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富先老,人口危机:一个“世界从未见过的中国”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月20日 11点58分 PT
  返回列表
71656 阅读
31 评论
纽约时报中文网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副总理刘鹤试图给全球投资者吃上一颗定心丸,他强调中国的疫情已经趋于稳定,经济将实现整体性好转,并将仍然坚持对外开放。但刘鹤面对的是一群狐疑的观众:中国确实需要世界,但一个经济发展疲软、政策任意摇摆的中国对世界来说还像以往那么重要吗?

受严格的封控政策影响,去年中国经济遭遇了巨大挫折,全年3%的经济增长率是自1976年以来最令人失望的表现。中国刚刚公布的人口数据更是雪上加霜:2022年中国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这是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的第一次。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专门研究中国人口统计学的社会学教授王丰对时报表示:“从长远来看,我们将看到一个世界从未见过的中国,中国将不再拥有年轻有活力且不断增长的人口。我们将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老龄化和人口萎缩的国家。”

时报分析认为,中国的人口危机可能将深刻地重塑全球经济。多年来,中国庞大的劳动力大军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也为全球经济引擎提供了动力。而当中国的适龄工人日益减少,制造业将更加青睐像越南、墨西哥和印度这样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

这样的转移已经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发生。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和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影响,全球零售商已经开始努力分散风险,将供应链向别的国家转移。当从中国发货的集装箱动辄要耗费一两个月才能到达美国时,家门口的墨西哥制衣工厂成了更直接的选择。甚至连被视为制造业金字塔尖的高科技电子产品都不再由中国垄断,苹果在越南生产iPad、在印度制造最新款iPhone,微软的Xbox游戏机和谷歌的Pixel 7手机开始从越南发货。中国在产业实力和劳动力方面仍然拥有强大优势,但企业正在发掘中国以外地区的巨大潜力。一位帮助海外客户寻找建厂用地的商业地产公司高管对时报说:“如果你来到越南,你满眼看到的都是能量,对于一个没有去过这个国家的外来者来说,他们可能会有些震惊。”

人口萎缩对中国经济本身的影响更直接,也更为紧迫。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格曼指出,劳动适龄人口减少的社会往往会经历持续的经济疲软。中国刚刚逆转了封控政策,将经济增长重新列为优先事项,虽然一线城市最近逐渐恢复了人气,但眼下的商业环境也如同得了一场不算轻的新冠,大病初愈后暂时没法大展拳脚。在大规模封锁期间,消费者支出和出口增长遭到抑制,中国经济变得更加依赖不景气的房地产行业。而人口增长是住房需求的主要驱动力,出生率下降对中国房地产行业构成了重大威胁。更长远来看,劳动力减少意味着中国的养老基金面临更大压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政府可能难以为日益老龄化和更长寿的庞大人口埋单。

专家们早就预料到中国的人口危机和对经济的巨大伤害,但提出的解决方案来得太晚、力度也太弱。在周二公布数据后,曾研究过人口问题的恒大集团前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发微博说:“人口问题是未来最重要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任泽平呼吁加大支持生育政策的力度,包括提供生育补贴、提供陪产假、加强女性就业权益保障。这些看起来都是常见的人口刺激政策,但从他微博下面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人们已经厌倦了将个人的生活质量跟宏大的国家“人口红利”挂钩,也对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心有余悸。有评论指出,“那个全国大面积强制流产的岁月其实过去没多少年。”

我本人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曾见证过父母的同事因为生二胎而丢了公职,也见过邻居家大肚子阿姨有一天突然消失,再出现时并没有添一个小宝宝,整个人从此精神恍惚,很久以后才明白,这位阿姨遭遇了大月份强制引产。到了2010年代,我生育前仍然需要申请办理“准生证”,在生育第一胎后三个月,我户口所在的广州某居委会就打来电话,要求我必须定期接受妇科检查,以确保没有“偷偷怀上二胎”。每次接到电话时,我都有一种强烈的屈辱感,仿佛自己不是一个有着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个体,而只是一个有可能为计生数据抹黑的子宫。没过多久,中国政府在2016年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2021年又准许生育三胎,我终于不再接到居委会打来的电话。但在经历了政策的巨大转向后,很多像我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已经对生育多胎没了念想。

更年轻的家庭也有很多不生或者少生孩子的理由:生活和工作压力太大、教育和购房成本太高。而女性显然有着更具体也更深切的动机。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社会学助理教授董一格对时报说,中国政策制定者倡导的措施往往忽视了女性面临的社会和经济压力,尤其是来自农村和工薪阶层的女性,这些压力让她们陷入了家庭和工作之间的痛苦束缚。“这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社会工程问题,”她说。“人们把责任归咎于家庭和个人,尤其是那些不愿结婚的年轻女性,但他们却避而不谈国家的角色及其政策。”

有女性网友在微博上指出,中国的人口红利全社会共享,而生育成本到头来完全由女性个人承担。看到徐州丰县八孩母亲的遭遇,听到北京某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在商讨如何对付“挑事”居民时说出了“他的软肋其实是他的儿子”,见证了职场妈妈被边缘化,发现家暴可能只会被轻描淡写当成“家务事”时,中国的人口问题恐怕难有简单的解决方案。

d
diss2
1 楼
中国不重要了 因为在纽约时报报道里 中国都崩溃几十年了
不同声音
2 楼
日韩,欧美已经“人口危机”几十年了!之前还说韩国日本要灭种亡国呢?现在日韩灭了吗?
B
Bnm8
3 楼
未富先老,人口危机:一个“世界从未见过的中国幸福偷着乐梦”
q
qeeee
4 楼
这是好事,世界人口已超过80亿,地球不堪负重,以后因为争夺资源会发生毁灭性战争,地球急需减少人口,不止中国。
鸿
鸿鹄369
5 楼
政策任意摇摆,我今年50岁,出生到现在,从未稳定过政策。从来都是朝令夕改。 [1评]
雁过留声机
6 楼
: 美国吗?
r
rootrootroot
7 楼
早就知道了,只有造谣党和他们的五毛死口不认,诬陷所有人的共识为造谣而已
g
gign
8 楼
其实人口增长也没吊用,现在年轻人都不想进工厂,打螺丝被视为下等的职业。二十出头都在想怎么一夜暴富变网红,或者进体制贪污。干实业的没钱赚,干诈骗的赚到手软。每个年轻人都有一个首富梦,但是大多都是扫地的命。
吧吧吧吧
9 楼
最近狗狗们找到点了。但是,这不正是畜生们所期待的吗? 精神错乱的狗狗。
开心小黄人
10 楼
意识形态写出来的垃圾看都不看
l
lb
11 楼
没完没了啊!这么好心让白妞嫁过来吧。光逼逼不干事就别逼逼。
诚聘板主
12 楼
在中共国,如果不是昧着良心做人,你的孩子估计要举白纸做人。 如果你教育孩子昧着良心做人,估计最后你被坑爹。 所以在中共国生孩子是高风险的玩意。 如果你没有财产留下了给孩子,你有很大概率会被孩子埋怨。 生出女孩子,你更要担心误入歧途。中国到处都是作奸犯科的衣冠禽兽。 [2评]
f
fengfengloup
13 楼
所以你爹妈没良心,生的崽子也没良心。 [2评]
S
ShenLiang2020
14 楼
别忽悠中国人民了 中国人太多了 买不起房子结不起婚 连最基本的恋爱都不需要了 你来跟我谈人口问题? 去你妈的吧
s
sw1799
15 楼
新闻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 造谣媒体!一天3篇谣言,正好一天骗三顿屎! 然后就是狗粮蜂拥而至!疯狂舔屎!
s
snake1101
16 楼
習近平>習禁評>習近貧>習盡貧
归航路
17 楼
先把自己的后院收拾好再去评沦别人!
诚聘板主
18 楼
在中共国分分钟被消失
诚聘板主
19 楼
:
归航路
20 楼
你不要去评沦别人根本你没有机会生孩子! [1评]
c
cc40
21 楼
真他妈扯蛋:中国副总理刘鹤试图给全球投资者吃上一颗定心丸,你算个屁,全球投资者都在加速离开中国
诚聘板主
22 楼
: 被家里养老问题困扰,专家称当前中国独生子女中心理健康问题相当严重 https://club.6parkbbs.com/bolun/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6058053
诚聘板主
23 楼
: 狠!為了直播帶貨,親兒子的命都可以不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M23VPitpMY&ab_channel=%E5%8D%8E%E5%A4%8F%E5%A5%87%E9%97%BB%E5%BC%82%E4%BA%8B
苏浩
24 楼
所以一尊身先士卒及以身作则,誓要干到120岁.
嘿呀嘿呀啊哟哟
25 楼
台湾,韩国出生率全世界倒数第一,第二,日本出生率全世界倒数。是不是因为自由民主选举?
m
mike3
26 楼
“一妻两夫“应定为习包子的千年大计
E
Edmondon
27 楼
SB狗粮媒体操你妈B的心,自己那么多难民还没搞定呢
吃斋念佛大灰狼
28 楼
中国人口有14亿,你却在这给我谈人口危机,当我傻。
沙子沙子
29 楼
👍👍
q
qingu
30 楼
哪一天台巴子不适谣诈骗了,中国可能真有麻烦了!
无视生非
31 楼
有这些繁华媒体天天盯着,中国想变坏都难,只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