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视频刷爆朋友圈 藏着数亿国人之痛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2月22日 19点3分 PT
  返回列表
78070 阅读
17 评论
洞见

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

最近,科普博主@打工仔小张突然火了。

出乎意料的是,她视频的内容不是什么惊人的专业知识,而是生活中那些看似不需要科普的小常识。

如何坐高铁?如何一个人去医院挂号看病?如何办银行卡?

在《第一次如何自己一个人去医院挂号看病》这个视频中,她详细介绍了在护士台如何询问,如何挂号,如何找科室,如何缴费,如何取药。

她还提醒说,要注意看标识、听广播。

贴心地反复叮嘱一定要先缴费,再去拿药。

可能你会嗤之以鼻,觉得小题大做,可就如有一个网友评论的:

“这条视频对你没用,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却是大用,尤其老人家,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个常常被科技忽视的群体。 ”

预约,挂号取号,排队,打病历,缴费……这些线上服务,很多年轻人都得琢磨好久才搞明白,何况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

很多时候,我们所以为的常识,却是许多老人的生存障碍。

在这个越来越便利的时代里,他们却越来越不便利。

01

前段时间,有一个博主发文感慨:“这个社会对老年人是极其不友善的。”

他在华西医院的门诊大厅,看见一些老年人被堵在门口,因为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健康码,只能手动填写纸质表格。

眯着眼写了好一会,终于进入门诊大楼,却被告知因疫情取消现场挂号,要下载手机APP预约。

什么是APP?怎么下载?下载之后,怎么一步步注册、绑定医疗卡呢?

他们的疑惑,没有人能耐心解答。

同样的,还有深圳福田的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家。

想去看牙齿却三天挂不上号,孩子不在身边,家里的保姆是农村的,也不会用手机挂号。

婆婆在医院门口边哭边说:我是六几年的大学生,现在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2.64亿人。

而这其中,没有上过学和只上过小学的老人,占老年人总人口的70%,他们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

营业厅里办业务,他们因为不会网上预约,跑了十好几趟,急得不知所措。

吃完饭结账时,他们被告知不收现金,四处请年轻人帮忙刷码支付,战战兢兢。

……

沦为数字难民的他们,每一步都走得惶然。

而我们跑得太快了,以至于忘记回头看一看他们已经落下了多远。

02

2022年3月,疫情期间长春一位老人,因为不会网上买菜,只好冒着感染的风险,赶到超市。

可超市大门紧闭,员工只能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让老人通过微信订购。

老人站在门口,像一个无措的孩子。

他隔着门,弓着身子,问门内的员工:啥微信?微信上哪儿取去?

他近乎哀求地说:你可怜可怜我吧!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用钱,连菜都买不到了?

黑龙江67岁的大爷,在超市购买了8.8元的葡萄,因超市开业不久,现金通道还没挂上明显标识。

大爷不知情,在常规通道排队10分钟却被告知不收现金,随后被收银员晾在一边。

愤怒之下他斥道:“你是在羞辱我老头不会用微信吗?”

可除了愤怒,他们又能怎么办?

更多的老人,在科技的狂潮面前无所适从。

安徽宿州一位大爷想买火车票回老家,因为不会网络购票,跑了6趟都无功而返。

有人建议他去网上看看,他苦涩地回道:网上俺不会。

情急之下,他扑通跪倒在地求别人帮他买票。

他不明白,为什么现在不会用网络,怎么就寸步难行了。

宜昌市一位老人冒着暴雨,独自一人去交社保。

工作人员一看是现金,便不耐烦地说:“我们不收现金,你让你亲戚给你付一下钱吧。”

付现金被拒绝后,老人默默地坐在椅子上,一脸茫然,无助地摆弄着手套。

她想不明白,交社保,为什么就不收现金呢?

时代的一阵微风,落在老人身上,便可吹垮他们。

这个社会形成了两个泾渭分明的世界:

我们在这边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红利;他们被科技围剿,佝偻着身子追在后面,步履蹒跚。

03

之前看过一个视频,一间不大的教室里,一群年过半百的老人,正端坐着听老师讲课。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过了知天命的年纪。

有人视力不好,戴着老花镜很费力地盯着屏幕,有人耳朵不灵,需要很努力前倾着身子,才能听清楚老师在讲什么。

这并非什么成人补习班,而是一个“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班”。

教学内容,是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操作流程,怎么发微信,怎么上传照片,怎么接通视频……

他们学得越认真,看起来就越心酸。

40多年前,他们也曾是顽劣的孩子,每天最大的烦恼,就是读书上课。

时光穿梭近半个世纪,他们成了父母,竟又不约而同再次走进教室。

他们跌跌撞撞地摸索,拼尽全力也想进入新的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人数字适应力研究团队曾发布过《老年人数字适应力报告》,指出八成老年人学习手机意愿强烈。

他们想学会微信,有空就跟孩子唠叨唠叨,而不是一个电话过去,孩子因为太忙就挂掉了。

他们想学会怎么刷二维码,怎么使用app,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有尊严地活着,而不是举步维艰地处处碰壁。

被时代抛下的老人们,仍迈着蹒跚的步伐,艰难地追赶着。

04

《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说:“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好的一种特权。”

社会发展得越快,我们越应该慢下脚步,等一等被甩在身后的老人。

对家里的老人,给予一份耐心。

网友@张明在北京工作,一次春节回家时,特意买了两个智能手机送给父母。

原本他以为,只要自己稍稍向父母讲解,他们就能掌握手机功能。

可他在家待了12天,父母除了开关机、锁屏等基本功能,其他软件都搞不懂,就连微信也不太会使用。

但张明没有放弃,为他们手绘了微信的使用教程。

他在漫画第一页写道:“儿子不能时常陪在您二老身边,既然不能很快掌握微信使用,就慢慢翻阅此册……”

他专门画上自己的微信名和头像,旁边有箭头标注。

每一页都是对照微信界面照搬下来,有个人语音交流、发送表情、如何发语音等内容。

每一页还会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清楚每个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在他的耐心指导下,父母都学会了用微信。

就像有句话说:“不要代表这个时代淘汰你的父母,帮助他们,接纳他们,是我们能够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

数字鸿沟,造就的往往就是感情的鸿沟。

耐心点,细致点,就像小时候,他们教你如何拿筷子、穿衣服一样,我们去教他们如何使用电子产品。

遇到的老人,给予一份善心。

曾经有一个流行词——向下兼容。

什么意思呢?

我们要懂得将心比心,要懂得包容别人的无知与贫穷,更要善待“在己之下”的那些人。

如果你是一个过客,碰到那个在营业厅面前徘徊不前的老人,请不要视若无睹。

如果你是餐厅的服务员、机场的工作人员,对待老人时,请按捺住不耐烦的语气。

请向他们伸出善意的手,他们不是无理取闹,他们只是老了。

请等等那些掉队的人、走得慢的人,终有一天,你的父母也会被如此妥善照顾。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曾发表一篇致辞《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

“要尽可能像弱者或穷人那样感受世界,因为只有那样,我们才能够了解弱者或穷人的社会现实和生活世界,我们才能够理解弱者或穷人的生计压力和生活需求。”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看其对待弱势群体的良心。

没有人会一直年轻,每个人都终将老去。

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

r
robin1111
1 楼
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和国家啊!
j
junkuso
2 楼
. 谎言说1,000遍就会成为事实和真理---1450就是这么干的:造谣抹黑喷大粪乐此不疲! . 奥巴马在斯坦福大学演讲 《如何操弄舆论媒体误导听众》:你只要用垃圾信息扰乱这个国家的舆论场,提出足够多的似是而非的问题,散布足够多的谣言,植入足够多的阴谋论:让这个国家的人民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一旦他们失去了对其领导人的信任,不再相信他们国家的主流媒体,不再信任政府机构,人们不再彼此信任,不再相信会有真理。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这局我们就赢了! .
金三
3 楼
老人矿没有用了,谁理你,没让你变矿渣就不错了,还友善个毛?
金三
4 楼
世界各国都有现金交易和方便实体店,老人生活都很好,只有墙內,墙內中国人矿以为手机支付就高科技了。哈哈,真搞笑。
燃烧的褪毛
5 楼
傻逼五毛家的老人活不到那么老,所以不在乎🤣🤣🤣🤣🤣🤣
那就好好生活
6 楼
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吗? 题目很大,啥也没说。 一般家庭,都是子女帮忙父母关联好银行帐号。疫情过去了,去医院挂号,带上身份证或者病历本或者电子卡之类的,完全可以看病。 连手机支付都没弄好,说明这个老人家根本就不太出门。爱出门的人,早就找子女或者居委会帮忙,把支付宝微信弄好了。一点都不难。老人手机,大字的老人机也很多。顽固的完全不使用手机的老人,会找瞎写文章的人去讲他们的故事吗? 只要问别人,就能解决的问题,毕竟中国人,文盲率并不高,那些文盲的老人,大都活在亲人的环境里。 全世界和网络脱节的人很多,但是在中国,手机支付其实是最容易的环节。
布左右行中道
7 楼
造假抹黑專業戶1450詐騙畜支台巴病夫的中國天天在崩潰 詐騙島的黑社會化、河漂屍、流浪礦、破爛鐵皮屋⋯、煩膿娼盛
一分为二好
8 楼
国家要么取缔人民币,要么立法规定不能拒绝人民币。现在这样各行其事,让老人无所适从,十分混乱。 [1评]
9
90986764
9 楼
中国人民银行法有规定的,任何个人和单位不能拒收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
9
90986764
10 楼
题目确实很大,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和拒收人民币的商家只是一例。善待老人,善待弱势群体,在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一定要留有慢车道和人行道,不能忽视慢于社会平均速度和水平的人们的尊严和诉求。我觉得这才是作者的本意。人总要老去,大概率我老了也会有认知和能力跟不上世界的那一天,希望那时的社会能善待我和与我类似的人们。
肥龙
11 楼
为人民服务 - 毛泽东
C
Chainhortz
12 楼
我家老人,银行不让开通网络银行。理由是老人反正也不会用,还容易被骗子把钱转走。竟然无言以对。
h
hayasi
13 楼
因为当官的老人和普通的老人走不同的通道,所以很难解决这样的问题
那就好好生活
14 楼
: 你在遥远的地方,操碎了心。 中国的情况,比你看新闻得出的结论,要好得多。 比如上海,有专门给老人送饭的社区食堂。每天送一顿,很丰盛。这叫住家养老。 老人都有退休金,有公园,有广场舞,有符合各种经济能力的设施和服务。 比如浙江农村地区,市里县里乡镇,都有养老设施。 你关怀的认知和能力跟不上世界,是指哪一方面呢? 是天上掉馅饼吗? 是没有任何逻辑,却要每个人健健康康活蹦乱跳却不会玩手机,而且还能活一千年吗?养老,难道不应该是个人家庭社会一起分担各自的义务的事情吗? 你害怕被谁不善待呢? 你会像耿冠军那样快速地跟不上世界吗? 还是会因为被枪案杀死,所以解决了你认知和能力跟不上世界的大问题?
那就好好生活
15 楼
你自己有机会的时候,亲自去给他办一下。 你可以把你家老人的网络银行,或者微信,绑到你自己的银行账户。老人手机支付,你出钱并且负责管理账目。
那就好好生活
16 楼
走什么通道? 手机支付,还有什么通道? 你以为现在还是古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现在是现代社会,现在这个时代,有本事的可以不事生产,专门印刷一种绿色的纸,就可以拿去国际上换别的国家的老板和打工人生产的产品。现在这个时代,流氓叫民主自由,专门制裁和谴责别人,撇开协议机制单搞一套叫做“公认的规则”。黑白颠倒,叫做言论自由,洗脑成功,叫做欧美民意。现在没有明显的通道,刘强东那样的老板,在中国赚了几百亿元,在中国美国欧洲都有别墅和庄园,而那些骗子或者走错路失败的人比如郭文贵李洪志,就只能跑路。通道的学问很大,跟你说太多,你也不会明白的。
z
zhulitmac
17 楼
你不懂就会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