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场股市泡沫中,牛顿真的亏了2万英镑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1月8日 0点47分 PT
  返回列表
84792 阅读
14 评论
澎湃新闻

牛顿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从小我们就被灌输了牛顿的不少故事。可惜有些是假的。比如有一则故事说,牛顿坐在苹果树下,被掉下来的苹果砸到脑袋,受此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个故事被人证实是后人杜撰。还有,牛顿曾经在英国金融史上著名的股市泡沫中亏损2万英镑,也流传很广,有人质疑这个故事也是假的,那么历史上的真相究竟如何?牛顿出生时,父亲已过世,给他留下一小笔田产。1646年母亲改嫁,约定的条件是整修旧屋,另赠3岁的小牛顿一块地。母亲与继父再生一儿两女。1679年母亲过世,牛顿成为所有财产的唯一继承人,单是田产收益每年就有80镑。这样的物质条件,在17世纪的英国,不说土豪,但对36岁的牛顿而言,是足够优越的。此时,牛顿已在剑桥大学任教,后来又当选为皇家科学院的成员、院长,收入不菲。可以说,牛顿有足够的钱用于股票投资是肯定的。1696年,牛顿担任皇家造币局督导(Warden),1700年正式担任造币局的局长(Master)。1703年,牛顿被选为皇家科学院院长(President),1705年接受安妮女王的爵位(Sir),直至1727年去世,终年85岁。牛顿不仅自己投资股票,而且因为担任皇家科学院院长一职,必须管理各项经费,大约在1710年,以科学院的名义投资1500镑,购买英格兰银行的年金与南海公司的债券,用收益来支付学院几位秘书的薪水。

图1:牛顿(1643-1727年)

1720年,世界金融史上发生了两起著名的投机事件,一件是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另一件就是英国的“南海泡沫”。这两起泡沫事件不但在同一年发生,且与同一个人紧密相关,那就是苏格兰人约翰·劳。这两起股市泡沫,炒作手法几乎一模一样,即先成立一家外贸公司,然后编造一个又一个神奇“故事”,将股价不断炒高。最后传闻被证实子虚乌有,股价惨跌,被人唾弃。这样的炒作在今天看来十分老套,而这两起泡沫之所以史上留名,是因为它们是金融史上最早的股市投机事件。

与“南海泡沫”紧密相关的一个故事是,牛顿在此事件中损失了2万镑,这笔钱大概相当于今天的300万美元,对一般人来讲,是无法承受的。由此留下了牛顿的那句名言,时常被人说起,用以提醒股市的凶险——“我能算出天体的运行规律,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I can calculate the motion of heavenly bodie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people)。笔者作为大学老师,作为一个案例讲到牛顿这段往事,常常也会引得学生感慨不已。

那么,牛顿是不是真的亏了2万英镑?伴随这个故事的流传,坊间一直有质疑,最大的疑点有两处:一是,当时牛顿已是77岁的高龄,这个年龄还做大额的股票投资,难道不怕心脏病发作?二是,牛顿当时任皇家造币局局长,地位犹如今天的中央银行行长,对南海公司造假的消息应该不会毫无察觉。

牛顿在股市中亏损2万镑的故事,最早出自1804年 William Seward写的《名人轶闻》(Anecdotes of Distinguished Men)。在第5版第2册第295页说,根据牛顿侄女Catherine Conduitt的可靠消息,牛顿也参与这项泡沫狂热,结果大亏2万镑。

在这个故事流传时,当时有个人叫做Villamil提出两项理由来反驳,认为不可能:

第一,有一项留传下来的备忘录显示,1720年7月27日在泡沫顶峰时,牛顿在铸币厂的副手Fauquière先生,用牛顿的名义买南海公司股票,每年买的金额是650镑。但这件事的真实性相当可疑。

第二,牛顿逝后遗产中确实有南海股票,这只能证明牛顿买过南海股票,不能证明牛顿在南海泡沫中亏了2万英镑。

任教于明尼苏达大学数学学院的Odlyzko(2019)列举出更深入的证据,显示1720年的泡沫中,牛顿确实亏损2万多英镑。作者亲赴大英图书馆、国会档案馆、英格兰银行,以及众多大学图书馆,得出此结论,是目前关于牛顿这个故事最可靠的说法。

Odlyzko研究发现,在“南海泡沫”破灭之前,牛顿在股市确实斩获颇丰,之后犯下大错,把先前赚到的几乎全数再投入,在泡沫破裂前未能及时抽身导致大赔。图2是1720年3月初到10月,南海公司的股价走势。原本牛顿卖出南海公司股票,已获利不少。如果牛顿就此收手可能也不会有后来的亏损,遗憾的是他一脚踏空,南海公司的股票不仅没有下跌,反而继续疯狂上涨。之后牛顿心有不甘,在7-8月间又在最高点进入,但他买入后就开始出现崩盘。

图2:南海公司的股价及牛顿的投资。资料来源: Odlyzko (2019)

上图中的三条横线说明,牛顿在当年的4、5月卖出南海公司的股票时,股价已从2月的每百股不到200英镑,涨到350-550英镑。若牛顿在此时收手,大约可赚1.3万英镑。但是,牛顿就把股市所得又分四批买入:6月中旬以每百股700英镑左右分批购入;7月中买进一批,每百股1000英镑的天价。这时的股价已出现颓势,这时牛顿该做的事,应该是及时止损。然而他正像今天很多散户一样,采取了相反的做多的策略。7月底买第三批,每百股约900英镑;8月下旬买第4批,每百股约840英镑。

随后是股票泡沫被刺破,9月股票开始崩盘,股价像瀑布一般倾泻而下。到1720年底时,南海公司的股票变成每百股200英镑,几乎是股票开始上涨时的起点。牛顿在高位被深深套牢,造成亏损约2.5万英镑。

图2还有一条对照性的横线:“Thomas Guy卖出”。这位Thomas Guy先生,在股票上涨时及时抽身,狠赚一笔,后来建了一家名为Guy's Hospital的医院。图中还有三条垂直线标明“Newton buy for Hall”,是指牛顿帮挚友分三次购入南海股票。这个挚友的名字叫Hall,他死后,牛顿被指定与其他三人组成一个委员会共同管理。为Hall购入南海公司的股票,是四位委员加Hall的儿子Francis共同决定的,盈亏与牛顿无涉。今天,Hall的遗产投资账簿还保留在剑桥大学档案馆。

还有一个与牛顿理财相关的故事。东印度公司在1724年时,有48位股东拥有的股票价值1万英镑以上,牛顿是其中之一(有1.1万英镑的股票)。三年后他逝世时,这些股票已不在他名下。从中可知,牛顿是个积极的理财者。牛顿逝世后的遗产中,不仅有南海公司的股票,还有英格兰银行的股票和其他金融资产,总额高达3.2万镑,外加不动产,虽然不到富比王公的程度,但对一个独身老人来说,是非常惊人的财富(Westfall,1980)。如果牛顿在南海泡沫中,懂得及时收手,离世时应有6万英镑的遗产(赖建诚,2020)。

《红楼梦》有一句名言,用于股票投资是再恰当不过的:“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股票涨了以为还没有到头继续会上涨,我们总是想不起应该适时收手,直到股票跌惨了,走投无路才想起来回头是岸)。牛顿是了不起的科学家,但在股票投资中却并不比普通人高明多少。这与其说股市太凶险,还不如说人性的弱点,要完全战胜它,实在困难。

(作者丁骋骋为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金融和金融史等。)

开心小黄人
1 楼
啊。第一次见这种稿子。是何目的
X
XXyourOO
2 楼
我擦,牛顿时代人家已经有股票这些概念了呀。中国自明代以后,真的就开始陷入全面停滞,开始被西方文明越甩越远了。
莱德土著
3 楼
那个时候的英镑也是金本位,约等于7克黄金,后来慢慢就拉胯成这个样子了
独孤苍狼
4 楼
牛顿是伪造出来的!根本不存在!!!所以,说他“炒股”亏一亿英镑也可以! [1评]
砍瓜切菜侠
5 楼
中国的不肖子孙对真实存在过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不顶礼膜拜,反而相信西方的邪门外道杜撰出来的虚幻人物,真是民族的大不幸!
X
XXyourOO
6 楼
本日历史小科普: 个人总结了一下公元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的东西方的几个关键时间点的对比: 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此时中国是明弘治五年 公元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此时中国为清康熙二十六年 公元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十三个州一致通过的《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出现在世界上,此时为清乾隆四十一年 公元1799年,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病逝,终年67岁,此时为清嘉庆四年,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与乔治·华盛顿在同一年去世,终年89岁 公元1865年,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发表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提出了描述经典电动力学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此时中国为清同治四年,在这一年,清军名将僧格林沁在与捻军的战斗中被捻军杀死。 公元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在美国完成了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证明光速在不同惯性系和不同方向上都是相同的,由此否认了以太的存在,从而动摇了经典物理学基础,成为“近代物理学晴朗天空中的两朵小小的乌云”之一(另一朵乌云为1900年 - 1905年,基于经典力学概念推导出的瑞利-金斯公式,预言黑体辐射强度会随着热辐射频率的增加而趋于无穷大,明显与实验结果不符,成为“紫外灾难”),此时中国为清光绪十三年 公元1900年,马克斯·普朗克建立了黑体辐射定律的公式,成功的解决了“紫外灾难”,成为量子力学的开端, 此时中国为清光绪二十六年,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义和拳”运动,慈禧太后下令,同时向所有列强诸国宣战,导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清朝迅速战败,并于一年后被迫签订极其屈辱的《辛丑条约》。 公元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了划时代的著名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以及著名的质能方程E = M·C·C,此时中国为清光绪三十一年。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和慈禧太后,于三年后的1908年在前后两天相继去世。 公元191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了划时代的“广义相对论”,指出万有引力的根本是源于能量分布引起的时空弯曲,此时中国的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切过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并于83天后在举国的声讨声中,惨淡落幕。
砍瓜切菜侠
7 楼
中国人要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感到骄傲,不要长了洋人的志气,这关乎我大清国运。必要时要让国民组团抗击洋人的邪术。
N
Nexs
8 楼
2万英镑,放在现在,得多少钱啊
N
Nexs
9 楼
哈哈,你这是讽刺我皇近平!
X
XXyourOO
10 楼
红灯照, 天下笑, 先杀洋人, 再灭洋教!
X
XXyourOO
11 楼
上一次中国与西方世界拉开的最大差距,是在1915年,这一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同年,袁世凯窃国称帝,定国号为“中华帝国”,改元“洪宪元年”。在那之后,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追赶西方的艰辛努力,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到2013年随着已掌权11年的习近平,顺利再次连任,恢复了终身制,正式宣告失败! [1评]
莫搞
12 楼
文科生看来也就只会看着历史书讽刺一下现代人 中国的科学技术几十年就赶上几百年的差距了 同时代差不多落后的国家多了去了 现在咋样
X
XXyourOO
13 楼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是父母花钱刚送出来的小留,对么?🤦‍♂️
N
Nexs
14 楼
高度赞同你的观点。 要不连李克强都说:黄河之水不能倒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