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大家以为印度空战里,“阵风”惨败导致达索遭受无妄之灾,就已经够倒霉了。没想到根本没参与这场冲突的韩国,也被意外波及——据韩国SBS电视台19日消息,受歼-10CE在南亚大胜的影响,埃及采购100架FA-50的计划出现变动,正准备缩减规模甚至取消。
▲FA-50也被波及了
在今年4月份,其实埃及已经和韩国谈得差不多了。当时埃及空军计划采购36架整机,剩余64架由韩国提供核心零部件,由埃及组装生产。总计100架FA-50作价约10亿美元,确实很便宜,相对庞大的规模,也足以支持培训飞行员,并维持F-16机队的运转——FA-50毕竟是以F-16为基础,发展的一款低成本高教机。哪怕在歼-10CE大显神威之后,这个采购基础依然存在,但埃及空军的发展方向变了。
▲F-16现在还不至于被彻底抛弃
作为一个扼守苏伊士运河的国家,埃及天生就需要在大国之间辗转,除非严重依赖一个世界性大国,这就是其同时装备美欧俄战斗机的原因。而随着中国国力上升,歼-10CE或者其他出口型战斗机,落地埃及本来就是早晚的事情,只不过最近一系列变化,在快速推进这一点——有歼-10C/S机群在空警-500、运油-20支持下,飞往埃及举行联合军演在前,又有歼-10CE在南亚暴揍“阵风”在后,但凡埃及没有放弃发展空中队伍,就肯定会重视歼-10CE。
▲埃及对歼-10C作战体系的理解,可能仅次于中国和巴基斯坦
关键在于,究竟重视到什么程度。是像采购米格-29M、“阵风”那样,简单装备几十架,作为平衡F-16的一部分,还是真正将歼-10CE视为主力装备,获得接近F-16机队的地位,这对埃及空军和中航工业都很重要。而从其着手削减FA-50采购数量来看,现在应该是倾向于后者。F-16对外出口时,本来就会搭配双座教练机,埃及要是不打算未来继续依赖美制战斗机,那么采购36架FA-50,用来维持F-16机队,是完全够用的。
▲埃及“阵风”机队远不足以影响F-16的地位
歼-10系列在国内有双座教练型歼-10S,巴基斯坦的歼-10CE,则有双座“枭龙”提供训练服务,无形中让外界忽视了这一点。而从前不久歼-10S意外开赴埃及的情况开看,后者应该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并收到了中国的解决方案——基于歼-10C发展双座改型,这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国内之前不这么做,单纯就是为了省钱。此外,L-15也在去年解决了动力问题,不再受进口乌克兰动力的影响,同样可以提供给埃及,甚至可以作为未来歼-35E培训飞行员的基础。
▲初代歼-10S用来训练飞行员够用了
换句话说,印巴空战确实改变了埃及对歼-10CE的态度。在空战之前,埃及采购歼-10CE的动作是浅尝辄止,享受和米格-29M、“阵风”差不多的待遇。而在歼-10CE展示真实战力后,埃及空军开始考虑未来装备更多歼-10CE,甚至是其他战斗机,最终形成完整作战体系,与美制体系并列的可能。为此,FA-50就必须腾出空间。此外,埃及从法国订购但并未交付的第二批“阵风”,恐怕也有点小麻烦了——这主要取决于歼-10CE的交付速度,要是埃及体验歼-10CE的性能后,第二批“阵风”还未交付,那么订单转移恐怕就难以避免了。
▲歼-10C对埃及的吸引力大到无以复加
韩国这些年军售成绩很不错,但其本身并不掌握核心技术,更无法构建成熟的作战体系。在中低端市场“单打独斗”时,韩国还能凭借性价比获得优势,而在真正的高端领域,韩国军事工业的表现就很乏力了。歼-10CE挤压FA-50在埃及的生存空间,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本来大家以为印度空战里,“阵风”惨败导致达索遭受无妄之灾,就已经够倒霉了。没想到根本没参与这场冲突的韩国,也被意外波及——据韩国SBS电视台19日消息,受歼-10CE在南亚大胜的影响,埃及采购100架FA-50的计划出现变动,正准备缩减规模甚至取消。
▲FA-50也被波及了
在今年4月份,其实埃及已经和韩国谈得差不多了。当时埃及空军计划采购36架整机,剩余64架由韩国提供核心零部件,由埃及组装生产。总计100架FA-50作价约10亿美元,确实很便宜,相对庞大的规模,也足以支持培训飞行员,并维持F-16机队的运转——FA-50毕竟是以F-16为基础,发展的一款低成本高教机。哪怕在歼-10CE大显神威之后,这个采购基础依然存在,但埃及空军的发展方向变了。
▲F-16现在还不至于被彻底抛弃
作为一个扼守苏伊士运河的国家,埃及天生就需要在大国之间辗转,除非严重依赖一个世界性大国,这就是其同时装备美欧俄战斗机的原因。而随着中国国力上升,歼-10CE或者其他出口型战斗机,落地埃及本来就是早晚的事情,只不过最近一系列变化,在快速推进这一点——有歼-10C/S机群在空警-500、运油-20支持下,飞往埃及举行联合军演在前,又有歼-10CE在南亚暴揍“阵风”在后,但凡埃及没有放弃发展空中队伍,就肯定会重视歼-10CE。
▲埃及对歼-10C作战体系的理解,可能仅次于中国和巴基斯坦
关键在于,究竟重视到什么程度。是像采购米格-29M、“阵风”那样,简单装备几十架,作为平衡F-16的一部分,还是真正将歼-10CE视为主力装备,获得接近F-16机队的地位,这对埃及空军和中航工业都很重要。而从其着手削减FA-50采购数量来看,现在应该是倾向于后者。F-16对外出口时,本来就会搭配双座教练机,埃及要是不打算未来继续依赖美制战斗机,那么采购36架FA-50,用来维持F-16机队,是完全够用的。
▲埃及“阵风”机队远不足以影响F-16的地位
歼-10系列在国内有双座教练型歼-10S,巴基斯坦的歼-10CE,则有双座“枭龙”提供训练服务,无形中让外界忽视了这一点。而从前不久歼-10S意外开赴埃及的情况开看,后者应该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并收到了中国的解决方案——基于歼-10C发展双座改型,这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国内之前不这么做,单纯就是为了省钱。此外,L-15也在去年解决了动力问题,不再受进口乌克兰动力的影响,同样可以提供给埃及,甚至可以作为未来歼-35E培训飞行员的基础。
▲初代歼-10S用来训练飞行员够用了
换句话说,印巴空战确实改变了埃及对歼-10CE的态度。在空战之前,埃及采购歼-10CE的动作是浅尝辄止,享受和米格-29M、“阵风”差不多的待遇。而在歼-10CE展示真实战力后,埃及空军开始考虑未来装备更多歼-10CE,甚至是其他战斗机,最终形成完整作战体系,与美制体系并列的可能。为此,FA-50就必须腾出空间。此外,埃及从法国订购但并未交付的第二批“阵风”,恐怕也有点小麻烦了——这主要取决于歼-10CE的交付速度,要是埃及体验歼-10CE的性能后,第二批“阵风”还未交付,那么订单转移恐怕就难以避免了。
▲歼-10C对埃及的吸引力大到无以复加
韩国这些年军售成绩很不错,但其本身并不掌握核心技术,更无法构建成熟的作战体系。在中低端市场“单打独斗”时,韩国还能凭借性价比获得优势,而在真正的高端领域,韩国军事工业的表现就很乏力了。歼-10CE挤压FA-50在埃及的生存空间,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