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作假又如何?我就喜欢瑞幸的便宜咖啡,有错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5月25日 12点0分 PT
  返回列表
76029 阅读
53 评论
苏宁金融研究院

本文由“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实习生桂豆豆,首图来自壹图网。

5月19日,瑞幸咖啡称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退市通知。

不出意外,这家上市刚刚满1年的“资本神话”,就要在纳斯达克画上一个句号。

有趣的是,朋友圈里又掀起了一波挤兑式购买的热潮,大家纷纷晒出小蓝杯,并调侃道:

“再不多喝几杯瑞幸,我的2.8折优惠券就用不掉了。”与再一次掀起购买热情的消费者截然不同,绝望的投资者用脚投票了。

5月20日,瑞幸咖啡开盘暴跌50%。

有意思的是,网络上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大家,作为消费者,我们不应该去支持一家财务造假公司的产品。支持一家财务造假公司的产品,是不道德的。

这就引申出了一个十分具有争议性的辩题:如果一个企业因为财务造假违背了诚信道德和市场规则,但其产品却物美价廉、值得信赖,我作为消费者,还要去支持它的产品吗?

张爱玲的一句话与此次消费者的态度不谋而合:

“身边的事比世界大事要紧,因为图画远近大小的比例,窗台上的瓶花比窗外的群众场面大。”

22亿财务造假&消费者的购买热潮

4月2日晚,瑞幸咖啡自曝22亿元收入的财务造假。消息一出,瑞幸股价暴跌80%,市值急速缩水,沽空机构获利。

4月7日,瑞幸咖啡宣布停牌。

5月19日,瑞幸咖啡公告称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退市通知,公司计划举行听证会。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黑天鹅,在资本市场上引起了“地动山摇”。SEC(美国证监会)警告提示中概股风险,纳斯达克收紧上市标准,美股上百只中概股一片绿油油,卷入信用危机的风暴。事件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更是损害了中概股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也会加深美国资本市场会对中概股的偏见,加大了后续中国公司在美上市的难度。

然而,在资本市场遭受重击的至暗时刻,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舆论爆发的第二天,即4月3日,瑞幸咖啡订单爆满,瑞幸咖啡APP、小程序全线崩溃,线下门店客流量也比平时暴增很多。财经媒体福布斯在4月3日的采访中发现,瑞幸咖啡的负面消息并没有对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影响。记者在瑞幸咖啡中港汇门店、太阳City门店、嘉里不夜城门店前随机采访了二十几位消费者,83%消费者称已得知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事情,94%的消费者称财务造假不影响对瑞幸咖啡产品的认可。

受访的绝大部分消费者认为:

“对于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来讲,只要瑞幸咖啡的味道不变,优惠不变,品质依然能保证,对我没有什么太大影响。”网络上甚至有人戏称瑞幸咖啡是“民族之光”,“割美国人的韭菜请国人喝咖啡”。

当然,市场上还有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声音。有部分消费者认为,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的性质之恶劣、影响之大都超出想象。连中国证监会都表态“对财务造假表示强烈谴责”,你我作为消费者怎么能不谴责呢?消费者应该摒弃这样三观不正的企业,更不该支持它的产品。正如新华社所评“敬畏市场规则,诚信方得长久”。

毫无疑问,这种声音是正确的。财务造假的行为是一种违法犯罪,是该遭到唾弃的。但有趣的是,消费者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态度分歧?甚至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对瑞幸咖啡“再来一杯”。其实,不难理解:如果从集体利益的大局观来讲,消费者应该对价值观不正的企业坚决说“不”,才有利于整个市场的健康运行,投资者才不会被一次又一次的“割韭菜”;但如果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消费者是逐利的,会倾向于选择市场上物美价廉的商品,消费者并不关心企业的财务是否造假,只关心各种补贴和优惠券是否依然能正常使用。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

回溯资本市场的“个人”与“群体”利益

要想理解消费者在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的抉择机理,首先要理解资本市场是如何处理这种矛盾的。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战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中也是相当精彩。我们都知道,在资本市场高速发展期的公司和公司法,就是一种本着集体和个人利益统一的思想而设计的(虽然现实的发展偏离了这种初衷)。

在资本市场公司法的思想里,有以下几点利益一致性:资本与市场的利益协同性、大户和散户的利益协同、股东会和管理层的利益协同、公司和员工收益上的融合、企业和市场(用户)目标的一致、企业和社会福利的协调。从资本到市场,从企业到消费者都是一种团结的利益圈,本着这种理念的企业才会有巨大发展潜力。

这些利益协同性在公司法中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1)做市商按照金融原理,让企业股票稳步地跑赢通胀,凝聚更多的散户,让企业获得更多的信用并赢得了发展需要的资源。这本来就是大户和散户的一种利益分享。

(2)股东投资有发展前景的团队,促进和协助企业的扩张,提高投资收益总量,提高前期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达到目标一致,扩张。

(3)高福利凝聚人才,企业通过期权、股权、业绩奖金、年薪制、年休等福利措施,与人才分享企业成长的收益,凝聚人心。

(4)产品的目标是满足市场,提高效率的目标是降低成本,这也使客户和企业的愿望走到一起。

显然,资本市场并没有达到公司法中这样理想主义的自洽。公司为了一己私利牺牲消费者的群体利益的案例屡见不鲜。大户蚕食散户、垄断市场、哄抬物价、产品偷工减料等破坏市场秩序、伤害消费者自身利益的戏法每天都在上演。被割韭菜到麻木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企业行为和资本市场的信任已经瓦解。信任机制已然崩塌,消费者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一致性又从何保证?

答案是难以保证。

消费者与资本市场本是一种“你不负我,我不负你”的关系,但是在资本市场一次次为了企业私利而牺牲群体利益之后,消费者对资本市场的失望与不满情绪愈加强烈。这也催生了瑞幸咖啡事件中消费者对“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选择的矛盾。

消费者:个人利益or群体利益?

在市场经济机制中,消费者固然是可以为了群体利益而短暂牺牲个人利益,但是这种做法有一个前提: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达到一致,且在服从集体利益后个人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即集体大于单干,最终收益大于牺牲的成本。

那为什么在瑞幸咖啡事件中,投资者选择了追求个人利益呢?

这是因为资本市场在追求所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一致化”的过程中,本就积存了很多顽疾,更是把这种信任危机带给了消费者。那么当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若消费者优先服从群体利益,将会面临以下问题:

1、选择群体利益时产生的机会成本。这意味着消费者在选择群体利益的同时,会面临个人利益损失的可能性。在瑞幸咖啡事件中,消费者从大局观出发,就该和投资者一起抛弃瑞幸咖啡,对此类丑闻缠身企业的产品坚决说“不”,从而助力市场秩序的健康运行。但若做此抉择,就白白损失了手中的折扣券,丧失了在使用优惠消费时的精神快感,甚者,可能平添一笔不得不去买更贵的咖啡而带来的潜在金钱“亏损”。

2、服从群体利益后追求的“长远利益”是否可靠。我们都接受过类似的教育,遵从个人利益是目光短浅,服从群体利益才是长久之计。那么当消费者放弃个人利益、不再追捧瑞幸咖啡、加速败德企业淘汰,并期盼资本市场越来越好之后,消费者个体在未来是否还能享受到这资本市场的长期红利呢?这个问题是没有保证的,消费者也会存疑:我牺牲个人利益换来的“长远利益”说不定又回到了资本家的手里,那我为什么不抓住肉眼可见的短期利益呢?

3、资本市场集体不能有效维护消费者个体。如果把国际资本市场看作“群体利益”的一个整体,在瑞幸事件中,消费者则认为个体自身与美股市场的利益相关性不大。如果放弃消费瑞幸咖啡,固然会有利于美股市场,但是美股市场并不会有效维护你我个人的消费者利益,甚至美国资本市场的造假丑闻也曾经给整个国际市场、给每一个消费者带来重创。严格来说,不管是国际市场还是美股市场,其实都是和每一个消费者息息相关的,但消费者在做决策时毕竟不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也是无可厚非。

以上这些问题如同深壑一般,横在消费者和资本市场之间,在这种“资本市场与消费者的畸形互动”中,消费者选择短期的个人利益也就可以理解了。

另外,从集体主义的原则性来探讨瑞幸咖啡事件里消费者的选择也是有理可循的。集体主义原则虽然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提倡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但并非主张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牺牲个人利益,这种自我牺牲应该是有条件的必要牺牲。

集体主义原则中认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而个人利益又是正当的,在其他条件下是可以得到满足的,而在此时此地,不牺牲个人正当利益,集体利益就无法实现时,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要求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从瑞幸咖啡事件来看,首先,消费者认为“用优惠券购买瑞幸咖啡”这个正当利益目前是很难被替代的;其次,这个消费行为并没有到“不牺牲正当利益,集体利益就无法实现”的程度,所以消费者认为自己去挤兑式消费咖啡是一种个人自由和权利,并没有什么不妥。

瑞幸事件里消费者的选择重要吗?

既然消费者在资本市场的动荡中选择了维持个人利益,继续支持瑞幸咖啡。那么这种与投资者截然相反的选择在市场中又具有怎样的分量呢?

毋庸置疑,消费者行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消费者的选择一直都是筛选产品、选优逐劣的重要一环,但这种有效筛选机制的前提是市场为非垄断状态。当市场接近完全竞争时,消费者才会有足够的选择权,才能够将目光放在服务好、质量高、价格实惠的产品上。在瑞幸咖啡之前,国内的咖啡饮品市场中基本上是星巴克一家独大,消费者没有太多的选择。所以,此次消费者才会对瑞幸咖啡有一定的“留恋情绪”。

那如何看待此次情景下消费者的选择呢?辩证地看,在短期和长期效应下,消费者在瑞幸咖啡事件中的选择将占据不一样的分量。

从短期来看,消费者的认可式消费无法改变瑞幸咖啡退市的结局。回溯过往的财务造假企业,獐子岛、辉山乳业等企业无一不被投资者和市场抛弃。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机制其实会倒逼财务造假的企业做出选择。从目前呈现出的趋势来看,瑞幸咖啡已经被投资者抛弃、被B端客户抛弃、被市场抛弃,但还没有被消费者抛弃。一个很典型的现实是,在“自曝22亿造假”之后至今,小蓝杯上的咖啡杯套再也没有广告的投放,这无疑是一笔极大的收入损失。

那么从长期来看,风波之后,假如消费者依然选择认可瑞幸,那么瑞幸能否再续辉煌?

它的终极结局到底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这依赖于瑞幸前期的品牌效益能否获得大量消费者长期的支持和追捧,也取决于瑞幸在丑闻之后是否拥有企业重建的强大能力。

综上所述,即使瑞幸咖啡有消费者消费热度不减的支持做保护衣,但由于其财务造假违法犯罪的事实已经对市场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瑞幸咖啡近一年的商业奇迹幻想可以说是自此破灭。当然,我们不能轻率地说“瑞幸完蛋了”,到底它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瑞幸事件过后,资本市场和消费者都会进行一定的反思。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人能独善其身。重塑当前资本市场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机制是今后经济体制健康运转的基础。只有改变先前“资本市场与消费者的畸形互动”,才能真正达到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统一。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要想消费者做到为了群体利益而做出长远睿智的选择,企业和资本就应该先懂得“无私才能成其私”这个道理。如此,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缓解消费者的不满情绪。我相信,当这个市场变得足够好的时候,消费者自然会感受到被集体原则覆盖的平等性和自由选择权,那才是资本、企业和消费者握手言和的一天。

最后,回到我们开头提出的问题“面对一家财务造假的公司,我还要买它的产品么?”

看了一下手边刚买回的小蓝杯,回复了下:

喝完这杯再说吧。

F
FromDowntown
1 楼
洗地水平有待提高
留住你的泪
2 楼
满嘴谎言又如何草菅人命又如何 嫖娼又如何 我就喜欢舔川普 狗粮如是说
苏浩
3 楼
革命无罪,造假有理。
只想看电影
4 楼
什么样的民众适合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政府!一群混蛋!
j
jhhking
5 楼
瑞幸从理念来说是非常有前瞻性的,中国人一定会大量的喝咖啡。 只是之后的操作就真坑了。 中国的企业家不多。
﹎.cнén
6 楼
不去上市圈钱就没事
v
vanpig
7 楼
问题真的很难喝
k
kingsman1
8 楼
這個騙子的國度!像這樣這樣拿的出手骗术、必須得全民運動支持! 請留在國內、不要到文明社會來!就不會有問題的!
明日帝国
9 楼
没错 你如果有200亿 没准还可以救救它
悉尼的马
10 楼
我觉得这还是和咖啡文化有关,在澳洲,就算你咖啡很便宜,可是不好喝,也不会有人买,CITY那些排长队的咖啡店无不是如此。反而在国内,拿着一杯咖啡更多的是装逼,其实味道怎么样无所谓,所以这时候如果能有免费喝就很重要了。
c
chinapope
11 楼
财务造假关消费者什么事? 又不是消费者购买的商品造假。但公司财务造假比受惩罚。
艾伦肖
12 楼
最近突然觉得那种集资砸钱,亏本经营,企图挤占市场进而独霸市场份额的方式。很类似于倾销啊。 这种极端不良的经营方式怎么就在国内被捧成了现代化的经营理念?
C
ColdFire
13 楼
坑了其他中国公司。属于一条臭鱼那种
l
laolilili
14 楼
你SB 你没什么 别人有重要的什么呀 SB
乱云飞渡仍从容
15 楼
为什么中国从来都没有百年企业,就是我们理念问题,干干的就想投机取巧,造假,没有信用可言,监管部门都没有信用,公司企业能不造假吗
l
laolilili
16 楼
几把洗黑了 黑木耳
开心小黄人
17 楼
你爱喝便宜咖啡,跟财务造假有因果关系吗?这不跟,美国出去烧杀抢掠,提高自己国民福利是一样的思维。
i
investor2013
18 楼
就是有人支持这种做假的公司,才会有公司继续做假-假账,假产品。
开心小黄人
19 楼
: 道德水平跟文明程度成反向关系
曾祖爷爷
20 楼
所以中国生产的假奶粉十几年都灭不掉。愚蠢民至此,病入膏肓。
C
CDLH
21 楼
揭开了盖屎盆子的盖子,先是臭味传来,然后会见到真正的翔,跟当年汉芯造假造成的深远影响如出一辙
j
justice8
22 楼
瑞幸咖啡只中概股的冰山一角,那样的造假比比皆是,它们大割美国人的韭菜,很多是中共权贵家族的白手套,长期向中共输血,阿里巴巴就是代表,美国早该采取措施了。中概股的末日已经来临,会像垃圾一样迅速被清理出美国。
s
sjrqb
23 楼
内部员工说事件之后现在都用过期的豆子和奶,小编尽管多喝点吧,当是清清肠胃。
s
sleepy
24 楼
“物美价廉”?瑞幸咖啡?价廉就价廉,别说什么物美好吗?
屡教不改
25 楼
又是在混淆视听。谁说过消费者不能买了?你愿意喝没人拦着你。但是这和财务造假有鸟关系?你就是天天喝也改变不了公司造价再融资上的问题。你每天多喝10杯能把投资者的钱找回来吗? 但是别人不想继续喝骗子公司的咖啡你也管不着。就是咖啡在好喝,其他人也可以选择不喝。
b
bblyz
26 楼
这个标题本身就很傻逼
c
cuc3
27 楼
小便, 耻 ^ 上面这个字认识么?
巴黎朋客
28 楼
小便,大骗子,还撸 🍉 😄 🍉
s
smile
29 楼
看文章标题就是个傻逼,不喜欢喝马尿都没人管
中子
30 楼
我就喜欢瑞幸的便宜咖啡,有错吗 —— 没错,傻逼从来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e
execom
31 楼
要严惩奸商和汉奸
g
greentee
32 楼
纵容奸商。下次再给你掺点三鹿奶粉在咖啡里面,你也别抱怨。
R
Relief
33 楼
这都能洗,没有契约精神,没诚信做个毛的生意。 到现在还有人相信乐视是真的造车么
l
lipeji
34 楼
混蛋文章!就图个目前的蝇头小利!做企业的目的是为了盈利,低于成本的价格天然是不可以持续的,企业最终必定会以某种形式把钱拿回去的。
斷╱╄嶂掫義
35 楼
拼命降价清过期库存,小编加油,多喝点富含黄曲霉素的过期咖啡。没毛病。
i
ilyed
36 楼
看着文章让我耳边响起小粉红起那句经典的口号:CNMB!重复1万年!无知无耻的SB!
h
hans177155
37 楼
没有道德底线,整个民族沦陷了
p
pamayou66
38 楼
这个咖啡☕其实很难喝,好点的家用咖啡机出来的都比它味道好多了。 国人看来对咖啡味道要求很低。
p
phakov
39 楼
“我就喜欢拿着瑞信骗投资人的钱亏本卖给我咖啡,反正亏的不是我自己”。。。作者
p
phakov
40 楼
我以为是标题党,没想到内容更傻逼,无语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傻逼,竟然觉得一个骗子公司值得支持,就因为骗子用骗来的钱低于市价卖咖啡?
p
phakov
41 楼
理念上必失败,不然就不用造假营业额了。星巴克卖的是逼格,不是咖啡,平时去星巴克的消费者不会因为瑞辛五块外卖咖啡就不去了星巴克。相反,你瑞辛亏本赚吆喝,一杯成本接近十块的咖啡你卖5块,拿着投资人的钱去补贴,结果最后还是没人买账,卖不出量,被逼作假销售额来继续骗钱。IPO以后几个骗子集体抵押股票,早就套现了,这种骗局神舟租车他们就已经玩儿了一次了,原班人马,你竟然觉得有前瞻性。。。孩子,资本运作水很深啊
关注者
42 楼
便宜没错,但上市公司作假,你还喜欢,国人这是无可救药
B
BARBECUE
43 楼
还在洗, 要点逼脸吧!!!
r
rainty
44 楼
无药可救的中国人
纽约王大拿
45 楼
你可以喜欢吃屎,但你把屎包装成巧克力上市去骗钱就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