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最能装的东北籍国民神车,也破产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2月10日 17点45分 PT
  返回列表
78108 阅读
24 评论
帅真财经

1、汽车曾是东北经济的一张名片。

在东三省GDP集体“吊车尾”的今天,东北的汽车工业顽强的坚持着,长春有一汽奥迪、丰田、大众、马自达、解放、红旗;沈阳有华晨宝马、金杯;大连有东风日产、英菲尼迪;大庆有沃尔沃、哈尔滨有长安福特。

几乎全球知名的汽车品牌,都能在东北找到关联的工厂。

然而,近几年,东北汽车的坏消息接踵而至:

先是2018年,合资限制放开后,德国宝马宣布回购华晨宝马25%的股份,德国人占股75%成为大股东,东北人沦为配角。

德国技术专家接管工厂,华晨宝马从“半自主品牌”沦落成了德国的代工厂。不久后,失去了宝马的华晨宣布破产重组。

接着2022年底,连续19年销量第一的金杯面包车,向沈阳市中院提交了破产重整书。曾经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狼狈。在吸了10年财政补贴后,国产金杯倒下了。

暴击发生在2023年,一汽奥迪被爆出将把总部迁至杭州,杭州市政府为每个愿意来的东北专家提供80万元的安家费。据一位奥迪高管透露:其实早在5年前,他们就准备“溜”了。

奥迪高管的潜台词是:如果他们再留在东北,奥迪很可能丢失中国市场。

杀人诛心,莫过如此。

从世界范围看,汽车工业象征着财富。德国、日本依靠强大的汽车工业,让国民过上了发达国家的生活,而在东北,退休职工的社保都需要靠外省“输血”。

都是造车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2、

东北车企“病”在管理不善和不思进取。

破产的金杯汽车是典型的管理不善的案例。它曾是东北最先发起股份制改造的明星企业,后陷入了政商博弈的拉锯战中,集中暴露了东北车企的问题。

1988年,金杯汽车是东北地区第一家试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首次募资1亿元的股本。可卖了一整天,仅售出了27000元的股票,非常惨淡。

这时,一位名叫仰融的江苏人看上了金杯。仰融有着江浙人的精明与灵活,在上海炒股赚了很多钱,是证券市场有名的庄家。他斥资近亿元,买下金杯51%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1992年,仰融又在“避税天堂”百慕大注册“华晨汽车集团”,把金杯与中华汽车合并,成功在美国上市,赚了7200万美元,引发轰动。

1995年,仰融正式接手金杯的管理,下令暂停小客车的生产,全厂全力研发面包车。三年后,金杯研发的“海狮”面包车将市场老大“小解放”干停产了。

1997年,仰融从德国引进了一条生产线,着手组装“中华牌”汽车,喊出要创立一个“年销10万辆、拥有100%核心技术的国产车!”

短短五年时间,金杯汽车脱胎换骨,从股票无人问津到炙手可热,仰融出钱出力,做了不少工作。

但企业转好后,产权问题越发凸显:从股权上看,金杯是民企;从历史上看,金杯是国企,产权鉴定非常模糊。

2000年后,为了解决产权问题,仰融决心把金杯、中华汽车搬离东北,迁到办事更为灵活的浙江。

这引发了沈阳市的高度警觉,市里觉得这么多年,给了华晨这么多扶持,事到临头居然想溜?!是可忍孰不可忍!

长达两年的产权谈判,拖慢了金杯、中华汽车的发展速度。双方始终达成不了协议,最终辽宁省工作组全面进驻华晨集团,清查所有账目,接收企业资产。

远在浙江的仰融知道后,长叹一声,飞赴美国,至今未归。在接受采访时,他感叹说:“我做梦也没想到,一个‘搬家’去浙江的想法,会引发这么大的风波。”

3、

仰融将产权之争,轻描淡写为“搬家”。背后透出,东北和浙江对民营企业家截然不同的态度。

浙江的民营经济占比达75%,民营企业家非常活跃,他们进入了所有政策允许的行业。如果,当年仰融带着华晨去了浙江,或许就没有今天的吉利了。

身在浙江的李传福是幸运的,吉利没有产权问题,他能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汽车的研发中,不用担心复杂的政商关系和说不清的产权归属,而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东北的企业家。

2005年后,东北车企利用合资车的机会,有过一段幸福时光。华晨引进了宝马的生产线,贴牌生产“华晨宝马”,最高年净利可达60亿元。

靠着这笔不菲的收入,华晨养活了持续性亏损的金杯和中华汽车。

金杯的销量则从百万级下滑至两万辆。车主吐槽金杯“油耗高”“技术烂”“老修车”,比不上同等价位的五菱宏光。

除了与雷诺合资外,金杯从未想过如何自救,只知道躺在合资车上吃红利。十几年来,技术水平原地踏步。

等到2018年,合资车股份开放后,宝马第一时间提出回购华晨手中的股份。“吃人嘴短”的华晨连拒绝的资格都没有,华晨有没有钱赚,全看德国人脸色。

没了宝马的输血,中华、金杯前后脚申请破产重组。

东北车企的好日子,结束了。

结语:

东北车企不但要面临外国车企的竞争,还要应付其他省份的挑战:安徽有奇瑞、蔚来;浙江有吉利、零跑;广东有比亚迪、小鹏;北京有理想;上海有特斯拉、上汽......

他们虎视眈眈,随时准备瓜分掉东北车企的市场。

更令人揪心的是:

在新能源方兴未艾的今天,东北居然没走出一家知名的新能源车企!纵使东北拥有完整的汽车供应链,创业者仍驻足不前,他们更喜欢去充满活力的省份。

东北车企积攒的技术人才,也在缓慢地流失。奥迪总部迁往杭州,仅仅是一个信号,想逃离东北的车企绝不止现在的奥迪和曾经的华晨。

值得玩味的是:仰融逃到美国后,金杯汽车的研发负责人赵福全跳槽去了吉利;销售负责人杨波跳槽去了奇瑞;总裁刘志刚跳槽去了比亚迪——三个高管没一个留在东北。

P
Phillip
1 楼
金杯之所以倒闭,原因就在“核心技术百分之百国产化”,消费者信不过。
g
greentee
2 楼
大大快快御驾亲征浙江!私企居然都跑去了,这是不把咱们国有经济放在眼里啊!
望和平
3 楼
1450支詐騙蛆Chamkolo 🧎‍♂️狗奴扯蛋! 支台巴河漂子、站街台巴雞、睡地鐵站流浪漢礦台巴、顧好自身吧!
赖小东
4 楼
去你妈了个b吧,文章和这个有鸡毛关系。假港灿,真狗粮 [1评]
赖小东
5 楼
去你妈了个b吧,文章和这个有鸡毛关系。假港灿,真狗粮 说的就是一楼狗
版神
6 楼
东北官僚死板,要么不作为,要么就上纲上线整人
搞清弄明
7 楼
东北绝对是制造贪官的绝佳场所。东北人办事只知道找关系送礼。这已经是深入东北人骨血了。即使是不需要找关系送礼的事情,他们也必须转弯抹角的找关系送礼。不找关系送礼能办成的事情,他们绝对不办。当官的不收礼给老百姓办事,老百姓绝对不答应。找关系送礼深入老百姓的骨血了。
油炸布丁
8 楼
投资不过山海关
s
stahl
9 楼
看到了满满的恶意
s
samtheman
10 楼
长春搬到杭州,哪个员工会不愿意呢?
狼王2
11 楼
别人真金白银买下51%的股份,地方政府凭什么接管?跟打劫有什么区别?谁还敢去东北做生意
全国一家亲
12 楼
很想知道你是做什么大生意的?你们村的GDP你每年能贡献几个百分点?
全国一家亲
13 楼
拿完本地政府的各种优惠和补贴就想走,这合理吗?
l
laohu667
14 楼
也不能怨东北人,环境就那样,不找关系办不了事,个人有啥办法。
G
GUIHONG
15 楼
东北人最大的本事是嘴好使,其次是出卖色相。东北历来男任当土匪,女人当婊子,东北婊子遍天下。
珠峰顶泡温泉
16 楼
投资不过山海关 [1评]
一直在路上的鱼
17 楼
顾着小家庭以及短视是致命伤。
s
sblj2
18 楼
许大马棒和蝴蝶迷
全国一家亲
19 楼
很想知道你是做什么大生意的?你们村的GDP你每年能贡献几个百分点?
z
zhangvip163
20 楼
当事人壹亿元人民币买51%股权!那可是十几处工厂及过千亩的工业场地与设备,大量建筑物,万名熟练工人,当年金杯公司在省市的国有金融公司与银行贷款几十亿还年年亏损,政府为什么可以收回去其中的事情不是这里的码农黑几句就那啥了----- [1评]
从容的狼狈
21 楼
: 真的是傻逼呀,说这种话
全国一家亲
22 楼
留园狗编就喜欢转这种傻逼自媒体无脑黑东北的网文。
阿拉正港灿
23 楼
东北人搞啥汽车嘛,白天二人转晚上烧烤多幸福,烧烤完了男女老少几十口脱光了上大炕睡觉,姥姥看了别提多幸福了
加拿大农村人
24 楼
傻逼,金杯使用的丰田的技术,哪来的核心技术?现在的新能源比如比亚迪那是真正的自主技术,提车还要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