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德国和温和中立的媒体报道了。
1. 关于疫情
Aus China hat sich das Coronavirus über die ganze Welt verbreitet. Die chinesische Führung reagierte mit harten Maßnahmen. Doch was passiert wirklich im verschlossenen Land?
2. 关于中国
China ist zu einer der größten Wirtschaftsmächte der Welt aufgestiegen. (XXX 隐藏信息)verfolgt dabei einen reinen Staatskapitalismus, der im Westen mit Skepsis und Argwohn betrachtet wird.
6月22日晚上,中欧领导人举行了一场视频会晤,中国元首遥隔时空会见了新一届欧盟领导人。中欧这次隔空会见意义非同一般,因为这关乎到后疫情时代的中欧合作,对后疫情时代的大国关系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中欧领导人的这次会晤,时间点是非常微妙的。
一、新一届欧盟领导人是去年12月走马上任,1月下旬全球就开始爆发疫情,所以准确说这是中欧领导人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会晤,是奠定未来几年中欧合作基调的一次重要会晤。
二、这次会晤是发生在全球疫情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国有效控制疫情,欧洲疫情形势缓解,各国谋求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因此这次会晤对中欧开启新的合作一页有指导性意义。
三、这是在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前夕举行的一次重要会晤。
为什么在德国担任轮值主席国前夕的这次会晤这么重要呢?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原因有两个:
一是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是前德国女防长,是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政治盟友。欧盟委员会是欧盟的执行机构,所以由默克尔的政治盟友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显然更有利于德国推动其政治思想。
去年7月欧盟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公布后,德国媒体就称之为这是默克尔的胜利。冯德莱恩此前在接受德国《时代周刊》采访时说,她的目标是一个更加一体化的欧洲。
7月1日,德国即将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很显然这个时候中欧领导人视频会晤是一个特意的安排,为接下来积极推动中欧合作做政治铺垫。
二是默克尔把中国作为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外交政策重点。
5月27日,她在参加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组织的一场在线活动的讲话时表示,鉴于德国希望在轮值期间带领欧洲实现进一步发展,使其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基石”,因此“与中国的关系将是德国在主席国任期内的外交政策重点”!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3个结论:
一、默克尔要加大力度推进欧盟一体化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欧盟一体化进程受到了英国脱欧的严重干扰。最初,德法为首的欧盟主要国家不希望英国脱欧,但英国坚持要脱,甚至想把脱欧的事一直“拖”下去,这对欧盟发展非常不利。
最后,欧盟下定决心赶紧将英国“赶”出去。但哪怕如此,欧盟一体化进程依然受到了重大打击,英国严重拖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后腿。现在,英国已经协议脱欧,德国接下来会积极推动欧盟一体化进程。
二、为了推动欧盟一体化进程,必须与中国合作
现在欧盟的情况不太理想。一方面,之前被英国“脱欧”搞得筋疲力尽;另一方面,与美国、俄罗斯关系都不太好,尤其是美国骨子里反对欧盟一体化,这都给欧盟一体化进程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欧盟要实现一体化,除了内部需要理顺外,外交方面也需要突破。盘算来盘算去,只有中国是真心支持欧盟一体化的国家。其实,欧盟一体化与世界多极化对欧盟来说是一币两面,在这个战略利益方向航,中欧利益完全一致。
三、欧盟应充分利用中美矛盾获利,而非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特朗普2017年上任之初,默克尔一度希望在政治上获得特朗普政府的支持,为此默克尔不惜显得有些“低三下四”,局面一度很尴尬。然而,当默克尔对特朗普报以笑脸之时,特朗普给的都是闭门羹。默克尔为了讨好美国,曾经一度恶化了中德之间的关系。
经过两年折腾,默克尔也明白了,特朗普政府不可靠,这才回过头重新调整外交政策,中德关系才重新恢复正常。过去一两年,默克尔对发展与中国的关系都非常积极。
默克尔之所以把中国作为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外交重点,也是在这样的逻辑下发生的。说白了,德国不想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而欧盟应该在中美战略矛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这一点,而非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不断在国际社会边缘化。
坦率说,老欧洲醒得还是有点慢,因为中美贸易战是2018年就开打了,现在算来已经打了两年多了。如果欧洲从开始就能搞清楚定位及时与中国开启新的合作,欧盟不会这么被动,两年多时间足以重新定位欧洲,夺回主动权。
当然,欧洲当时受制于多方面问题:
一是英国脱欧持续折磨欧盟;二是欧盟自己也不知道面对美国的打压,中国到底是怎样的表现,这是对中国缺乏了解所致;三是欧盟在2019年面临换届,内部博弈也比较激烈;四是美国一直用打压欧洲贸易的方式恐吓欧洲,欧洲如果选择深化与中国合作,就将面临来自美国的“贸易战”。这些问题,都让欧洲放慢了与中国的合作步伐。
不过,2019年3月中国最高领导人访问意大利、摩纳哥、法国使得中欧合作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以及法国决定在中欧的“一带一路”合作中扮演桥梁角色。中法举办了中法全球治理论坛,开启了中法全球治理合作的新篇章,这都刺激中欧合作的突破,也刺激了德国与中国合作步伐的加快。
所以,现在欧盟决定与中国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这也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过程,这是老欧洲的特点,否则也就不会在过去10年不断被边缘化了。
我们尤其应该看到的是,面对这次全球性的重大疫情,中国是应对最为成功的的国家,正是中国的应对成功给了欧洲应对疫情提供了模板和支持,才有了现在欧盟疫情的相对可控。相比中国,美国的疫情至今依然非常严重,美国应对疫情完全可以用不及格来形容。
中美贸易战“打个平手”,同样面对疫情中国应对完胜美国应对,这些都刺激了欧盟,让欧盟认识到与中国合作的重大战略性意义。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欧盟至少认识到了三重战略性意义:
一、欧盟要加速推动一体化必须有中国的支持才能更高效
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在大国博弈过程中,欧盟掉队了。过去,欧盟是全球大国博弈四方中的一方,但现在大家更加习惯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三方,欧盟已经因为自身问题在全球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欧盟如果想重新发挥更大影响力,必须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现在,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还未恢复正常,而美国并不支持欧盟一体化,在这种情况下与中国的合作就凸显出重要性了。
就外交而言,欧盟只有与中国合作才能加速欧盟一体化进程,因为只有中国是真心支持欧盟一体化的,中欧客观上不存在战略利益冲突,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只需要欧盟摆正自己的位置即可。客观说,欧盟在这方面有些后知后觉,对美国抱有的幻想太大,受自身意识形态影响天大,这大大伤害了欧洲的自身利益。
二、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因疫情加速重组,中国路线符合欧盟利益
这次全球疫情影响这么大是任谁事前也没想到的。现在,欧盟也已经看出来了,这次疫情将加速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重组,如果欧盟错过了这次机会,那么接下来只能更被边缘化。欧盟要想在重组中获得更好的位置,和谁合作符合趋势?毫无疑问是中国路线。
中国主张全球合作抗疫,发挥包括世卫组织、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的作用,推动全球治理的现代化,推动合作共赢,人类共同应对挑战。很显然,中国路线是符合全球各国利益的,因为这样各国才能发展好经济。
美国则相反,美国为了打压中国无所不用其极,不惜损人不利己,甚至损人不利整个人类。在这种情况下,很显然欧盟与中国站在一起更符合自己的利益。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欧盟在对待世卫组织的态度、对待中国的态度方面,与美国完全不同。欧盟加入到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思路中来,对欧盟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欧盟对外经济合作的未来在中国而非美国
这次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创,中国虽然受影响也不小,但由于疫情控制得好,整体可控。相比中国,美国至今依然陷在疫情不能自拔。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必须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想办法。
未来全球市场最有潜力的地方是哪?无疑是中国!虽然美国依然对欧洲很重要,但美国的局面决定了,他不再是发展的方向和未来,尤其是在特朗普有望连任的情况下,欧洲对改善与美国的关系也是相对较为绝望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与中国的关系,符合欧盟的利益。
这边中欧刚刚开始了更高层面的合作,美国就不高兴了!
据彭博社6月24日报道,美国政府正考虑对来自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英国的31亿美元出口货物加征关税。当地时间23日晚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公告,列出了可能被征收关税的欧洲商品,这份清单涵盖了橄榄、咖啡、巧克力、杜松子酒、卡车等30类产品,加征的关税最高可达100%。公告还列出为期一个月的公众意见征询期,截止日期为7月26日。
看到没有,这就是美国,这很美国!欧盟刚刚有点自己的主见,美国贸易大棒就挥舞起来了!给的这个所谓“公众意见征询期”,不过是给欧盟的“反思期”,如果欧盟立刻调整对中国的态度,美国就会把“贸易大棒”给收回去;反之,就可能和欧盟打起贸易战。
欧盟这一次是否有决心顶住美国的压力,对于德国接下来推动的战略计划意义重大,我们且看欧盟接下来怎么做,而这主要是看德国和法国!尤其是默克尔的态度和意志,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欧洲的未来!
默克尔,加油!中国人民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