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产家庭的小孩出国留学 注定是一场幻灭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9月28日 14点38分 PT
  返回列表
68249 阅读
13 评论
TD北美留学进化论

出国读书开销有多大,每一个留学家庭都深有体会,除了学费、生活费还有各种隐藏开销,一年下来50万都算克制的,现如今的留学相较于投资属性,实则更像是一款消费产品。所以对于普通中产家庭的小孩来说,留学更像是一场闯关游戏,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父母对此一窍不通,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下面跟着主页君一起来看看中产小孩留学的生活吧~

出国留学前,大家肯定都多多少少抱有美好的想象,梦想着遍地的机会,无限的可能和毕业后一片大好的就业选择……

出国留学后,这些想象真的成为了现实吗?对于不少人来说,或许并没有。

困难模式的关卡

对于A同学来说,自从决定要留学后,一切事情好像都进入了困难模式。

她成长在二线城市,从小到大上学都是在家附近的学校,高中离得稍微远一点,是市重点,在当地还算是有名气,不过往届毕业生高考的结果放在全国不太够看。高中有个国际部,虽然还没开设几年,但是往届毕业生的去向好像很好,有英国和澳洲名气挺响的学校,那时候她也不知道,那些学校的申请难度其实不太高,也没有多么好。

她心中的向往越积越多,不由自主地想象起国外大学自由、活跃的课堂和毕业后赚着国外可观的工资,于是开始认真地考虑起留学这回事。她的家境在小城市还算可以,能负担得起国外大学本科的费用,父母一向开明,支持她的决定。

于是,高一和高二之间的暑假,她正儿八经地开始准备留学的事情。第一关是考托福和标化,她一向学的是哑巴英语,在口语方面总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她没有转去国际部,因为国际部一年的学费比体制内高很多很多。高中课内的课程不能完全放下,她只能写完作业,深夜去宿舍的阳台上练口语。她不敢太大声,怕吵到舍友,而且冬天的时候,待在阳台上的时间一长,耳朵和手都冻得发疼。

好在努力有成效,虽然最终还是没考上25分,她总算把总分刷到了一个自己满意的分数,SAT也是差不多。真正的困难到临近申请季的时候才来,非一线大城市的留学支持资源有限,她的父母更是对此一窍不通,想帮忙也有心无力,她只能自己调查,通过网上的广告顺藤摸瓜,签了个当地的留学中介机构。

机构的位置离她家很远,每次去和中介面谈,她都要转三辆公交车。盛夏的阳光猛烈,想乘的车迟迟不至,她等在站台又热又急,后背的衣服几乎被汗全打湿了。她每次争分夺秒地赶路,只为了多争取一些和申请导师以及文书导师交流的时间。

她也是在那段时间里,第一次知道了知乎美本申请贴的存在,看到能进哈耶普斯麻的大佬金光闪闪的履历,她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他们做的很多科研活动,参加过的很多比赛,她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

就算绝大多数大学都不会仅仅根据标化成绩拒绝一个申请者,看似遍地是机会,看似大学能真正看到每个人的闪光点,可是它们也通常不会因为高分就接受一个申请者,能下功夫的地方太多了,录取通知书的背后也有着另一个形式的明码标价,有着父母的财富和人脉的铺垫。如果说申请是一个困难模式的游戏关卡,那么有人穿着满级装备,她则是刚出新手村的初阶玩家。

这些差距难以弥补,她难免焦虑,有过许多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左右睡不着,她爬起来把主文书又修改了一遍。凌晨两点,看着明亮电脑屏幕上精心构思的每一句话,她又疲惫又满足,突然好似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别想太多,就往前走吧!

她好歹加入了这场游戏,便有与所有其他玩家同台竞技的资格,努力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就算成不了MVP,她起码能走得远一点。

关关难过

 

A同学申请到了一所Top30的学校,近些年势头很好,入学前她看在校生的vlog,有过许多的期待。然而,进了学校她才发现也有不少教不好课的教授和动辄几百人的大课,至少40%的知识要靠自学,考虑到学费,实在是性价比不高的奢侈品。

埋头做着和教授上课内容基本不搭边的作业,她有过怀疑人生的时刻,好在结果不算差。大学的前两年,她拼尽全力地学习,拿了满绩。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她去学校的Career Center参加辅导,一遍遍地修改简历,每天雷打不动地按时查看LinkedIn和Indeed等求职平台上发布出的新实习岗位,看到适合的就申请。

最开始是焦虑收不到面试,随着简历的改进,她慢慢地得到了回音,又因为过不了面试而失落。留学几年,她说英语已经比当年磕磕绊绊躲在宿舍阳台上练口语的自己好了太多,但她还是不自信,面对面试官总是怯场,一慌神就发挥不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每次结束面试,她都会懊恼,但懊恼本身无意义,她缓过神后,会逼着自己去面对,趁记忆还鲜活,做详细的总结和复盘。熬过了漫长的得不到肯定的时期,她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份实习Offer,不久后又有了第二份、第三份……她终于有了选择的余地,大三的暑假拖着两个大行李箱搬去陌生的城市,在一家她很喜欢的公司实习,认识了很好的组员和组长。

原本组长几乎都打了会给她Return Offer的包票,可不久后来到了2022年下半年,美国科技产业大裁员,原本看似欣欣向荣的就业市场似乎一下子变了天,她待过的那个组一整个被裁,Return Offer自然跟着泡汤。

2023年,是她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年。她做过三段实习,简历早就比从前好了不知多少,可到处都在裁员,开放给New Grad的岗位少之又少,她提交的工作申请大多石沉大海,200份中能有1份收到回应就不错了。好不容易拿到了两个面试,她自认自己的表现出了最佳水平,却无一不被Ghost一个月,最终被一封冷冰冰的邮件通知岗位找到了更好的申请人。‍

那年夏天,‍‍她毕业了,她还没有工作。

没有得到好的结果,留学真的有很大的意义吗?到了海归不再稀有的年代,留学生的身份对回国找工作的帮助并不大,她用掉了家里积蓄的大半来到美国,抱着孤注一掷的心态,是真的想要一个好的结果,尽快把留学的成本赚回来。

关关过

 

被困在小小的出租屋房间里,无望地投着简历的时候,她忍不住想象另一种人生——假如她当初留在国内,安心地参加高考,以她从小到大都在班内名列前茅的成绩,会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她当然得不到答案,毕竟人生没有重来一次的可能,可是她也无法轻易地否定经历过的所有事情的价值——2023年底,她上岸了一份不好也不坏的工作,换笔记本电脑时翻到了几年前备考托福时做的笔记,突然间愣了很久。

原来五、六年前的她连那么常用的单词都不认识,那么简单的句子都读不懂,一句完整的长句都说不出;原来刚来美国的时候,她连餐厅都不太敢去,害怕点餐时听不懂服务员说的话;原来在两年前的几场面试之前,她会紧张到发抖反胃,大脑一片空白……

而如今的她,已经从大学以GPA 4.0毕业,能流利地说英语,能自信地与面试官侃侃而谈。尽管结果没有期望中那样好,但至少她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所谓“好的结果”就和“成功”一样难以定义,也许她算是得到了“好的结果”,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这一路上她遇到了无数艰难险阻,有过成功,也有过更多没完成梦想的遗憾……‍无论当下看上去多么难以克服的困难,到头来也成了过去时。

人生最难的莫过于选择,而大大小小的选择环环相扣,正确性只有到了生命真正的终点才能盖棺定论,谁能说得清呢?她或许是做错了选择,但她依旧关关难过关关过,这给予了她莫大的底气,将来能有勇气踏上每一条未知的路。

未来又将通往何方,前路还会有多少风风雨雨呢?管它呢。

她可能不会赢,但她一定不会输。‍

写在最后:

 

小伙伴们在留学路上一定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吧,坚持走到今天真的辛苦啦!大家都没有输!

C
Cup3
1 楼
那是孩子不行,80年代真正的留学生很多就是普通工农子弟,现在很多就是靠钱,学生不行啊,好的学生靠自己努力就能成功。毕业直接回国那就不要想钱的事了,国内企业看不上你。
C
Cromwellgm
2 楼
写文章的人,从来没有留过学:1)毕业生大部分是通过,学校内部的招聘网申请的。用人公司,通过学生的实习成绩和四年的大学成绩,决定是否录取。2)有工作经验的,以LinkedIn 上工作经历,授权职业审查公司去,鉴定工作经历。…….有本事能力,工作都有自己挑选的余地……
S
Sleepyjoebd
3 楼
还有个出路是嫁个ABC。
a
azkaban
4 楼
出国是为了移民,如果为了回国就业真没什么必要。 本科难找工作就接着硕博连读吧。
千奇百怪党
5 楼
他父母是绝对输了。化了全部身家,女儿在国外鞭长莫及,老俩口还得等女儿入籍,申请移民,路长着呢。
王建西
6 楼
胡说
C
Cadia
7 楼
而如今的她,已经从大学以GPA 4.0毕业,能流利地说英语,能自信地与面试官侃侃而谈 废物,整了这么多下来就一个流利说英语跟面试不打磕巴。。。
c
cyyccy
8 楼
不出国,在双一流本科毕业就业率不到15%的国内啃老啃到退休年龄么?哦,退休年龄也延迟了。。
k
kk1977
9 楼
留学后在美国找到好工作的大多是普通人家子弟,凭能力上去的。反观官二代富二代回国的多。你找不到工作还是你能力不行。
龙珠雷达
10 楼
在国外读硕读博工作移民结婚买房买车生娃,收入稳定不内卷,不是挺好的吗?
s
silentfire
11 楼
留学后还要回国找工作,大概率是回不了本吧,留在国外发展的话,回本压力并不大吧
E
Edmondon
12 楼
大多数是家长文化程度有限,基因一般,小孩读书不好企图出国翻身,结果就是大多数变废人
君均臣诚
13 楼
这标题,胡说八道,顶层2000万送孩子出来,才是灭顶式毁灭,海外很多中产家庭,都是孩子自己打工,熬过来,最终都会成才,这是海外的常态,怎么会灭亡呢!只有那群开着法拉利,成天游手好闲的,才是废物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