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傻了、太自私...中国剩女还要被羞辱多少次?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3月3日 7点39分 PT
  返回列表
53982 阅读
23 评论
Mtime时光网

提一个问题。

假如被称作“剩女”,你是什么心态?

无所谓?欣然接受?还是严厉拒绝?

不少人将“剩女”解读为:大龄、强势、要求多、眼光高。

原因是她们没有在所谓的适婚年龄,结婚生子,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观念背道而驰。

大多数新闻标题里的剩女,都是着急、困惑、痛苦、不安的。

有网友甚至按年龄,将剩女划分为—“剩斗士”、“必剩客”、“斗战剩佛”、“齐天大剩”,形象逐渐妖魔化。

日常生活中,剩女是一个敏感词,天然带有某种羞辱性。

不管你学习多努力,事业多成功,生活多滋润,它可以将你的价值瞬间清零。

只因为你大龄未婚。关于“剩女”,现实是光明的,认识是黑暗的。

有多黑暗?

在我们自己都不愿正视的时候,美国PBS电视台用一部纪录片,把中国剩女的真实面相,搬上了台面。

片名生猛直接,就叫:

《中国剩女》

下面,有请第一位女嘉宾出场。

华梅,34岁,职业律师。

我们暂且把她的故事称作《剩女相亲的奇幻旅程》。

你将在这部分看到,一个来自山东农村的女孩,十年寒窗苦读考上北京的大学,过五关斩六将拿下港资律师所的工作后。

如何因“大龄未婚”,被家人、婚介所、相亲对象、公园大妈轮番轰炸的场景。

第一把刀,来自婚介所。

婚恋关系,华梅不是不向往。

来到婚介所,她提出了两点要求。

第一,受过良好教育。

第二,要尊重女性。

这不是什么逆天要求吧。

可是中介的反应,却绵里藏针,话中带刺。

来品一品。

我说话比较直,

首先你不是美女,也不漂亮, 而且年龄真的很大了。

华梅保持优雅的回复,“我觉得我年龄还好呀。”

婚介听完跟活见鬼了似的,扬起下巴说:“哦?你这是自欺欺人。”

接下来的对话,更窒息。

华梅进一步解释,我说的尊重女性是指, 假如我选择不生育呢?

婚介傻了。

你会有这种想法吗? 不生育? 你要男士接受你不生育的想法吗? 你选择婚姻,就不能选择不生孩子。

婚介想表达的意思是,“你都34了,没有资本挑来拣去。还不想生孩子,简直天方夜谭!”

在职业红娘看来,华梅早已丧失了主动权。

只要年过30,学识、工作、生活,在她口中的“婚恋市场”,一文不值。

她把华梅没有结婚的原因,归结于“你性格还是有点硬,希望你柔一点。”

你看,婚介又在传递另一种的观念,“女人要懂得示弱、听话。”

听谁的话?讨好谁?

背后掩藏的真相,不寒而栗。

第二把刀,来自家人。

因为大龄未婚。

家,对华梅来说,已从避风港,变成了屠宰场。

仅有的温存,只残留在门口相遇的那句好久不见。

一进门,父亲磨刀霍霍向牛羊:

家里五个孩子,就你不省心。 邻居问起来,我都不好意思说。 你结婚,好让我跟你妈心里的石头早点放下。 别让我们再背着这个重担了。

母亲时不时添把火:

只要你结婚,我就不牵挂你了。

姐姐金刚怒目:

成了家是心累,哪一个不成家? 不结婚,可不就是判刑。 不结婚,再幸福也不叫幸福。

华梅的姐姐,一个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的农村妇女。坚信自己比在北京律师所工作的妹妹幸福。只因为,她结了婚。

华梅刚开始还能半开玩笑的回应:“我考虑了,考虑的结果还是单身好。”

一阵疾风骤雨后,道德绑架击碎了她最后的温和与体面。

华梅再也忍不住了,声泪俱下的反击:

你幸福什么? 因为我,你就不幸福。 你还说有个孩子看着长大,很幸福。 幸福个X,反正我不让你们幸福。 对不对?

在她看来,这个世界颠倒了。

一个个都说为她好,却没人从她的感受出发。

仿佛只需要例行公事,华梅才不会“低人一等”。

因为,只要一天不结婚,各路亲戚就推断她:

“学傻了”、“不正常”、“像入邪教了一样”。

第三把刀,来自相亲对象。

华梅不是没有尝试过,其他相亲的途径。

只是这些尝试,让她更加失望。

婚介所介绍了两个男生。

一个是老乡,山东滨州人,看起来大大方方。

没想到,开口就是大男子主义那套。

每个山东男生都有大男子主义, 只是程度多少的差别。 我希望,能在婚姻中占主导地位。 我不希望女生比我强太多。

另一个相亲对象,是北京人。

凳子都没坐热乎,直接亮底牌——交外地女朋友,我心理压力会比较大。

怎么办?

婚介所不靠谱,公园相亲角遛一遛,毕竟上百位大爷大妈都在那儿杵着。

没准有合适的呢?

哎,看到个不错的,她打算聊聊。

没想到,刚做完自我介绍,华梅就迎来了第四把刀。

大妈听到律师俩字,执意要赶人。

怎么回事?

律师多厉害啊?随便拿几条法律,我不就完蛋了。什么 民法啊,刑事法啊......

华梅想为自己辩解,大妈直接挥手赶人。

咱不谈了好吧?我害怕!再把我吓懵了,不行!

得!华梅才是彻底懵了。

一个保有善良底色、待人温和、乐观开朗、有知识有涵养的34岁中国女性,就这样成为了婚恋市场的“遗孤”。

这不仅让人反思,到底是谁,把她定义为残次品?

难道不结婚,华梅就没有价值了?

镜头转向第二位女嘉宾。

徐敏,28岁,北京人,中国传媒大学毕业。

国企上班,铁饭碗。有车有房,生活优渥。

跟华梅比起来,徐敏简直就是一个公主。

可为何,她也被人称为“剩女”?

下面,请收看大型纪实类节目《只要妈妈点头,我才能结婚》。

徐敏周末参加了一个相亲活动。

室外,有主持人活跃气氛,男女搭配全靠眼缘的那种。

很快,认识了一个男孩。

学历不差,英国读的硕士。工作稳定,事业单位上班。

俩人一聊,感觉不错,有共同话题。

看她聊得多开心。

回到家,她跟父母说起这件事。

妈妈上来就问:“家是北京的吗?”

在得到否定答案后。

没下文了。

随着镜头的推进。

我们才知道,原来母亲的意见,一直在她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比例高达80-90%。

也就是说,徐敏之前的相亲对象,都被母亲毙了。

压根就不是找不着对象。 我妈特别挑,我找的,人家都觉得不好。 觉得人土什么的,我都服了。

北京户口,是母亲心底死守的硬条件,是女儿幸福的基石。

但对徐敏来说,母亲的干预,才是她蝉联“剩女”的主因。

心底郁结越滚越大,她甚至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才能缓解。

在心里治疗的过程中,我们才知道。

母亲这次的拒绝,还算温和。

之前,二人在车上,因为相亲对象的条件问题,大吵一架。

我妈摔门就走了,她经常这么干。 小时候,在大街上,如果我不听话, 我妈就走了,还不让我哭。

原来妈妈一直用这种方法,希望女儿顺从。

结果,就是无法沟通、拒绝沟通。

一次晚饭,徐敏爆发了。

从小到大,你一直控制我。 我说不过你,也反抗不了,就自己忍了。 以前,我遇到合适的对象。 就是因为你干扰,我心情也不好。 就算了,反正你也不喜欢。 我从小觉得,你跟我的想法不一样。

母亲也不甘示弱:

你有意思么? 说这话? 我们花高价给你上学,我现在就一无是处? 我给你买房子,买车。 你怕我? 怕我什么? 因为我不让你找南京的对象,你非要找?

看,问题点出来了。

母亲话音刚落,徐敏的眼神,像极了华梅在山东老家群斗亲戚的时刻。

泪水里带着委屈、迷惑、愤怒与不甘。

在精神层面,这是两个平行世界的人。

妈妈怕女儿的未来,风雨飘摇。

一个北京户口,意味着稳定、体面、未来有保障。

而徐敏,恰好觉得,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她的要求很简单:阳光、开朗、真诚就行。

但母亲的枷锁,让她连这最基本的需求,都无法满足。

第三位女嘉宾。

是片子里,看起来最“正常”的女性。

因为她结婚了。

蔡淇,36岁,文学专业,某大学助理教授。

之前,她也被称作“剩女”很多年。

婚礼当天,蔡淇母亲开口第一句话就是:

结婚生子,是人类千百年来的习俗,我们还是要走常人走过的路。

关于婚姻,她不是没有顾虑。

对象年龄,比自己小,怕不稳妥。

父亲患病,择偶标准要重新审视。

她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叫“想清楚”。

想清楚,30岁之后,要坚持单身,还是对生活妥协。

想清楚,再做出判断,并执行。

蔡淇选择了后者,

但这是她想清楚之后的选择。

为姐弟恋妥协。

结了婚她才发现,婚姻的风险,不来自年龄差。人生的风险,才跟与它相关。

为人生妥协。

她认为婚姻是最世俗的幸福,并且明确自己想追求这种幸福后。

才结婚、生子、从北京搬到了广州。

注意!

蔡淇并不是所谓的“剩女恨嫁”。

剩女恨嫁,是集体主义的强压。

蔡淇的婚姻,是个人自主的选择。

从这一点来说,她跟以上两位女嘉宾,并不冲突。

如她所说,婚姻肯定要舍弃一些东西。

但她对婚姻没有happy ending的乐观期望,“在这个点上,我是比较活在当下的人。”

虽然蔡淇,已身处世俗意义上的幸福群体。

但她不像华梅姐姐那版,把婚姻当做谈资,来贬低别人。

她承认,结婚之前,生活更有趣。

结婚之后,生活没那么有趣。

但是,更幸福。

这种世俗的幸福,就是她决定结婚的初衷。从阶段性成果来看,她实现了。

在一场观影会上,蔡淇放了一部儿童性侵题材的《嘉年华》。

开诚布公的聊,自己对男女关系的看法。

女性能够站出来, 为自己的权益斗争,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他们承担和男性一样的顾虑。 要有一定的职业成就, 去支持自己获得更公平的生活。 而不是把买房、买车、养家的责任,全推给男生。

这番话,条理清晰、逻辑缜密。

放在片子里,一点也不违和。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蔡淇出现在《中国剩女》里的意义,就是为了展现婚姻也可以不盲从,它可以不影响你对两性观念的判断。

就像她说的,“我并没说结婚就是一种成功。”

只有想清楚自己的诉求,并确认能接受,婚姻才不会产生偏差。

华梅、徐敏、蔡淇,代表了“中国剩女”三个不同的面相。

他们的故事汇成一声呐喊。

喊向世俗,尊重个体。

喊醒盲从,找回自己。

临近结尾,华梅依然以一种“战士”的姿态,找回自己。

她形容“剩女催婚”,就是在逼所有女性裹小脚。

只要不结婚,任何人都可以说你。

我想过一种,没有这些声音的生活。

剩女催婚,像裹小脚一样, 不管脚多大都要钻进鞋子里。 像我这种,对人生还有很多梦想的, 就觉得脚太大了,钻不进去,疼。

因为被划为“剩女”,好端端的人生,过得像逃亡。

她说,自己最好的状态,就是一边奋斗,一边撤退。

撤退不是躲避,而是换一种方式,继续战斗。

于是,她决定去法国留学,继续深造、提升自己。

她做回了那个单纯、自在、舒服的华梅。

影片拍摄于2015-2017年。

现在,华梅遇到了真命天子,搬到德国定居,打算自己创业。

仔细想想,华梅不是为自己在奋斗。

她的所做作为,不过是为全国的“剩女们”争一口气。

我可以结婚,但不是“剩女催婚”,更不需要盲从。

我也可以不结婚,这是我的权利,请尊重个体尊严。

婚姻、生子,从来都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

我们需要更多像华梅这样的“剩女”,

勇敢地活出自己,对文化糟粕说“不”。

w
wkoa
1 楼
这种人还是别嫁出去害人了
6
6PARK警察
2 楼
外国人肯定希望中国剩女越多越好,这样以后移民中国到处都是炮架子,你们不生孩子正好,绿绿和黑人用子宫占领中国
铗归来
3 楼
华梅,你姐姐说得不对,因为她不懂,不懂没结婚也可以快活。
铗归来
4 楼
华梅,你姐姐说得不对,因为她不懂,不懂没结婚也可以快活。
像天天一样空
5 楼
不要强迫自己和别人,要耐得住寂寞,再熬上几年,就几年时间,就绝经了
c
cpa1
6 楼
官媒不关心你结婚不结婚,只关心它们主子有没有足够的奴隶用
d
dannyconan
7 楼
自私还不是共产党教出来的么 上行下效而已
T
Toshiba7
8 楼
我就觉得奇怪了,共产党到底把你怎么啦?怎么什么事都能扯到共产党?美国人就不自私吗?
j
junezhf
9 楼
現在大陸疫情得到了控制,這群失去理智的台巴子牲口【心中怨恨,無比失望】,就開始換了造謠污衊的對象,瘋狗一樣,見誰咬誰---這群喪盡天良的...
3
3399
10 楼
我们单位不少40左右的老女人,和这个华梅差不多一样的心态。 说是没有合适的,不委屈自己,其实是她们喜欢的不喜欢她们而已。天天坐着白日梦。
w
wtf6park
11 楼
女人强势就没有男人喜欢的。中国剩女大部分都是被父母宠坏了的,要么父母有问题,要么自己有问题
n
nuclearhot
12 楼
共产党还教你操B不?
y
yaoy
13 楼
中国是男多女少,怎么会有剩女,所谓剩女都是女的抛弃男的,然后在把自己打扮成弱势群体。
大马阿拉丁
14 楼
青铜剩女=俺喜欢跳蛋 白银剩女=俺喜欢按摩棒 黄金剩女=俺喜欢假屌 钻石剩女=俺喜欢鸭子
d
dannyconan
15 楼
共产党肯定没把你爸给教育好 不然你爸怎么会操出你这个低能五毛?
只爱大屁股小妹
16 楼
其实剩女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丑,漂亮的到处被人追着捧着早就被人操到肚子大怎么不结婚。。。
S
Sunstreaker
17 楼
80后国女根本没法看
b
boey
18 楼
主要是长得真丑。80零后就是真丑的。还要求多还不干活还....嫌人家不要她
v
voila660
19 楼
不生育? 对得起你的基因吗?
狐狸六四
20 楼
中国自古以来的积陋。政府不尊重人民,老人不尊重孩子,男性不尊重女性,富人随便践踏穷人。作为女性,没肌肉,没财产,社会地位低下,所以谁都可以用任何污名欺负你。在那么一个国家,你还想要什么?呵呵。你的子宫是唯一的筹码,外形是唯一的武器。如果连这些你都想放弃,你就不是个人,只是一片垃圾。
z
zhulitmac
21 楼
太贵
百川雲
22 楼
無聊
G
GR8shevapippo
23 楼
很多给外国人的启示就是,娶了中国老婆就是娶对方一家,第一个律师根本没想到对方的家人和自己的家人,谈恋爱还行,结婚就算了,因为你让家人接受不了你,还能让对方家人接受你,社会接受你这样的妻子??第二个更不用说了,性格决定命运,你从小靠家里,去国企也是爸妈的本事,怎么找对象就想自己做主,你生活其他事情做过主吗?就算你把对方当成老公,你爸妈就不干涉婚姻,你自己能做贤妻良母??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大妈也不是一日养成的习惯,很多人从来没有为自己做出过牺牲和努力,幻想着未来,还是别祸害社会,独善其身,避免进化遗传。为啥叫剩女,因为是要被淘汰的,这个结果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