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纯血”龙芯在手 龙脉觉醒 芯火燎原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7月2日 17点5分 PT
  返回列表
63922 阅读
41 评论
南风窗

作者 | 荣智慧

编辑 | 向 现

唯物的中国芯片产业深度观察

6月26日,龙芯中科发布了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

3C6000芯片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To B,整体性能对标英特尔上一代至强系列;二是百分之百全供应链自主研发,确保关键领域应用安全;三是生产线良率超70%。

龙芯中科是“国家队”,区别于华为等“企业队”,其诞生与进步是国家科技战略的一部分,计划也曾因种种波折差点“流产”。

龙芯3C6000系列芯片

20多年,来路荆棘。采用MIPS架构的龙芯一号新闻刊登在《电脑报》上;“汉芯造假”给自主CPU蒙上阴影;靠“堆核”硬杠国外主流产品;直到“纯血”龙芯完全自研。

中美科技竞争,中国拿到的开局不利,但用空间换时间、用算法换制程、用多核堆叠换先进架构……在差距中追赶,终有达到世界领先的一天。

筚路蓝缕

龙芯的创业史绝不是一帆风顺。

2001年,龙芯中科还没有“中科”,龙芯只是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一个课题组,承担的任务是研发自主CPU。一年多的时间,龙芯1号流片成功,开创中国自主CPU的先河。又隔一年多,2003年,龙芯2号发布。

2009年,龙芯3号诞生。今年6月26日发布的3C6000,就是龙芯3号中3C线上的最新产品。

龙芯3号/图源:人民日报

问题来了。从龙芯1号到龙芯2号,仅用了一年多;为什么从龙芯2号到龙芯3号,隔了六年多?

幕后历程饱含艰辛。龙芯课题组研发的CPU,必须要通过科技部验收。验收无误,才能拿到下一步的经费。在龙芯2号研发过程中,“十五计划”中863计划资助的2C型号,没有达到SPEC CPU2000(下一代行业标准CPU密集型基准测试套件)的分值目标。

2006年,清华校内BBS的帖子《触目惊心的汉芯黑幕》,匿名举报汉芯CPU造假,举国震惊。经过调查,项目被证实造假:汉芯团队负责人购买摩托罗拉芯片、雇人磨去原厂商标、刻上“汉芯”字样,骗取国家上亿元科研经费。

由此,中国自主CPU项目受到广泛质疑。先是龙芯2号的2C型号性能不佳,加上舆论怀疑倍起,龙芯课题组负责人胡伟武硬着头皮接下了龙芯2号的2E计划,在“比较勉强”的情况下通过验收。

“比较勉强”的意思是,由于硬件性能有限,还是靠后期大量的程序编译、优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硬件设计的不足,完成了国家制定的指标。

胡伟武在进行CPU主板信号测试/图源:新华社

对于自主研发CPU,科技部给了一颗“定心丸”。时任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公开表示,龙芯2E的成功表明,中国“十五”期间安排的自主CPU计划是成功的。这为“十一五”继续支持自主CPU项目奠定了基础。

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今日不同,中国自主研发CPU并不存在“志在必得”的紧迫性,因此也非常看重对成果和指标的考量——如果花了太多钱,又做不出什么东西,多半还是要放弃的。

好在龙芯没有被放弃。

龙芯2E流片的同时,胡伟武带领团队开启了龙芯3号的规划。但是,“十一五”中支持自主CPU的“核高基”计划迟迟没启动。“核高基”即“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是2006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

胡伟武/图源:北京日报

计划没启动,龙芯3号就没有钱。中科院预支了500万元,让龙芯3号先拿去花。后来,科技部得知龙芯3号的第一个型号3A1000基本完成设计后,又从“十五”的863计划内紧急划拨了2000万元。

2500万元,对于研发CPU来说,远远不够。“核高基”没启动,中科院计算所就自己掏钱支持龙芯项目。时任中科院计算所长李国杰院士,在一次会议上公开点名胡伟武:“你不能以任何经费理由放缓龙芯3号的研发”。计算所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支持龙芯。

随后,计算所设立了一个经费没有封顶的课题支援龙芯。2009年,龙芯3A1000流片。2010年,“核高基”的经费才到账,此时,计算所已经预支给龙芯七八千万元了。

没有中科院计算所的大力支持,龙芯项目不可能走到今天,那么也就没有“自主可控”CPU这一说了。

一波三折

龙芯3A1000作为中国第一个4核CPU芯片,为后续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积淀。今天3C6000上的片内互联、缓存一致性等技术,都是在3A1000上摸索出来的经验。

3B立项,立刻得到“核高基”专项支持。龙芯课题组转型为“龙芯中科”,开始企业化运营。然而,企业化运营又是一波三折。

龙芯本来是承担国家任务的课题研究小组,属于学院派,没有企业经营的经验,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其中一个战略失误,是研发3B时过于重视多核CPU架构,忽视了单核性能提升。

龙芯通用芯片发展路线/图源:龙芯中科

当时国际上CPU的发展趋势以多核为主,龙芯中科决定跟国际企业比拼多核设计。2006年发布的2E,性能跟主流的X86处理器只差一到两倍,然而,到了2013年的3B,性能比2E只提高了50%,而主流的X86处理器性能已经翻了五倍。

龙芯的核数一度比国外企业的还多,因为单核性能实在拖后腿,只好拼数量。单核性能是CPU通用处理性能的基础,单核做不好,直接后果就是产品在基础场景下不占优势——芯片没人要。

3B失利,“核高基”转而引进国外CPU技术,通过企业合资、技术授权来带动国产CPU发展。如今世面上不少国产CPU产品,都是从2013年“核高基”的支持下走出来的,大多基于国外技术架构。

龙芯受到极大打击,这样一来,自主CPU走不下去了。同样,在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领域,合作而不是自主研发占上风的情况都有发生——那时毕竟没有什么科技战、贸易战,没有哪家企业进“白宫严选”,“纯血”国产的压力不大。

龙芯3A3000/图源:龙芯中科

负责人胡伟武痛定思痛,2013年暂停3C系列的16核CPU讨论,掉头“往回走”,专注提升4核设计的3A和3B的单核性能,经过三年攻关,3A3000流片成功,这款芯片的性能追平了当时X86和ARM的低端服务器CPU。

最关键的是,3A3000超过了靠技术引进打造出来的国内同类产品,成功为自主CPU挽回了生存机遇。正是龙芯团队的不懈努力,才能换来今天真正自主可控的CPU,成为科技战的“保底”项目之一。

龙芯3号系列,3A是4核,3B有4核和8核,3C是16核。3C早期型号是3C5000,3C6000在单核性能上又有了大幅提升。

可以说,3C6000在多核设计的基础上,补足了此前单核性能较弱的短板,是龙芯系列的里程碑产品。

自主可控

3C6000的“里程碑”与“自主可控”,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

CPU的核心在于指令集架构,独立的指令集架构定义独立的软硬件生态。CPU硬件架构以指令集为标尺,一个CPU性能上限也是由指令集架构决定的。因此,只有指令集是自己的,CPU才真正是“自己的”。

龙芯在近20年的时间里,用的都是第三方架构——MIPS。MIPS和ARM一样,也是RISC指令集(精简指令集),但是,随着ARM在移动端广泛应用,RISC-V开源指令集火爆,MIPS的影响力江河日下。

胡伟武发表《自主CPU发展道路》的主旨演讲/图源:龙芯中科

不少游戏掌机玩家还记得MIPS架构的PSP模拟器,流畅度远超当年的高主频手机。然而,辉煌过后,MIPS已经成了“时代的眼泪”。

2020年,龙芯不再使用MIPS,首次推出自主设计的龙架构,3A5000是第一款支持龙架构的龙芯CPU。从这个节点开始,龙芯已经实现指令集、微架构、芯片设计的全面自研。

龙架构也是一个RISC指令集,包括大约2000条指令,其中除了基础指令,还有向量指令,虚拟化和二进制翻译等拓展指令。向量指令主要支持矩阵运算、卷积运算等等,可以用来进行高性能运算、AI计算。虚拟化是从指令集层面支持虚拟机。二进制翻译可以将X86和ARM指令集在硬件层面“翻译”为龙架构的指令集,部分解决软件的兼容问题。

不过,虽然硬件自研达成,但短期内生态很难提升。龙芯一直在构建社区,拉着国际、国内企业做联合开发。龙架构也支持Linux内核和一些编译器软件,以及统信、麒麟、龙蜥、开源鸿蒙等系统。

龙芯生态/截图自龙芯中科

目前来看,龙芯在消费级市场还不具备什么竞争力,由于其自主性和安全性的特征,在政务、电信、能源板块占据主导地位。工控、存储、智算等领域,龙芯都有自己的产品线。

龙芯指令集自研的情况下,其他IP也都是自研的。包括CPU核LA664,GPU核LG200,高速接口IP,存储接口IP等。

这也是龙芯和华为鲲鹏的一个重要区别。华为鲲鹏基于ARM架构,有些IP可以用第三方;龙芯用自己的指令集,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做——总之在“自主可控”上,绝对是没得挑的。

而最新产品3C6000的水平,根据官方援引的第三方测试结果,单硅片16核3C6000/S相当于英特尔16核至强Silver4314;双硅片32核3C6000/D相当于英特尔32核至强Gold6338;四硅片64核3C6000/Q超越了英特尔40核至强Platinum8380。

以上三款英特尔产品,都是2021年发布的服务器芯片,按出货量算,它们是2023、2024年的主流产品。可以说,龙芯3C6000对标的是上一代英特尔主流产品,和英特尔只差了一代,大概有4年左右的差距。

龙架构生态成果展示区/图源:龙芯中科

另外,3C6000与英特尔还有一个显著差别。

3C6000主打16核,核数再往上走,就得靠拼接——龙链,类似于英伟达的Nvlink,是一种高速片间互联技术。而英特尔都是单硅片设计。

这个差异取决于两方面,一是龙芯为保证良率,考虑到成本和风险,靠拼接更稳妥;二是英特尔作为国际巨头,高密度互联、缓存一致性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龙芯还有追赶的空间。

总而言之,龙芯3C6000作为100%“纯血”国产芯片,为中国自主CPU争取了宝贵的市场地位,也带来了宝贵的信念信心。

6月26日龙芯中科产品发布会起了这样的名字“今日长缨在手”。这句诗引自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下一句豪情万丈,“何时缚住苍龙?”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

尽人事
1 楼
狗粮们!狗粮们们呀!又要气的追着尾巴咬起来呀!啊哈哈哈🤣
m
markhammer
2 楼
还是要靠北京中关村。
1
13MJK
3 楼
代工芯片
d
dingding6
4 楼
越封锁,就发展得越快。中国的实力不容置疑,外国反华势力踢到了铁板。
s
shankecn
5 楼
留园狗继续出来表态。
d
diefool
6 楼
傻逼五毛们跪舔汉芯#2.
w
wmqjsgg
7 楼
别老是丢人了 鸿蒙老祖 盘古 龙脉龙芯 在来个女娲补天
爱吃花生
8 楼
除了搞点样板骗政府的钱,没有半点市场价值。科技垃圾而已。
s
shankecn
9 楼
我说过多少遍了,现在这个世道是要把留园狗逼疯的节奏。
戒律暗牧
10 楼
这篇文章还是中肯的,说了建立生态才是难点,楼下有几位,不懂也就算了,文章也不读完,看了一个标题就兴奋成这样?
媚眼瞟瞟
11 楼
开始的时候, 屁都没有, 就说有了。 20年以后, 也许弄出点东西, 却说20年前就有了。
对不起我是警察
12 楼
汉芯
这是神马情况
13 楼
5毛粉蛆又可以高潮了!哈哈
J
Jau
14 楼
一张砂纸的事。
b
bullapex
15 楼
不需要美国的了。中国非常棒
H
Holycow
16 楼
汉芯不好使,又整出个龙芯啊🤣🤣🤣
路人丫丫
17 楼
呵呵。。。那只是源于你这个底层五毛的无知而已。龙芯最近三年营收大幅下降从21年最高的12亿,打骨折到24年只剩下5亿,而且利润巨亏,23年亏了3.29亿,24年又亏了5.07亿。龙芯这种表现,我很好奇你们这些底层五毛哪来的自信?是源于无知吗?🤣 [1评]
主席套餐
18 楼
看得真可怜:某公园的绿植一棵松树就花85万,龙芯那么一个国家工程500万都要自己预支!
s
ssbbss
19 楼
Gpu 都要取代cpu了。为啥不设计gpu式的cpu.比如直接加宽bits.
D
Dimmy
20 楼
加拿大数据老狗 jeffinvade 哪去了 上班了
b
brucesui
21 楼
知道你妈赚钱呢
C
CBBU
22 楼
“计划没启动,龙芯3号就没有钱。中科院预支了500万元,让龙芯3号先拿去花。后来,科技部得知龙芯3号的第一个型号3A1000基本完成设计后,又从“十五”的863计划内紧急划拨了2000万元。” , TMD脚踏实地干活的被当要饭的一样打发,空手去骗的被尊在殿堂按亿来塞钱,最后始作俑者还在逍遥自在
夜的风
23 楼
小编真是太无耻了!!这牛逼吹的,
n
ny阿伟
24 楼
骗钱为目的。
一婊淫才
25 楼
能瞎搞事来大钱谁还安心搞研发啊?那个体制和氛围,纯真有水平的是第一时间被淘汰掉的,剩下的都是一帮邪门歪道在互相顷轧,上面喜欢听什么我就吹什么,这钱不就来了?!
b
buuloo
26 楼
世界上能独立做芯片的有几家?龙芯再不济也是自己家的娃,能跑起来了,多多鼓励吧
s
shankecn
27 楼
看到留园狗疯不择言的样子我感到很欣慰。
笑对人生
28 楼
营收下降是事实,研发投入巨大也是事实。芯片设计验证流片测试,都要花钱的,还有应用适配。如果你关注龙芯就知道,最近几年linux内核适配,Java适配,qemu,等等,投入大,但也是长期受益的。从开始性能差好几代到现在落后两三年,龙芯到今天不容易。 [2评]
笑对人生
29 楼
其实,如果不了解,可以问问ChatGPT或者Gemini,deepseek,豆包等等
笑对人生
30 楼
了解一下龙芯的历史不难,产品都出来好多年了。还提汉芯,多少年没更新信息了?
b
bluej
31 楼
这次记得要用好一点的砂纸,打磨的仔细些。
香椿树1
32 楼
美国的禁运都是按中国技术能力设定标准,国际垄断公司的价格也是根据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能力提高而下降的。 龙芯的价值不仅仅是卖钱, 也让美国不敢对中国搞大规模芯片禁运, 同时防止美国垄断公司狮子大开口。 龙芯一分钱不赚对国家来说也是经济意义重大。 国家投入力度不够, 从头设计一款通用芯片在国外需要几十上百亿。 而龙芯的经费实在少的可怜。
香椿树1
33 楼
有道理, 有苗不愁长, 有龙芯在,美国就不敢彻底禁运, 也不敢过分抬价。
香椿树1
34 楼
确实太少了。 也特别佩服龙芯团队的爱国精神支撑下的拼搏。
小龙人他爹
35 楼
至少可以支持所有政府部门使用,保证安全性。中国政府采购的需求就和一个中等国家的需求差不多。
拿回台湾圆满统一
36 楼
乡巴佬台巴子
路人丫丫
37 楼
: 呵呵。。。营收下降和研发投入无关。营收疯狂下降说明龙芯没人买。嘴上吹只落后两三年没用。市场根本不认可。这是实打实的。没得玩虚的。🤣
笑对人生
38 楼
研发投入跟营收无关,但是跟利润有关。营收下降是有多重原因的,并不是产品做得好,就能卖的好。以前龙芯的主要竞争对手是Intel和amd,现在arm架构处理器对龙芯的影响更大 [1评]
路人丫丫
39 楼
: 呵呵。。。产品做得不好几乎一定卖得不好。芯片性能比人家落后两三年,但价格比人家还贵。芯片软件适配度还极差。根本毫无性价比靠政策输血苟活而已。连土共都开始不愿意继续输血了,营收狂跌是必然的。🤣
笑对人生
40 楼
价格这个无解,看看Intel和amd一年出货多少,龙芯才多少,成本分摊不了。说实话,普通用户不会买,也只能特定客户才会。所以呢,你可以尽管嘲笑,但这东西不能没有,就类似麒麟。如果没有麒麟,不知道高通现在要涨到什么程度了,想想nvidia的GPU吧 [1评]
路人丫丫
41 楼
呵呵。。。问题是连特定用户也不买了。所以销量才腰斩。而且麒麟根本不对外销售,只有华为使用。所以它和高通根本就不构成竞争关系。三星和联发科才是高通的竞争对手。说什么没有麒麟,高通要涨价到什么程度,完全就是往自己脸上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