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跟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试图扮演乌俄战争斡旋者角色,也呼应其日前提出的一份最新的全球性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官媒《求是》杂志称这份文明倡议是“应时而生的中国方案”,但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用文明包装独裁,正一点一滴地将中国价值观挹注到国际秩序里,而且外交战略也转为更加积极主动,目的就是在美中竞争的大环境下,希望可以影响并拉拢第三世界,好让习近平在国家主席的第三任期里,拿出中国成为全球领导地位的政绩。 3月15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内容涵盖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重视、重视文明传承与创新,以及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等四点。 分析人士表示,习近平在两会清理完反习势力后,现在可以有更多的力气放在处理外交事务上,尤其是应对美国与西方世界的围堵与打压。 道德制高点 台湾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教授赵文志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习近平必须在第三任期拿出政绩来实现其所谓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追求让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领导者,而中国在建构世界领导权的过程当中,需要有一个道德制高点来作为支撑。 他表示,中国要能提出一项可以去吸引全球、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以建构中国的软实力。若从“全球文明倡议”的内容来看,其所强调文明的多样性,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其他人身上,是北京方面强调的重点。他说,这很明显就是针对美国而来,因为美国长期以来就认为自由、民主、人权是一种普世价值,是全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统一价值观。 赵文志说:“显然地,他(北京)当然是要去挑战美国的价值观,透过这样的方式去建立中国大陆在全球的一个领导力,特别是针对第三世界。” 赵文志认为,习近平的文明多样性价值观对第三世界,特别是跟中国一样同属专制独裁的国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加拿大时评人文昭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持相同看法。他表示:“基本上,(全球文明倡议)就是在中共受到孤立的情况下,他想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所发出的,这种倡议它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这个世界上的第三方势力(未明确亲美或亲中的势力)。“ 找寻第三势力市场 加拿大时评人文昭表示,全球文明倡议就是中共发明的一个新词,但内容空洞无物,其内涵跟中共1950年代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异曲同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诉求的对象是当时二战之后新独立出来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国家,因为那些国家对欧美不信任,欧美原先是他们的殖民主、宗主国,所以中国想把这些新兴国家拉到自己的阵营。 他说,而当今这个文明倡议也是针对西方围困俄罗斯的情况下,因中国已经用行动表明它是俄罗斯的盟友,所以希望能从世界上反对欧美的第三方势力当中,找寻自己的市场。 中国官媒人民网3月22日汇编了习近平近年来在各种场合提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谈话。中国官媒《求是》杂志称,全球文明倡议是“应时而生的中国方案”。香港媒体“香港01”则用“习近平的国际新秩序宣言”来形容这项倡议。 很多网民对中共的“全球文明倡议”大加嘲讽。有的说,“独裁国家的独裁者提文明倡议?先看看之前撕毁的西藏和平协议和中英联合声明吧!”;也有的说,“世界第一流氓向国际社会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国际社会的重大安全警讯”;还有人说,“中共把专制制度打扮成世界文明的一部分”等。 分析:用文明包装独裁 文昭表示,全球文明倡议本身其实就很值得中国人民反思,因为他们可以去看看自己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文明环境,可能在网上随便发个帖子就被禁言、被炸号,可是中国政府还要去对全球号召文明,“实在很讽刺”。 文昭说,实际上,中共从来不拒绝西方的技术文明,也不拒绝西方的享乐文化,甚至西方的金融体系也不拒绝,中共唯一拒绝的就是西方的自由、民主与法治、人权。因此,中共提出所谓的全球文明倡议,实际上是反普世价值观的倡议,虽然中共有一套漂亮的说词,说要彼此尊重、重视价值观多元化,但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这个世界上要有我中国这个独裁专制的一员存在”,甚至中共把这种独裁专制当成一种文化,但它其实并不是文化,而是中国进步的一个很大障碍。 文昭说:“也就是说,他以价值观、文化为由,包装的是这个专制者、极少数人的利益,是和整个国家民族利益相抵触的。” 在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之前,中国居中斡旋促成中东宿敌沙特与伊朗重新建交。对北京来讲,这无疑是外交上的一大胜利。在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之后,习近平又紧接着出访俄罗斯跟普京总统会面,试图充当乌俄战争的“和平使者”。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习近平在两会后希望能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背景若放在上述脉络下来理解,最为适当。 专家:文明向来是中共的口号 庄嘉颖还说,文明向来就是中共的一个口号,这个口号在胡锦涛任期的尾端,与习近平刚接第一任国家主席期间,其实是更显著地被提及,现在可能是因为中国觉得在国际上除了一些法律和政策的主张外,还要追求更高层级的目标,以显示中国拥有带领全世界的一种至高地位。 庄嘉颖说:“这个也跟他之前推崇中国是一种文化和道德的中心有关,就是在习底下,中共一直强调中国对于整个世界的某种贡献,他或许是在这种思维底下,产生这个世界文明倡议。” 这项文明倡议是继习近平在2021年9月于联合国大会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及2022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之后,第三份以全球为名的全球性倡议。 外界认为,习近平推动全球文明倡议,是向世界发出现在及将来的国际秩序规则将由中国来制定的信号。 对于中国要重新制定国际秩序规则的企图,去年10月白宫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就说,“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的竞争者,也逐渐拥有经济、外交、军事和科技力量来日益推进此一目标。” 白宫国家安全会议发言人科比(John Kirby)日前在美国电视节目受访时也说,习近平访俄罗斯是中俄在尝试撼动国际秩序。 被指挑战国际秩序 赵文志认为,中国一系列的全球性倡议是有系统地在输出中国的价值观:“它(北京)一步一步地在试图建立中国在世界的领导权,然后也为国际秩序、国际体系里面,把中国的想法观点一点一滴慢慢地注入到这个里面来,然后也许从量变会达到质变的效果。” 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在面对美中关系已经陷入到长期的战略竞争,并且很难逆转的复杂局势下,中国正建构一个能凸显自己独特立场的世界观,以形塑一个更有利于北京的外部环境,并呼应到它的实际外交作为,更重要的是掌握国际话语权。 他表示,自去年9月疫情趋缓后,中国的对外政策也明显变得比较积极主动,并试图跟各种全球性倡议相互结合,比如习近平在去年9月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紧接着出席G20(20大工业国)还有APEC(亚太经济合作)峰会,然后又出席中东的“三环峰会”,跟很多全球重要的领导人实体面对面互动。 对外环境塑造更积极主动 李大中说,对习近平而言,第三任国家主席任期的最关键议题,还是处理所谓的大国竞争,以及如何去应付美中关系的挑战,所以才会接续又有沙伊复交与习普会发表中俄联合声明。他说,美国过去在中东的影响力,是一举一动都动见观瞻,“但现在可以看出,北京正在做一些类似的尝试,包括乌俄调停人的角色。” 李大中并表示,未来美中较劲不只是在经贸、科技、军事、安全等硬领域,软实力也是双方较量的重要场域;就地区而言,则包括中东、拉美、亚太以及欧洲等地区。 李大中说:“所以整体看起来,我觉得一方面他(习近平)是一个领导人外交,那一方面其实反映出在第三任里面、在对外环境的塑造上,感觉起来他更积极发挥他的主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赵文志说,当中国把全球性倡议付诸实际行动,成功调解过去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没有办法解决的区域性冲突和国家之间的冲突时,自然会让国际社会产生是否西方国家的领导力正在衰退的疑虑,这将使美国在世界秩序的主导权受到很大的挑战,若任其长久发展下去,将会对美国与西方社会不利。 另外一方面,中国官煤对全球文明倡议大加颂扬。新华社一篇题为“总书记首提全球文明倡议意义非凡”文章表示,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青年报另一篇以“全球文明倡议为动荡中的世界带来希望”的文章应声说,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越来越成熟的思想体系。加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用中国智慧、经验和影响力帮助塑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和未来。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跟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试图扮演乌俄战争斡旋者角色,也呼应其日前提出的一份最新的全球性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官媒《求是》杂志称这份文明倡议是“应时而生的中国方案”,但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用文明包装独裁,正一点一滴地将中国价值观挹注到国际秩序里,而且外交战略也转为更加积极主动,目的就是在美中竞争的大环境下,希望可以影响并拉拢第三世界,好让习近平在国家主席的第三任期里,拿出中国成为全球领导地位的政绩。
3月15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内容涵盖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重视、重视文明传承与创新,以及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等四点。
分析人士表示,习近平在两会清理完反习势力后,现在可以有更多的力气放在处理外交事务上,尤其是应对美国与西方世界的围堵与打压。
道德制高点
台湾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教授赵文志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习近平必须在第三任期拿出政绩来实现其所谓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追求让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领导者,而中国在建构世界领导权的过程当中,需要有一个道德制高点来作为支撑。
他表示,中国要能提出一项可以去吸引全球、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以建构中国的软实力。若从“全球文明倡议”的内容来看,其所强调文明的多样性,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其他人身上,是北京方面强调的重点。他说,这很明显就是针对美国而来,因为美国长期以来就认为自由、民主、人权是一种普世价值,是全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统一价值观。
赵文志说:“显然地,他(北京)当然是要去挑战美国的价值观,透过这样的方式去建立中国大陆在全球的一个领导力,特别是针对第三世界。”
赵文志认为,习近平的文明多样性价值观对第三世界,特别是跟中国一样同属专制独裁的国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加拿大时评人文昭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持相同看法。他表示:“基本上,(全球文明倡议)就是在中共受到孤立的情况下,他想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所发出的,这种倡议它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这个世界上的第三方势力(未明确亲美或亲中的势力)。“
找寻第三势力市场
加拿大时评人文昭表示,全球文明倡议就是中共发明的一个新词,但内容空洞无物,其内涵跟中共1950年代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异曲同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诉求的对象是当时二战之后新独立出来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国家,因为那些国家对欧美不信任,欧美原先是他们的殖民主、宗主国,所以中国想把这些新兴国家拉到自己的阵营。
他说,而当今这个文明倡议也是针对西方围困俄罗斯的情况下,因中国已经用行动表明它是俄罗斯的盟友,所以希望能从世界上反对欧美的第三方势力当中,找寻自己的市场。
中国官媒人民网3月22日汇编了习近平近年来在各种场合提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谈话。中国官媒《求是》杂志称,全球文明倡议是“应时而生的中国方案”。香港媒体“香港01”则用“习近平的国际新秩序宣言”来形容这项倡议。
很多网民对中共的“全球文明倡议”大加嘲讽。有的说,“独裁国家的独裁者提文明倡议?先看看之前撕毁的西藏和平协议和中英联合声明吧!”;也有的说,“世界第一流氓向国际社会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国际社会的重大安全警讯”;还有人说,“中共把专制制度打扮成世界文明的一部分”等。
分析:用文明包装独裁
文昭表示,全球文明倡议本身其实就很值得中国人民反思,因为他们可以去看看自己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文明环境,可能在网上随便发个帖子就被禁言、被炸号,可是中国政府还要去对全球号召文明,“实在很讽刺”。
文昭说,实际上,中共从来不拒绝西方的技术文明,也不拒绝西方的享乐文化,甚至西方的金融体系也不拒绝,中共唯一拒绝的就是西方的自由、民主与法治、人权。因此,中共提出所谓的全球文明倡议,实际上是反普世价值观的倡议,虽然中共有一套漂亮的说词,说要彼此尊重、重视价值观多元化,但他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这个世界上要有我中国这个独裁专制的一员存在”,甚至中共把这种独裁专制当成一种文化,但它其实并不是文化,而是中国进步的一个很大障碍。
文昭说:“也就是说,他以价值观、文化为由,包装的是这个专制者、极少数人的利益,是和整个国家民族利益相抵触的。”
在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之前,中国居中斡旋促成中东宿敌沙特与伊朗重新建交。对北京来讲,这无疑是外交上的一大胜利。在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之后,习近平又紧接着出访俄罗斯跟普京总统会面,试图充当乌俄战争的“和平使者”。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习近平在两会后希望能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背景若放在上述脉络下来理解,最为适当。
专家:文明向来是中共的口号
庄嘉颖还说,文明向来就是中共的一个口号,这个口号在胡锦涛任期的尾端,与习近平刚接第一任国家主席期间,其实是更显著地被提及,现在可能是因为中国觉得在国际上除了一些法律和政策的主张外,还要追求更高层级的目标,以显示中国拥有带领全世界的一种至高地位。
庄嘉颖说:“这个也跟他之前推崇中国是一种文化和道德的中心有关,就是在习底下,中共一直强调中国对于整个世界的某种贡献,他或许是在这种思维底下,产生这个世界文明倡议。”
这项文明倡议是继习近平在2021年9月于联合国大会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以及2022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之后,第三份以全球为名的全球性倡议。
外界认为,习近平推动全球文明倡议,是向世界发出现在及将来的国际秩序规则将由中国来制定的信号。
对于中国要重新制定国际秩序规则的企图,去年10月白宫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就说,“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的竞争者,也逐渐拥有经济、外交、军事和科技力量来日益推进此一目标。”
白宫国家安全会议发言人科比(John Kirby)日前在美国电视节目受访时也说,习近平访俄罗斯是中俄在尝试撼动国际秩序。
被指挑战国际秩序
赵文志认为,中国一系列的全球性倡议是有系统地在输出中国的价值观:“它(北京)一步一步地在试图建立中国在世界的领导权,然后也为国际秩序、国际体系里面,把中国的想法观点一点一滴慢慢地注入到这个里面来,然后也许从量变会达到质变的效果。”
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在面对美中关系已经陷入到长期的战略竞争,并且很难逆转的复杂局势下,中国正建构一个能凸显自己独特立场的世界观,以形塑一个更有利于北京的外部环境,并呼应到它的实际外交作为,更重要的是掌握国际话语权。
他表示,自去年9月疫情趋缓后,中国的对外政策也明显变得比较积极主动,并试图跟各种全球性倡议相互结合,比如习近平在去年9月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紧接着出席G20(20大工业国)还有APEC(亚太经济合作)峰会,然后又出席中东的“三环峰会”,跟很多全球重要的领导人实体面对面互动。
对外环境塑造更积极主动
李大中说,对习近平而言,第三任国家主席任期的最关键议题,还是处理所谓的大国竞争,以及如何去应付美中关系的挑战,所以才会接续又有沙伊复交与习普会发表中俄联合声明。他说,美国过去在中东的影响力,是一举一动都动见观瞻,“但现在可以看出,北京正在做一些类似的尝试,包括乌俄调停人的角色。”
李大中并表示,未来美中较劲不只是在经贸、科技、军事、安全等硬领域,软实力也是双方较量的重要场域;就地区而言,则包括中东、拉美、亚太以及欧洲等地区。
李大中说:“所以整体看起来,我觉得一方面他(习近平)是一个领导人外交,那一方面其实反映出在第三任里面、在对外环境的塑造上,感觉起来他更积极发挥他的主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赵文志说,当中国把全球性倡议付诸实际行动,成功调解过去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没有办法解决的区域性冲突和国家之间的冲突时,自然会让国际社会产生是否西方国家的领导力正在衰退的疑虑,这将使美国在世界秩序的主导权受到很大的挑战,若任其长久发展下去,将会对美国与西方社会不利。
另外一方面,中国官煤对全球文明倡议大加颂扬。新华社一篇题为“总书记首提全球文明倡议意义非凡”文章表示,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青年报另一篇以“全球文明倡议为动荡中的世界带来希望”的文章应声说,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越来越成熟的思想体系。加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用中国智慧、经验和影响力帮助塑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