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银在华出现多年来最大幅度裁员 业务缩减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7月2日 15点47分 PT
  返回列表
68010 阅读
9 评论
法广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称,在市场放缓影响利润并停止了多年来在华扩张后,西方金融机构在中国的投资银行员工数量出现了多年来最大的裁员。根据最近发布的年度报告,2023年裁员之际,华尔街和欧洲银行旗下的七家中国证券部门中有五家要么亏损,要么利润大幅下滑。这七个部门去年雇用了1781名员工,比2022年减少了13%。

在经济疲软的情况下,中国资本市场活动放缓,主要原因是房地产长期放缓,以及华盛顿和北京之间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造成的影响。咨询公司亚洲集团(Asia Group)中国区总监韩林(Han Lin、音译)说:“西方投资银行陷入了恶性循环,交易流疲软意味着对在岸能力的投资减少,从而限制了进一步的交易流”。他谈到,“当印度、东南亚和美国的机会看起来更有希望时,一些银行正在失去耐心”。

自2020年的监管改革浪潮以来,国际金融集团已经能够完全控制其在中国大陆的证券公司。这些部门只占银行全球利润的一小部分,银行拒绝对此发表评论。2023年,全球银行裁员6万多人,原因是交易和公开上市减少,导致报酬骤降。

中国市场的下滑与早先的希望形成了鲜明对比,早先的希望是,即使其他地区的业务放缓,银行在中国的业务也会继续增长。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在5月份的一次会议上说,摩根大通在中国的部分投资银行业务已经“跌落悬崖”。

自2018年以来,员工人数几乎一直在增加。即使在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限制令招聘变得困难,各部门的员工人数降幅也不到3%。瑞银去年收购瑞士信贷后接手的瑞信部门,员工人数下降了46%,降至126人。瑞银同意在本月将该部门出售给一家国家支持的基金。瑞银自己在中国大陆的部门员工人数稳定在383 人,是去年唯一没有裁员的部门。

摩根士丹利的中国部门自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而摩根大通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利润下降了55%,降至1.19亿人民币。摩根士丹利的中国业务部门在其年度报告中表示,环境“充满挑战”。

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银行的中国业务部门员工人数降幅远远小于竞争对手。德意志银行只拥有其在中国大陆的合资公司中德证券33%的股份。高盛中国去年脱离了合资伙伴,从2022年的亏损中恢复过来,但其1.93亿人民币的利润低于2018年以来的任何一年。

由于高盛在全球范围内裁员,其中国证券部门的员工人数从500人降至370人。一位发言人说,一些员工被调往高盛的其他部门,还有一些留在了前合资伙伴北京高华证券。据英国《金融时报》2021年报导,高盛此前曾计划将其在中国的员工人数增加一倍,达到600人。

金融市场数据提供商Dealogic数据显示,截至5月份,中国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总额仅为83亿美元,是2009年以来同期的最低值。根据去年出台的规定,海外上市需要获得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包括并购在内的跨境活动也依然疲软。

投资银行部门的业绩可能无法反映外国银行在华业务的全貌。一些银行在中国还设有其他部门,许多银行利用通过内地业务建立的关系来创造收入,这些收入在香港或其他地方入账。

2023年的数据与2021年形成鲜明对比,2021年是全球投资银行创纪录的一年,七家银行中有六家在中国大陆的业务中实现盈利。汇丰银行的中国大陆业务逆势而上,首次实现盈利。一位发言人对此表示:“这一势头来自于汇丰不断增长的客户基础和扩展的产品能力”。

阴离子
1 楼
东升西降,你们的好日子在后头 [1评]
.
.小花猫520
2 楼
确实,能白日你老婆的日子都是好日子。🤭
知名入土
3 楼
高盛去年因为金融危机,全球裁了超过3200人,美国总部都不知道裁了多少。法广的无良小编单挑出中国说事儿,这谣造得有点儿太不要脸了哈!
w
wass
4 楼
投银是什么?不会说中文就别发中文新闻了
l
leonardojin
5 楼
那叫投行
h
haiyaa
6 楼
好日子还在后头。 全跪舔中共。
M
Meller
7 楼
好事! 少了犹太资本对中国的蚕食。 另外,投行不往中国投能赚上大钱吗?😆
p
parrot
8 楼
法广,天天忽悠傻逼
k
koukakoula
9 楼
我也怀疑留园都是顾的什么人来当小编。正常的语言组织能力都没有。很奇怪这些小编平时都是怎么跟人说话的。很难想象连投行都能说成是投银的人是什么样的土鳖。这种人也能在留园做编辑发新闻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