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豪横质朴南丰盛精细 中国海鲜地图且吃且珍惜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8月28日 4点13分 PT
  返回列表
76380 阅读
12 评论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

在巨大的争议声中,日本政府于8月24日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

大海是流动的,也是地球万物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随着核污染水的持续排放,全球范围内的许多民众与学者等多方人士,都发出了持续性地反对和抗议,也对污染问题产生了持续性的担忧。

8月24日下午,中国海关总署宣布,即日起全面暂停日本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进口。

同时,对大海的排放也引发了大家对海产品安全的普遍担忧。还能安心吃海鲜吗?

这个问题,在2021年就已有学者做过专门的模拟与研究。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张建民院士、胡振中副教授团队对福岛核污染水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

模拟结果中稍微让人放心的结果,是污染扩散至我国沿岸海域,暂时可能还不会那么快——由于赤道洋流等的作用,放射性物质会先沿美洲海岸向南太平洋快速扩散,同时也会通过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向印度洋转移。至于污染物到达中国沿岸,可能最快要240天。

对核污染水扩散速度和影响的模拟效果图。

要准确判断和预测核污染物的输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程度,还需要进行长期跟踪监测与评价。对于福岛核污水排放的监控与抗议,也将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

不管怎么说,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今年开海季,可能是最后一个不用担心福岛核污染的海鲜季了。

海鲜,是大海给予我们的美好馈赠。其实在中国,不管是海鲜的丰富程度,以及分布领域和对饮食的广泛影响,其实都比我们印象中要深。在这样的特殊节点上,借由这篇“中国海鲜地图”,也从这样的视角,来回顾海洋之于我们的重要性。

福建开海的壮观场面。 摄影/城市穿梭客

橘生淮南:南北方的海也不一样?

提到海鲜,很多人会想到南方,甚至有人只知南而不知北。实际上,国人的海鲜狂欢,并非只属于南方,北方的沿海地区实力同样雄厚,北方海鲜也毫不逊色。从辽宁丹东,到广西防城港,约1.8万公里的陆地海岸线从北延伸至南。

从北到南,我国的沿海地区差异很大。 制图/神秘海豹

2021年,我国海鲜产量3200多万吨,占世界海产的近1/3。南北联手,共同打造了我国海产大国的地位。

然而,细细看来,南北海鲜其实也有差别,从品种到吃法都各有特色。海鲜在南北的不同,反映的是南北方在自然环境与人文风俗等方面的不同。

在烟台码头,到处都是丰收的海鲜和渔民忙碌的身影。 摄影/刘卫芳

地分南北,海亦分南北。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决定了南北方的海洋环境不同。

冬季的大连海面被冰“封印”。

从北到南,我国的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无缝衔接,成为我国海鲜的广阔产地。当生活在渤海湾边的辽宁人民烧着暖气吃冰棍儿时,南海上的海南岛还沉浸在夏天的炎热里。南北的气温差别,直接影响着海水温度的不同。

南方的海水温度偏高、温差小,因此海鲜在南方海域的生长与繁殖速度更快,正如大米在东北一年一熟,在广东却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因此,南方海鲜汇集出海的丰盛,北方海鲜则更加浓缩了海的鲜甜。

福建鉴江湾渔排。 摄影/李艺爽

海域环境的差异,影响着南北方海鲜产业的各自发展。北方更加依赖人工养殖,在海上“种”出了一个个海鲜大市,我国“海鲜养殖第一城”青岛,与“海鲜产量第一城”威海,均位于北方。而南方则以海洋捕捞为主,在我国四大海域中,东海的海洋捕捞总产量占比最大,传统的海鲜大省福建、广东一直是南方海鲜大佬。

从海鲜产量上看,北方出“尖子生”, 南方则强者众多。 制图/九阳

因此,南北方可谓各有所长,平分秋色。善于耕种的山东人,在黄海开拓出一片片海洋牧场,自带风力与光伏发电机的巨型养殖平台,与驰骋在东海深处的一艘艘渔船交相辉映。

山东烟台渤海深处的巨型养殖平台——“经海一号”网箱。

然而,南北联动不止于此。在严寒的冬季,山东人将自家的鲍鱼送往福建海域过冬,由此开创的“北鲍南养”,体现了北方人克服自身环境“短板”的智慧。

在南方成功“越冬”的鲍鱼回迁山东。

南方人则更懂得“扬长”,常以天然取胜。比如,福建东山岛作为国内唯一没有大型工业码头的渔岛,同时也因海底礁石泥沙广布,吸引了无数野生海洋生物生息繁衍,以至于网购的福建海鲜,往往都打着“正宗东山海鲜”的招牌。

除此之外,南北方在降水、河流等因素上的不同,也带来海水盐度、养料等方面的差别。因此有人说南方海鲜肉质更筋道,也有人说北方海鲜肉质更紧致,究竟哪里海鲜更好,常常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拥有良好生态的福建东山岛。 摄影/赵高翔

北方海鲜豪横又质朴

南方海鲜丰盛又精细!

从物产品类的角度来看,南北方海鲜同样各具优势。以盛产高端品类海鲜著称的北方,在质朴中透露出一股豪横,而品类更加丰富、又常以一些奇特海鲜刷新北方人认知的南方,则体现了大海的丰盛与精细。

满载的海鲜,展现着大海的丰盛。 摄影/城市穿梭客

说起海参、海肠这些曾经贵到吃不起的海鲜,首先想到的便是大连、烟台这样的北方城市。渤海湾独特的海域环境,为大连海参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空间,让它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产量上,大连海参以5万多吨的年产,占据全国海参产量的40%。

说起海参,很多人首先想到大连。

低调的北方沿海城市烟台,则因海肠而名气大涨。烟台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浮游生物,为海肠提供了良好的繁衍地。在这个海鲜季,烟台人在海边“围堵”海肠的热情,引发了一场网络好奇:烟台的海肠究竟有多香?作为小众海鲜里的新晋“贵族”,海肠也因此在一众海鲜中成功出圈。

烟台开发区,人们正在捕捞海肠。 摄影/陈飞

除了这些“海鲜贵族”,北方的小海鲜也值得称道,体现了北方海鲜质朴的一面。比如,在以贝类海产为主的丹东东港,黄蚬子可以说无处不在;而最低调的北方沿海省份河北省,则贡献了全国70%的海湾扇贝。

相比之下,南方的海鲜物产显得更加丰富、多样,鱼、虾、蟹、贝应有尽有。置身于南方海鲜市场,常常让人眼花缭乱,多的是叫不上名字的海鲜。

图1: 福州早市上的海鲜。摄影/城市穿梭客 图2: 烟台文化路海鲜市场。摄影/陈飞

在福建东山岛,常见的野生海鲜便不下百种,小石斑鱼、黄翅鱼、大管、小管、石翁鱼……每一个身临东山岛的人,都不愿错过其中的任何一味。在一城一地就能尝遍大海的精细,这让许多南方沿海城市自带优越感。

以捕捞为主的南方沿海城市,努力地将大海深处的各种物产运往陆地,再加上南方海岛众多,利于许多小众海鲜品类的生长。望潮、沙蒜、土笋冻……这些令北方人摸不着头脑的冷门海鲜,却是南方沿海人的心头爱。

生蚝在南北方都受到追捧。 供图/图虫创意

当然,除了差异,南北海鲜更有许多相通之处。比如,乳山生蚝与湛江生蚝、山东鲍鱼与福建鲍鱼,一南一北都值得称道。因此,在我国海鲜江湖,南与北各有各的美。

味分南北:到底哪里的海鲜更好吃?

哪里的海鲜好吃,考验的更是各地海鲜的不同吃法。

福建东山岛的渔民,把海鲜晒干留存。 摄影/李艺爽

清蒸是各地无师自通的吃法;爆炒、烧烤则是街边江湖的处理方式;生腌则是那些把海鲜爱到灵魂里的吃客的统一偏好,这种魔性吃法从广东流行到丹东。然而,在吃海鲜这件事上,南北各自的十八般武艺也有不同的招式。说起很多经典的海鲜美食,也是自带地方特色的。

丰富的烹饪方式。

图1: 沈阳铁板烤鱿鱼; 图2: 海蛎煎。摄影/杨天鑫

豪横的海鲜搭配碳水,体现了北方人的饮食哲学。胶东人的海肠捞饭,有一种低调的奢华;鲍鱼炖土豆,瞬间抬高了土豆的身价;北方人不管什么节日都要吃的饺子,更是想方设法地调入海鲜做馅。不管是东北的虾水饺,还是秦皇岛的海鲜蒸饺,在当地都小有名气,然而都不及山东的鲅鱼水饺出圈。

一只鲅鱼水饺,足以喂饱半个山东。细嫩、洁白的鲅鱼肉,混合肥肉与翠绿的韭菜,海鲜的甜、肥肉的香浑然一体,让鲅鱼水饺汁水四溢,轻轻松松就能干掉一盘。

图1: 海肠包子。摄影/孙茂俊 图2: 鲅鱼饺子。摄影/刘卫芳

相比之下,南方人的海鲜美食,更有本味之鲜。酱油水海鲜,是闽南人的经典吃法;生炊,则是属于潮汕人的清蒸味道;浙江的红膏炝蟹,将海的味道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我国菜系中,江浙菜、闽菜、粤菜,均以烹饪海鲜见长。

南方人对海鲜的爱,还体现在南方海鲜美食江湖里涌现的许多“奇葩”美味,比如闽南人钟爱的血蚶、土笋冻,广西北海的干炸沙虫,这些令外地人望而生畏的食物,却是本地人的乡愁。

图1-3: 土笋冻;血钳;醉虾。 摄影/李艺爽

无论是南方的生猛海鲜夜市,还是北方的海鲜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在核污染水排放后都有人开始担心,“海鲜还能吃吗?”

就目前人们所关心的餐桌上的“海鲜问题”,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魏方欣认为,民众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过度担忧,“只要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海鲜,基本都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1年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后,中国已经对日本进口食品出台较为严格的检测标准。2012年至今,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已纳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畴。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科学院教授王悠认为,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海产品是否能食用、如何食用,后续将有更多专业的数据监测与研究。或许目前对于中国海鲜,我们还是可以先不用太过恐慌。

今年,沿海各省市已经相继开渔。在各地迎来海鲜大丰收的季节里,且吃且珍惜吧!

威海的海鲜,清蒸一下就好吃。 图/视觉中国

文丨董大

图片编辑 | 鲸鱼

制图 | 神秘海豹、九阳

地图审核 | 程远

设计 | 九阳

头图 | 欧阳泓略

封图 | 视觉中国

未标注的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灯塔路
1 楼
“好吃”和“好吃” 都是坑 芸芸众生饮食男女 坑里折腾自愚自乐
元非
2 楼
  ①有人在精细的计算日本核污水中的有害核物质与全球海洋中的总量的对比,结论是:日本核污水中的有害物质量相比全球自有量微不足道,因此,无害……   这显然犯了一个纸上谈兵的书呆子错误:判断物质的毒性从来都不是通过理论计算的方式,而是要就事论事。   ②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水的核物质危害是通过生物富集的方式向人类传导的。   在日本排污管道出口,以及洋流中,以出口为浓度最高,距离出口越远,核物质浓度被稀释的程度越高。   问题是,包括出海口位置的所有核污水区域都有海洋生物存在。   我们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再吃更小的微生物,直到菌类形成食物链。   在污水区域的生物群落会把核物质通过食物链向高等级方向富集。   即,日本排向大海的核污水可能在某些指标上看起来没有超过人们现在认知的危险程度指标,但是,却不能据此得出“核污水不会通过海洋生物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层级传递,最终富集到人类食用的海洋水产品中”的结论。   因此,现在相关机构应当严密监视日本海洋相关区域的生态对于核物质的生物传导过程与关键数据。   现在,日本方面不允许中国、韩国等等相关方去日本排污区域取样,显示出了日本方面的心虚与恶意。  
关注者
3 楼
大海是环流的,赶紧禁了国内海产品。小心下一代软肋畸形
财富绽放
4 楼
现在国内海产品也卖不出去了
媚眼瞟瞟
5 楼
反正穷逼也吃不起海鲜。 全部污染掉最公平。
笔名太长不好记
6 楼
早吃吧,听说福岛的水要来了
g
granddad
7 楼
中国应当每个月都保存一次沿海地区的海水样本,标明日期,半年后,一年后,2年后再比较,监测海水放射性元素含量的的变化
a
anywho
8 楼
狡詐凶險、撤謊欺騙注入日本人的骨髓基因里、 看看東電多年來篡改叄數128次、前後矛盾、3:11後更造假上百次、躬匠道歉了幾十次、 國際原子能機構在聯合國己公開聲明沒有替日本背書、 日本更沒有讓韓國等國際核專家進入直接檢視和驗證、所有的數據都是自編自導的、 韩媒《韩民族日报》25日表示,核污水排海的安全性争议巨大,但日方却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止他国对水质进行独立验证,一直反对韩国等利益相关国家直接取样,并在排海后也坚持这一立场。 韩国方面要想确认日方排海是否合规,完全取决于对方单方面提供的数据。 IAEA福岛办事处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远不是检查或核查等更具强制力的作用。 25日,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海洋放射化学家肯·布塞勒在接受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采访时也指出,目前公开的核污染水数据都只有日本单方面提供的内容,而且这些数据不透明也不全面,根本无法证明其核污染水排海安全性的说法。 看看世界名人怎麼评价世上最表里不一人模狗樣的日本人: 1,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日本是我见过史上最卑鄙,无耻的变态国家之一。 2,康熙多次对日本人发表评论。他并不把它们叫做日本人,只叫“萎国”,他说:“日本是世界上最反复无常的国家,日本人是忘恩负义的,可耻的,残酷的,嗜血的。 3,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日本是一个险恶,无情,狡猾,残忍的国家,这个国家非常势利,其疯狂的嗜血程度与欧洲中世纪吸血鬼德库拉相似”。 4,法国着名哲学家孟德斯鸠评价日本人:“日本人在欧洲人看来非常变态,日本是一个血淋淋的变态民族,固执,任性,自我无知,盲目服从上级,野蛮和嗜血,所以日本人充满了杀戮和自杀的混乱。 5,俄罗斯沙皇尼古拉二世:“日本人是一群讨厌的黄猴,日本明治天皇是一个有趣的小丑家伙。 6,美国富豪约翰·D·洛克菲勒:“日本人只是抄袭其他国家的技术,对世界文明没有什么贡献,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工匠型的二流国家而已。 7,麥克阿瑟說:對於日本這個民族、你越是打敗他、他越是為你奉獻一切。 普京說過:鏡子不擦不明、日本人不打不行! 8,李鴻章曾經說:日本、此國不除、日後必有大患。 9,希特勒說過:與日本這個國家結盟簡直就是耻辱、非到萬不得已不可與其結盟、他們只會在海邊打漁、 10,丘吉爾說:日本人背信棄儀、極度變態就像黃屍讓人噁心。 11,基辛格說過:沒人能夠看懂日本人的野心、一個邪惡的民族。 日本人就像著名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本名著羅生门所描述的那样、表裡不一、冷漠無情、撒謊成性、
q
qwertyuiop5656
9 楼
我看那海鲜市场装海鲜的塑料袋是真厚,占重量啊。
a
anywho
10 楼
天滅人神共憤的倭核畜
诚聘板主
11 楼
中国人民站起来,抵制海产人人有责。从今天起所有中国人坚决不吃海产😀 如果日本人认为核污染的海产是安全的,请他们留着自己吃。
脸皮10厚
12 楼
还好南方除了海鲜还有河鲜和湖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