从事影视相关的工作,有时间就回家和父母团聚,每当回家时,掏出摄像机记录家人的一点一滴,成了直子一直以来的习惯。

2014年1月,回到家里的直子发现,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

一向精干的母亲,几分钟前还在念叨着买完鱼之后去买牛奶,而转眼间,买牛奶的事情就忘得一干二净。

——“我真是越来越不中用了,总是忘这忘那,笨得要死。”

以下所有字幕图源:B站-小猫咪字幕组

直子知道,母亲的身体,可能开始出现了变化。

在女儿的建议下,母亲同意去医院做一下检查。结果显示,母亲患上的,的确是阿兹海默症。

神经退化、行为和认知能力下降、无法治愈,最终恶化为痴呆...阿兹海默症似乎是在每个人变老的路上都会出现的、命运精心策划的陷阱。

直子这样形容确诊后的母亲:

“母亲并没有失落的神情,但这一点反而更让我确信

——这次,她真的生病了。”

那一刻起她开始明白,那个自尊心高、精明能干、要强了一辈子的母亲,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了...

出生于1929年,单身时期的母亲,在那个年代是比较稀少的职业女性。

也因此,母亲结婚很晚,30岁那年才和父亲通过相亲结缘,定下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2年后,独生女直子出生。和很多传统的日本家庭一样,母亲的生活重心,全部转移到了家庭上。

在年幼的直子心中,母亲一直是那个无所不能的人,就连自己的衣服,都是妈妈亲手缝制出来的。

无论是料理还是裁缝都得心应手,无论是与人交往还是照顾家庭都游刃有余,越长大,直子就越为妈妈感到骄傲。

同时,妈妈还喜欢摄影,在那个年代,同时拥有好几部相机、专心钻研摄影技巧的女性,同样非常少见。

这份对摄影的热爱影响深远:除了留下大量的回忆瞬间,妈妈也为直子开启了通往摄影世界的大门,往后几十年,这份热爱变成了直子一直专注的工作。

18岁那年,直子离开了家,踏上自己的道路,父母支持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从决定选择影像产业,到一直没有结婚组建家庭,父母都没有横加干涉。

18岁的直子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直子顺利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完成学业后开始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

同时,母亲也一直没有放下新事物的学习。

在女儿自立后,她又开始钻研书法。2007年,78岁的母亲拿到了书法展的大奖,在东京颁奖典礼上的她,是直子永远不会忘记的光辉时刻。

78岁的直子母亲

而如今,那个自己熟悉的母亲,已经不见了。

2016年,确诊阿兹海默症两年后,母亲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

收拾洗衣机里的衣服进行到一半,母亲直接躺在了衣服堆里。嘴上倔强说着不需要女儿帮忙收拾,身体却疲惫到无法再站起来。

不仅家务没法顺利进行,这个时候的母亲,也已经没法继续煮饭。

即使如此,她还是努力维持着厨房的清洁:厨房是她的专属城堡,热爱料理的母亲曾在这座城堡里,度过了几十年的温柔时光。

缓解病症的药物有很多种,父亲负责管理这些药物的剂量,分成一小份一小份方便母亲服用。

但母亲开始忘记自己究竟有没有吃过药。有时候即使是刚刚吃过,也着急地想要再吃一次。

即使是白天,她也经常需要躺下,身体和心理都濒临极限的母亲,越来越藏不住心里话。

“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什么也不知道。”

“我已经变成一个笨蛋了。”

说到一半,她突然开始哭了起来。

“明明女儿回家,我却是这样一副德行。”

“我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厨艺精湛却再也做不了饭的母亲吃着女儿做的饭,依然无法释怀,自己如今竟然需要别人的照顾,才能正常生活下去。

“我给你添麻烦了吧。”

“对不起,我让你担心了。”

随着母亲病情加重,担子最重的当属95岁的父亲。

倒一趟垃圾都要费白天劲的父亲,代替母亲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

但是他却一直很乐观,他把经历的这一切,称为是命中注定的事。

父亲比母亲大9岁,退休前一直在会计公司努力工作,保证家人吃饱穿足,生活无忧。

两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携手走过几十年,每当一家人坐在饭桌前时,大家心中浮现的都是幸福。

2001年的父亲

2001年的母亲

互相支持彼此的爱好,给彼此的追求留一份空间,家中也因此一直充满欢笑。

母亲说当年书法获奖离不开父亲的支持,而父亲一直以来喜欢阅读、喜欢学习新事物的习惯,也因为母亲的鼓励得以继续下去。

夫妻二人的生活节奏一直保持如此。即使已经是95岁的高龄,父亲依然在学习英语。

父亲常翻的日英词典上,密密麻麻做满了笔记,他把这本词典称为自己的宝贝。一辈子旺盛的求知欲,支持女儿去做任何事情的决心,都来自于年轻时没能选择自己道路的遗憾。

在母亲生病后,父亲开始蹒跚着去买菜,一来一回的路上,都要坐下休息好几次。

即使如此,他还是不想让女儿辞职回家照顾两人。比起因为父母而辞职,他更希望女儿能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

不能让女儿担心,也不能让妻子受苦,95年几乎没下过厨的父亲,开始学习如何做饭。

分类叠整齐衣服后,好好收拾起来

采购纸尿裤,要提醒妻子记得睡前用上。

苹果皮会仔细地削掉

被子上破了洞,父亲也会拿来针线细细补齐。

但直子知道,为了维持之前的生活状态,两位老人都已经拼尽了全力。

一切,都再也回不去了。

为了保障父母的生活,直子提出请长期陪护来家里帮忙,但首先被要强的母亲拒绝。

“家里来了别人,我还得打扫卫生,更有得忙活了。”

父亲也同样不赞成这个提议:自己还没到不能动的地步,没必要请外人来帮忙。

虽说如此,母亲的状况越来越让人担忧。不仅是忘事、身体虚弱,她的情绪开始变得不稳定。

早上起不了床时,她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生气丈夫不叫她起床,生气自己如今像是个废人。

“我的身体不听使唤了,我连起床都做不到了...”

“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我到底是怎么了啊...”

眼见两人生活已经到了极限,直子请来了当地的负责人,为父母讲解陪护事项的具体内容。

之后,一生要强的母亲再一次哭了,这时的她,已经不得不在事实面前妥协:

自己只能靠别人的帮助,才能继续活下去了。

几天后,陪护开始。

虽然生活方便了许多,但是在陪护人员走了之后,母亲又会忘记之前的开心,说不需要麻烦别人,不让别人继续来家里帮忙。

而在提到参加和其他老年人一起交流的“日间项目”时,母亲又开始闹别扭,说这是在嫌弃她烦人,赶她走,这个家里容不下她。

说着说着,她又躺在地上哭了起来,念叨着自己干脆别活了。病情恶化之下,母亲的情绪越来越难以控制。

而在少有的情绪稳定的时候,要强了一辈子的母亲依然是不肯放下自尊心。

打扫卫生的人上门当天,母亲会早早起来换好衣服,整理头发,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糟蹋的样子。

在别人打扫期间她也不肯示弱,服务人员干啥都要跟着,自己也非得在旁边打扫,还念叨着自己打扫时的小窍门有多有效。

而看到自己没法打扫到的边边角角得到了清理,母亲还是很高兴,跑去跟父亲炫耀:浴室这下子变得干净多了。

但是在人家走后,她又都忘记了刚才的一切。无论是自己的倔强还是看到成果的喜悦,都像不曾存在过一样。

——“你刚说的那个人,真的有来过吗?”

在打扫和陪护人员的协助下,日子似乎渐渐好了起来。

母亲也终于答应去日间服务项目,和其他老年人一起唱歌、交朋友、聊心事,做各种不同的事情来防止病情恶化加快。

虽然每次回家还是很累,但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念叨着送她回家的人怎么会知道地址呢、和别人聊了很多真的很开心...然后又躺在桌边沉沉睡去。

父亲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在回访意见簿上他写道:母亲整个人都变得活泼了。

似乎,生活也开始好起来了。

时间来到2017年。除夕夜,母亲特意打开窗户,对着窗外做万岁的手势。

虽然疲惫,但是她显得很开心。她对女儿送上新年的问候:

“我变笨了,还请多多指教。”

但病魔,并没有打算放过这个家庭。

直子再一次回家时,母亲的身影仿佛更老了。

她的眼睛周围受了伤,肿了一大片,而她自己对此毫不知情,还反过来问“怎么了?我受伤了吗?”

反应过来自己连受伤的事情都记不清,母亲又开始低落起来:自己活得好好的,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父亲也并没有目睹母亲是怎么受的伤,他说可能是因为撞到了雨伞。

耳朵不好,听别人说话都费劲的父亲,当时可能根本注意不到母亲受伤倒地的声音。

直子没法想象,母亲是怎么挣扎着爬了起来,却转眼又把自己的伤情遗忘,看到眼前母亲的样子,心疼到难受却又说不出话。

直子带母亲去做了检查,还好只是轻伤,没什么大事。从医院回来母亲累到走路都没法继续,但她依然不想让女儿帮忙,自己从门口一路往家里爬。

爬进卧室,母亲直接躺在了地上。

“我接下来,该如何是好呢?”

隔天早上,母亲完全无法起身。

陪护的人已经来到家里,母亲依然还没起床。她开始闹别扭,喊着不需要陪护人员的帮忙,却没法做到自己起来。

她边蹬被子边哭,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上气不接下气地喊,为什么你们要这么对我。

拒绝任何人帮忙的她,却只想让丈夫陪在自己身边。

母亲从被子里伸出手,慢慢摸索着,牵住丈夫的手。

两个人手就这样牵着手,一动不动地维持了好久。母亲的哭声慢慢减弱下去,却也像失去生机一般,再也挣扎不动了。

低头伤心,却又无能为力的母亲,依然不肯承认自己生活无法自理的事实。

她说生活里只剩下了难过,自己永远都开心不起来。

像是整个人都由内而外地,被彻底摧垮了。

母亲越来越难起床,父亲的家务活却也没法继续提速,攒了很久的衣服想洗一洗,多的时候却要花上足足三小时。

之后,走投无路的母亲,哭着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我不想活了,让我死一死吧。”

这天,从一大早开始,母亲就完全没法控制情绪。

我给所有人都添了麻烦,让我去死吧——她委屈地边哭边喊,像个孩子一样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她说要拿一把刀自杀,说着自己宁愿去死也不要成为别人的负担,说自己活着就是在给别人添麻烦。

她挣扎着爬起来,和丈夫大吵了一架。说自己就是痴呆,就是大笨蛋,已经没有继续活着的价值。

而在听到丈夫那句“你就是自尊心太强”之后,她整个人都像呆住一般,再也没了脾气。

换好衣服的母亲坐在桌旁,越想越伤心,默默捂住脸抽泣了起来。

她趴到了桌子上,含糊地喊着“什么好事都没有”。自己开始与世界渐渐脱节,却又不能马上去死,活着要麻烦别人,失去了独自活下去的能力与资格。

一旁的直子再也忍耐不住,摸着妈妈的满头白发哭了起来。

镜头外,只剩下了两个人的呜咽声。

“我们一起加油吧,如果谁先走了,剩下的那个人会很寂寞吧。”

三年前确诊之时,母亲曾经对父亲这么讲。饱受折磨的她,如今却已经失去了生的意志。

2014年,刚刚确诊时

“活到这个岁数真是累,一直在给别人添麻烦

以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最终也能一个人离开

但最后还是要麻烦别人,这是谁都避免不了的”

在病魔面前,长命百岁不是祝福,反而更像是最残忍的折磨。

最讽刺的是,当你最终走到那一步,就连有尊严地活着,都成了最奢侈的事。

情绪爆发后的母亲,又恢复了理智和平静,她开始慢悠悠地帮丈夫挠痒,好像之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两个人坐在一起,感慨相伴几十年的人生——

“看着他年纪越来越大,我发现自己也跟着老了”。

“我们,真的活了好久好久啊。”

看着留下眼泪的丈夫,母亲笑着问道:

“这么多年来,我还是个好太太吧?”

97岁的父亲,88岁的母亲,走在街上的父母,迈出短短的一步,仿佛都要花上好多好多年。

直子想到,在很多年前自己的镜头下,父母也是像这样走在那条熟悉的街道上。

不需要直面失去与死亡,没有生命与尊严的碰撞。那时,一家人欢声笑语,两人精神矍铄,健步如飞...

Source: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J41167eB

https://withnews.jp/article/f0191017000qq000000000000000W07q10401qq000019919A

https://aria.nikkei.com/atcl/feature/19/042500006/051400003/

小烦
1 楼
这就是生活,有人童年苦,有人中年苦,有人老年苦,如果可已选,我还是觉得中年苦最好
l
lids
2 楼
开放安乐死才是唯一正解。道德绑架不让死,无非是医疗系统榨干最后一分钱。人可以生,凭什么不能死。
一举
3 楼
无效有三,无后为大.........
学术大湿
4 楼
她爸爸1920年的,她妈妈1929年的。一个100岁,一个91岁。能活到这么大已经不容易了。
学术大湿
5 楼
开放安乐死弊大于利。有人会利用这个搞谋杀。
沙子沙子
6 楼
谋杀不容易搞 设置条件 比如两个以上的医生证明
移动硬盘
7 楼
要麻烦别人真的很痛苦,不得不挣扎着活下去太难了。应该让痛苦的人自己决定有尊严的离开。
学术大湿
8 楼
问题是老奶奶已经老年痴呆了,神志不清,没法自己做决定。如果是别人帮她做决定,就有可能会牵扯到谋杀。
s
seashade
9 楼
在病魔面前,长命百岁不是祝福,反而更像是最残忍的折磨。最讽刺的是,当你最终走到那一步,就连有尊严地活着,都成了最奢侈的事。 这就是生命,这就是生活。
诚聘板主
10 楼
中国独居老人很多,不过他们的独生子女还要天天叫嚣武统台湾。穷兵黩武
寻找戈多
11 楼
生老病死,大自然就是这样,不值得感概
珍珠爱奶茶
12 楼
能活到这个年纪,也是一种幸福
a
anywho
13 楼
寧可台灣不長草也要解放台灣島,天經地義的,台巴倭獸滾出臺灣省
l
linas0068
14 楼
开放安乐死应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如果不敢开放就说明人类的智慧和道德水平都没有达到文明的程度,没有自信.人应该有尊严的活着,也应该有尊严的离去.担心有人会利用这个搞谋杀,就跟担心坐飞机会出事故一样.
裸裸
15 楼
不错了,挺感动的
八大金刚
16 楼
当你忙碌的时候,别忘了你在远方的家,别忘了白发的父母,也许他们年老身患海默症,早已认不出你,但是他们的潜意识还能叫出你的名字,他们还是那么不厌其烦的关心着你!
d
diu
17 楼
很感动。我的外公就是得了老年痴呆症,一辈子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最后像是一个无助的孩子。想想就流泪。
g
greentee
18 楼
阿兹海默最后结局就是连呼吸都不会做了,衰竭而死。这真是太可怕了。
d
duiduidui123456
19 楼
对不起我们只是想让孩子回家,我们知道你们不同意,你们为你们的家,我们也是为我们自己理念中的家,谁叫全世界只有中国把country叫做国家 - Country + Home。
l
lvyun007
20 楼
第一次在院子看到这么有水平的评论,赞一个!
年和岁
21 楼
哎,这就是人生
慈禧小学毕业善于权术
22 楼
报狔妈逼姐 明明是在北京,非要说英国报姐狔妈逼 是因为你是老年痴呆吗?不得好死的货
淑女
23 楼
可怕的Alzheimer’s,可惜大部分人都会得上它!😓
w
weissenacht
24 楼
宝开玛斯嘎啦,要老西裤奥奈卡伊西玛斯。。。。 看到这个题目时,忍不住笑出声之后一瞬间,泪目。我的外婆就是老年痴呆最后走的,之前痴呆了5年,都是我老妈一人在照顾,所以我很了解,也很理解。老年痴呆是病,表现是老人前期脾气大,倔强,中期开始耍小孩子脾气,退回到3岁左右的智商,后期几乎完全遗忘,包括生活本能,吃喝拉撒,最后器官衰竭。照顾老年痴呆,首先要时刻提醒自己,这是病,他/她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在干什么,他/她说的不是真的,不要信,自己的意识要清楚,千万不能跟着老人说的走,这一点非常重要。然后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和爱心。老年痴呆一般都是自己的或对象的父母,都是很近的亲人,如果你像跟一个正常人交流一样跟他/她讲道理或吵嘴,那就没完没了了,而且慢慢会消磨掉你自己的耐心和意志,因为这是病,只会随着时间更加恶化。老人会数落你,谁在他/她身边他/她数落谁,因为你整天在他们身边晃,他们只记得你。他们会谩骂,会恶言相向,会诽谤你,会把有的没的都安在你头上,有时是非常伤人的话,让你失去继续平静下去的信心。这是这个病带给照顾它的人最大的伤害。但是只要你明白他们是病人,不正面回应,不往心里去,只提醒自己,他们是爸爸,是妈妈,现在是我尽孝道的最后时刻,就可以平静面对了。我老妈就是一开始跟我外婆吵得鸡飞狗跳,老妈的其他姊妹更是根本不愿进家门,都拿来东西马上闪人,因为受不了老人说的话,你如果听到,真的会气死人。后来我跟老妈慢慢讲,说她是老年痴呆,是病,她无心的,自己不知道的,妈你不要听她说什么,她也在痛苦之中,很可怜的,你就默默照顾她就好。后来我开始念佛,也教老妈念佛,因为如果你了解阿兹海默症,就会知道,这个病,属于典型的业报病,它在你老了的时候显现,它会伤害你身边所有的人,让你得不到照顾,它会使你遗忘,让你失常,失去所有做人的自尊,无比痛苦,它会让你孤独终老,最后在一片浑沌中死去。最后这个是最坏的,因为人在清明之中欢喜走掉,和糊糊涂涂恐惧着走掉,去的地方和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是完全不同的。我老妈后来就请来一个身强力壮的全天保姆,像照顾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一样每天每天呵护体贴,给外婆念书,给她讲故事,跟她说话,不管她回不回应,帮她全身按摩,处理大小便,珍惜每一个她还在那里的时刻,直到去年外婆去世。老妈是积了大德,我也真的非常欣慰和感动,也明白了阿兹海默症的痛苦和应对方式,同时也感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希望我经历的,我写的,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w
weissenacht
25 楼
积福积德,时刻提醒自己去除意识中的那个“自我”,惠及于人,不怕自己吃亏,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这样坚持,青年开始就知道努力属于幸运,中年辛苦但心中有光不称其为苦,晚年子女和睦子孙满堂是正常,心胸豁达,内心平静坦然,慈祥善良,不会得那些奇奇怪怪的病,就是如此简单。 相反,如果现在还不明白,不珍惜身边人,不想努力只想许愿,不甘心吃一点点亏,更想中奖或占点什么便宜,那反倒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