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山海经:《妖怪食用指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26日 11点24分 PT
  返回列表
60720 阅读
7 评论
二更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山海经》是一部关于神话传说的奇书、怪书。

全书山经5篇,海经13篇,总计3万多字。这3万字,包含了天文、地理、神话、宗教甚至各类动植物和矿产,假如用一些关键词来定义《山海经》,那它是华夏诸神志、是洪荒地理图、是巫术祀典、是志怪故事合集、本草图典、矿物石谱以及养生版上古神兽食用指南。

书里无论写什么奇物怪兽,里面一定要注明是否可食用,味道如何,吃了有什么效果,有些人翻阅《山海经》宛如在看食谱。

以上不过是《山海经》中数百种神兽里的十种而已,那些或奇形怪状,或憨态可掬,甚至凶神恶煞的动物们,最后都逃不了一句话,食之如何如何,看得出养生在上古时期就已经风靡。

儿时便将《山海经》奉为最心爱的宝书的鲁迅先生就曾说过:

中国并无含有神话的大著作,其零星的神话,现在也还没有集录为专书的。我们要寻求,只可从古书上得到一点。而这种古书最重要的,便属《山海经》。

不过《山海经》通篇都是古文,阅读起来并不容易,根据前辈们的经验,阅读《山海经》时大可以将浏览与精读相结合,进行碎片化阅读。如果要了解地理,可以从《山经》读起。如果对神话感兴趣,则要从《海经》入手。想要进一步加深印象的话,可以依照书中的记述,尝试绘制地图,或者根据书中的线索去了解动植物的分类。

除了数百种神兽外,《山海经》里那些用神话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文字,是华夏民族最初的“文化遗迹”,书中对于山川风月、神人异兽、生死超脱的理解,是独属于我们的文化内核。

 

如果发愁不知道读什么书,不如翻开《山海经》,进入上古神话世界。

f
freesca
1 楼
我觉得中国人对吃的执着可能真是从祖上传下来,刻在DNA里的
g
greentee
2 楼
这。。。。就连神怪故事也非要写个食用效果。。。真是爱吃呀
可乐兑雪碧
3 楼
然后有个啥病,就是广东人的锅
r
realSTFU
4 楼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就是老祖宗说的啊~ 估计你兄弟姐妹不多或者家境很好~反之,你就了解其中的意思了~
脑油小生
5 楼
九尾狐其实就是浣熊,九尾是指尾巴有九节。浣熊尾巴上的环状毛色让古人误以为它的尾巴有很多节。赤鱬(人面鱼)现在澳大利亚外海仍然存在,是一种粉红色的鱼,很象个长着大鼻子的人脸。
马三立
6 楼
神兽应该不好吃,皮糙肉厚
B
BTY2684
7 楼
可惜狗粮放弃之源自上古的口腹之欲,改行吃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